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日圣母教堂

布鲁日圣母教堂(著名的哥特式建筑)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20 21:02:23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   中世纪欧洲在12至15世纪达到鼎盛,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哥特式”(Gothic)一词的来源颇难说清,因为“哥特”本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野蛮游牧部落之名称。哥特人自1世纪起开始南迁,并定居多瑙河地区,但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并未发展出这种子高水落石出平的艺术风格。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在其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首先用到“哥特式”一词,借以批评文艺复兴之前中欧及北欧的建筑样式,即把“哥特式”一词作为“野蛮”的同义语,从而将凡是从网尔卑斯山以北传来的东西都称之为“哥特式”的。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乔尔乔欧·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遂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12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北部最先出现哥特式建筑。巴黎之北的圣丹尼修道院院长苏热尔在1140至1144年组织了其修院教堂唱诗坛的重建工作,他率先提出教堂建筑要表现光、高、数这三个理想。建筑师按此要求而试探在建堂中采用向高处延伸,增大窗户和改变比例的方法,其体现出的建筑风格乃哥特式艺术之首创。从此,这一风格在欧洲各地得到广泛采用。在英国,法国建筑师威廉于1174年开始按哥特式风格设计坎特伯雷大教堂。体现同一风格的英国教堂还有建于1220年的索斯伯—里大教堂和建于1245年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英国建筑师创造了“垂直式”风格,以加强哥特式教堂垂直上升,高耸入云的效果。在法国,哥特式建筑得到普遍的推崇和好评。当时巴黎已取代罗马而成为中世纪天主教世界的中心,而天主教信仰的虔敬气氛,教会权力的至高无上,以及中世纪经院哲学所强调的通过理智 的探索,通过复杂而精微的思考去得到天主的感召等因素,都在高大、明快、奢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神学意境和审美情趣中得以表述和体现,所以这种艺术风格深受法国人的青睐。法国哥特式建筑设计的成熟标志乃是始建于1163年的巴黎圣母院。此外,1215年重建的夏特大教堂,建于1220年的亚眠大教堂和建于1225年的兰斯大教堂都是欧洲哥特式教堂的典范。法国人在其建筑艺术中创造了由三层同心圆组成的圆花窗和“火焰式”窗饰,这样,当外界的光线从玻璃窗花中透入时,能使教堂内闪烁绚丽夺目,飘忽不定的神秘光彩。而其创立的教堂尖塔上之透雕棱饰,则更加丰富了哥特式建筑宏伟华丽,优雅飘逸之姿。这种风格也曾影响到1386年兴建的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它的一簇簇高高耸立的尖塔和两边的支撑拱架好似象牙雕刻而成,精美无比。德国哥特式建筑起步较晚,其中最为壮观的乃是始建于1248年的科隆大教堂,而建于1377年的乌尔姆教堂尖塔高达161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德国哥特式教堂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高塔建筑产生出强烈的飞腾升华,超脱尘世的效果,使人叹为观止。   哥特式雕刻艺术主要表现为教堂门楣中心的浮雕群像,以及门券里和立柱上的圣母、基督及圣徒立像。这些雕刻作品的典型代表有巴黎圣母院正西面中门上的《最后审判》群雕和夏特大教堂正门的《众圣徒》圆柱体雕刻群像等,其特色是形体修长,姿态拘谨,以人物头部的前倾后仰、左顾右盼来表现动作。另外,哥特式人物雕刻还有注重衣饰刻划和线条间紧张感的特点,它们多采用圣母圣子形象造型。其中著名者有14世纪波希米亚的《克鲁莫圣母》雕像,以结构明快清晰,线条优美雅致著称。以“哥特式摆动”而闻名的法国阿维尼翁维勒夫教堂的《圣母子像》则利用象牙的弯曲度来把人象雕成扭动的姿态,给人一种呼之欲活,栩栩如生的感觉。   由于哥特式教堂窗户扩大,壁面减少,所以其绘画艺术以彩色玻璃窗画为主,仅在意大利等地教堂留下了一些以宗教为主题的大型壁画。彩色玻璃窗画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用红、蓝,紫等颜色的小块彩色玻璃镶嵌而成。最突出的作品即夏特大教堂和布鲁日教堂中的玻璃窗画。哥特式壁画的名作有14世纪西蒙·马蒂尼为锡亚那大教堂创作的祭坛画《天使报喜讯》。处于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艺术风格过渡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乔托,早期曾为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创作木板画《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此画虽在构图和色彩上有大胆革新,但仍属晚期哥特式绘画艺术。此外,哥特式艺术还表现在中世纪盛行的圣骨盒与圣体匣的制作、金银珠宝的雕饰,以及宗教内容的挂毯图案和书籍插图之中。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堂,意大利米兰大堂,德国科隆大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堂,巴黎圣母院,英国国会大厦

在比利时,除了狂饮啤酒和吃巧克力,必去的旅游景点打卡地有什么呢

从童话般的古城堡、罗马式主教堂,到诗史一样的竞技场和童话般的巧克力店,全是比利时的一些最好旅游景点。

信不信由你,在比利时,除开狂饮啤洒和吃巧克力,还有很多事情能做。虽然早已非常有趣了,但是这个我国仍充满着令人着迷的旅游景点,一年吸引住上百万游人。除此之外,比利时优异的交通状况和相邻主要城市地理位置代表着,你能很方便地整体规划出惬意的比利时礼拜天旅游和短途旅游。换句话说,在比利时忙碌的院校假期期间,防止参观考察最大的一个热点地区一直明智的。如果喜欢探险,那里有一些比利时最好是的旅游景点。

在布鲁日的运河上坐船旅游

安德莱赫特(或荷兰语中的布鲁日)间距布鲁塞尔仅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将旅客带返回欧洲中世纪。被辽阔的大运河互联网所包围着,一座风景优美的大都市常常被称作“北方威尼斯”。它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可能是自己的国家储存比较好的欧洲中世纪佛兰德斯的事例。感受安德莱赫特的一种有意思方式就是坐船游玩风景优美的大运河。在城市里周边有五个登录站,坐船游玩期为三十分钟。

与此同时,朱古力发烧友将享有探寻遍及大城市的诸多巧克力店,也有令人垂涎的朱古力小故事巧克力博物馆。而啤洒发烧友则可在DeHalveMaan啤酒厂畅快品味。吃货们毫无疑问会享有一碗美味可口的炸薯条,或是在诸多米其林星级餐厅里享有一顿晚餐。如果你想要最终的历史文化修补,那你去格罗宁历史博物馆,发觉弗拉芒大师的作品(包含布鲁盖尔)。83米长的鼓楼也值得一看,也有圣血主教堂,里边保存着圣血的的遗物。

探寻阿列克奈的圣母院大教堂

参观考察法文大城市阿列克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惊叹于宏大的巴黎圣母院。一座五塔罗马风格的初期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寺庙建筑之一,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世界文化遗产。这座主教堂始建12新世纪和13世纪,目前是圣母玛利亚佛龛的所在城市;也有佛兰德艺术大师彼得·保罗·鲁本斯作品。

假如你有时间精力爬到257级阶梯,走上单独的鼓楼顶部,你获得的收益是领略整个城市的美全景图。此外,美术博物馆有着宏伟的建筑和让人印象深刻作品个人收藏。主要包括布鲁塞尔赞助人伯特·范·卡特森(HenriVanCutsem)和法国造型艺术家douardManet的著作。你在探寻以后需要休息一下,LaGrand-Place的cafés提供了一个放松和观查群体的好选择。

参观考察滑铁卢大学和佛兰德斯战场的战争博物馆

比利时拥有悠久的军事历史;不仅是因为它参加了战争,还因拿破仑战争。1815年6月,威灵顿公爵战胜了拿破仑一世,这一场着名的滑铁卢战役宣布完毕。今日,你能寻找一系列历史景点来留念滑铁卢战役。主要包括竞技场之行,拿破仑的最终总公司,惠灵顿博物馆,及其每一年六月的重蹈覆辙。这里有几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包含“狮丘”,这个是一座人力山坡,顶端有一只生铁狮子座,能够俯览竞技场。

山下有一个圆形服务厅,里有一幅巨大环形水彩画,称为《战争全景图》。附近滑铁卢大学1815历史博物馆(MémorialWaterloo1815museum)展现了这场战役的重大意义。自然,跨过法比边界的佛兰德斯竞技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着名的竞技场,在这样一个地域有很多烈士陵园、遗迹和公墓向社会对外开放。第二次世界大战里最着名的战争之一,阿登战争,也出现于巴斯托涅附近森林茂密的阿登地域。今日,巴斯托涅战争博物馆带来了对战争的原因、事情和后果的一瞥;与此同时为所有放弃的士兵敬礼。

在巴黎办婚礼都去的是什么教堂啊

一、布鲁日大教堂:布鲁日大教堂是法国最美的教堂之一,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完全是由巴黎人自主设计的,是基督教徒的圣地。布鲁日大教堂也被称为幻想者的建筑。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耳堂,只有5个相同大小的殿堂。布鲁日大教堂位于布鲁日的市中心,所以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习惯称呼它为美丽宏伟的中央砖石大殿。 二、圣丹尼大教堂:圣丹尼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位于巴黎大区内部,它原本是一座修道院所属的教堂,但自1966年开始,她成为一座大主教教堂。圣丹尼大教堂也是当时的皇家陵园。 三、圣心大教堂:圣心大教堂位于巴黎北部的蒙玛特山顶,是巴黎蒙马特高地的象征。在这里可以俯视整个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圣母院以及荣军院。圣心大教堂以白色为主,风格独特,即像罗马建筑又像拜占庭式的建筑。 四、巴黎圣奥古斯丁教堂:巴黎圣奥古斯丁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长100米高60米,是巴黎第一座使用金属结构的建筑。它建于1860年至1871年,位于巴黎小波兰地区。在第二帝国时期,这里经历了很大的建设工作和人口流动。当时奥斯曼男爵主持了巴黎的重建,建立了很多的大街与建筑。在圣奥古斯丁的正面,拱廊上面装饰着四副音书作者,上面是十二使徒和玫瑰花窗。教堂内部的铁柱上装饰着彩色的天使,上面是拱形天花板和穹顶。花窗玻璃上描绘着第一世纪主教的殉道者。 五、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堂的主教坐堂。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年至1250年,属于哥特式建筑,是法兰西岛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一座建筑。整座教堂是在1345年才全部的建成,历时180多年,很多的小说、电影、音乐剧都以此为主题。

布鲁日是哪个国家 [布鲁日的红]

  在此之前,曾多次去过欧洲,只知道欧洲有一座城市叫布鲁塞尔,却不知道还有一座城市叫布鲁日。如果用一个词表达初见布鲁日的心情,就是惊喜。它就像被隐藏在欧洲贵族古堡里的秘密,在蓝天丽日下,成了灵光乍现的童话。   当欧洲在黑暗中煎熬的时候,布鲁日曾以自己的荣耀温暖过它。公元13至14世纪,布鲁日是欧洲的商贸中心,它坐落在弗兰德平原上,罗亚河在流入北海之前,被布鲁日善意地挽留了一会儿,通过那条人工开掘的运河,在蛋形的小城里九曲回肠。于是,布鲁日就引来了无数的商船,它们沿着缠绵悱恻的运河,驶入布鲁日城内一座座湿滑的码头。   然而,布鲁日与威尼斯一样,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衰落了。当大西洋沿岸有了更多的港口,这水城便过时了。所幸还有运河不离不弃,因为有水的滋润,布鲁日不但没有失血,反而把自己保养得细皮嫩肉,一座中世纪风格的小城,就这样完好无损地活到了今天。   我们一行从巴黎坐火车去布鲁日。首先在视觉上给了我一种猝不及防的冲击。我的女儿曾给“红”下了一个定义,说它是颜色的领袖,也是领袖的颜色。我发现,布鲁日的颜色是红,红就是布鲁日的领袖。   这种来自中世纪的红,不止闪耀在建筑的表面,而且漫延在大街小巷,比如咖啡馆遮阳的篷布,行人闲坐的桌椅。随着季节渐凉,站在河岸和街头的树,也红成一把把火样的大伞。我想,布鲁日之所以执着地烧制红砖而不是青砖,或许与夏天的北海和运河太蓝了有关,或许与这里冬季的风和雪比别处早到有关,或许还与中世纪教皇身上神圣的红袍有关。这片穿过千年的红,既是布鲁日的地理,也是布鲁日的命运。   布鲁日山墙,这是我从同行的建筑师那里听来的新鲜术语。的确,布鲁日山墙既是一种独特的建筑符号,也是整个小城最抢眼的红。可以说,布鲁日的红与布鲁日的山墙一起,打印成了布鲁日的城市胎记。在运河两岸,相挤相挨的哥特式布鲁日山墙,如富有节奏感的波浪一样连绵起伏,好看极了。它其实是一座坡屋顶式建筑的立面,三角形的两边,呈阶梯式,齿状上升,于是勾勒出了曼妙的天地线。然而,布鲁日山墙并不是毫无内容的平板,上面肯定有或是神话或是花草题材的砖雕,它们与山墙一起,凝固成布鲁日的建筑图腾,让布鲁日的红更有一种无法复制的美感,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   运河给布鲁日平添了太多的灵气,可它仍然是一个陪衬,并没有伤害布鲁日的红,也没有抢了布鲁日山墙的风头。它是布鲁日的红不小心裂开的缝隙,或者说是看布鲁日山墙倒影的镜子。布鲁日有两种交通方式,一种是石铺的路,上面跑现代的汽车,还跑古老的马车;另一种是水做的路,运河让布鲁日有了水城之名。布鲁日,即桥的意思。正是水的川流不息,桥的凝然不动,让布鲁日浪漫而飘逸,风情万种。站在布鲁日街头或桥上,所有的人都高举着手臂,不是喊 口号 ,而是让相机带走美。   在布鲁日,还可以享受一种特别少见的安静。尽管城内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有大大小小的汽车,有几十个码头和上百只游船,我却只听到了两种声音,马蹄的嗒嗒声,以及钟楼的报时声。尤其是与心跳同一节拍的铁掌与石的撞击,听着就让你忍不住要怀几个世纪前的旧。   它是一个可以过小日子的城市。如果你要来这里度假,千万不可一个人来,因为你会有许多想说的话,即使是释放个人的心得,也需要旁边有个人在听啊。在小城里逛累了,最好去玫瑰码头,那里有一座角度很美的桥,桥头有几家小咖啡馆,坐在那里可以奢享小城最美的风景。圣母大教堂和钟楼,在布鲁日山墙的上方指向高空,并与低处的山墙、广场、鱼市、河道、树木一起,强调着布鲁日的红。   我就想,古老的布鲁日之所以保持了不变的红,可以识别的红,其实是在证明一个道理:时光荏苒,文化不朽。   (源自《人民日报》)

巴黎婚礼教堂有哪些

巴黎婚礼教堂有:布鲁日大教堂、圣丹尼大教堂、圣心大教堂、巴黎圣奥古斯丁教堂、巴黎圣母院。基督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作为宗教活动传播的主要场所,教堂大多历史久远,并且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1、布鲁日教堂坐落于法国中心和布鲁日城中心,是法国非常美的教堂,出自巴黎人自己的设计,是整个基督世界的圣地。它被称为幻想者的建筑,由于建筑只有五个相同的大殿而没有耳堂,因此也被称为“五殿堂”。2、圣丹尼教堂是一座哥特式风格教堂,是当时的皇家陵园,地处巴黎大区内。原本是一所修道院所属的教堂,但是从1966之后,它就称为了一所大主教教堂。3、圣心教堂是巴黎蒙马特高地的象征,在这可以俯瞰巴黎圣母院以及荣军院等。圣心教堂主要为白色基调,风格奇特,像是罗马式却又有些像拜占庭式。4、圣奥古斯丁教堂位于巴黎的“小波兰”地区,是一座规模非常大的金属结构建筑,也是巴黎第八区的一座天主教堂。圣奥古斯丁建筑非常漂亮,花窗玻璃上还描绘着第一世纪的主教和殉道者,并且教堂里的管风琴最早的使用了电力。5、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建造于1163年1250年间,是一座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坐落于巴黎的市中心西堤岛上,是哥特式教堂中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一座教堂。

法国有哪五个大教堂

【名称】法国沙特尔大教堂 1979年批准为世界遗产。最早的部分建于1145年,属于法国厄尔·卢瓦尔省。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门和其壮观宏伟的罗马尼斯凯像,早期的珠宝光彩的玻璃装饰的窗户,无一不是十二世纪法国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名称】布鲁日大教堂布鲁日大教堂是法国最美的教堂,1992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它完全出自于巴黎人的设计,成为整个基督世界的一个圣地。布鲁日大教堂被誉为幻想者的建筑。它的独特性在于它没有耳堂,只有5个相同的大殿,也叫“五殿堂”。布鲁日大教堂地处法国中心和布鲁日城中心,所以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又习惯地称它为“美丽宏大的z中央砖石大殿”。【名称】圣丹尼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Denis)圣丹尼大教堂是一座歌特式教堂,位于巴黎大区内,巴黎市北部法国第93省塞纳-圣-丹尼省*(Seine-Saint-Denis圣丹尼大教堂),它原本是一所修道院所属的教堂,但自1966年始,它成为了一所大主教教堂。圣丹尼大教堂是当时的皇家陵园。【名称】圣心大教堂圣心大教堂位于巴黎市北部第18区的蒙玛特山顶,是巴黎蒙马特高地的象征。从这里可以俯瞰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圣母院和荣军院等。圣心大教堂呈白色,其风格奇特,既像罗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名称】称亚眠圣母大教堂圣母大教堂建于13世纪,198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是法国最高的哥特式教堂(应该加上之一吧),穹顶有42米高。正面有三个大门,拱门上的雕塑却有六七圈之多,这是其它大教堂所没有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正立面的雕像几乎没有任何损坏,也不知道她是如何逃脱大革命的洗劫。【名称】夏尔特圣母大教堂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位于Ile de France,离巴黎西南面八十公里。离夏尔特六公里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教堂。【名称】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法国最高的教堂,是中世纪(11至15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也是欧洲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它始建于1176年,直到1439年才全部竣工,用孚日山的粉红色砂岩石料筑成。正面顶上,一边是一座高142米的尖塔,另一边却只有一座平台,此处原应该是一座对称的尖塔,由于当时的财力有限而没有建起来,如今反倒成了它的特色,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也因此而极负盛名。教堂内有一个11米高的天文钟(L’Horloge astronomique; Astronomical Clock),建于1838年,每隔15分钟有儿童、青年、壮年及老年代表人生4个阶段的机械人出现,但每一整点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至今准确无误,到中午12点30分鸣钟报时之际,就会有众多的人物轮流出场,带来引人注目、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场面。【名称】巴黎圣母院:(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或者简称Notre-Dame de Paris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另有小说,电影,音乐剧等以此为名。圣米歇尔山修道院:(L’)Abbaye du mont Saint-Michel亚眠主教堂:(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Amiens韦泽莱大教堂:(La) Basilique de Vezelay兰斯大教堂:(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Re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