本文目录
猫咪吃加巴喷丁过量会死亡吗
会。加巴喷丁是一种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类似物。它的准确作用机制尚未知,加巴喷丁要注意用量,10mg就可以了,超量的话对宠物来说比较危险,但是已经证明它可增加 CNS突触GABA的水平,最可能的是氨合成增加,治疗效果是通过结合CNS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介导的。
谁知道“善痛眠” 这种药
学名: Gabapentin (加巴喷丁)商品牌子名: Neurontin (善痛眠)药物制造商: Pfizer剂型:胶囊(100毫克;300毫克;400毫克)药片(600毫克;800毫克)香港注册编号: HK-38406 (100毫克);HK-38407 (300毫克);HK-38408 (400毫克);HK-50065 (600毫克);HK-50064 (800毫克)孕妇用药分级: C药理: Gabapentin (加巴喷丁)的药理还未完全被确立。用途: 18 岁或以上成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的局部癫痫发作(不论有否继发性全身癫痫发作)之辅助治疗;3-12 岁儿童的局部癫痫发作(不论有否继发性全身癫痫发作)之辅助治疗。剂量:l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第一天每天一次 ,每次300毫克;第二天每天两次,每次 300毫克;第三天每天三次,每次300毫克;之后可在一星期内逐步调高剂量至每天 1800毫克,最高剂量为每天 3600毫克。l 局部癫痫发作: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每天三次 ,每次300毫克至600毫克,最高剂量为每天 3600毫克;3-12 岁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服用10至15毫克,分三次服药,最高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为 50毫克。用药禁忌: 对此药有过敏的人仕。用药注意: 突然停用Gabapentin(加巴喷丁)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及不适(紧张、失眠、作呕等)。当医生认为需要减低剂量、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癫痫药物时,应以最少一星期的时间逐渐进行。肾功能受损的人士,以及怀孕或哺乳妇女应小心使用。常见副作用: 疲倦、头痛、恶心、呕吐、晕眩、嗜眠、运动失调。其他副作用: 四肢或腿水肿、皮肤痕痒药物相互作用: Cimetidine可能会增加Gabapentin的血液浓度;制酸剂可减低Gabapentin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达20%,故应分开时间服用。病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l 可空腹或进餐时服食,因为食物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避免饮用酒精饮品。l 服用 Gabapentin 剂量的间隔时间不可超过 12 小时,以免发生抽搐。l 此药物可能令人产生睡意,应尽量避免处理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工作,例如驾驶或操作机器。医管局药物分类: 专用药物药物法例分类: P1S1S3(此药为医生处方药物,须由药剂师核实处方后配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和英国国家卓越临床研究中心(NICE)建议: FDA认可的适应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部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
加巴喷丁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加巴喷丁说明书
- 3.1 药品名称
- 3.2 英文名称
- 3.3 加巴喷丁的别名
- 3.4 分类
- 3.5 剂型
- 3.6 加巴喷丁的药理作用
- 3.7 加巴喷丁的药代动力学
- 3.8 加巴喷丁的适应证
- 3.9 加巴喷丁的禁忌证
- 3.10 注意事项
- 3.11 加巴喷丁的不良反应
- 3.12 加巴喷丁的用法用量
- 3.13 加巴喷丁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 3.14 专家点评
- 3.15
1 拼音
jiā bā pēn dīng
2 英文参考
gabapentin
Neurontin
3 加巴喷丁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
加巴喷丁
3.2 英文名称
Gabapentin ,Neurontin
3.3 加巴喷丁的别名
诺立汀;盖巴潘汀;卡巴番定;Neurontin;GO3450
3.4 分类
神经系统药物 》 抗癫痫药物 》 其他
3.5 剂型
100mg,300mg,400mg。
3.6 加巴喷丁的药理作用
1.Gabapentin是美国WarnerLanbert公司首先开发的抗癫痫药,于1993年首次在英国上市。加巴喷丁是一种新颖的抗癫痫药,它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其药理作用与现有的抗癫痫药不同,最近研究表明加巴喷丁的作用是改变GABA代谢产生的。加巴喷丁在各种动物模型中均显示预防癫痫的作用,另外,在动物痉挛、镇痛和肌萎缩性测索硬化模型中也显示作用。加巴喷丁对脑组织的新颖结合点有高的亲和性,它能通过氨基酸转移体通过体内一些屏障,同其它抗惊厥药相比,加巴喷丁具有较小的行为和心血管副作用。
2.加巴喷丁结构与γ氨基丁酸(GABA)类似,但并非GABA受体的激动剂,与脑组织神经元上所结合的受体尚未确定,故其作用机制尚未弄清。在传统的抗癫痫药无效或患者不能耐受时,加巴喷丁常用作辅助药物,研究表明,当加用加巴喷丁治疗时,发作频率明显减少,长期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发作控制后,如果单用加巴喷丁,仅部分患者有效。对失神性发作无效。
3.7 加巴喷丁的药代动力学
加巴喷丁通过可饱和的机制从胃肠道吸收,通常3h可达血药峰值。1~2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广泛分布全身,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tl/2约为5~7h。基本不在体内代谢,剂量的大部分以原药随尿排出,其余随粪便排出。
3.8 加巴喷丁的适应证
1.用于控制部分性发作。
2.难治的不全性癫痫。有报道,抗焦虑药加巴喷丁(gabapentin)和抗病毒药伐昔洛韦(valacyclovir)联用可减少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
3.9 加巴喷丁的禁忌证
对加巴喷丁过敏者、哺乳者禁用。
3.10 注意事项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
3.11 加巴喷丁的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为嗜睡、眩晕、运动失调、疲劳、眼球震颤、头痛、震颤、复视、鼻炎及恶心与呕吐。一般继续用药后这些反应可见减轻。
2.偶有惊厥、咽炎、发音不良、体重增加、消化不良、遗忘、神经过敏等。
3.极少发生胰腺炎,肝功能受损和斯约综合征。
3.12 加巴喷丁的用法用量
成人和12岁以上青少年的开始剂量,第1天300mg,睡前服用;随后每天增加300mg,分次服用,直至发作被控制。推荐剂量为每天900~1200mg,3次分服;必要时每天可达2.4g。
3.13 药物相互作用
1.抗酸药可减少加巴喷丁从胃肠道的吸收。
2.西咪替丁可降低胃清除,但无实际临床意义。
3.14 专家点评
我们应该吃什么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需要服用可以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的药物治疗,并且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应遵医嘱服用。同时在饮食上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蔬菜和水果,帮助减缓偏头痛发作。一、药物:1、非甾体消炎止痛药: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萘普生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均可有效控制头痛发作,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生成,从而抑制前列环素的生成,达到抗炎止痛的作用;2、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比如琥珀酸舒马普坦片、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5-HT1受体激动剂达到止痛效果,主要针对中重度偏头痛发作时使用;3、阿片类药物:包括盐酸曲马多片、盐酸哌替啶片等。当使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无效时,可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由于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成瘾性,故不推荐常规使用;4、苯二氮䓬类药物:包括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当患者因头痛合并烦躁、失眠、焦虑时,可使用这类药物;5、止吐剂:包括盐酸甲氧氯普胺、盐酸氯丙嗪片等。当患者因头痛合并恶心、呕吐症状时,可考虑加用止吐剂缓解症状;6、其他药物:一般对于频繁发作的患者,还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部分预防头痛复发的药物,比如盐酸普奈洛尔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盐酸维拉帕米片、加巴喷丁胶囊、盐酸阿米替林片等。
药物分析:加巴喷丁
俗称:neurontin 药物简介 【药理及应用】本品具有明显抗癫痫作用,对部分性癫痫发作和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有效。小剂量时有镇静作用,并可改善精神运动性功能。口服易吸收,2~3小时达峰浓度。生物利用度与剂量有关,口服单剂量300mg时,生物利用度为60%;但剂量增加,生物利用度反而降低。广泛分布于全身,在胰腺、肾脏分布尤多。最后由肾脏排出。t1/2为5~7小时。肾脏损伤时,其排泄减慢。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与其它抗癫痫药(丙戊酸、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避孕药不相互干扰。 考试大网站整理 本品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某些部分性癫痫发作可用作辅助治疗,亦可用于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 【用法】口服,每次200~600mg,每日3次。肾功能不良者须减少剂量。停药应渐停。 【注意】 (1)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晕、运动失调、疲劳。这些反应轻微,且继续服药可减轻。 (2)可使某些癫痫发作加重,故对包括失神性发作在内的混合性癫痫慎用。 (3)如换药或停药应逐渐减量,至少在1周内逐步进行。 (4)不与抗酸药合用。
我爸癌症晚期居然好了真的假的
我爸癌症晚期居然好了并不一定是假新闻,虽说癌症晚期是很难治愈的,但是医学也是有奇迹的,平时治疗的好,保持心情愉悦,是会自愈的,也有不知道自己是癌症,慢慢自己康复的也有,所以情绪是很重要的。
我爸癌症晚期居然好了真的假的
一般情况下,癌症只有在早期治愈的几率比较大,到中期的可能性不大,到了晚期基本就等于判了死刑,剩下的时间就不会了会很长。因为早期的癌细胞还没有扩散,所以有机会通过药物或手术彻底杀死癌细胞。到了晚期,可以认为全身都布满了癌细胞。
那么我父亲的晚期癌症发生了什么?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并不完全否定可行性。因为癌细胞本身是由细胞突变产生的,它会破坏正常的预防,吸收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引起人体疾病。
如果不进行治疗,理论上是有一定自愈的可能性的,因为人体本身就有一种免疫机制,可以破坏异常细胞。癌细胞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癌细胞非常狡猾,可以通过多种免疫逃逸机制来逃避免疫。细胞将其去除,例如通过表达 PD-L1 并与身体的免疫细胞结合,使身体无法识别癌细胞。
人体一旦能识别出癌细胞,就会让免疫细胞主动消灭这些异常细胞,癌症就有机会痊愈,这也是免疫治疗的目的。人体自身的抗病毒能力很强。最重要的是,有些癌细胞是无法识别的,有些人体质特殊,增加了识别的概率。即使在癌症晚期,也有自愈的可能。
所以,我爸癌症晚期居然好了,也不一定是假新闻。不管他是否接受放疗和化疗,都有一定的治愈概率,但这种概率目前比较少见,而且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让患者定期检查。如果六个月内复查没有问题,基本不会复发。
我爸癌症晚期居然好了抗癌成功案例
晚期肝癌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进行干预,主要是介入手术,可以进行局部麻醉,包括肝动脉插管灌浆放疗或介入阻断,可以控制肿瘤体细胞的生长发育速度。此外,还可以配合全身静脉放疗,还可以防止发作和远处内脏器官的迁移,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加患者的生命,达到临床医疗康复的目的,所以相对而言,它也属于成功治愈的例子。
胰腺癌的恶变程度很高,疾病的发展趋势常被称为快速,在治疗水平上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素,依据很多年的临床护理发觉一些癌病,1年以内发作的几率在20%上下,而5年以内的存活几率只是做到了10%,说明胰腺癌在临床医学上的治疗率并不高。在一些经典的治疗案例中,有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手术切除后,对肝胰脏粘连进行处理,术后加放疗,实际恢复效果良好。
癌症晚期最怕三个征兆
1、感染:由于晚期癌症患者免疫系统严重下降,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导致人体体温迅速升高,对内脏造成严重损害,加重病情。病人的情况。治疗以控制体内感染。必要时可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钠等药物治疗。
2、疼痛:癌症早期和中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剧烈疼痛。如果在癌症晚期出现剧烈疼痛,则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已经恶化到更严重的程度。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服用西林片、加巴喷丁胶囊等阿莫类药物来缓解疼痛。
3、出血:晚期癌症患者如果出现体内出血或咯血的症状,说明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组织,部分血管受到影响。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控制癌细胞扩散。同时,也可用血凝素、维生素K1等药物进行治疗。
加巴喷丁胶囊的药物相互作用
加巴喷丁很少代谢,也不干扰其他一般合用的抗癫痫药物的代谢。这部分描述的药物相互作用数据是从相关健康成人和癫痫症患者的研究中得到的。苯妥英:已服用苯妥英治疗维持至少二个月的癫痫患者(N=8)进行加巴喷丁(每次0.4 g,每日三次)单次和多次给药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巴喷丁对苯妥英的稳态血浆浓度没有影响,并且苯妥英对加巴喷丁的药代动力学也没有影响。卡巴咪嗪:服用加巴喷丁(每次0.4g,每日三次;N=12)不影响卡巴咪嗪和卡巴咪嗪10,11环氧化物的稳态血浆浓度。同样地,服用卡巴咪嗪也不会改变加巴喷丁的药代动力学。丙戊酸:在同时服用加巴喷丁(每次0.4 g,每日三次;N=17)前和服用期间,丙戊酸平均稳态血浆浓度无差异,加巴喷丁的药代动力学数据也不受丙戊酸的影响。镇静安眠剂:不管是单独服用还是联合用药,镇静安眠剂或加巴喷丁(每次0.3g,每日三次;N=12)稳态药代动力学数据评估是一样的。萘普生:同时使用萘普生钠胶囊(250mg)和Neurontin(125mg),加巴喷丁的吸收增加12%到15%。加巴喷丁对萘普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影响。两者所给的剂量均低于各自的治疗剂量。在推荐剂量范围时其相互作用情况尚不清楚。二氢可待因酮:合用加巴喷丁(0.125至0.5g;N=48)后二氢可待因酮(10mg,N=50)的Cmax和AUC降低,与所给二氢可待因酮的剂量呈依赖关系。合用加巴喷丁(0.125g)使二氢可待因酮(10mg,N=50)的Cmax和AUC降低约3%~4%,合用加巴喷丁(0.5g)使二氢可待因酮(10mg,N=50)的Cmax和AUC降低约21%~22%。这种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二氢可待因酮能增加加巴喷丁的AUC约14%。其他剂量的相互作用情况还不明确。吗啡:据文献报道,给予60mg控释吗啡胶囊2小时后再给予0.6g加巴喷丁胶囊(N=12),加巴喷丁的平均AUC比未用吗啡时增加了44%(见警告)。服用加巴喷丁后吗啡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变化。与其它剂量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甲氰咪胍:服用甲氰咪胍每次0.3g,每日4次(N=12),加巴喷丁平均表观口服清除率下降14%,肌酐清除率下降10%。因而,甲氰咪胍可能会改变加巴喷丁肌酐的肾排泄。由甲氰咪胍引起的加巴喷丁排泄的小幅度下降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加巴喷丁对甲氰咪胍的影响没有评价。口服避孕药:服用含有2.5mg乙酸炔诺酮和50μg乙炔基雌二醇的药片后,不管是否同时服用加巴喷丁(每次0.4g,每日三次;N=13),乙酸炔诺酮和乙炔基雌二醇的AUC和半衰期是类似的。和加巴喷丁联合给药时,炔诺酮的Cmax升高13%;这一相互作用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抗酸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铝降低加巴喷丁的生物利用度大约20%。服用氢氧化铝后2小时服用加巴喷丁,生物利用度下降大约5%。因此,建议加巴喷丁应在氢氧化铝服用后至少2小时服用。丙磺舒(羧苯磺丙胺)的作用:丙磺舒是一种肾小管分泌阻滞剂。将加巴喷丁结合或不结合丙磺舒试验的药代物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证实加巴喷丁不能流经被丙磺舒阻滞的肾小管路径。
加巴喷丁胶囊的药代动力学
据文献报道,服用加巴喷丁后所有的药理学作用都来自于其母体化合物的活性,加巴喷丁在人体的代谢是不明显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加巴喷丁的生物利用度与剂量不成比例,当剂量增加时,生物利用度下降。在每日分三次给予剂量为900、1200、2400、3600和4800 mg加巴喷丁时,其生物利用度分别约为60%、47%、34%、33%和27%。食物对加巴喷丁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只有轻微的影响(AUC和Cmax有14%的增加)。分布: 加巴喷丁在循环中大部分不与血浆蛋白结合(蛋白结合率<3%)。静脉注射加巴喷丁150 mg后的表观分布容积为58±6L(平均值±标准差)。癫痫患者脑脊液中加巴喷丁稳态谷浓度(Cmin)大约为相应血浆浓度的20%。消除:加巴喷丁主要以原形通过肾脏排泄从全身循环系统中消除,在人体内的代谢不明显。加巴喷丁的消除半衰期是5~7小时,并且不随剂量或多次给药而改变。加巴喷丁的消除速率常数、血浆清除和肾清除与肌酐清除率直接成正比(见特殊人群中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老年患者和肾脏功能损伤的患者,加巴喷丁血浆清除率下降。加巴喷丁可以通过血液透析从血浆中清除。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的成年患者:肾功能不全(平均肌酐清除率为13~114 mL/min)的受试者(N=60)单剂量口服加巴喷丁400mg,加巴喷丁的平均半衰期为6.5小时(肌酐清除率>60 mL/min的患者)~52小时(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患者),加巴喷丁的肾脏清除率为90 mL/min(肌酐清除率>60 mL/min的患者)~10 mL/min(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患者)。平均血浆清除率从大约190 mL/min下降到20 mL/min。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或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进行剂量调整。肾功能不全的儿科患者尚未进行研究。血液透析:在无尿症的患者的研究中(N=11),加巴喷丁在未透析时的表观消除半衰期大约为132个小时;一周透析三次(每次持续4小时),加巴喷丁的表观消除半衰期从132小时减少到51小时,减少了大约60%。由此可见,血液透析对无尿症患者体内加巴喷丁的消除影响很大。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进行剂量调整。肝疾患者:由于加巴喷丁不代谢,所以未对肝脏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年龄:在20~80岁的受试者中进行年龄影响的研究。加巴喷丁的表观口服清除率(CL/F)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了,从在30岁以下的人中大约225mL/min到70岁以上的人中大约125mL/min。肾脏清除率(CLr)和根据体表调整过的肾脏清除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然而,加巴喷丁的肾脏清除率随着年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能解释为肾脏功能的下降。有与年龄相关的肾脏功能疾病患者中要求减少加巴喷丁剂量。儿科:加巴喷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在48名年龄在1个月到12岁的儿科的受试者中进行,剂量约为10mg/kg。血浆浓度峰值在各个年龄组是相似的,达峰时间约为给药后2~3小时。通常,儿科的受试者年龄在1个月到小于5岁之间比5岁和更大的患儿中观察到的暴露量约低30%(AUC)。因此,标准化每个体重的口服清除率在越小的儿童中越高。加巴喷丁的表观口服清除率直接与肌酐清除率成比例。加巴喷丁消除半衰期平均为4.7个小时并且在整个年龄组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据国外文献报告,在253名年龄在1个月到13岁的儿科的患者中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药物动力学分析。患者接受10到65 mg/kg/天,每日三次给予。表观口服清除率(CL/F)直接与肌酐清除率成比例,这个关系在单剂量和在稳态时是相似的。当按公斤体重标化后,在小于5岁的儿童中可观察到比5岁或更大的儿童中更高的口服清除率值。在小于1岁的婴儿中的清除率是非常易变的。在5岁和更大的儿科患者中观察到的标准的口服清除率和在成人中给予单个剂量后的值相一致。标准化每公斤体重的口服分布体积在整个年龄范围是不变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资料表明在3~4岁癫痫症的儿科患者中有效的每日剂量应该是40 mg/kg/天,其达到的平均血浆浓度,与那些5岁或更大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30 mg/kg/天所达到的血浆浓度是相似的。性别:虽然没有进行正式的研究来对比加巴喷丁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现有的资料显示男性和女性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是相似的并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种族:种族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差异还没有研究。由于加巴喷丁主要是肾脏排泄的,并且肌酐清除率没有大的种族差异,因此认为种族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