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与第二版巴塞尔协议有何不同
- 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和偿二代三支柱的区别
- 巴塞尔协议1,2,3的区别
- 2010年版《巴塞尔协议III》全面强化了资本监管,其相比《巴塞尔协议II》的重要改进不包括()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与第二版巴塞尔协议有何不同
BaselII与BaselIII的异同BASELII—巴塞尔协议第二版, 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4 年6 月正式颁布的。新协议延续了1988 年巴塞尔旧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要求,考虑了三大风险,里程碑式地确定了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一是最低资本要求。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计量风险备选方案:信用风险包括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分初级、高级法);市场风险风险包括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类似(IMA);操作风险包括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二是监督检查。目的在于推动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资本要求、风险水平、风险管理能力三者的密切结合,提高银行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包括治理架构、风险评估、资本规划等环节在内的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建立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及时识别、计量、监测、缓释和控制风险,确保资本水平能够有效抵御各类风险。三是市场纪律。具有强化资本监管,提高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潜在作用。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评估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四个领域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定量、定性的信息披露要求。对全球银行业及监管机构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极大影响了国际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进程,提高了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但:一是系统风险监管不足,缺乏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实施。二是流动性风险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有效控制流动性缺口带来的巨大危害。三是风险覆盖范围不全面,交易对手风险与市场极端风险存在监管空白。四是资本监管规则存在周期效应,加剧信用周期的震荡幅度。五是资本计算方法过于复杂,存在监管套利空间。BaselIII,2010年12月颁布,一是修改资本定义,增强资本的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二是进一步扩大资本监管框架的风险覆盖面;三是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框架的补充措施;四 是建立超额资本用于经济下行期吸收损失;五是建立全球流动性最低标准;六是提高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监管标准。核心内容涉及:提高资本充足率;引入资本缓冲资金;设立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对杠杆率设定标准。 过渡期安排:2011-2012年为监测期,2013年开始执行过渡期标准,2019年完全落实监管标准计划。
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和偿二代三支柱的区别
意义不同。1、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信息披露。2、偿二代三大支柱是指,定量资本要求,定性资本要求,市场约束机制。3、所以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和偿二代三支柱的区别在与意义不同。
巴塞尔协议1,2,3的区别
逐步完善吧,1只规定了资本充足率2提出了三大支柱,还使巴塞尔协议适用范围更广泛了3提高了各资本要求底线以抵御金融危机
2010年版《巴塞尔协议III》全面强化了资本监管,其相比《巴塞尔协议II》的重要改进不包括()
【答案】:A相比巴塞尔协议Ⅱ ,巴塞尔协议 Ⅲ对资本监管的重要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新界定监管资本的构成,恢复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核心地位,严格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从严确定资本扣除项目,强化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二是改进风险权重计量方法,大幅度提高高风险业务的资本要求。三是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提升银行体系应对信贷周期转换的能力,弱化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四是显著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通常情况下普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充足率应达到 7% ,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10.5% ,同时进一步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须计提 1%-3.5% 的附加资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