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蒂时期国米阵容

孔蒂时期国米阵容(「人物」孔蒂:亲手摧毁自己创造的王朝 尤文人写进国米历史)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3 09:10:10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人物」孔蒂:亲手摧毁自己创造的王朝 尤文人写进国米历史

率领国际米兰站上意甲之巅,最高兴也最纠结的或许就是孔蒂。高兴之处在于,在度过饱受质疑的一个赛季后,这位金牌教头终于不负众望,兑现了2年前接手国米帅位时许下的诺言。纠结之处在于,作为尤文功勋传奇,孔蒂亲手摧毁了由自己创造的王朝,或将就此与斑马军团划清界限。

高兴也罢,纠结也罢。至少在这一刻,孔蒂是赢家,可以尽情开香槟庆祝,享受冠军带来的喜悦。

带队72场意甲豪取164个积分,场均2.28分的取分率让孔蒂超越穆里尼奥,成为执教国米30场以上教练中,取分率最高的。经过近2年的打造,孔蒂为国米注入了胆识、韧性和勇气,率领蓝黑军团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孔蒂的执教水平有多高?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他获得的奖杯分量够重,其中既有3座在尤文时期获得的联赛冠军,也有在英超执教切尔西时获得的英超桂冠,这已经足以证明很多东西。但部分苛刻的球迷和媒体却认为,意大利人略显固执的执教方式和人员安排让他无法在水平更高的欧战舞台上有所斩获。

上赛季,国际米兰以1分之差屈居意甲亚军,考虑到尤文确保夺冠后有所松懈,双方的差距绝不止这1分。而在欧联杯决赛,国米遗憾地输给了塞维利亚,让赛前球迷的巨大期待落空。

当时孔蒂身上背负着如山般沉重的压力,球迷对于他的不满达到沸点,信任危机空前。但国米管理层还是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继续支持孔蒂,并几乎满足了孔蒂的一切要求,完成针对性补强,买来了他想要的球员。孔蒂面对压力也选择了让步,尽管他仍在抱怨,但对于俱乐部的经营策略不再过问。

新赛季开始后,国米的状态并不稳定,第8轮过后仅排第6,落后榜首米兰5分,而连续两个赛季从欧冠小组赛出局的结果更是令人难以接受。那时候,所有人都对孔蒂352的战术前景感到怀疑,认为孔蒂这种过分依赖卢卡库反击战的踢法,很难赢得奖杯,也无法让国米成为一个真正在赛场上足够强势的豪门。

不过孔蒂这一次面对危机没有固执到底,在赛季初使用左脚中卫科拉罗夫效果不佳后,孔蒂重新启用什克里尼亚尔。上赛季租借在拜仁的佩里西奇,在回归后进入轮转阵容。孔蒂对于去年冬窗加盟后表现不佳的埃里克森,也一直保持着耐心,这份耐心使得丹麦人在赛季进程中逐渐找到感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过往被标榜“固执”的孔蒂不仅能拿出B计划甚至还有C计划,在将3后卫战术理念灌输得更彻底的同时,通过使用不同的人员,在比赛中变幻阵型,3412、4后卫阵型都曾启用,不同的锋线人员组合也能够带来不同的战术效果。

这样的改变,正是源自孔蒂的自我反省。他放弃了固守的战术体系,开始按照场上的局势随机应变。曾经国际米兰总会被对手出难题,现在的他们却会把问题抛给对手。

本赛季很多场次,国米上半场难以攻破对手的铁桶阵,而在下半场球队会主动求变,压得更加靠上、逼得更加凶狠、加快比赛节奏,这些都来自孔蒂的要求。

这样的剧情是不是似曾相识?2016/17赛季,孔蒂在切尔西就这么做过。当时在度过赛季初的挣扎之后,孔蒂大胆地进行战术改革,依托着坎特的中路屏障作用,将自己最擅长的三后卫体系植入蓝军灵魂。突然变阵的阵痛在所难免,但紧接着便是球队依靠整体踢法疯狂地豪取13连胜,创造了队史连胜纪录。

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开启战术革命,2016/17赛季的蓝军最终联赛登顶。如今,孔蒂将这种胆识带到了国米——如果想产生蜕变,那就要不断地去尝试,如今的孔蒂相比过往多了一分变通。

任何一套阵容的落实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顺境时怎么踢仿佛都是对的,然而遇到困难时如何应对,才是横梁一支球队真正实力的因素。就像现在的国米,面对变数时如何去应对,才能真正反映出国米的强大。

本赛季蓝黑军团频遭困境,但在比分落后的情形下,仍然抢下超过10分,这一数据独居联赛首位。有些东西,我们称之为韧性。比如领先时面对反扑的团队凝聚力,比如重压之下的精神属性。孔蒂向来擅长向球员打鸡血,上赛季他的这种做法有时会产生反效果。

但本赛季,国米争冠决心更强,队内成熟球员更多,孔蒂也能够更好地激发球员斗志。这样的特质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孔蒂所执教的球队中了,最佳案例就是2016年欧洲杯时的意大利。

5年前的那支蓝衣军团,平民化得不像一支传统豪强。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意大利,小组赛首战就2-0完胜了号称史上最强的比利时。1/8决赛中用压迫性极强的防守摧毁西班牙。八强战面对夺冠大热德国,蓝衣军团拼到了点球大战惜败。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舆论吹捧时保持自我,媒体质疑时继续向前,孔蒂总是擅长将军旅化的思想注入球队,本赛季国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不再像过去几个赛季那样面对弱旅突然失控,对阵强敌时也多了一些霸气。这样的足球,极具韧性。

尤文已经获得意甲九连冠了,再加上C罗坐镇。很难想象有人可以撼动他们,如果有,那只能是孔蒂的国际米兰。

2019年入主国米后,孔蒂就承诺要为蓝黑军团带来冠军。上赛季,国米还是人们眼中的挑战者,但本赛季气质提升后的国米跃升成为了意甲夺冠热门。从赛季一开始,各路媒体专家就将国米捧为冠军的不二候选,孔蒂所做的不是为球队降温,而是进一步点燃球员的斗志。

孔蒂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冠军主帅的,他也体会过“以下克上”的感觉。在接手斑马军团前,孔蒂只是在意乙取得过成功的年轻主帅,他所面对的,是三冠王时代过去后仍有实力的国米,和拥有伊布、蒂亚戈-席尔瓦等巨星的强势米兰。但孔蒂带着自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信条,带着一支纸面实力并非顶级的尤文以赛季不败的成绩夺回了意甲冠军,奠定了尤文王朝。

自己的王朝由自己亲手摧毁,这是一种宿命般的轮回。

如果没有当初挑战米兰的勇气,尤文王朝或许也会到来,但绝不会这么快。孔蒂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他的球队是精神意志上最强的存在,具备“一定要颠覆王权”的斗志,也最终完成了这样的目标。

来到国米后,孔蒂一直缺少一个史诗级的时刻,来为自己从优秀迈向伟大增加砝码。如今他帮助蓝黑军团结束冠军荒,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那绝对是最理想的结果。

国米胜利创下八年纪录 孔蒂自我否定后 新枢纽新阵型诞生

国米本轮比赛前,米兰城激进球迷挂出横幅警告蓝黑军:“再不把你们的XX拿出来,棍棒伺候”。

面对再不赢球要出大事儿的巨大压力,国米3-0击败萨索洛,暂时能喘口气。

赢球靠什么?在于孔蒂的自我否定,在于国米“穷则思变”。孔蒂的纠错,让国米终于赢下了赛季至今最爽利的一场球

卡佩罗、贝尔戈米……过去一段时间,很多名宿指出,国米战绩惨淡的原因是:拒不改变。

很多有识之士,呼吁国米尝试4后卫。

并不是说打4后卫就能解决国米所有的问题,也不是说4后卫战术就比3后卫更高大上……只是,如果国米的352优缺点早被任何对手吃透了,还不改变,在同一个坑里栽倒一次两次,三次五次,这绝非正道!

重压之下,孔蒂终于变了。

首先, 踢法不是三中卫,更像是四后卫

根据各机构绘制的战术图,蓝黑军四后卫体系,还是比较清楚的(异色为替补)。

变阵的两大关键棋子,一个是 达米安 ,打着名义上的右边翼卫,但其实干的是右边后卫的活。

他和什克里尼亚尔联手封死了萨索洛的爆点(博加、久里西奇),让蓝黑军零封对手。

达米安是全场铲断王(5次),什克里尼亚尔则是12次抢回球权冠绝全场。

此外,达米安还踢出了3次传中、3次全部形成抢点,并贡献助攻的表现。不过他策应进攻的套路,都是典型的“边后卫方式”,而不是“边翼卫方式”。

此战 赛后,很多媒体将全场最佳评给达米安 ,是有道理的。

另一个是 桑切斯

看一看桑切斯本战的热图,以及他触球区域图,此战他踢的显然不是典型前锋。

更何况桑切斯、劳塔罗被换下后,国米的单前锋套路更加清晰。

三后卫、双前锋是孔蒂一直坚持的,此战,国米放弃了这两大原则,拿下赛季至今最完美的胜利。这就是足球届的公理:招式用老,就得穷则思变

再者, 中场站位分工巨变,巴雷拉成为“枢纽”

本赛季国米三个中前卫如果选择平行站位,那么居中的中前卫,通常是布罗佐维奇,或比达尔。

但此战,这个“枢纽位置”由巴雷拉来打。

巴雷拉做了很大的牺牲,在国家队进球连连的他,此战在“进攻三区”只有可怜的2次触球。一些时候,他需要频繁撤到本方禁区协防、策应、出球。

但他的牺牲,帮助了他的中场搭档。加利亚尔迪尼取得进球,比达尔制造乌龙。这并不是因为上述二人突然打通任督二脉。只是因为他们身后,站着个子不高,但替他们扫雷、保证了国米中场层次的辅者。

最重要的变化是, 国米放弃了“5-4主义”,敢于缩回来打“防守反击”

本赛季开始后,孔蒂说着“5-4好过0-0”,一边要求后卫压过中线,全队前压进攻,赚回了漂亮的控球数据,却没有实效。

进攻端,面对众志成城的篱笆,没有足够技术,又组织不好渗透配合,难破密防。

防守端,压得太靠上又没有回追能力,对手一捅就穿,于是场均丢球2+。

此战则不同,国米扎稳篱笆、缩回来踢,据OPTA统计, 全场国米控球率只有可怜的35%,传球次数(370次)创下赛季最低,约为对手(705次)的一半。于是国米创下8年纪录:上一次蓝黑军控球率低于35%却取胜,是2012年10月的米兰德比战(控球率34%,1-0)。典型的防守反击胜利因何而来?就是因为孔蒂放弃了5-4主义

显然, 若是在伯纳乌,诺坎普,以这样的方式赢球,说不定会有些嘘声。但这是国米。无论是 历史 上“大国际时代”的链式防守,还是“穆三冠”时代的固守快攻,国米人看重的从来都不是控球率、攻势足球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看重的从来都是胜利、铁血、实效

这样的防守反击,符合国米 历史 。

倒不如说,孔蒂之前那种进退失据、顾头不顾尾、自己穿条丁字裤却想着踢别人腚的理念哲学,才是蓝黑军球迷无福消受的东西。

不可否认,这一战国米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还是靠体力博3分(比对手多跑8公里),出场老将偏多(汉达、达米安、比达尔、佩里西奇、桑切斯5个人30+),下周中与门兴的恶战能否持续如此,不好说。

但无论怎样,此战就是在给孔蒂指路:错了,就得认。战绩不佳,就得变。因为,决定一个主帅境遇的,从来都不是敢不敢认错,从来都是,能不能赢球。

国米一路凯歌的背后,是孔蒂的改变,他身上依稀能看到穆帅的影子

平心而论,国米主场2比1战胜萨索洛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毕竟,双方的阵容差距就摆在这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蓝黑军团的阵容都完爆了传说中的“绿巴萨”。 真正让人觉得意外的,是比赛进程。虽然说萨索洛素来就有“绿巴萨”的美誉,在传控方面颇有心得。但是,只怕没有多少球迷能够在赛前预料到,“绿巴萨”居然在控球率上占据了如此夸张的优势,71对29,这就是本场比赛萨索洛对国际米兰的控球比。 不过,足球从来就不是控球时间就能决定胜负的运动,国际米兰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拿到了3分,不仅在意甲联赛打出了一波10连胜,更将领先米兰的积分优势维持在11分。只要不出现天大的意外,本赛季的意甲冠军已经是国际米兰的囊中之物了。 胜利与场面孰重孰轻?冠军与控球孰重孰轻?答案显而易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是国际米兰用不那么好看的场面拿下萨索洛,也是绝对值得欣喜的。 更加让人玩味不已的是,对于眼下的国际米兰而言,对阵萨索洛时的场面不占优绝非偶然现象,反而更像是蓝黑军团的常态。就拿对阵博洛尼亚的上轮联赛来说,蓝黑军团同样不是占据场面优势的那一方,却照样如愿以偿地拿到了3分——类似的比赛,其实还有不少。 既然不是偶然现象,那就肯定涉及到必然原因了。事实上,这就是隐藏在国米一路凯歌背后的秘密。 不妨把时间追溯到孔蒂执掌国米教鞭之初,这位前尤文主帅的思路,还停留在场面与胜利同时追求的阶段。在孔蒂这种思路的引导之下,蓝黑军团确实打出过让人耳目一新的比赛,看上去极具统治力。在大多数的比赛中,蓝黑军团都是在控球时间与射门次数方面处于上风的一方。 然而,场面占优从来就不能够保证比赛胜利。一旦那些中小球队从比赛第一分钟就摆出死守到底的架势时,一路狂轰的国际米兰很难找到敲开对手球门的有效方法,反而要时刻提防对手的快速反击,因此吃到了不少苦头。 不妨把话说得更直白一些吧。那个阶段的国际米兰,在孔蒂既要追求场面、又要追求胜利的思路引导之下,仅仅只是做到了前者而已,空有控球优势与射门优势,在不少比赛其实都没有找到获胜的钥匙。 不得不说,孔蒂那段时间的思路是值得商榷的。一方面,国米并不具备同时追求场面与胜利的资本,顶多就只能两者选择其一罢了,而胜利的重要性,显然是在场面之上的;另一方面,蓝黑军团从上到下,其实都不太在乎场面。毕竟,这支球队 历史 上最为辉煌的两大时期,无论是大国际时代也好,还是三冠王时代也罢,其实都不是那种刻意追求比赛场面的球队,反倒是颇为务实。 在一连串的打击之后,饶是倔强如孔蒂,也不得不接受现实。这位意大利教头终于改弦更张了,不再去刻意追求控球与场面,反而是放下身段打起了防反,哪怕是在面对整体实力不足自己的对手时,孔蒂的球队照样愿意放下身段,这才有了现如今的一路凯歌。 在现如今的孔蒂身上,依稀能看到穆帅的影子。当年的鸟叔凭什么把蓝黑军团推向三冠王的 历史 最巅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务实不务虚的思想理念。无论是面对巅峰巴萨也好,还是面对意甲联赛的中下游球队也罢,穆帅的国米都愿意放下身段与对手周旋,不在乎场面与控球的得失,这才有了那支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球队。 至于孔蒂的蓝黑军团,虽然在战力方面比起穆帅时代的国际米兰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可在气质方面已经颇为相似了,都是一心追求比赛胜利,压根就不在乎所谓的场面与控球。 综上所述,国米一路凯歌的背后,是孔蒂的改变,他身上依稀能看到穆帅的影子,这显然是蓝黑之福——发自内心地说一句,对于早就习惯了防守反击的内拉祖里而言,场面并不重要,胜利才是最重要的。孔蒂无需有什么心理包袱,就这样坚持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