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
-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设计者
-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一种什么精神
- 佛罗伦萨大教堂穹窿顶的历史意义
- 布鲁内莱斯基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采用穹隅结构了吗
-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屋顶是如何设计建造的
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
圣母百花大教堂也称佛罗伦萨大教堂。它是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一座宏伟的建筑,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而它闻名世界的正是那穹顶。看到那穹顶的人无一不对它竖起了大拇指。本期的城市文化让我们一起看看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吧。 花之圣母大教堂也叫: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在那些狭窄的街道里,仿佛还能听到文艺复兴时期那辉煌的马蹄声。建筑和绘画也还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世界上庄严雄伟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妩媚。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 花之圣母教堂原址是建于4世纪的圣·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乔凡尼·美第奇出资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后来米开朗基罗又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 最不可思议的是,布鲁涅内斯基没有画一张草图,也没有写下一组计算数据,仿佛整座圆顶已经在心里建好了。他的墓就在教堂地下,教堂广场上他的塑像手指着心爱的圆顶。圆顶内部是瓦萨里所绘制的穹顶画《末日审判》,大厅墙壁上有壁画《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浮雕比比皆是。登上教堂北侧的463级台阶到达圆屋顶,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老城区的街景。 花之圣母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1295年由阿尔诺沃·迪卡姆比奥在原先的佛罗蒂诺大教堂的基址上兴建,1469年才最后完工。这里曾经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宗教中心。是一座由白色,粉红,绿色的大理石按几何图案装饰起来的美丽的大教堂。这座教堂大圆顶是继罗马万神庙之后的又一大圆顶,是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的杰作,设计并建造于1420年到1434年间。 这位巨匠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拱架,而是用了一种新颖的相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它高91米,最大直径45.52米。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设计者
伯鲁乃列斯基 1470年建成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其设计师伯鲁乃列斯基,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它的主要建筑特点如下: ① 结构 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m高的一段鼓座。把这样大的穹顶放在鼓座上,这是空前未有的。(拜占庭)虽然鼓座的墙厚到4.9m,还是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小穹顶的侧推力,减小它的重量,伯鲁乃列斯基的主要办法是:第一,穹顶轮廓采用矢形的,大致是双圆心的(哥特);第二,用骨架券结构(古罗马),穹面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创新)。这两点显然不仅借鉴了古罗马的经验,而且也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经验,但它却是全新的创造。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是世界最大的穹顶之一。它的结构和构造的精致远远超过了古罗马的和拜占庭的。结构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中世纪的。它是结构技术空前的成就。 ② 施工 这个穹顶的施工也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它的起脚高于室内地平55m,顶端底面高91m。这样的高空作业,据记载,脚手架搭得十分简洁,很省木材,然而又很适用。为了节约工人们上下的时间,甚至在上面设了小吃部,供应食物和酒。 伯鲁乃列斯基创造了一种垂直运输机械,利用了平衡锤和滑轮组,以致用一头牛就可以做一般要6对牛才能做的功。 因为这项工程的困难程度显而易见,工程开始后,有人以为100年也造不成,但只用了十几年就造好了。 ③ 意义 第一、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形制,严加排斥,而工匠们竟置教会的戒律于不顾。虽然当时天主教会的势力在佛罗伦萨很薄弱,但仍需要很大的勇气,很高的觉醒,才能这样做。因此,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的标志; 第二、古罗马的穹顶和拜占庭的大型穹顶,在外观上是半露半掩的,还不会把它作为重要的造型手段。但佛罗伦萨的这一座,借鉴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连采光亭在内,总高107m,成了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这在西欧是前无古人的,因此,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第三,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被公正地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一种什么精神
答: 平实平等;以人为本 选C解释说明: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八角形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内径为43米,高30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腊式圆柱的尖顶塔亭,连亭总计高达107米。巨大的穹顶依托在交错复杂的构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块构筑,上半部分用砖砌成。 为突出穹顶,设计者特意在穹顶之下修建一个12米高的鼓座。为减少穹顶的侧推动,构架穹面分为内外两层,中间呈空心状。 大教堂建筑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其穹顶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第一个作品,体现了奋力进取的精神。
佛罗伦萨大教堂穹窿顶的历史意义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采用了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型制,穹顶呈八角形,跨度42.2米,高107米,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穹顶。大教堂建筑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其穹顶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第一个作品,体现了奋力进取的精神。穹顶是文艺中兴早期修建的代表作,也是佛罗伦萨都会修建的标记性修建,它把文艺中兴时期的屋顶方法和哥特式修建品格完好地连合起来了,有清楚的过渡特性。
布鲁内莱斯基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采用穹隅结构了吗
布鲁内莱斯基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没有采用穹隅结构。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采用了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型制,穹顶呈八角形,跨度42.2米,高107米,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穹顶。为减弱穹顶对支撑的鼓座的侧推力,布鲁内莱斯在结构上大胆采用了双层骨格券。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屋顶是如何设计建造的
佛罗伦萨大教堂(FlorenceCathedral),又称纯洁圣玛丽亚天主教堂。这个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设计人是阿尔诺尔福·迪·坎比奥(ArnolfodiCombio)。1296年开始建造,但是阿尔诺尔福在1302年去世,导致教堂停工。1334年弗朗切斯科·塔伦蒂(FrancescoTalenti)等人对这一设计进行修改后继续建造。预计建造穹顶,但要建造这个穹顶,跨度和高度的技术都有难度。布鲁内莱斯基很早就开始考虑大教堂的屋顶问题,他也意识到任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人,必将能够获得不朽的声誉。1420年,布鲁内莱斯基在罗马考察了万神殿等纪念性建筑之后,开始受命修建穹顶。1434年,雄伟硕大的圆屋顶就显露在佛罗伦萨的地平线上。威廉·弗莱明说:“新建成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使空前之多的教会高级神职人员、外交官、政治家们会集一起,步他们后尘的是著名的艺术家、诗人和音乐家。头戴三重冕,身着白色长袍的教皇欧仁四世在7位身穿鲜红外袍的红衣主教和至少37位身穿紫色法衣的主教和大主教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穿过旗帜林立的街道。队列中还有城市官员和行会首领以及他们的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