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罗马帝国覆灭
- 西罗马帝国被谁灭了
- 西罗马帝国是怎样灭亡的
- 西罗马帝国是怎样灭亡的它的灭亡标志着什么
- 为何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与哥特人起义暴动有关
- 罗马帝国衰亡史:回顾罗马帝国怎么灭亡
- 罗马帝国怎么灭亡的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 西罗马帝国最后的皇帝是谁废黜的,西罗马覆灭与汪达尔人有关吗
- 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
为什么罗马帝国覆灭
罗马帝国经过200年的所谓“和平时期”以后,开始走向衰落。统治者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并没有使帝国摆脱危机。从4世纪中期起,奴隶、隶农、贫民起义和不断入侵的外族汇合一起,以更加猛烈的声势从内部和外部冲击着腐朽的奴隶制帝国。到公元5世纪初,罗马帝国的历史已进入了它的最后阶段。
罗马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帝国在公元395年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都城,东罗马帝国建都在君士坦丁堡。东西两部分分别由两个皇帝统治着。他们是兄弟俩,即位时一个18岁,一个才11岁。这时候,西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已十分薄弱,皇帝霍诺留又是一个无能者,主要依靠日耳曼人的雇佣兵将领斯提里哥及其军队来维持统治。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西罗马帝国面临着规模空前的内忧外患。人民起义遍及各地,此伏彼起,日耳曼人像潮水一般地汹涌而来,两者汇合成为最后冲击西罗马帝国的洪流。公元401年、406年,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曾二进意大利,统率这支大军的,是西哥特人中著名的勇士阿拉里克,但均被罗马帝国的司令官斯提里哥打败了。斯提里哥明白,西哥特人虽被打败了,但罗马帝国已百孔千疮,摇摇欲坠,因此他决定和阿拉里克联盟,以阻挡来自东方的匈奴人入侵。由于他的坚持,联盟结成了,战败的西哥特人得到400镑黄金和罗马西部的一个省。斯提里哥的做法受到了罗马贵族的攻击。他们造谣说斯提里哥想利用西哥特人来推翻霍诺留,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霍诺留听信了,下令处死了斯提里哥,并株连其拥护者。残酷的镇压激起了斯提里哥部下的极大愤慨,有3万人投奔阿拉里克。
公元410年,阿拉里克三进意大利,奴隶纷起响应。这时西哥特人占领了离罗马不过20多千米的海港奥斯提亚,夺去了从非洲运来罗马的全部粮食,以致人口众多的罗马,立刻开始了可怕的饥馑。每人每天的口粮从1/2磅减到了1/4磅,最后完全停止了配给。随之出现了瘟疫,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在这样的情势下,罗马派使者到西哥特人那里去求和,最后达成协议,罗马献出黄金5000镑,白银3000镑,绸料4000块,胡椒3000磅,此外还派若干名贵族到西哥特人那里去做人质。西哥特人解除对罗马的包围,并允许罗马人到奥斯提亚港口去购买粮食。
霍诺留的援兵和粮食到来后,他又采取军事行动,激怒了西哥特人。公元410年,8月24日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之夜,西哥特人围攻罗马,城里久已盼望解放的罗马奴隶,在黑暗中打开了城门。这个被罗马人夸耀为“永恒城”的罗马就这样陷落了。经过三天三夜的洗劫,罗马几乎变成一座空城。在破城之后的6天,阿拉里克率军离开罗马折向意大利南部。但不久他突然死去。
西哥特人后来北上转入高卢南部和西班牙,419年,建立起西哥特王国。就在西哥特人进攻意大利的时候,日耳曼人当中的汪达尔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也突破了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界。汪达尔人穿过高卢和西班牙,渡过海峡,攻入北非。北非的奴隶和隶农同渡海而来的汪达尔人结合起来,结束了罗马的统治。439年,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汪达尔王国。在高卢,起义者到处攻占大农庄。勃艮第人和法兰克人利用这个形势,顺利地进入高卢。457年,勃艮第人在高卢东南部建立勃艮第王国,法兰克人后来在481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到5世纪中期,西罗马帝国的行省已大部丧失,先后被日耳曼人占有。到公元5世纪70年代,这个破败的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仅限于意大利了。西罗马皇帝的统治也只有一个虚名,皇帝的废立主权操于蛮族军人之手。从455年至470年,皇帝更替了9次。
公元451、452年,匈奴人在首领阿提拉领导下两次进军意大利,兵临罗马城下,因发生瘟疫而撤退。早在5世纪初,领土日蹙的西罗马皇帝已常驻拉文那。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雇佣军将领奥多雅克废除了西罗马的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自立为统治者。
历时千余年,曾雄踞于地中海一带的罗马,终于在奴隶、隶农起义的打击和外族的侵袭下倾覆了。西欧的奴隶制度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而崩溃了。欧洲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制的中古时代。
西罗马帝国被谁灭了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的西哥特人覆灭。
公元410年,罗马人眼中的“蛮族”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
在此之后,西罗马帝国已经无法维持,在苟延残喘。西部后来又出现过八个皇帝,但都是傀儡。实权掌握在蛮族出生的军事首领中。476年,奥多亚克废黜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将西罗马帝国的国徽转让给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
外交:
罗马一开始只和周边的一些小国进行贸易,范围小。直到前138年至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通过丝绸之路间接同罗马展开贸易;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便无功而返;166年,罗马帝国派遣使臣到达汉都洛阳,并送上犀角等礼物,东西方才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西罗马帝国是怎样灭亡的
罗马共和国在不断内乱的打击下,共和制逐渐走向没落,政权落在了独掌兵权的屋大维手中,开始了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1至3世纪,由于内战的结束和对周边民族和地区扩张战争的暂时停止,航海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出现了一个长期稳定和发展时期,即“罗马和平”。帝国西临大西洋,东至美索不达米亚,北抵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南及北非广大地区,成为称雄一时的强大帝国,罗马城则被称为“永恒之城”。
在公元3世纪,帝国出现了全面危机。奴隶主残酷的压榨,使奴隶失去了最低限度的劳动积极性。他们消极怠工,甚至毁坏庄稼。农业的衰败波及到工商业,城市也失去了商旅云集的繁荣景象。大庄园主挖沟筑垒,建立私人武装,逐渐演化成割据地方的豪强地主,大大削弱了中央的权力。各行省的驻军自立首领,拥兵自重。皇帝成为地方军阀的傀儡。
公元238年,元老贵族拥立的4个皇帝相继被军人杀死。随后的15年里,走马灯似的换了10个皇帝。军人出身的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利用自己对军权的控制,一度强化了集权统治。君士坦丁还将首都迁到拜占庭,定名为君士坦丁堡,企图借助东方行省的经济力量来维持帝国的实力。君士坦丁力图保持奴隶制度,强调奴隶主的特权。他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利用基督教宣扬忍耐、顺从的教义作为精神统治的支柱。但君士坦丁挽救不了奴隶制帝国的命运,帝国内部不断爆发起义,周边民族的不断入侵更加剧了帝国的危机。
公元263年,西西里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273年,罗马造币厂奴隶也掀起了争取自由的斗争。大约与此同时,高卢爆发了大规模的“巴高达”运动。起义军占领许多城市和乡村,推举自己的首领为皇帝。
4世纪30年代,北非爆发了阿哥尼斯特(意为“战土”)运动,他们到处打击奴隶主和大地主,使西罗马帝国统治更加虚弱。
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又受到日耳曼人的攻击。日耳曼人骁勇善战,被罗马人称为蛮族。他们在西进的匈奴人的逼迫下,成群结队自东向西迁徙,潮水般地涌入罗马帝国境内。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迁居到巴尔干半岛北部,不堪忍受罗马官吏、奴隶主的压迫,开展了英勇的反抗斗争。
在内外交困的打击下,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噩梦并没有结束。5世纪初,西哥特人再次大举进攻。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率领大军开进意大利,直逼罗马。出征前,阿拉里克向妻子许诺:要让罗马城里最有地位的贵妇人侍奉她,要把罗马城内的财宝都赠给她。
当时,西罗马17岁的皇帝荷拉留是个低能儿,听说西哥特人攻来,吓得手足无措。幸好他的执政官斯提里科精明强干,迅速调来军队,利用西哥特人庆祝复活节的时机,偷袭西哥特人,获得大胜,并且俘虏了阿拉里克的妻子。斯提里科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深知,西罗马决不会最终打败西哥特人的。因此,他与阿拉里克订立了和约,结为盟友。
几年后,西罗马有位将军反叛,斯提里科想借助阿拉里克的力量平息叛乱。不料此举遭到罗马元老院的强烈反对。元老院贵族向皇帝进言,说斯提里科想利用阿拉里克推翻皇帝,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低能皇帝听信谗言,下令处死了斯提里科父子。罗马皇帝此举正好给阿拉里克制造了发难借口。阿拉里克以替朋友和盟友斯提里科报仇为由,率军进入意大利,直逼罗马城下。
阿拉里克率军团团围住罗马城,并切断了罗马城内的粮食供应。眼见各地奴隶贫民纷纷投奔阿拉里克,而罗马城内因饥荒和瘟疫而一片萧条,皇帝荷拉留龟缩在拉温那又不思解围,罗马城内的贵族不得已派人向阿拉里克乞降。阿拉里克傲慢地对罗马使臣说,罗马城除了居民的生命,其他的东西都要带走。罗马使臣又试探着说:“城内还有积极备战的士兵。”言外之意是罗马人不能接受太过苛刻的条件。阿拉里克大笑着说:“那好,草长得越茂盛,割起来越顺手!”经过再三请求,阿拉里克答应撤兵。西罗马为此付出的是大批财宝、释放所有外族奴隶、派贵族子弟当人质的代价。
不过,西罗马皇帝对这个结局,并不难过。他拖延时间,等东罗马援军到来后,他明确宣布,拒绝与阿拉里克签订和约。阿拉里克决定攻陷罗马。410年,西哥特人联合匈奴再次进军罗马城。奴隶们在夜间打开城门,迎接西哥特人。这座固若金汤的“永恒之城”,800年来第一次陷入敌手。昔日奢华的帝都惨遭洗劫:到处是尸体和鲜血,许多人被卖为奴隶,罗马城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统帅奥多亚克废黜了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了。
此后,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了大约一千年的时间,但它已失去了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从此,欧洲历史进入了封建统治的中古时代,被称为“中世纪”。
西罗马帝国是怎样灭亡的它的灭亡标志着什么
西罗马帝国败给日耳曼人,最终导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历史覆灭,以法兰克王国为首的新制度建立起来。
为何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与哥特人起义暴动有关
当巴高达运动席卷整个高卢时,罗马帝国北部边陲地区也同样战云密布。在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界(以多瑙河为界)以外,散居着许多日耳曼人,其中最强大的一支是哥特联盟。它的势力范围西起多瑙河流域,东至顿河流域。在这个地区中,又以德涅斯特河为界,分为两部分,右边的是东哥特,左边是西哥特。
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哥特人向罗马皇帝请求避难大约从公元三世纪中期开始,哥特人逐步侵入罗马帝国北方诸省。当时,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财产分化比较明显。军事组织按氏族编制,兵民合一。部落首领和部落居民之间的亲属关系,构成了士兵对长官的从属关系,因此,哥特军队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坚强的战斗力。
公元375年,大约有10万名匈奴人在其首领巴兰勃的率领下,侵入顿河流域。匈奴骑兵骁勇无比,所向披靡。东哥特人无力抵抗,逃奔到多瑙河流域,与西哥特人汇合一起,企图抵抗匈奴人的进攻。经过德涅斯特河一战,哥特联军大败,被迫退至多瑙河下游北岸。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哥特人向罗马皇帝瓦伦斯请求允许他们渡河到罗马境内避难,并表示愿意为罗马边防军提供补充人员。瓦伦斯正为兵源短缺发愁,便立即应允,并答应给哥特人以土地和粮食。但瓦伦斯同时又附有苛刻条件:西哥特人必须一律解除武装,用他们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哥特人害怕匈奴人,只好忍痛接受了这些条件。
二、罗马背信弃义,激起了哥特人的愤怒公元376年春,成千上万衣衫褴楼、疲惫饥饿的哥特难民,争先恐后登上木排、小船和独木舟,在急流滚滚的多瑙河上,日夜不停地仓皇南渡。当时,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浊浪滔天。许多乘不上木排、船只的难民,试图泅水而渡,因风浪太大多被浊浪吞没,只有少数泅到对岸。
但是,当脱险的2万名哥特人进入米西亚和色雷斯(今保加利亚北部)以后,很快就觉察自己上当了。当地罗马官吏根本不想把粮食供给他们,因为粮食早就被官吏们侵吞变卖了。哥特难民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罗马人乘人之危,抬高粮价,逼迫哥特人卖儿鬻女。据古代一位史家记载,一个孩子只值一磅粮食,一条狗就可以换一个奴隶。为时不久,在米西亚和色雷斯等地区,到处都是哥特籍奴隶。罗马统治阶级背信弃义的行为,激起了哥特人的无比愤怒。他们的反抗情绪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三、一场反罗马的斗争风暴开始了当时,驻守在色雷斯的罗马将军吕皮西那斯对哥特人的愤懑情绪深感不安。为了先发制人,他邀请哥特首领弗利提吉尔恩到马尔基雅那城堡(今保加利亚东部城市瓦尔纳附近)赴宴,企图在席间暗下毒手。不巧,当酒宴正在进行时,一群饥饿的哥特难民因要进城购买粮食和当地官吏冲突起来,并且发生了流血事件。吕皮西那斯闻讯后,凶相毕露,立即杀死了哥特首领的卫兵。弗利提吉尔恩发觉自己身居虎穴,无法脱身,于是想出了一条金蝉脱売之计。他告诉吕皮西那斯,只要放他回去,就可以平息哥特人的骚动。吕皮西那斯半信半疑,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只好放他回去。
但是,当弗利提吉尔恩回去后,哥特人便在这位首领的率领下,扬旗擂鼓,迅速出击,在马尔基雅那城堡附近同罗马官兵展开了激战。他们怀着复仇的怒火,手执长矛、利剑,勇敢地向罗马官兵冲杀,罗马官兵东逃西散,尸横遍野。吕皮西那斯一败涂地,弃甲而逃。一场反罗马的斗争风暴就这样开始了。
四、起义军队击溃罗马援军,控制了整个色雷斯平原哥特人反抗罗马的暴动,得到了米西亚省和色雷斯的奴隶、隶农和破产农民的热烈响应,在罗马军队中充当雇佣兵的哥特人也纷纷逃亡,投奔起义队伍。他们并肩作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
米西亚和色雷斯的风暴,震动了罗马统治阶级。当时,罗马皇帝瓦伦斯正在叙利亚指挥对波斯的战争。当他闻讯后,大为恼火,立即派遣大军进入米西亚省,并从高卢和其他地区调兵遣将,妄图一举扑灭色雷斯的斗争烈火。在马尔基雅那堡附近的萨利斯地方,起义军和罗马官兵展开了激战。起初,双方动用投掷器和短矛,随后展开了残的肉搏战。起义军团结战斗,锐不可挡,罗马官兵连连败退,伤亡惨重。经过一昼夜的激战,罗马官兵溃不成军,被迫龟缩在城内,不敢应战。公元377年夏天,起义军队再次击溃罗马援军,控制了整个色雷斯平原。
五、罗马皇帝“御驾”亲征,战死沙场罗马官兵连吃败仗,使得瓦伦斯大为不安。为了扭转败局,他决定“御驾”亲征,并命令他的侄儿格拉提安从高卢出兵助战。
公元378年初,当罗马军队到达亚得里亚那堡(在巴尔干半岛东部城市乔尔卢北面)时,哥特人派出一名信使,请求瓦伦斯将色雷斯连同当地的粮食和性畜,送给起义军。信使还提出,如被应允,起义军立即罢兵。但是,嗜杀成性的瓦伦斯,哪里会听进去这些要求,根本不予理睬。
这年8月9日,在亚得里亚那堡附近,6万名罗马官兵和起义军进行了一场大会战。哥特人为了求得生存和自由,发扬了他们固有的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英勇奋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浑身是胆的蛮人,面颊缩在一起,口中嘶嘶作声,被割断了腿筋,或是切去右臂,或被刺入腹部,已经垂危了,但眼中犹发出可怖的怒光。”这就是古罗马史学家阿米安・马尔策林笔下哥特勇士们的形象。经过一整天的激战,罗马军队溃败了,37名将领战死,4万名士兵遗尸沙场,瓦伦斯本人也一命鸣呼。
六、西罗马帝国的覆灭新即位的皇帝提奥多西(公元379-395年)不敢再用武力镇压哥特人起义,只好改用分化的策略,他利用弗利提吉尔恩死后哥特人内部纠纷的机会,分别收买他们的首领,瓦解他们的团结。最后,双方于公元382年缔结和约。哥特人以“同盟者”的身份定居于米西亚,为罗马人提供4万名士兵;帝国则供应他们的粮食和牲畜,并免除哥特人的纳税义务。此后,日耳曼各族人大规模地向帝国境内迁徙。
公元410年8月,西哥特人再次围攻罗马城,城内奴隶乘机起义,在半夜里打开城门,与西哥特人合力攻占了这座奴隶主阶级的巢穴。西哥特人没有久留,随即折入高卢和西班牙,与当地起义群众汇合一起,推翻了罗马在高卢和西班牙的统治。与此同时,另一支日耳曼人——汪达尔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与当地起义群众相结合,摧毁了罗马在北非的统治。西罗马帝国这时已成了风雨飘摇中的孤舟。
公元476年8月28日,日耳曼籍的近卫军官奥多亚克发动政变,废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幕洛。就这样,曾经称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终于在奴隶、隶农和日耳曼人的共同进攻下,彻底覆灭了。
罗马帝国衰亡史:回顾罗马帝国怎么灭亡
公元395年,狄奥西多一世(确立基督教为国教,这也是基督教成为后来许多王国权威宗教的主要原因)将罗马帝国分为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这两个帝国的正式名称都为:罗马共和时代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公元410年,西哥特人(东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的首领阿拉里克率军侵入意大利,攻破了罗马城。
2、公元418年,西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公元452年,匈人(蒙古人种)阿提拉攻陷西罗马帝国的第二个首都拉文纳,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3、公元455年,旺达尔人(古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攻陷罗马城,纵兵焚掠两个星期,大批罗马古文物遭到破坏。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
外族入侵只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外因,更重要的是帝国内部民族起义频起和其它社会制度等等不可忽视的内部原因。
二、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克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还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直到1261年东罗马帝国才得以恢复。
2、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罗马帝国怎么灭亡的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1、西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动摇了帝国的政权。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于439年在北非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2、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3、古罗马从诞生到覆灭,历经千余年之久,期间其统一意大利半岛,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先后发生三次布匿战争,夺取西地中海海上霸权,东征希腊马其顿王国、埃及、小亚细亚等地区,统一整个地中海地区,为其日后繁荣奠定了基础。4、安顿尼王朝时期,罗马进入全盛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其疆域版图也扩张到了极点,成为历史上继马其顿王国之后第二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国家,然其依然无法摆脱盛极必衰的历史命运,自三世纪开始,帝国陷入危机,帝国分裂,人民起义,外族入侵,昔日强大的帝国一步步走向历史的坟墓。
西罗马帝国最后的皇帝是谁废黜的,西罗马覆灭与汪达尔人有关吗
当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黯淡的离开皇宫,标志着西罗马已经灭亡。罗马城虽然经历了外族的两次洗劫,但还拥有很多的金银财宝,很多的外族还再想去抢劫,比如北非的汪达尔人。 汪达尔人不是北非的土著居民,他们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来居住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公元3世纪的时候,他们南下中欧,重金贿赂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获得了在罗马帝国境内居住的权利。 后来匈奴人来到欧洲,汪达尔人被迫西迁,加入了民族的大迁移的洪流中。他们先是来到高卢的境内,接着又翻越了比利牛斯山,到达西班牙,摧毁了当地的罗马政权,在哪里建立了汪达尔王国。 公元416年,西哥特人进攻西班牙,汪达尔人被迫南迁。当时,汪达尔人的首领叫盖赛里克,身材不高,但足智多谋。他决定避开势力强大的西哥特人,转移到罗马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北非地区。 到达北非后,汪达尔人一路向东,沿途烧杀抢掠。当时北非的柏柏尔人正在反抗罗马人,他们把汪达尔人视为解放者,积极支持汪达尔人同罗马人作战,使罗马人再北非的政权土崩瓦解。 公元438年,汪达尔人占领了北非的 迦太基,并建都于此,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北非是罗马的粮食供应地,这里沦陷后,罗马顿时出现了粮荒,而汪达尔人则势力大增。 罗马人被迫同汪达尔人签订条约,承认他们对北非地区的占领,还把罗马的公主嫁给汪达尔王子。 但盖赛克并不满足,他占领了罗马在北非的全部土地后,把目光投向了罗马城,他想象阿拉里克一样的攻陷罗马城,掠夺财富。为此,盖赛克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并日夜不停地训练。 汪达尔人的舰队相继占领了撒丁岛、西西里岛等地中海主要岛屿,成为继迦太基和罗马之后的地中海霸主。 公元455年,盖赛克率领庞大的汪达尔舰队开始渡海北征,进攻罗马城。当汪达尔人的舰队到达台伯河的入海处时,整个罗马城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几辆豪华的马车从罗马皇宫疾驰而出,向城门口冲去。 “开门!快开门!”罗马皇帝从马车中伸出头,对守门的卫兵大声 说。 这时旁边的罗马人认出了是皇帝,大喊:“不好了!皇帝要逃跑了!”很多的罗马人听到了喊声赶了过来,将皇帝的车队围的水泄不通。 “让开!让开!”西罗马皇帝愤怒地大喊大叫。 “你不能走!你是罗马的皇帝!你必须带领我们抵抗汪达尔人,和罗马共存亡!”一个罗马人义愤填膺。 “罗马守不住了,你们也快跑吧!开门!快开门!”西罗马皇帝急不可待地说。愤怒的罗马人一拥而上,将皇帝活活打死。 很快,汪达尔人的舰队来到了罗马城下。此时的罗马人早已没有了他们祖先当年的勇武,汪达尔人很快就攻占了罗马,并在城中开始了大规模的抢劫。皇宫、国库、教堂都被汪达尔人洗劫一空。 他们把掠夺来的金银财宝、丝绸、瓷器装满了他们的大船,并且将3万罗马人掠为奴隶,盖赛克还抢走了罗马公主。最后汪达尔人四处放火,将罗马城付之一炬。几百年来,罗马人留下的无数建筑珍品和文明成果就这样被熊熊大火吞没了。其实中国的圆明园何尝不是这样。 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的长官奥多里克废黜了最后一个罗马的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年轻的罗慕洛﹒奥古斯都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他无力反抗,只好命随从把东西搬上车,默默地离开了皇宫。
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
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
①社会危机,罗马帝国灭亡后,西罗马帝国一直有很深的社会危机。
②民族压迫严重,人民起义增多,后期的西罗马帝国内乱严重。
③外族入侵,东哥特人等外族的入侵,直接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西罗马遂告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
扩展资料
西罗马帝国主要的敌人是日耳曼人,他们就邻近在莱茵河以及多瑙河之畔,屋大维曾试图把他们击败,结果在条顿堡森林战役全军覆没。
在东方的安息帝国成为另一边的劲敌,该国距离遥远以及国力强盛以致不曾被征服,安息帝国每次的入侵均遭击退,安息每次也击败罗马的攻势,但是也有少数战胜的纪录,例如图拉真,然而这些离罗马太远的新领土最后都只能放弃,以确保和安息的和平相处。
控制原本罗马帝国的西部领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日耳曼人并不像安息一样团结,无论如何在两边都爆发战争时都是难以控制的,皇帝如果身在东部当然对该区的控制力比较强而对西部较弱,反之亦然,战争的确为不少皇帝执政带来危机,却也为不少皇帝开创未来。
235年3月18日开始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暗杀,罗马陷入长达五十年的内战,这段期间史称“三世纪危机”。勇猛善战的萨珊王朝发迹于帕提亚,取代安息帝国成为罗马东部的心腹大患,随着危机的白热化。
皇帝瓦勒良在259年东征波斯却兵败被俘,其长子加里恩努斯继承皇位并再次对东方展开攻势。日耳曼地区的总督波斯图穆斯发动叛变,在基帕拿(今日科隆)杀死加里恩努斯之子萨洛尼努斯,并建立高卢帝国与罗马对峙。
高卢帝国建都于基帕拿并且迅速的掌握日耳曼以及高卢行省,甚至是伊比利半岛及不列颠尼亚,并设有元老院及执政官,基本上维持了罗马的宗教、语言以及文化,对日耳曼部落的战绩不亚于罗马。
然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268年到270年在位)在击退蛮族的入侵后,收复了独立将近十年的高卢帝国之部分领地,与此同时帝国东部的数个省份被女帝奇诺比亚统治的巴尔米拉王国攻陷。
272年皇帝奥勒良收复东部失土,俘虏奇诺比亚,在稳定东方的局势后他将矛头对向西方,在一年内把高卢帝国收复,高卢帝国的皇帝泰特里库斯一世及其子二世心向罗马,期望重回帝国的怀抱,在一夜的密谈中泰特里库斯的军队投降,奥勒量重新把三分的罗马帝国统一。
西罗马帝国一般认定的灭亡日期是476年9月4日,奥多亚塞罢黜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然而缺乏具体史料让细节仍为谜团。
尼波斯当时依旧自称西罗马帝国皇帝,且所剩一块无足轻重的领地,并向拜占廷帝国的皇帝芝诺保有相当的关系,在高卢北部也有一块飞地仍效忠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