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国民经济动员包括什么
国民经济动员主要包括:
1、国防工业、民用工业、农业、交通、财政金融、科技、商业贸易、劳动力动员等内容。
2、国民经济动员体系是国防动员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雄厚的物质技术保障体系、完整的经济动员计划体系、健全的经济动员法规体系和不断发展的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包括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三个主要阶段。
扩展资料:
国民经济动员准备主要做法有:
①建立有权威的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制定完善的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和动员计划,实行统一领导,保证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全面实施。
②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安排经济建设,对重要工业部门,特别是军事工业部门,以及军用物资、仓库、试验基地、通信站等,采取集中与分散、前沿与纵深、常备与后备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配置和建设,以提高战时的生存能力,便于迅速、安全地实施动员。
③ 实行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方针,军工企业平时在保证军品生产的前提下,也生产民用产品;民用企业中建立军工动员生产线,为战时转产军品,扩大军品生产做好准备。
④储备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保证战争初期军队扩编,以及扩大军工生产的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食盐等生活物资,保证军队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能源化学等部门的动员属于国民经济动员的哪一方面
1、能源化学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化学类专业。
有《能源化学导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能源材料基础》、《能源系统工程》、《分析化学》、《电化学能源》。
2、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
能源物质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3、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
一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太阳光热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二来自地球本身的能
量。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所蕴藏的原子核能。三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等。
4、国民经济动员是指国家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相应的国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提高生产水平保障战争的需要。
5、国防动员法的一项基本内容包括工业动员、农业动员、交通通信动员、物资储备与动员、财政金融动员等。主要做法是根据战争的需要,调整国民经济比例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军
需和民用。改组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施工业转产扩大军工生产,国家物资储备用于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军用物资储备用于现役部队齐装满员,应付局部作战需要动员物资
储备用于临战和紧急增产,由生产部门结合生产周转国家财政金融部门,平时为各行业的动员准备提供资金战时为稳定国民经济,支持战争筹集和提供资金。
扩展资料:
一、国民经济动员:
国民经济动员的内涵规定性,是指为维护国家安全,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1、国家是实施国民经济动员的主体。宣布国民经济动员与战争状态一样,其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国民经济动员的对象,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技术等。
3、国民经济动员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战争是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所以,最初国民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是战争,国民经济动员从属于战争动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对国家构成威胁的因素在增加。有时不发生战争照样会危及国家安全,比如大的自然灾害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金融危机等。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安全观和国防观也进一步扩展,国民经济动员的服
务对象也有了很大扩展。新时期的国民经济动员不仅仅服务于战争的需要,也服务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其他方面的需要。它的任务是通过经济活动为维护国家安全奠定物质基础
4、采取国民经济动员措施,是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核心问题。
5、国民经济动员的直接结果,是国民经济(全部或部分)处于战时状态。它既包括保卫国家安全的军事作战状态,也包括对抗强大自然灾害的非军事作战状态。
二、平时的国民经济动员准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编制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和预案。
2、建设和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防经济。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目的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总目的,从理论上讲,是发展经济以“改善民生”,从而实现三民主义。在当时开展此运动的具体目的是为了“自救救国”。开展此运动的目标是为了“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即在积极方面:(一)增加生产总量,解决生活需要。(二)增加工作机会,解决失业问题。(三)增加输出产品,借谋贸易平衡。(四)保障投资安全,鼓励生产活动。在消极方面,要解除阻碍生产发展之外因、内因、货物流通之障碍及妨碍生产建设之心理因素。
什么动员是为了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需要
国民经济动员是为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各个单位的活动,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国民经济总动员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战争的物质需要。
国家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相应的国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提高生产水平,保障战争的需要。
国家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相应的国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将经济体制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活动。战争动员的组成部分。包括工业动员、农业动员、商业贸易动员、财政动员、金融动员、医疗卫生动员、劳动力动员、物资动员、交通运输动员、邮电通信动员等。
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现代战争正由机械化战争向战争转变,社会经济形态特别是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国民经济动员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动员范围日益拓展,许多新的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动员的重点;动员手段不断多样化,除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传统手段外,技术手段特别是手段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
动员方式日趋灵活,针对保障信息化局部战争的需要,局部动员特别是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动员将成为主要实施方式;动员速度越来越快,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将日益深化,平时动员准备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动员对国际经济的依赖性增强。
国民经济动员包括哪些
国民经济动员包括:
1、根据战争需要,调整军工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军需民用。
2、动员生产线启封并投入军品生产,充分发挥军工厂的生产能力;改组民用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军工生产。
3、搬迁、疏散可能遭到战争破坏的重要工厂和战略物资,加强重要经济目标的保护。
4、调整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及任务,加速研制新式武器装备。
5、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保障军队作战和军事运输的需要。
6、调动邮电通信、医疗卫生以及外贸、文教等各行各业的力量为战争服务。
7、改组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加强粮食生产和储备,保障军民粮食的供给。
8、加强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扩大生产,厉行节约,保障战争的需要。
扩展资料:
国民经济动员的必要性:
1、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国家安全利益保障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期,社会转型中,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调整造成对传统的剧烈冲击。
2、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面临分散化、多元化的局面,诸多内生公共危机凸显,我国安全形势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
3、当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任何一个领域的安全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本领域安全问题,重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往往以危机突发的形式爆发。
具有强敏感性、高连带性和明显的聚集效应,其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会“内传”、“外溢”,造成大范围的连锁反应,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我国在对外部商品市场、资源市场、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加深的同时,外部环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制约度也日益强化,我国战略利益已逐步超出传统的范围。
5、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也必须从传统的体制和观念中解放出来,全面确立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战略观念,将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看作国家经济应变力的重要内容及确保国家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应对突发生事件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战略威慑动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