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姜山

《妻子的浪漫旅行3》中李娜与姜山的相处方式,你认可吗?保底6亿,李娜到底有多传奇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5 13:46:40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妻子的浪漫旅行3》中李娜与姜山的相处方式,你认可吗

我很认可这样的相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给彼此一个独立的空间,但是也能够对彼此非常了解虽然这两个人交流的是非常少的,但是他们在出行的时候是形影不离的,而且很少有单独的行动。这也说明了这两个人是非常相爱的。李娜是一位亚洲的网球冠军,也获得过很多的奖牌,被称为是亚洲历史上世界排名最高的选手。I, 他的丈夫江山是一位专业的教练,也是李娜背后默默支持他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会温柔的配合着你呢,在这次参加综艺节目的时候虽然显得有些深色,但是观众们也是非常认可他们在节目中的所有表现的。

在宣传片的拍摄当中,李娜在地铁中有一些犯困。而在电脑屏幕外的老公把他周围的情况都调成静音,让李娜安心的睡觉,但是这也导致他们坐过站,这样的相处,我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人是非常的信任,而且也是默默关心着对方的。这样的相处方式也是很多人非常羡慕的。这也是和其他明星夫妻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在节目组当中,李娜也会带领着其他人打网球,而且还会笑容灿烂,气场十足的亲自指导这些人网球的要领。现场的气氛是非常融洽的,而且也是非常和谐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这对夫妻也是会有不开心的时候,这也是每个夫妻都会有的,但是这只是生活中的插曲,甚至在过节日的时候都不会受到任何礼物,丈夫也不会陪她,不会帮她带孩子,这让李娜会经常和朋友抱怨,听到朋友和她们老公的一些浪漫的事情,就会非常的羡慕,但是了解李娜的人都知道,李娜的生活也不是想自己说的那样委屈的,甚或中的一些不愉快都是由于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引起的。

之所以两个人能有现在的成就,是靠两个人的实力来赢得的,只有俩个人的不断努力,才可以有让所有人羡慕的成就。

保底6亿,李娜到底有多传奇

距离陈可辛执导的电影《李娜》杀青已经过去2年,相关信息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关键词却让人忧心忡忡。

根据欢喜传媒昨天发布的公告来看,发行方和制片方签了一个 保底协议 ,金额高达 6亿 元。

据说这部电影的成本高达3个亿,但高投入 高回报在哪都是铁律,影视行业更是屡屡中招。

更何况,陈可辛的《夺冠》最终票房也不过8亿多点。换句话说, 改名为《独自·上场》的《李娜》,至少要比肩甚至超过《夺冠》的成绩,华文映像才有可能不赔钱。

如今的电影市场,票房就跟 娱乐 圈中的观众缘一样,都是玄学。所以《独自·上场》最终的数据,还是要等到电影上映才能揭晓。

今天就从电影发布的 3张海报 入手,全方位回顾一下李娜的一生。

1982年,李娜出生于湖北武汉。她的父亲曾是一名羽毛球运动员,李娜最开始打的也不是网球而是羽毛球。

在小学二年级那年,李娜被网球教练相中,自此才走上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海报设计的台词是李娜问父亲,是不是因为他没拿过冠军,所以要她替他拿?像极了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 有一种鸟自己飞不高甚至不会飞,就拼了命地让下一点使劲飞。

但根据李娜在过往采访中的说法,父母对网球不仅不甚了解,而且当年让她参加 体育 项目的初衷也很简单:身体 健康 。

如此看来,这段情节的设定,很可能是为了丰富李娜的过往。更直白点说,是为了给她最初的“不热爱网球”找一个台阶下。

李娜的父亲或许并没有给过她太大压力,但父亲的离开确实给李娜造成不小的打击。

除了 情感 上的打击,父亲的去世还给李娜出了一道难题:打网球的信念没有了,家里却因父亲的病欠下巨额债务。

所以李娜打球的目的,从最初的身体 健康 和让父母安心,一夜之间变成 还清家里债务

对于14、5岁的李娜而言,父亲的离开和母亲另组家庭,都是大事。在这个时候能获得去美国网校待10个月的机会,意义自然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喘息。

就在那一年,年仅16岁的李娜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出了海报台词的原句。

可问题在于,当时的中国网球还处于一个相对保守的阶段,那边的莎拉波娃在16岁时已经在日本拿到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巡回赛冠军,而李娜在18岁,也就是2000年的时候才摸到大满贯比赛的门槛。

更要命的是,随后不久,李娜的身体还出了问题。

2002年,李娜带病参加亚运会,赛前打了封闭不说,还被临时通知跟姜山(队友兼恋人,现在的老公)被拆分开来,只为了带着新搭档多包几个奖牌。

最后的赛果是各自拿到冠军季军,颁奖时被扇的那一巴掌也是名场面。只是不知道,这段 历史 会不会被拍进电影里?

后来就是李娜和姜山提交了退役申请、一起去华中科大读书,过了几年美哉美哉的学生时光,直到孙晋芳的出现。

当时全运会举办在即,网球队又极度缺人,即便如此,对网球兴趣寥寥又失望过的李娜,还是不想回去。

身为国家 体育 总网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孙晋芳,只用一句话就说服了李娜:

无独有偶,《夺冠》中郎平对朱婷也说过差不多的话。而孙晋芳,和郎平是一个时代的女排选手。

选择为自己打球的李娜,在2008年旧伤复发之前,世界排名已经到了第16位。这个成绩放在中国选手中,已经是当时最高的世界排名纪录。

可当时摆在李娜面前的,除了旧伤,还有举办在即的奥运会。

怎么办?是听从国内专家的意见保守到奥运会后再手术?还是听从德国专家的意见立刻手术?

选择了后者的李娜,在那届奥运会上的成绩是女单四强。

而在08年奥运会后,孙晋芳 再一次 改写了李娜的命运:让4名女子网球运动员“ 单飞 ”,其中一个便是李娜。

开销之庞大虽吓人,但 简单的目标更诱人。因为只有目标变得简单,一个人才能保持专注、心无旁骛。

从那天以后,李娜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打球。而李娜在那之后的成绩和光芒,也变得愈发耀眼:

那一天,李娜创造了 历史 。而 父亲没能看到这一刻,也成了李娜最大的遗憾。

如果不了解李娜,或许能看懂前两张海报,但一定看不懂这第三张到底在说些什么。

网球对于李娜而言,是任务、是责任、是技能,唯独不是快乐。这和起初的被动选择有关,也和她后来的经历有关。

一个并非始于热爱的职业,最后登了顶,当事者难免会出于报复心理产生飘飘然的感觉。 尤其是取得成绩后的李娜,广告、代言接到手软不说,且个个的金额都高得吓人。

所以在高光时刻后长达 15个月 的时间里,李娜的状态都差到让人不敢相信。好在教练洞察到问题的根源,让李娜卸掉了心中的包袱不说,还学会了享受网球——享受比赛的乐趣,享受赛后的荣誉。

2014年,是海报上的时间点,也是李娜获得“最后胜利”的年份。那一年,32岁的她成为澳网 历史 上年龄最大的女单冠军。2月,李娜在世界上也排到了第二名。

9月,李娜膝盖上的旧伤迫使她退役;11月,她的比赛积分被清零、世界排名也被清除。

那句“我唯一的敌人就是我自己”,至此才显露出真正的含义。

李娜的成功是不可复制,就像每一个结果背后都有一连串的原因一样。

但把她的故事拍成电影,除了励志,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李娜的性格很直,曾在比赛上因为忍受不了观众的聒噪当场发飙。

这一幕和那个著名的嘴巴子一样,不知道会不会被拍出来。

但在《夺冠》中,女排失利时观众席上同胞们的失态,虽被静了音但也能从口型中get到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

那次事件让李娜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但风评却随着她的成功而有了明显的变化。

所谓“高情商”和“低情商”的区别,有时只在话语权多少而已。

说到这里,不禁再一次想到《夺冠》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否是郎平本人亲自说过的,不得而知。但这其中强调的 民族自信,确实是急速发展的我们所急需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李娜和姜山的爱情也是她故事中的一大亮点。在电影《独自·上场》中饰演姜山的人,是胡歌。

现实中的姜山和李娜讨论战术时会被骂;

李娜在赛场上发挥失常时会对着姜山怒吼;

这些如果被拍出来,估计会看起来很有喜剧效果。而姜山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地方,莫过于深情的陪伴。

在李娜的故事里有那么多关键词,不知道陈可辛导演最后会选择什么作为故事主线。

如果说“价值观”是贯彻了《夺冠》的真正核心,那么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 孤独” 应该是李娜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

正如预告片说的那样:

如何评价《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三季》里几个妻子

非常喜欢第三季,真的很棒!喜欢所有嘉宾,还有谢娜大勋李艾姐。要完结了,非常的不舍。我觉得凌潇肃愿意成长,很难得!他之前比较关注自我,这样唐会很累。但还好凌潇肃虽然不够成熟,但是他心善而且爱老婆所以愿意成长和改变。杜江和燕燕不用说了,幸福溢出来~要学习他们之间的表达~而且互相体谅。我最喜欢的两位老公是丁子高和姜山,都是大爱,付出型,帮助爱人追梦。丁子高朋友了解他的故事,节目里杨千嬅也讲了。关于姜山,我是网球迷,来讲讲~姜山的爱属“大爱无言”【姜山曾经也是中国很优秀的男子网球运动员。姜山比李娜大一岁五个月,他出成绩更早,在青年时期成绩尤其好,是中国青年队的一员,也拿过全国冠军】一个已经是全国冠军的男人,放弃自己成就爱人,做她的教练陪练保姆...始终坚守且甘之如饴。没几个男人能做到!!更何况当年姜山为李娜放弃一切的时候,他们还没有结婚,只是女友他就甘愿这样付出,只因他深爱她。李娜自传里曾经说过,姜山像父亲像大海:成熟、包容、沉稳、宽厚。在姜山身边,李娜能再次做回那个曾经的小女孩儿。【李娜父亲在她15岁就离开了,幸好,她遇到了姜山】2006年澳网之后两人结婚,2008年3月,李娜经历了第一次膝盖大手术,如果再不手术她很可能不能再打球了。那三个月非常的难熬,只有李娜姜山两个人在德国,李娜说那个时候两个人“相依为命”姜山全方位照顾李娜。德国的医生说,李娜每次做手术的时候,姜山都很冷静,这很重要!但我想他是装出来的很冷静,实际上他比谁都更心痛。【妻子浪漫旅行第十期,姜山说:感谢李娜在他装的很坚强的时候配合他,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里】姜山确实不懂浪漫,他俩的互怼模式可能太贯穿于生活始终了,也希望经过这个节目之后姜山能够多点儿浪漫~李娜虽然非常吐槽姜山,但是内心是非常爱丈夫的,她的退役信中有一句话:感激能与姜山共享人生。共享两个字背后,是多么深厚的情感。彼此初恋的爱情+共担风雨的战友情+融入彼此骨髓的亲情,我觉得没什么力量能把李娜姜山分开。关于做饭,其实姜山会做饭【李娜以前受伤做手术都是姜山全方位照顾,姜山曾经在国外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跑遍菜市场给李娜买排骨,就为了给李娜炖汤喝(李娜自传里写的,害,看到这里我哭了)】但现在姜山不做了,等着老婆给他做饭hhh,老婆不做的话就点外卖吧hhh

李娜和姜山相差几岁 李娜和姜山什么关系

李娜和姜山相差两岁。姜山曾为李娜的专职教练。

姜山生日是1980年10月8日,李娜生日是1982年2月26日。

姜山,男,湖北网球队的队员,网球教练,2010年度湖北最佳教练员。中国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的丈夫。姜山曾经是一名十分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夺得过全运会团体金牌、混双金牌,国内排名极为靠前。也曾为李娜的专职教练。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扩展资料:

2014年9月19日,作为亚洲首位网球大满贯得主的李娜正式宣布退役。9月30日,李娜退役仪式在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举行,在简短的仪式过程中,李娜四次落泪,透露出她对球员好友、对球场、对球迷的不舍之情,无论多么不舍。

11月10日,WTA公布了女子年终世界排名,李娜的积分正式清零,世界排名被清除,这意味着一个时代彻底终结。她位列世界前十的周数定格在了205周。

2016年6月1日,李娜在巴黎加入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成为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第60名成员。

丧偶式育儿李娜称丈夫是第3个孩子,听不见儿女哭闹只顾玩手机

近期李娜参加了一档访谈节目,在节目中她对丈夫姜山的吐槽引发了很多妈妈的共鸣。由于特殊时期,李娜一家四口都宅在家中,24小时都能见面,一家人相聚自然是好事,但也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麻烦。李娜直言那段时间的自己像养了3个孩子,而第三个孩子就是丈夫姜山。 李娜说做饭的时候本就手忙脚乱,但孩子却一直在找妈妈,她最庆幸的就是自己还有一丝理智,没有带着刀杀到客厅。 当李娜放下菜刀从厨房跑到客厅的时候,却发现丈夫姜山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玩手机,任由两个孩子大声喊妈妈。 李娜本就是直爽的性格,看到忽略孩子只顾玩手机的姜山,她的火蹭得一下就上来了。 李娜委婉地告诉姜山"妈妈能帮忙的,爸爸也可以。"言外之意就是孩子有事叫妈妈的时候,你作为爸爸也可以帮把手。 但可能是李娜说的太过含蓄,姜山没有理解李娜话中的真正含义,只对孩子们说:"听妈妈的话。" 经历了上述的一切,李娜开始怀疑人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 很难想象在赛场上不留情面骂姜山的李娜,在生活中却有着和常人一样的无奈。 姜山和李娜的相处方式其实一直很受认可。姜山虽然只比李娜大两岁,但他是李娜的大前辈。李娜和姜山打混双,一起训练,一起逛街,李娜说:有时候姜山在我身边,我会忽然有种错觉,好像爸爸还在世,还在守护着我一样。 李娜在2004年复出时向队里提出的要求是姜山来做她的教练。 对李娜来说,姜山如师如友亦如父,他可以在赛场上成为李娜的出气筒,也能在赛场下变成李娜的保姆。 但姜山这个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钢铁直男",他丝毫不懂浪漫,不会和妻子分享自己的生活,不会主动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 李娜说姜山从来都不和她吵架,因为每次都是冷战,有一次甚至直接失联了12天。 姜山的朋友都说,李娜是唯一一个跟姜山生活了这么多年,还存活于世上的人,足可见姜山性格中的缺陷只有李娜能容忍。 看起来是姜山一直在包容任性的李娜,但其实是李娜在这段关系中做出了不少让步。 姜山见证了李娜逐渐变强,却在结婚后成为了李娜口中的小孩。 离开了赛场,姜山和李娜面对的是柴米油盐和两个孩子。 谁都想不到作为世界冠军的李娜也逃不过丧偶式 育儿 的命运。 先科普一下什么叫"丧偶式 育儿 ",简而言之就是明明是两个人的孩子却只有一个人在养,缺失的一方多为父亲。 丧偶式 育儿 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以女艺人为例,很多女艺人在结婚生子之后就基本退出了一线,即使复出工作也要花费大量时间照顾家庭。 胡可嫁给沙溢后生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在旁人眼里妥妥的人生赢家。但在综艺中,可以明显看出从照顾孩子洗漱到送孩子上学,家里的事情都是胡可一个人操持,沙溢很少帮忙。 胡可也说过,沙溢在家完全不做家务,"酱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 胡可想要复出进组拍戏时,沙溢却没给出足够的理解与支持,觉得她工作的时间太长,不能照顾孩子和家。 面对老公的质疑,胡可忍不住流下眼泪。或许沙溢没有想过,在事业黄金期沉寂几年生孩子,对一个女演员职业生涯是多么致命的打击,何况胡可这个年纪本就不被市场认可,很难接到好的角色。 同样丧偶式 育儿 的还有在《俺娘田小草》中扮演"马喜凤"的演员何翯。 何翯2017年生子,2018年就进组拍戏了。相比起一般的女演员,何翯复出的速度算很快了。但她能这么快复出的原因是:她是带着孩子进组的,白天拍戏晚上带娃,丈夫严重缺位。 要说丧偶式 育儿 ,就不得不提何洁,据说这个词就是因为何洁和赫子铭才火的。 何洁和赫子铭离婚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双方互撕了很久,何洁自称离婚的一部分原因是丧偶式 育儿 。 生孩子后,何洁很快把自己的身份转换成了妈妈,牺牲了大量工作的时间陪孩子。但赫子铭却没有意识到成为人父需要承担起的责任,该打 游戏 打 游戏 ,该健身健身,和当爹之前毫无变化。何洁难以接受单方面的付出,最终离婚。 说了几个女明星的例子,再来看看男明星,比如这位前段时间被网友狂喷的洪天明,可能有人不认识他,那说出另一个名字你们一定认识:他是洪金宝的亲生儿子。 在综艺的一个环节中,妈妈的航班要比爸爸和孩子的早,大家一脸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要和家人分开的时候,洪天明开口了,他说"妈妈应该是先到那边去准备东西,让我们再过去享受就好了"。 一旁的戚薇立刻反对:没有应该。 孩子是两个人的,凭什么妈妈一个人承担所有事,爸爸就只需要享受了呢? 这档综艺的片头还采访了很多年轻的素人妈妈,大部分人在生孩子之后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时间,24小时全年无休。 而爸爸每天带孩子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有的人超过10分钟就开始烦躁,把孩子推给母亲。 而她们的付出并不会被理解,甚至会被说"不就是做家务吗?""带孩子有那么难吗?" 有一位妈妈说,希望下辈子妈妈和爸爸互换,没自己体验过永远不知道当妈的难处。 丧偶式 育儿 这种畸形的婚姻关系常常被美化成"男主外,女主内",实际上也不知道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忙到连孩子是哪个班的都记不住,就像杨笠说的:"他们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更让人无奈的是,大部分女性对丧偶式 育儿 无力反抗,生气之后也只能选择接受,抱着为了孩子凑合过下去的想法,一次次降低对另一半的要求,亲手埋葬了自己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