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英国八分钟
(转)当英格兰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从孩童手中接过足球,以一个“贝氏弧线”向全世界运动员发出邀请之时,在北京熊熊燃烧了17天的奥运圣火瞬间照亮了“伦敦城”。带着北京未了的激情,伦敦踏上了奔向奥运的缤纷旅程。 作为2012年奥运会举办地,伦敦在24日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用8分钟的时间以动画、音乐、舞蹈和“巴士变身”等形式展示伦敦的古老魅力与现代活力,让典型的伦敦街景与4年后将出现在那里的奥运风貌相融合,力图描绘一个多姿多彩、让年轻人向往的奥运城市。 一段色彩绚烂、充满动感的动画在大屏幕上描绘起伦敦标志性的街景。与此同时,一辆红色双层巴士缓缓驶入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现场,“鸟巢”恍若弥漫起伦敦雾,散发出历史感与现代感兼具的英伦风情。被伦敦人尊称为“马路主人”、辛勤运行了50余年的红色双层巴士于2005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五环旗帜交接的时刻,这一伦敦曾经的风景线再次“上映”,连接起北京与伦敦,串起奥运篇章。 3名英国自行车队队员伴着红色巴士环绕“鸟巢”。此时,他们不再是竞速赛场的奥运选手,而是牛津街或公园路上的普通骑行者,还有舞者扮演起排队等候的乘客、过马路的行人,在变换的乐曲中,展示平凡而多样的伦敦生活。 红色巴士进站了。9岁的伦敦女孩达德瓦拉走下车,与拥有中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乌克兰血统的塔姆美妙相遇。而后,塔姆送给达德瓦拉一个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足球--那是世界送给伦敦的礼物。继1908年和1948年两度举办夏季奥运会后,伦敦期待在2012年再度“用奥运精神激励每个人,特别是全世界的年轻人。” 红色巴士变身了。它变出了数百年来扮演过堡垒、皇宫、监狱、博物馆、军械库等角色的伦敦塔;变出了被艺术唤醒的巴特西发电站;变出了几经毁坏又几度重建的圣保罗大教堂……在历史的映衬下,新建的温布利大球场、奥林匹克公园将在4年后为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代表提供展示风姿的舞台。 而在第30届奥运会的序曲奏响前,红色巴士中率先传来动情的召唤。英国“超女”利昂娜·刘易斯用奔放的嗓音,齐柏林飞艇乐队吉他手吉米·佩奇用摇滚的吉他,告诉这个世界“全都是爱”。“我会给你我每一英寸的爱,给你我的爱,是的,没错,让我们出发吧!” 伦敦出发了!贝克汉姆将球踢向雀跃的运动员海洋,红色双层巴士成了狂欢的彩车,车上的舞者打着雨伞跳起了“雨中曲”,巴士朝“鸟巢”外驶去,驶向又一届和平、友谊的盛会。
奥运闭幕式的伦敦8分钟有什么含义
1、等车的人包括各种肤色的人,表现出伦敦是一个国际性都市,主要表现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2、有残疾人表现出残奥的元素,这一点考虑比较周到,也体现出人文关怀。 3、双层大巴是除白金汉宫、大苯钟、伦敦桥之外最后有特色的伦敦标志。 4、英国的流行歌曲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极高的,英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就是摇滚。 5、雨伞表现出伦敦的气候特征,也是英国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雨伞出现在道路上使人立刻想起《雾都孤儿》等伟大的英国作品。 6、街舞部分表现出奥运是大众聚会,街舞本身就是大众文化。 7、等侯公交车的情景设置表现奥运的平民化特征,这一点可能是我们最不能做到的。 8、小贝的出现主要表现体育元素,是伦敦和体育的结合,相比我们的开闭幕式和雅典八分钟最缺乏的就是体育元素,不知为什么,是导演没想到还是怎么回事,什么都有就是没体育。 9、众人为小女孩过马路作垫背一节表现出对未来一代的关爱和期待。 10、伦敦表演设置在跑道上没有进入最核心的地带表现出一种谦虚和随意的姿态。 其实英国有很多可以体现的元素,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等等等,但伦敦八分钟一点都没有去涉及,这体现出他们的自信。参考资料:http://www.xici.net/b823123/d76195821.htm
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唐嫣有多青涩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拉二胡的节目,里面竟然有20岁的唐嫣,
2004年,张艺谋选“奥运宝贝”。为雅典奥运会闭幕式选择演员,唐嫣得知后她就报了名,那是她正好在大二暑假,很多人都去参加了选拔、其中有中戏、北戏、北影、舞蹈学院等等院校的学生。虽然唐嫣在中戏刚读大二,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也没接过一部戏,但她还是自信地报了名,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了。让唐嫣始料不及的是,评审们几乎没有问她们问题,只是仔细的观察她们的形体和气质,就选中了她,她也就成为最后14个入选者中的幸运儿。2004年,唐嫣成功登上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她代表中央戏剧学院出现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表演拉二胡。节目中的唐嫣年轻、充满活力,笑容可掬又自信迷人,那时候年仅20岁的唐嫣看起来非常的青涩,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当时的大花旗袍现在看起来也是非常的潮流,而唐嫣在里面的打扮目前看起来也是非常漂亮的。
而唐嫣提到了关于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八分钟的经历,唐嫣说当时特别兴奋,都忘了紧张了,14个姑娘下台后兴奋又自豪,觉得这是体现中国人魅力的时刻,对于一个20岁的小姑娘,在那样的场合能够做到不紧张就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
今年距离2004年已经过去十八年了,从04雅典奥运会北京八分钟到08年北京奥运会再到2022冬奥会,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民逐渐自信了起来,心态也和从前不一样了,面对世界舞台以一种更舒展姿态展现中国的美,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平昌和雅典的“北京八分钟”有何不同
对总导演张艺谋来说,“北京八分钟”的经历,他早在2004年的雅典就已经品味过一遍了。他甚至会调侃,说自己是全世界唯一两次执导过“八分钟”的导演。
十四年前,在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希腊,京剧、红灯笼、茉莉花……一众有着中国传统寓意的物事一件件出现,中国长达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那短促的八分钟中,完成了奥运会上的第一次亮相。
“那是我们第一次亮相,想要的东西很多,想表达的内容也很多,最后做成了一个拼盘,效果并不理想。”在张艺谋看来,那一次的效果并不算好。而这一次,他想做些改变。
张艺谋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他希望“北京八分钟”可以更纯粹回到具体的节目上,“要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文化,而不是变成一个宣传片或橱窗。”
于是,他摒弃了以前最爱的“人海战术”,用更为精简的演员阵容,搭配中国最先进的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给世界展现出另一个不同的“北京八分钟”。
“这次8分钟表演与雅典有着本质区别,从理念到表现手法完全不一样,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沙晓岚表示,想在8分钟内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明都说清楚,其实不太容易。
“这次路线完全不同,从开始创意时就不再讲5000年文明,而是用现代科技手段,用艺术的手法,来表达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朋友相聚北京这个主题。”
表演需要的LED屏幕、遥控设备、演员身穿的可自行加热的石墨烯材料的演出服……这些“新东西”都体现了中国技术。以这次新技术中最为突出的可移动装置平台为例,这种之前主要用于工业上,包括汽车生产线和物流的设备,将会被使用在文艺演出中,这也是全世界的首例。
“八分钟时间很短,我们还是尽量把每一秒做完美。”
于是,在张艺谋导演的这次“北京八分钟”中,有个特殊的“惊喜”——国人的微信头像将有机会出现在这个环节中。
“通过互联网与中国人有一个互动,大家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参与表演,参与其中的一些人的图片和头像将出现在平昌。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到平昌,表示2022北京见。”
北京冬奥组委在春节期间就推出了这个“冬奥有我”的互动,凡在闭幕式开始前参与活动,参与者都将有机会感受这样的惊喜。截至2月25日中午,参与邀请函和语音互动的人数,已经超过八千万人。
不过,最让大家感慨的,是张艺谋想用这短短八分钟,传递出的,有着大国风范的理念。
雅典民主失败的原因
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希腊世界发生了一场惨烈战争,几乎所有希腊城邦国家都被卷入其中,令人意外的是,雅典最后竟败在了斯巴达手中。 表面看,雅典更富裕,海上力量拥有压倒优势,此外,雅典还拥有“制度优势”,雅典是西方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国家”,到战争结束前,其制度基础已达百年——每年40次大会,只要有公民权,即可参政议政,最高领导人任期一年,其间至少要经十次审查。“先进制度”让雅典人更有凝聚力、自豪感,将雅典带入战争的政治领袖伯利克里认为,与雅典为敌,斯巴达恐怕连3个月都撑不下去。 确实,相比于雅典,斯巴达的制度实在太落后了——社会分为公民、黑劳士、奴隶三层,黑劳士专职生产,却无公民权,他们不甘受压迫,不断反抗,让公民层极为恐惧,只好采取军事化管理——正式公民天生便是军人,从小接受严格训练,成人后集体生活,吃最粗劣的食物,以艰苦为荣。 由于时刻提防黑劳士阶层造反,斯巴达从不敢轻启战端,加上国力不足,无钱置办海军,只能干看着雅典海军肆意劫掠自己的后方。 但,雅典民主是一种狭隘的民主,雅典人从没想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从没想真正去接纳别人,他们渴望一统希腊世界,把别人的财富放入自己袋中,将别人的城市划入自己版图。 缺乏道义的基础,则再好的制度也将失去意义。许多城邦国家成了雅典的仆从国,但并不因为信任与敬佩,而是畏惧雅典的实力,他们担心,如雅典打败斯巴达,自己将成为下一个被征服的目标。于是,雅典阵营中,盟友叛服无常、此起彼伏,令雅典头痛不已。更麻烦的是,缺乏道德约束,雅典式“民主”只是工具,无法有效屏蔽人性幽暗,越伪善、越阴险、越无能,反而越易上位。 雅典名将尼基阿斯反对远征西西里,可无法说服主战者,只好勉强上阵,怕无功而返被审判,只好尸位素餐,结果一次次错过战机,以至全军覆没,雅典形势从此急转直下。但,尼基阿斯并非孤例,从克里昂到亚西比德,雅典民主一次次选错主将,在“民主制度”的放大下,人性缺陷聚滴水而成洪流,终于冲垮了雅典的堤岸。
我要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国8分钟表演
2008奥运在即,回想雅典闭幕式上那八分钟里的所谓“中国衣冠”、“东方韵味”,又不禁使人油然而生悲哀之感。中丶华泱泱千年的服饰、祖先薪火相传的诗书礼乐优雅文化,竟然会被它的后人演绎成这个样子?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大多数西方人所知道的中国就是一个挨打落后的地方,他们关注的只是清末以后西方人以强者姿态进入中国以后的中国历史,因为在这段历史里西方凌驾于中国之上。无疑地,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展现出来的所谓中国元素,正好符合西方人所希望看到的那个中国。这是在奉迎西方人的欲丶望,根本不是悠远的东方文明真正所有的含蓄优雅。这是转载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