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英语:Thirty Years War,法语:La guerre de Trente Ans,德语:Dreißigjähriger Krieg,荷兰语:Dertigjarige Oorlog,西班牙语:Guerra de los Treinta Años,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这场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法国是信天主教的,但是为了称霸欧洲才和新教国家站在了一起)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宗和波兰的支持。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这场战争使德意志各邦国大约被消灭了60%的人口,波美拉尼亚被消灭了65%的人口,西里西亚被消灭了25%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将近一半死亡,十分惨烈。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支持。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法国、瑞典、丹麦、联合省共和国(荷兰)以及英国和俄国组成,并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和捷克、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运动的支持。
三十年战争是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宗教战争开始的,后来则失去宗教性质。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民族形成的深远过程的反映,是和一些欧洲国家最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年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连的。
当时,哈布斯堡王朝已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和衰亡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它竭力谋求欧洲霸权,但遭到了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的反抗。这些诸侯国形式上加入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所谓“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是独立的。
1576年鲁道夫二世即位,德意志开始迫害新教徒。天主教徒与新教徒冲突过程中,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军事联盟:以普法尔茨侯爵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联盟(1608)和以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安公爵为首的天主教联盟(1609)。德意志的国内矛盾给欧洲列强以可乘之机。 法国支持新教联盟,以便对周围各国建立霸权,并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边界诸侯国地位的加强。丹麦在攫取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州后,又力图占领德意志北部各诸侯国。瑞典则想把波罗的海变成本国的“内湖”。荷兰极力削弱西班牙和奥地利,并使本国商船队在古老的汉萨同盟商路(见汉萨同盟)上获得控制权。
英国既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西北部和北海地区加强势力,同时也不希望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各国强大;它在欧洲和近东的利益,其中包括同土耳其曼帝国的关系,与法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奥斯曼帝国虽然未参加三十年战争,但却指望利用这次战争来巩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被看作是“基督教先锋”的奥地利如若战败,可使奥斯曼帝国摆脱其在巴尔干地区的主要敌人。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王国进行战争,是为收复在波兰瑞典对俄国的武装干涉(十七世纪)期间被波兰立陶宛王国侵占的领土。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敌对双方均拥有常备雇佣军,总兵力各达2.5~5万人。这些军队在建制上分为旅和团。它们虽然经严格训练,但军纪和战斗素质都较差。
瑞军经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改组,战斗力较强,自由农民和市民是这支军队的强大的来自本民族的骨干力量。它装备有轻型火炮和火枪(纸制弹壳),这些武器的特点是射速高。瑞军步兵团火枪手占2/3,长矛手占1/3,其他国家的军队则相反。为了充分发挥步骑枪火力的威力,古斯塔夫·阿道夫把步兵和骑兵原来的纵深配置队形改成3~6列横队。瑞典和其他国家军队的野战炮兵由轻、重炮兵连编成。瑞军平均每千人配备火炮5~12门,而其他国家的军队每千人仅配备火炮4~5门。
战争导火线是1618年的波希米亚(即今捷克)人民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民族及宗教起义。而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拉尔森的荣誉
荷兰杯: 1993-94年 及 1994-95年苏格兰超级联赛(4次): 1997-98年, 2000-01年, 2001-02年, 2003-04年苏格兰联赛杯: 1997-98年, 2000-01年苏格兰足总杯: 2000-01, 2003-04年西班牙甲级联赛: 2004-05年, 2005-06年西班牙超级杯: 2005-06年欧洲联赛冠军杯: 2005-06年 欧洲金靴奖: 2000-01年瑞典足球先生:1998年, 2004年员佐勋章(MBE,以表扬拉尔森在苏格兰足球有重大的贡献)联盟杯历史最佳射手 赛季 俱乐部 出场 进球1989 许加堡 21 11990 许加堡 21 71991 许加堡 22 151992 赫尔辛堡 31 341993 赫尔辛堡 25 161993/94 费耶诺德 15 11994/95 费耶诺德 23 81995/96 费耶诺德 32 101996/97 费耶诺德 31 71997/98 格拉斯哥凯尔特人 35 161998/99 格拉斯哥凯尔特人 35 291999/00 格拉斯哥凯尔特人 9 72000/01 格拉斯哥凯尔特人 37 352001/02 格拉斯哥凯尔特人 33 292002/03 格拉斯哥凯尔特人 35 272003/04 格拉斯哥凯尔特人 37 302004/05 巴塞罗那 28 102006 赫尔辛堡 15 82006/07 曼联 5 12007 赫尔辛堡 22 92008 赫尔辛堡 9 42009 赫尔辛堡 比赛日期 对阵情况 出场时间 进球1993年----.......2004年06月05日瑞典3-1波兰64 12004年06月14日 瑞典 5-0保加利亚90 22004年06月18 日意大利1-1 瑞典 90 -2004年06月22日丹麦2-2 瑞典 90 -2004年06月26日 荷兰 0-0 瑞典 90 -2004年09月04日马耳他0-7 瑞典 90 -2004年09月08日 瑞典 0-1克罗地亚90 -2004年10月09日 瑞典 3-0匈牙利90 12004年10月13日冰岛1-4 瑞典 53 -2005年08月17日 瑞典 2-1捷克84 12005年09月03日 瑞典 3-0 保加利亚 90 -2005年09月07日 匈牙利 0-1 瑞典 90 -2005年10月08日 克罗地亚 1-0 瑞典 90 -2005年10月12日 瑞典 3-1 冰岛 90 12009年10月11日 瑞典0:1丹麦2009年10月14日 瑞典 4:1阿尔巴尼亚队总计 106 场 进球 37注: 出场时间单位为分钟,* 表示替补出场2009-10-11 ,瑞典输给了丹麦,在人们都为伊布惋惜的时候,一个38岁的老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作出了退出国家队的决定,这才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在南非无法看到的不仅仅是伊布,还有他——瑞典二十年来最好的前锋,前欧洲金靴,妖刀拉尔森。2009-10-21(北京时间10月20日)瑞典传奇前锋亨利克·拉尔森正式宣布:他将在11月1日正式告别足坛。亨利克·拉尔森是瑞典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前锋,曾效力巴塞罗那和曼联俱乐部,2000-01赛季更是勇夺欧洲金靴奖。三度退出国家队三度复出,这样的经历足以写入史册,其职业态度也赢得业内人士的肯定,曼联教练弗格森就称赞他为自己所见过的最敬业的球员。北京时间10月20日,瑞典赫尔辛堡俱乐部官方宣布前欧洲金靴奖得主,前瑞典国家队著名射手拉尔森将在本赛季结束后正式退役。就在9天之前,这位已经38岁的射手第二次宣布自己退出国家队,就在几天前,瑞典国家队在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中惨遭淘汰。“我们希望这位伟大的选手能够在为球队效力,但是我们也尊重拉尔森的选择。在他光辉的足球生涯中,他给自己留下了莫大的荣誉。”,赫尔辛堡俱乐部总监称。已经38岁的拉尔森是一名高产射手,他以灵敏的门前嗅觉、出色的抢点能力闻名。他是一位非欧混血球员――他的父亲是西非佛得角人,他的母亲则是瑞典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位射手已经攻入了超过300粒入球。106次入选瑞典国家队,这一纪录就连目前风头正盛的他的国家队队友伊布拉希莫维奇也不能企及。拉尔森职业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七年时间是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凯尔特人度过的。00/01赛季,拉尔森在联赛和欧洲俱乐部赛事中打进53球,获得了那个赛季的欧洲金靴奖。2004年欧锦赛后,优异表现的拉尔森还是使他获得了多支强队的青睐。最终他选择与巴塞罗那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虽然在04/05赛季中,在与皇家马德里的比赛中受重伤而缺席了大半个赛季的比赛,球队还是决定与他追加一年合同。约满后重返瑞典母会赫尔辛堡。他于2007年1月1日至3月12日被赫尔辛堡外借到曼联两个月。拉尔森虽然仅为曼联上阵7场,但却成功地解决当时兵源紧拙的曼联锋线的燃眉之急,是那个赛季曼联重夺冠军的重要一员。亨利克·拉尔森是位伟大的球员,惊人纪录伊布也难企及,有消息称他有可能回到苏超凯尔特人队指教,接替现在的主帅莫布雷。2009年10月29日,在赫尔辛堡主场0-2负于佐尔加登的比赛后,一代名将亨里克-拉尔森正式宣布退役。尽管早已作出了这一决定,但是20年的戎马生涯还是让拉尔森在告别的时刻泣不成声,作为北欧足球近十年来的代表人物,拉尔森的退役也宣布了一段传奇的结束。
在历史上捷克查理大桥曾经遭受过哪些浩劫
在历史上,查理大桥曾经遭受过数次浩劫,也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1432年的一场洪水毁坏了三根桥柱。1496年,在一根桥墩坍塌后,第三个桥拱因被水侵蚀而毁坏(修复工程完成于1503年)。在白山战役一年后,1621年6月21日,27名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造反领袖在此处死,遇难者被斩下的首级悬挂在老城桥塔,以恫吓捷克人,停止他们的反抗。在三十年战争末期的1648年,瑞典占领了伏尔塔瓦河西岸,当他们试图向老城推进时,空前激烈的战斗就在桥上展开。在战斗过程中,他们严重地损坏了老城桥塔的面河的一侧,后来残存的哥特式装饰物也被迫移走。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在桥墩上安放了一组巴洛克雕像,该桥的形象就此定型。在1784年的大洪水中,5根桥墩严重受损,尽管桥拱没有坍塌,桥上的交通还是被迫严格限制了一段时间。
1958年瑞典世界杯决赛比分最后多少
世界杯出现了1次,5比2,1958 巴西 5-2 瑞典世界杯决赛比分1930 乌拉圭 4-2 阿根廷1934 意大利 2-1 捷克斯洛伐克1938 意大利 4-2 匈牙利1950 乌拉圭 2:1 巴西1954 西德 3:2 匈牙利1958 巴西 5-2 瑞典1962 巴西 3-1 捷克斯洛伐克1966 英格兰 4-2 西德(其中加时比分:2-0)1970 巴西 4-1 意大利1974 西德 2-1 荷兰1978 阿根廷 3-1 荷兰(其中加时比分2-0)1982 意大利 3-1 西德1986 阿根廷 3-2 西德1990 西德 1-0 阿根廷1994 巴西 3-2 意大利(其中点球大战比分:3-2)1998 法国 3-0 巴西2002 巴西 2-0 德国2006 意大利 6-4 法国(其中点球大战比分:5-3)2010 西班牙1:0 荷兰(其中加时比分:1-0)2014 德国 1-0 阿根廷2018 法国 4-2克罗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