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印度有哪七个邦
1、阿鲁那恰尔邦:首府-伊塔那噶(位于帕普派尔县),面积:83743平方千米,人口约138.4万。
2、米佐拉姆邦:首府-艾藻尔,面积:21087平方千米,人口约109.7万。
3、曼尼普尔邦:首府:因帕尔,面积:22327平方千米,人口约285.5万。
4、阿萨姆邦:首府-迪斯布尔,面积:78438平方千米,人口约3120万。
5、那加兰邦:首府-科希马,面积:16579平方千米,人口约198万。
6、特里普拉邦:首府-阿加尔塔拉,面积:10486平方千米,人口约367.5万。
7、梅加拉亚邦:首府-西隆,面积:22429平方千米,人口约296.7万。
印度东北部七邦是以黄种人为主的地区。
主体民族来源于汉族、藏族、傣族、缅族,在漫长的民族迁徙过程中,经过与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几千年的混血,形成了雅利安-蒙古人种,演化出博多(迪玛萨卡查里等)、那加、库基、卡西、米吉尔(Mikir,又称卡比Karbi)、加罗(Garo)、米佐(Mizo)等民族,统称为东喜马拉雅民族。
那加人主要分布在阿萨姆北部的那加山区,因居住地域的不同,又分化成很多亚族,泽米人(Zemi)、卡查里人(Cachari)、孔亚克人(Konyak)、阿沃人(Ao)、昂尕米人(Angami)、塞良戎人(Zelianrong)、唐库尔人(Tangkhul)、洛克特人(Nocte)、万乔人(Wancho)、唐萨(Tangsa)人等等,就如同我国散落在横断山脉高山峡谷里的诸多少数民族。
米吉尔人主要居住在阿萨姆邦的米吉尔山地,自称阿伦(Arleng)或卡比(Karbi),“阿伦”意为山地居民。加罗人是藏族的后裔,他们的祖先起先迁徙到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然后再迁到梅加拉亚高原的加罗山区。加罗语近似藏语,加罗人也使用藏文。
孟加拉国说什么语言
孟加拉讲孟加拉语。
孟加拉语(Bengali language)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是孟加拉国国语,也是印度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的官方语言,母语人口为1.89亿(总使用人口为2.3亿)。
是印度伊朗语族在印地语之后第二大语言。孟加拉语、阿萨姆语和曼尼普尔语都使用孟加拉字母。孟加拉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
孟加拉语使用地域主要在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阿萨姆邦部分地区。使用总人口2.7亿。文字采用由古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成的孟加拉字母。共有11个元音字母、40个辅音字母。元音字母一般都有简写形式。
孟加拉语有明显的清浊辅音、送气和不送气辅音、卷舌和不卷舌辅音的区别。名词和代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名词没有性的变化,只有一些指人的名词和来自梵语的极少数形容词有性的区别。动词有人称和时态的变化。
孟加拉语字母
字母
孟加拉语中有十一个元音包含七种长短不同的发音。除第一个元音外,其它在同辅音一起使用时需要变形。另外,孟加拉语中有三十九个辅音包含了不超过二十九种发音。
孟加拉字母来自婆罗米字母,11世纪时,由与其密切相关的梵文字母中分歧并独立出来。孟加拉字母的印刷形式第一次出现是在1778年,由查尔斯·威尔金斯在孟加拉发展并印刷。19世纪时,人们对其中的一些古字母进行了现代化。
印度的经济作物东部和西部分别是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包括棉花、茶叶、咖啡、水稻、小麦、油籽、椰子、香料、水果等。在印度的经济作物中,东部和西部分别以不同的作物为主要产地。东部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包括茶叶、咖啡、水稻和水果等。其中,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等地区是印度主要的茶叶生产地,卡纳塔克邦则是印度咖啡的主要产地。此外,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稻和水果的生长,因此这些作物在东部地区也非常重要。西部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籽、小麦、香料和椰子等。其中,孟买、迪拜和伊斯兰堡等地区是印度棉花的主要产地,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则是印度油籽和小麦的主要产地。此外,印度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香料和椰子的生长,因此这些作物在西部地区也非常重要。总的来说,印度的经济作物分布广泛,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这些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对印度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里普拉邦,的国旗长啥样
特里普拉邦的国旗图案是一只老虎头后面交叉两柄长枪。特里普拉邦是印度东北部山区诸邦之一,首府为阿加尔塔拉,其北、西、南三面和东南面为盂加拉国所环绕,东北部与印度东北的阿萨姆邦接壤,东部与印度东北的米佐拉姆邦相连,面积为10492平方公里,人口为接近400万,说孟加拉语,原住民为来自东亚的黄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