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波兰和丹麦靠得近吗
不近。相聚4800多公里。丹麦人属于日耳曼人,说丹麦语。波兰人属于西斯拉夫人,说波兰语。丹麦人信奉新教路德派,而波兰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为什么波兰历史上会出现选王制
所谓自由选王制其实是由贵族们协商选举后决定王位继承人,波兰在中世纪是徒有王权而实为贵族分疆裂土的封建国家。这也是欧洲许多封建国家,包括早期的英法两国特色之所在。但是波兰由于地理和历史上的复杂原因,这种情况保持了很久,一方面由于东方斯拉夫民族的窥伺,部分贵族亲近俄国,而另一部分贵族则亲近北欧强国瑞典,或者亲近德国,毕竟波兰是传统天主教国家嘛。所以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贵族披着古代民主制的外衣,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心怀鬼胎,齐格蒙特之父是瑞典国王不错,但是想必由于波兰内部亲瑞典派的势力较强和瑞典在当时东欧的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不无关系,且瑞典当时还控制着关系到东欧商贸的波罗的海。强邻在侧,波兰一方面是为了结交之,另一方面这位王位继承人也有一半波兰血统,法理上说得过去(北欧的瑞典,丹麦,挪威,波兰各个王族之间关系密切,由于无数的政治婚姻导致了无数剪不断理还乱的亲缘关系,也为无数内战外战埋下祸根,可怜古代百姓生民久涂炭啊!)。等到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闪亮登场之后,波兰内部的亲俄派立刻压倒了其他贵族派别,使得亲俄的王位继承人登基坐殿。所谓自由,呵呵,画皮罢了,利益调和和争夺的结果而已,可怜波兰后来为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三国瓜分,下场惨痛,19世纪发动无数次起义均告失败,直到一战后才乘隙独立。至于以后的历史,自己看书吧。
为什么说波兰地理位置是欧洲的四战之地
“四战之地”是因为波兰历史上三次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二战时期,又亡于德国苏联之手。波兰位于中欧东北部,国土面积31万多平方公里,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地区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毗邻,西部与德国相连,北临波罗的海并与瑞典和丹麦遥遥相对。南北长649公里,东西相距689公里。边界线总长3538公里,其中海岸线长528公里。波兰在历史上曾是欧洲强国,后国力衰退,并被俄普奥(即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亡国几个世纪,一战后复国,但不久又在二战中被前苏联和德国瓜分,冷战时期处于前苏联势力范围之下,前苏联解体后,加入欧盟和北约。
为什么二战时波兰和英法是盟友
简单的总结是“互相利用”关系,其一是英国和法国利用波兰牵制德国,尽量把战事引向波兰而不殃及自己。其二是波兰自知被两只猛虎夹在中间,苏联老大哥相当靠不住。所以只能借助英、法两国的名义吓唬德国,同时安慰自己国民——波兰不是独立作战。没想到这种靠不住的利用关系在德国强大的“闪电战”下不堪一击,留下的只是笑料。下面是一些资料,你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下。今天看新闻,波兰右翼报纸做了一副图,让德国总理默克尔袒胸露乳喂养他们的总统总理。结果引起德国民众不满。事情的起源很简单:在欧盟的表决权上,德国主张按照人口分配,波兰要求按照人口的平方根方式(这样人口少的波兰占便宜)。波兰显得咄咄逼人,提出了“否则”。一般而言,外交上很少讲“否则”,这有些类似最后通牒,也显得对对方的压迫,对方一旦让步很容易被视为屈辱。大家可以注意中日关系最恶劣时期,中日都很少提及“否则”-你说了“否则”,对方很可能不就不得按照“否则”做。波兰人的“否则”是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结果德国人很干脆以威胁加以回应:如果那样,德国就抛开波兰,制定一个无波兰的条约。最后波兰屈服。然后波兰人对此不满,在会议上突然重提二战,指责德国人屠杀了多少波兰人。如果没有这个屠杀,波兰人人口就应该是多少多少。结果惹起轩然大波。首先,波兰人这样的说法,和他的平方根议案对比起来,是显得非常自私的。人们不免反问一句:是不是没有二战,你就会支持人口方案,而不是平方根方案?其次,德国在欧洲的地位不同于日本在东亚,德国人对二战的态度也不同于日本。结果在欧洲,外交上一般不谈及二战,而在亚洲,中国始终不曾放弃在二战问题上要求日本认罪。换而言之,中国敲打日本,是延续已存在多年的外交道路,把温水烧开。而波兰人敲打德国人,是一反常态,突然要冷水沸腾。波兰在欧洲的地位,也绝对比不上中国在东亚的地位。最后,外交上不应该有“情绪化”的东西。波兰人掀起轩然大波,能改变什么事情么?完全不能!除了孤立自己之外毫无作用。你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没资格搞光荣孤立的就二战本身而言,波兰根本无法和中国比。1:波兰曾侵略苏联,占领德国领土-至今还有这个问题,即二战后它曾经驱逐在波兰的德国人,把东普鲁士“波兰化”,这实际上是种族清洗。中国可不曾侵略日本,就连日本在东北的武装移民,中国人还养育了其中的一些被遗弃的小孩(虽然我不支持这种“善行”)2:中国在二战中一直坚持抗日。而波兰呢?只有一个华沙起义。且不说他失败了,这个起义的目的,与其说是打击德国人,不如说是要想打击盟友苏联人。(卡廷事件也是如此)说实话,在外交上,波兰人暗算自己盟友可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以历史为武器,波兰人远远比不上中国人。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唯一延续5000年的文明,谈历史非常占便宜-所以中国人外交上要谈历史。你看美国人在外交上就很少谈历史,谈历史它就没了。波兰,历史上一个大公国,一战后才勉强独立,二战再次亡国,然后成为苏联卫星国。你这个历史不那么好谈的。波兰人这次发作,实际上是“新欧洲”思想。波兰觉得自己是美国的“新欧洲”盟友,又抖了起来。看看历史就知道,这还真是历史重演。二战前,波兰和英法结盟,牵制德国。当时波兰和德苏都有争端(占领了别人的土地),却自以为有着英法的支持,对德苏都很强硬,同时自身的内功却不深厚-拉起虎皮做大旗。结果呢?也好看。德苏联手灭了波兰,而他的盟友虽然宣战却没有出兵。其实就算英法全力以赴,德国要倒霉,波兰一样无法幸免。今日的波兰,一方面和俄国关系恶劣,另外一方面与德国关系也恶劣。它所自持的就是远在美洲的美国,是他的“盟友”。于是又在欧洲傲然面对列强。问题是1:美国这个“盟友”的坚定程度甚至不如当年的英法!英法必须借重波兰牵制德国,美国可未必需要借重波兰来牵制俄国和老欧洲-你波兰还没那么压得住阵。2:就算美国非常坚定支持波兰。请问,波兰能在德俄的压力下支持到美国来援么?实际上,这次德国代表的很可能是西欧,即德法联合。波兰人能指望的最近的援助,也在英伦三岛作为一个小国,一个弱国,一个穷国,能做的就是低着头发展。中国自90年代以来逐渐对日强硬,而在80年代相当亲日媚日,为什么?看看两国的发展曲线就知道了东亚天然的大国尚且不敢在贫弱时出头,波兰作为人家的棋子,跳什么跳!
丹麦和波兰是什么关系
丹麦和波兰都属于欧洲国家,丹麦是北欧,波兰是东欧国家,人种上丹麦属于日耳曼,波兰属于斯拉夫人。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历史上有“欧洲的裹脚布”之称。波兰共和国周围国家有: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德国、瑞典、丹麦九个国家。
波兰共和国,简称波兰,是一个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丹麦王国(丹麦语:Kongeriget Danmark,英语:The Kingdom of Denmark),简称丹麦,北欧五国之一,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并与之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部与德国接壤。海岸线长7314公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约公元985年形成统一王国,八~十一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十四世纪成为欧洲强国之一,1397年6月在女王玛格丽特一世的主导下与瑞典、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并成为联盟的领导者。十五世纪末开始衰落。1523年瑞典脱离联盟独立。1814年将挪威割予瑞典。
德军入侵并占领丹麦总共花了多长时间丹麦为什么不反抗
939年10月6日,拿下波兰后的纳粹德国并没有像英法预计的那样转攻苏联,而是加紧征兵,准备快速拿下西欧。为了麻痹英法两国,希特勒不断在公开场合表示“德国对英法没有恶意,更不愿去交战”,以此制造“西线无战事”的假象,电台、报刊也大篇幅报道希特勒的“和平”愿望。与此同时,墨索里尼也出来积极响应,支持德国提出的“和平建议”。
一边表达“和平”的希特勒,一边还抓进时间集结军队,准备好战略物资,仅陆军就快速扩编到了156个师,比当时的英法总兵力还要多。希特勒虽然很想先进攻宿敌法国,但他担心德军在与法国作战时,北方的丹麦和挪威会威胁到德军北翼,所以想拿下法国必先解决丹麦和挪威。
1940年4月9日,德军“威瑟堡行动”开始,1000名德军在哥本哈根港口登陆,并与丹麦的一支皇家护卫队相遇,双方展开激战。还没开几枪,德国数架He-111、DO17轰炸机就已盘旋在丹麦首都的上空,德军的后续部队也相继从西兰岛、法耳斯特岛登陆。于此同时,德军开始对丹麦国王劝降。
丹麦老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当时已年过半百,且丹麦军事力量是远不及德国的,经过内阁的商议后,丹麦选择投降,并下令还在交战中的护卫队也立刻放弃抵抗。
当天早晨8点多,刚睡醒的丹麦人就在广播中听到“丹麦已经接受德国保护,丹麦人民切勿反抗”的惊人消息。在丹麦全国人民还处于懵逼状态时,德军就在两天内控制了整个丹麦,而且没有遭到丹麦军队的抵抗。德国并没有解散内阁,而是扶植了亲德势力,还派遣德国“专员”入驻丹麦“指导”老国王的工作。 在整个行动中,德军仅用4小时就让丹麦投降了,仅9名丹麦士兵被打死。在德军占领期间,有6名平民不满德国而反抗,也都被击毙了。也就是说,在纳粹德国入侵丹麦期间,丹麦仅牺牲15人。
在丹麦人看来,德军之前在波兰的所作所为已经能威慑到他们了,更何况英法两国都没什么动静,根本指望不上。现在德军气势汹汹来到城下,抵不抵抗都是战败,还不如投降以保全本土人民。
而在希特勒看来,丹麦的战略意义虽然不及法国、波兰等国,但作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国家还是先控制住比较好。况且,丹麦还可以作为跳板,完成下一步对挪威的入侵,方便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