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哪些是微量元素
食用加碘盐已为大家所熟知,其中碘就是我们必须的微量元素,那微量元素有哪些呢?微量元素约有70种,指人体内含量少于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对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必要。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人可能必需的元素有锰、硅、镍等。这些元素在体内不能产生与合成,需由食物来提供,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大于植物性食物。如海产品、大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就非常丰富。但还有一些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会发生中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重金属,如氟、铅、汞等元素。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扩大,微量元素的数目还会增加。微量元素的来源主要有食物和饮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污染特别是工业污染也已成为微量元素摄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这种情况在矿区尤为严重。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大于植物性食物,吸收也好于植物性食物。如鱼、海产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非常丰富,米、麦中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胚芽和麸糠中,但往往在加工过程中丢失。元素铬的含量从糙米到精米损失75%,从红糖到白糖损失90%。这样一来,吃得越精缺得越多,造成“富贵病"的发生。
微量元素
人体内的元素按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缺乏和过剩与人的健康都相关。
微量元素有哪些
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所谓微量元素,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是指仅占地球组成部分的0.01%的60余种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间。在医学领域,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即为微量元素。根据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情况,那些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须通过食物摄入且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下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40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其一为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
其二为微量元素,占体重的0.05%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微量元素是指在机体内其含量不及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宝宝补微量元素
锌元素缺乏宝宝会出现厌食,生长发育慢症状。表现为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铁元素缺乏宝宝会出现贫血,注意力下降症状。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
钙元素缺乏宝宝会出现发育不良症状。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
碘元素缺乏宝宝会出现智力低下症状。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可导致呆、傻等。
孕妇补微量元素
通常情况下如果孕妇身体缺乏微量元素,一般会表现出身体无力、头晕、食欲不振、腰酸、腿抽筋、睡眠不佳、抵抗力下降以及其他不适症状的出现,因此在孕期一定要注意做好孕检工作。建议一般在孕四个月开始,除了在饮食上增加营养上,还需要适当的补充些钙片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哺乳期补微量元素
哺乳期宝宝的所有营养都来自于妈妈的乳汁,若哺乳妈妈出现微量元素的摄取不足,首先会导致自身出现不健康的症状,比如缺铁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头晕等,缺钙会出现腰腿痛、腿抽筋等症状,甚至发生骨质疏松。
而微量元素的摄取不足对宝宝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宝宝从哺乳妈妈的乳汁中没有吸取到高质量的微量元素,身体会出现成长发展迟缓,体形弱小、免疫力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所以说哺乳妈妈补充微量元素是至关重要的。
蓝莓叶黄素
蓝莓叶黄素存在于蓝莓之中,其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那么蓝莓叶黄素的作用是什么呢?
多吸收蓝莓叶黄素,能够降低白内障的发生率。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失明的主要的眼睛疾病就是白内障。根据最新的研究我们看到,较低的黄斑色素密度与中老年人较高的晶状体视觉密度紧密关联,而较高的晶状体视觉密度被认为是白内障发病的明显特征。因此通过增加蓝莓叶黄素的摄入量可以减少白内障的发病率。
蓝莓叶黄素本身的抗氧化性,能够抑制人体有害自由基的活性,针对血管硬化、冠心病等因自由基侵袭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服用蓝莓叶黄素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蓝莓叶黄素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皮肤癌等。
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
人体中含有不少的微量元素,那么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金属是什么呢?
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金属是钙。很多人可能猜测是铁、锌等,然而,答案却是“钙”。人体中的钙含量大约在1.7%左右,含量第二高的金属元素是钾,大约在0.35%左右。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钙大多通过牛奶、鸡蛋、豆腐等食物,因此,大家很难把钙同金属元素联系在一起。但是,钙确确实实是一种金属元素,它在常温下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金属,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单质。
缺钙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钙离子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如果含量过低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症状,其中就包括营养不良。钙离子对人体骨骼骨质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出现缺钙严重者会影响到人体骨质发育,导致身高生长障碍,甚至会导致人体出现佝偻病、鸡胸等。机体缺钙也可能造成皮肤表面粗糙,容易出现斑疹、脱屑。虽然钙离子主要作用于骨骼,但是对人体表面皮肤也有一定影响。
微量元素是什么什么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在人体中含量低于人体质0.01%~0.005%的元素。微量元素约有70种,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和稀土元素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极其微小,但具有强大的生物科学作用,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然极微小,但具有强大的生物学作用,它们参与酶、激素维生素和核酸的代谢过程,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协助输送宏量元素;作为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独特作用,影响核酸代谢等。铁在自然界的储量比较丰富,但从生物,铁属于微量元素。正常成年男子体内铁含量平均为50mg/kg,女性略少为35mg/kg。人体中微量元素中除硅以外,铁的含量最多,堪称“微量元素的老大”。铁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参与氧的运输和造血过程。微量元素的来源主要有食物和饮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污染特别是工业污染也已成为微量元素摄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这种情况在矿区尤为严重。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大于植物性食物,吸收也好于植物性食物。如鱼、海产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非常丰富,米、麦中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胚芽和麸糠中,但往往在加工过程中丢失。
什么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属于矿物质的一类,矿物质都知道也是人体必需的七大类营养素之一,矿物质和维生素一起被称为微量营养素,而微量元素就是矿物质中的一种。矿物质本身分成两类,一类是常量元素,一类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在机体的含量小于体重的1‱,也可以说是0.01%的这样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果在机体中的含量超过体重的1‱,称为常量元素。对于钙、镁、钾、钠、磷、氯、硫这七种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较高,超过了1‱,所以称为常量元素。而对于熟知的微量元素有哪些?像铁、锌、碘、硒、铜等这类称为微量元素,大家一定不要弄混。每一种微量元素在机体内是有各自的作用和推荐摄入量的,比如说铁,如果缺乏了就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当然铁缺乏了可能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铁而言,我们每天需要摄入量是在15-25mg,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
什么是微量元素,都包括哪些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中含量低于0.01%-0.005%的元素,大约有70种,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等。
什么是微量元素,都包括哪些
微量元素,又叫痕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来划分的,虽然在人体内含量极其微小,但是具有强大的生物科学作用。
微量元素中的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以缺少的元素,比如铬、锰、硒等,其中诸元素在体内不能产生与合成,需由食物来提供。
微量元素的来源主要有食物和水,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大于植物性食物。
化学中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畜禽生长和机体代谢,除需要常见的钙、磷、钠、钾等矿物元素外,还有很多元素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元素动物的需要量极少,且在动物体内含量仅占体重的万分之一以下,因而称这些元素叫微量元素。目前已知14种微量元素为人体所必需,这14种微量元素是铁、氟、硒、锌、铜、钼、钴、铬、锰、碘、镍、锡、硅、钒。畜禽生长所涉及到的微量元素有铜、钴、碘、锌、硒、氟、锰等。微量元素是构成动物机体很多酶系统的重要成分,一些维生素和激素也含有微量元素,因而微量元素对动物的生长代谢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但缺乏就会引起疾病。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对畜禽来说,又会引起中毒。由于水、土壤和植物中含的微量元素在各地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常具有地区性,如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许多地方都是缺硒地区,畜禽的缺硒性疾病就多。
微量元素是指哪些
- 01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中含量低于人体质0.01%~0.005%的元素,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和稀土元素等。
微量元素约有70种,指的是在人体中含量低于人体质0.01%~0.005%的元素,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和稀土元素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极其微小,但具有强大的生物科学作用。
微量元素指人体内含量少于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铁铜、锌钴、铬、锰硒等,以上诸元素在体内不能产生与合成,需由食物来提供。如果膳食调配不当、偏食或患某些疾病时,就容易造成缺乏。从实用营养学的观点出发,比较容易缺乏的元素是钙和铁,在特殊地理环境或其他特殊条件下也可能造成碘、锌、硒的缺乏。一些元素也可因摄人过量而发生中毒。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扩大,微量元素的数目还会增加。1973 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锰、锌、 钴、钼、铬、镍、钒、氟、硒、碘、硅、锡等。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然极微小,但具有强大的生物学作用,它们参与酶、激素维生素和核酸的代谢过程,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协助输送宏量元素;作为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独特作用;影响核酸代谢等。
微量元素指的是什么
动物机体内,除碳、氢、氧、氮等组成的有机物质外,其余的一些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称为矿物质。根据矿物质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占体重0.01%以下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如锰、硒、碘、锌等。虽然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其在动物生理活动及生长发育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微量元素不足就会引起代谢紊乱,生长发育停滞,生产性能下降,对疾病抵抗力降低等反应,严重的可直接引起群发病而造成大批死亡。但微量元素食入过多,也会引起中毒反应。
什么叫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指含量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
微量元素在生物学上可分为三类,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碘、锌、铁、铜、硒、钴、钼、铬;人体可能必需的元素:锰、硅、硼、矾、镍;非必需的微量元素:氟、铅、镉、砷、铝、锂、锡、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重金属。
人体内已经检出90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差别很大,含量多的氧元素占身体总重量的65%,含量少的钴元素还不到十亿分之一。经研究表明在人体中有11种元素含量较多,其中氧、碳、氢、氮四种元素就占了人体总重量的99.95%,剩下0.05%含量的都是微量元素。
扩展资料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分布不均匀,不同元素的含量相差也很大,任何一种元素过少或过量都会对人体都有害,所以必需的微量元素都要保持在各自最合理的范围之内,低于这个范围会影响到人体某些功能的正常运作,产生不良症状。常见的微量元素及作用有:
一、铁储存并转运氧,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抗感染能力下降,易铅中毒。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血、肝脏、鸡胗、牛肾、黑木耳、大豆、芝麻酱等,特别是动物血中所含的铁,最易被人体吸收。
二、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与人的智力也密切相关。碘可以促进能量代谢、体格和大脑发育。碘大量存在于海产品中,如海带、贝、紫菜以及人工加碘后的碘盐等。
三、锌能加强身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与味觉、嗅觉、免疫性有关,可调节细胞分化和基因表达、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缺锌会抑制生长,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还会引起味觉和嗅觉迟钝,生长迟缓,性特征发育不全等。
四、硒有抗氧化、抗肿瘤、促进免疫的作用,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缺硒会引发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大骨节病或心肌病变。谷物、蛋类和鱼类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硒。
微量元素都包括哪些
问题一:大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有哪些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 - -- 大量元素C H O N S P Ca Mg K 可以巧记作他请杨丹留人盖美家.微量元素Fe Mn B Zn Mo Cu 可以巧记作铁猛碰新木桶 问题二: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及铁。(2)人体可能必需的元素,共5种,包括锰、硅、硼、钒及镍。(3)具有潜在的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包括氟、铅、镉、汞、砷、铝及锡,共7种。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溶融在人体的血液里。如果缺少了这样那样的微量元素,人就会得病,甚至导致死亡。正常人每天都要摄取各种有益于身体的微量元素。即:铁、锌、铜、锰、碘、钴、锶、铬、硒等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中需求量很低,但其作用却非常大。如:“锰”能 *** 免疫器官的细胞增值,大大提高具有吞噬、杀菌、抑癌、溶瘤作用的巨噬细胞的生存率。“锌”是直接参与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相关元素,因为锌有免疫功能,故白血球中的锌含量比红血球高25倍。“锶、铬”可预防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胆石。“碘”能治甲状腺肿、动脉硬化,提高智力和性功能。“硒”是免疫系统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超日牌明目四化净水器通过对普通自来水进行净化、矿化、磁化、营养化处理,可释放出11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含量之和是自来水的1.8倍,其中钴、碘、铜、锌约高0.5―2.2倍。四化净水器之所以能溶出较多的微量元素,主要取决于它的产品内在物质。即:矿化层中的“理石、滑石、麦饭石”和营养化层中的“珍珠、石决明、羚羊角”,以及起到既补碘又灭菌杀毒的“三碘树脂”。冲溶出的各种微量元素在净水器里经过磁化层的强力磁场切割,形成了凝聚体非常小的新的水分子,使所有水分子能独立快速运动,从而具备了各种微量元素及补充的营养物质渗透到细胞里的能力,故而起到康健身体作用。 问题三:人体微量元素都包括什么 人体是由8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铁又称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通常情况下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但大部分人往往不能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微量元素。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比较明确的是约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如缺锌可引起口、眼、 *** 或外 *** 红肿、丘疹、湿疹。又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题四: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有哪些 人体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按各种元素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宏量元素共有11种,按需要量多少的顺序排列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其中氧、碳、氢、氮占人体质量的95%,其余约占4%,此外,微量贰素约占1%。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共有14种,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占人体内金属元素总量的99%以上,其余10种元素的含量很少。习惯上把人体内所占比例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宏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碘、铅等。人体若缺乏某种宏量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必需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因此,儿童的许多疾病与元素有关,缺少了或过多了都有可能导致疾病。 问题五: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都有哪些?都有什么作用? 人体是由40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 其一为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 其二为微量元素,占体重的0.05%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微量元素是指在机体内其含量不及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微量元素,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作用于靶器官,尤其是肝、肾、肌肉、心脏和发育中的大脑。碘缺乏与碘过量,都于健康不利。碘缺乏可影响儿童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的增长和性发育,其中对于胎儿和婴幼儿脑发育与神经系统发育形成的损伤不可逆转。碘过量可以引起中毒及发育不良,尤其是对于婴幼儿的影响更为明显。临床资料显示,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以引起急性甲亢、甲状腺肿,严重的还可以引发甲状腺癌。尽管多数人对碘有较高的耐受性,但由于婴幼儿身体发育尚不健全,对于碘过量反应可能会灵敏。 铁。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在血红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2%。铁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铜。正常成人体内含铜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铜在动物肝脏、肾、鱼、虾、蛤蜊中含量较高;果汁、红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含氟量较多的食物有粮食(小麦、黑麦粉)、水果、茶叶、肉、青菜、西红柿、土豆、鲤鱼、牛肉等。 硒。成年人每天约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并发现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麦、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产品中含量较丰富。 碘。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碘海带、紫菜、海鱼、海盐等中含量丰富。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问题六:人体需要哪些微量元素 铁、锌、硒、碘、铜、锰、铬、氟、钼、钴、镍、锡、硅、钒 此外,亦有资料认为锶、砷、硼为人或动物所必需 :(1)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及铁饥(2)人体可能必需的元素,共5种,包括锰、硅、硼、钒及镍。(3)具有潜在的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包括氟、铅、镉、汞、砷、铝及锡,共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