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正手拉球慢动作教学视频

乒乓球正手拉球慢动作教学视频(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25 17:43:45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

  正手拉球,是乒乓球运动最基本的进攻技术之一,也是广大球友最为关心的技术环节,拉球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业余选手整体水平的提升。下面是我为大家介绍乒乓球正手拉球,希望大家喜欢!

   乒乓球正手拉球方法

  正手拉球基本动作掌握不好?

  问:横板正手拉球要吊腕吗?

  马凯旋:这是一个提的相当好的问题。一般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就打乒乓球来说,横板握拍的基本要求就是外观上不翘、不吊,这都是指的正手技术。我想你提这个问题也许是有人告诉你抬头要向下一些,这可能是因为你抬头过平至有点儿翘。

  在我们教学时会要求抬头略有点下垂的感觉,因为这与之后拉弧圈球时要求引拍时要有手腕的外展、触球时手腕手指要把力传到板头上是有直接关系的。吊腕,直接的效果是使手腕无法较自如地使用。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能在引拍时手腕外展,触球时想更大限度用好手腕乃手指就是空谈。

  问:正手拉球的时候很多教学片都说要拉到额头的位置,我怎么总是拉到左肩位置呢?

  姚晓春:根据你的描述,能确定的是,你的拉球方向有问题。拉到额头位置是向斜前方发力,而拉到左肩位置是直接横向发力。这样的发力方向容易造成肘部外翻,导致击球下网,而且也不利于抵消旋转。

  怎么练?

  1.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先不以上台为目的,先把动作、方向改过来,徒手挥拍也能起到不错的辅助作用。

  2.拉到额头位置时要有一个小停顿,停顿为的是让爆发力更集中。

  3.板形大概是45度,拉到额头位置时肘部是朝下的,注意不要翻肘。

  问:横板正手拉球时大臂和小臂是谁带动谁?

  姚晓春:正手拉球时,应该是大臂带动小臂。如果用小臂带大臂的话动作就太小了,拉球一点威胁都没有。在体会大臂带动小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拉球动作的完整性。从蹬腿开始,腿带动腰、腰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小臂,配合以触球时手腕手指的发力。这样你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才能够协调,发力才能一致。不管是单用大臂或者小臂,都会导致动作的变形,发力不能统一,打起球来会很别扭。

  问:拉球时什么叫大臂推送?

  马凯旋:大臂推送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我一般是说:动作要有整体感。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业余选手里对‘收前臂”的强调是过多的。打乒乓球,一是向前,二是向上(或向下,搓、削,拉侧旋另当别论)。但在建立技术的初期,我不推崇过多过旱地强调收前臂,这样打的弊端是:一,击球的线路短,没威胁,二,没有动作的整体,身体、重心用不上,打出去的球没底气、没力量、不顶人。

  当下的正手技术,无论是弧圈球,还是正手攻球,都要强调先迎后收(或者说先推后收)。拉弧圈自不待言,没有整体感,没有大臂的一体化的协调跟进使用,腿、腰的力量很难充分的传导到手上,更遑论力贯板头了。当下的弧圈球动作,你首先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动作,有了整体感,熟练了再求细节。过早过分的强调某个细节,很容易把动作搞得支离破碎,结果是事与愿违。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拉球不要收前臂。

  怎么练?

  1.徒手;

  2.多球

  为加深体会,可以用多球连续拉普通上旋球,但要退到中远台练才有好的效果。因为你退到中远台拉弧圈时,光靠收前臂连网子都过不去,不用腰、腿,不用大臂根本不行。连续,就是像秋千似的荡起来,用重心循环往复的运动产生的惯性去拉球,大臂自然就跟出去了。当然,动作的外形是比近台拉时幅度要大些。

  正手拉球基本动作掌握不好? 马凯旋教练告诉你怎么练

  问:正手弧圈球挥拍的轨迹,在网上看到了3种,内弧、外弧、直线。专业以直线为主,业余拉弧圈,球拍运动的线路以何种方式较佳?曾看到一篇文章提出:略为内弧的直线,如何挥拍掌握这个度(略为内弧)?

  马凯旋:我先摆明观点:正手拉球,不管是专业、业余,都要追求动作合理,拉球弧线还是以直线为主。略微内弧的拉球其实有文字游戏的成分。如果站正手位,想拉到对方的正手位,肯定会触球的纵轴线偏右,略微内弧但不是刻意追求内弧。

  拉球时,手腕有勾、撇的动作都会影响到旋转。但从物理学来说,想把球拉转,肯定要打在球的纵轴线上。打在偏边了,拉球不冲,带有侧旋,总体来讲威胁下降。但也要分情况,如果你侧身拉球,可以稍微撇一点,为的是角度大一些拉到边线附近;或者,双方对冲,你离台近,对方在远台,可以拉一板内拐,让对方够不着。这都不是为了拉球内弧而内弧。

  其实,如果你能力够,手腕展得开,击球的纵轴线中心,也能拉出很漂亮的直线/斜线来。还要依靠身体,转腰、重心都能控制拉球的线路。

  怎么练?

  建议练习拉球时挥拍一定要走直线。业余打球,要把技术动作简单化,手腕能打开,能发出力、拉的转,在身前击球,有撞击有摩擦,就是好动作,不用刻意强调内弧外弧。

乒乓球正手拉下旋球的攻球技巧

乒乓球正手拉下旋球的攻球技巧

  正手拉下旋球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进攻技术之一,高水平运动员在拉球时十分注重旋转、力量和速度。我将与大家分享乒乓球正手拉下旋球的攻球技巧。

  动作要领:

  1、向后引拍时,向右转腰,重心放于右脚上;

  2、重心从右脚交换到左脚的同时,腰部也从右向左转动,保证两个动作的一致性;

  3、重心交换转腰的同时,手臂开始做挥拍动作;

  4、击球的瞬间可以加入手腕动作。

  5、通过重心交换、转腰、挥拍、手腕动作这一连串动作所产生的力量,在击球的瞬间释放最大的爆发力。

  技巧:

  一、保证拉球的质量

  1、拉球时,向后引拍的过程中,将身体重心放于右脚,积蓄全身的力量,然后在转腰的同时,集中爆发力挥拍击球,击球时可以适当加入手腕动作,以增强旋转,加强拉球的’威胁。

  2、将重心交换时产生的力量有效地传递到球上。拉球力量不足的选手,往往是因为没有把击球动作中产生的力量很好地传递到击球的瞬间。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不妨在击球之前,先通过做徒手挥拍的方法,检查整个正手击球动作的合理性,仔细体会自己的击球动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提高正手拉球的威力

  1、很多选手的正手拉球缺乏威胁,主要原因是“发力”的意识过强,出现发死力的现象。过于用力会导致手臂肌肉僵硬而使挥拍速度降低,这样反而发不上力。所以在正手拉球时,要注意保持肌肉放松,以便更好地完成整个击球动作。

  2、在练习时,为了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整个击球动作,必须加强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力量。除了加强下半身的力量外,腹肌、背肌、手臂、手腕等各个部位的力量也需要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正手拉球的威力。

  三、向后引拍时要充分转腰

  1、拉球缺乏威力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向后引拍时仅仅靠向后拉手,而没有用上转腰的动作,这样的话,击球时就不能利用重心交换所产生的力量。

  2、在发力击球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手臂向后拉,还必须加上转腰的动作:腰部向右转动,重心放于右脚,这是拉球前引拍过程的要点。

  四、正手发力拉球的要点

  正手发力拉球的要点:把力量有效地传递到球上。向后引拍时,将右脚蓄积的力量通过重心交换、转腰,转化为挥拍时的力量,再通过手臂的运动,加上手腕的动作,是力量进一步增强。最后,将整个动作所产生的力量全部集中在击球的一瞬间。

;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摩擦方法有哪些

攻球姿势准备,派多球,出台下降前期向下引拍多向前上方发力摩擦球制造弧线让球过网。可先不用腰,等熟1:悉摩擦后再加上转腰,自然就收小臂了。注意体会摩擦一定要在下降前期触球最好。2:正手攻球其实和正手拉球的大体框架差不多。正手攻球如果能体会到撞击球一刹那小臂加速收的感觉,正手拉球就更好学了,也是需要强调触球一刹那收小臂加速吃球的感觉,这就是摩擦的感觉。 注意事项:1、拍形稍前倾,2、摩擦球的技巧主要是运用前臂、手腕用力摩擦球的中上部,3、腿、腰及手臂的整体协调用力。 第一, 重心交换最重要。就是重心先左,腰带动引拍,重心到右,腰带挥拍,重心到左。一开始可稍慢便于固定动作,入门大约能连续打个20 30板后,逐渐加快节奏,快打快还。需要提醒的是,不是越快越好,要有意识的控制击球节奏,个人体会变换节奏练习最有效,慢—————快—————慢—————快,熟练后可试一下慢打快还。在节奏变换中体会用腰控制击球节奏,体会重心转换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空间移动感,对加快动力定型用于实战非常有效。 第二,肘部固定也是重点。引拍,击球,还原都要把肘固定住。这个最难练,特别是不要盲目模仿明星夹臂动作,这些明星夹臂往往是在赛前对练不发力的前几板,后边发力打及比赛中大部分明星的攻球动作都是不夹臂的。大臂和肘部正手攻球中相对固定,但不是固定不动,是相对固定在一个距离范围内移动,辅助发力。 如果夹臂和肘部过死,会导致肩部紧张,发力不畅。湿父视频中,正手攻球错误动作最多出在肘部。个人体会强制提醒把肘贴近身体、把前臂放身前,能用眼看到合理移动和制动,是不错的纠正方法。 动作掌握后就不必纠结,只要不出现拉,抬,翻等问题应属正常。 正手拉球摩擦的方法有哪些?比较主流的就两种,一个是打摩结合,一个是薄摩擦。 先说一下这两者之间的不同。首先,打摩结合是目前最主流的一种摩擦方法。简单的解释一下就是先撞击在摩擦给球一个初始的速度跟力量。让他可以过球网,这是最基本的,在打摩的瞬间加上摩擦保证球有一个可以过往的弧线。摩擦也是为了增加稳定性。不同的来球调整打摩比例,可以控制球的速度力量旋转,让对手找寻不到规律。增加对手的接球难度。 打摩结合摩擦手法难点就在于击球点和击球时机加上引拍动作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这种手法。当然啊具体的拉球动作,拍型,占位等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教学视频。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薄摩擦,它也是业余里边叫做“挂”——就是把球挂起来,这种摩擦的手法呢几乎就是纯摩擦了。也就是靠胶皮的面跟球上的那个点去摩擦。这个是非常有难度的,也叫做干摩擦。这个手法呢以前张继科经常用。他以前用的是蝴蝶王横板,维斯卡利亚。当时是小球时代,他通过干摩擦呢可以制造旋转很强烈的球,弧线也非常的拱,上台率非常的高对手接起来很有难度,大球时代后单纯的靠薄摩擦已经无法支撑他的技术了。 这个就需要一个相当好的手感,一个相当好的去判断。在球根。胶皮接触的一瞬间,没有任何声音就那么摩擦出去,一点声音都没有,旋转非常的强烈,弧线非常的拱。它的要点呢就是在接球的一瞬间利用引拍的速度快速收收小臂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的摩擦。二跳前冲有加速效果。这种手法目前很少人在用了。因为起始速度比较慢,容易被对方针对进行反撕,弹击,击打,反拉,推档,快带!等等手法给自己造成很大的麻烦,一般都是用作过渡准备第二板的进攻时使用。在进行干摩擦的时候,一定在引拍的结尾要有一个压拍的动作保证弧线稳定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它的弧线不会过高,被对手拍死。或者造成拉球出界,太过压拍会下扎不过网。 你好我是你的朋友,动岚乒乓。希望我的回答有所帮助。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用右脚找球用左脚打球"的节奏都做到了,步伐也到位了,还原也有了,接下来就要注意,加上转腰动作。 有非常多的业余朋友都犯了"用手引拍"的毛病,手直接往后拉,上半身还却忘了向右转腰。很多人都知道打球要用腰,结果引拍时都忘了用腰去引拍,击球时怎么能用好腰呢? 其实引拍动作很简单的,就是从准备动作为基础,重心右移的同时把你的脸向右转(不是转脖子),小臂稍微打开(肘保持在腰侧别动但也别夹紧) ,这样就是标准的引拍动作了。 只有用腰引拍,避免手肘后拉,才能做到所谓的身前击球,而不是身侧击球,击球点往前,才有足够的发力空间,这样球质才会高,也不会被球顶住发不了力。 许多人只能打下降期 半出台的短球老是拉不好, 这跟"手后拉 不会身前击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要注意,是转腰引拍,只是弯腰是不对的. 只要做好用腰。

乒乓球横拍正手拉球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乒乓球横拍正手拉球的动作要领如下:

(1) 站位:稍退台,两脚开立略比肩宽,两膝微屈,重心降低。

(2) 引拍:身体右转,球拍引向身体右后方至腰高,重心至右脚。

(3) 击球:在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拍形稍前顷。

(4) 挥拍:向前、向上发力摩擦球,大臂带动前臂快速收缩。

(5) 击球后:球拍顺势挥至前额,然后迅速制动还原。

扩展资料:

乒乓球横拍打法:

1、直拍快攻打法,直拍快攻打法是我国传统的打法,刘国梁他使用的就是直拍快攻打法。他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正胶,反面反胶。打法是直板正胶快攻的传统左推右攻,后期刘国梁也加入了一定的直拍横打。在打法风格上,先快再凶,还要有变化。

2、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这个打法的代表人物是马琳。他严格来说是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加直拍横打,但有段时间,马琳也会运用我们传统的直拍反面攻的技术。这个打法对于运动员要求发球抢攻能力强,对下旋球能起板突击,正手连续进攻好,对反手位的球也有较好的实力。推挡能加力后侧身进攻,反手反面能连续拉冲弹打。

3、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是目前最主流的打法。也是现在马龙、张继科这些超一流运动员的打法。在早期,我们的横拍打法学习自欧洲,孔令辉就是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代表。他最大的优点是没有明显的漏洞,相持能力很强。

随后这种打法的代表人物是王励勤,此时我们国家也提出了得正手得天下的思路,所以中国运动员的正手位能力,要突出很多。

直拍正手攻球 乒乓球教学视频

  我们来看一看直拍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 有很多球友经常把直拍攻球做成直拍推挡,给大家示范一下。以下是我整理的直拍正手攻球,乒乓球教学视频。欢迎查看。

   直拍正手攻球 乒乓球教学视频

谁能告诉我乒乓球标准的正手拉球方法我拿直拍!

主要是用腰部力量,用力往前上拉,小臂快速回收。口诀八个字:蹬腿,扭胯,收臂,击球。要根据的下旋力量的不同调整往上或往前的力量。

乒乓球拉球的十点要领

  乒乓球基本上是一项圆周运动,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心、以身体到身体重心的连线为半径进行圆周运动。因此,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必须符合这个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手拉球动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一种力的传递。以下是我教大家的关于乒乓球拉球的十点要领,欢迎参考!

  乒乓球拉球的十点要领: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1:用左脚打球用左脚还原

  其实意思就是用重心打味还有击球节奏的掌握。老师要我手要等左脚踩下去的同对才能有击球动作,要主动踩而不是球打出去了才被动的踩。主动去踩左脚就会逼迫自己去蹬右脚,就会主动去迎前。手要等脚就是节奏问题,用左脚控制右手,做到腿带腰腰带手。其实重心转移就这么简单,就跟走路一样。但可别误解成重心完全转移后才开始转腰击球,而是要在左脚踩下去的同时就完成击球动作,在重心转移的过程转腰击球。要注意拉球的站位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所以并非往人的正前方蹬而是侧蹬。侧蹬的力量主要是靠小腿与弹掌的力量,但也不需要把右脚整个伸直。小腿力量掌握不好的人可以多练习跳绳。至于用左脚还原这个大家应该都没什么疑问,力量出去之后也就是重心转移之后就要立刻用左脚把重心顶回来。正确的节奏是引拍慢还原快,也就是重心停在左脚的时间要比右脚短些。

  练习方法:引拍动作完成之后,手都不要有动作,脚往左前方跨一小步(不是正前方,基本站位: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就跟走路一样。当脚往左前方踩人同时转向正前方,不就完成了蹬转了吗?你手不需要动,拍子也已经跟着身体走了一段了,最后在脚就要落下的同时,收臂击球,球一出手左脚立刻把重,乙顶回手跟着放下还原到准备动作。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2:用腰引拍,身前击球

  如果用右脚找球用左脚打球的节奏都做到了,步伐也到位了,还原也有了,接下来就要注意,加上转腰动作。有非常多的业余朋友都犯了”用手引拍”的毛病,手直接往后拉,上半身还却忘了向右转腰。很多人都知道打球要用腰,结果引拍时都忘了用腰去引拍,击球时怎么能用好腰呢?其实引拍动作很简单的,就是从准备动作为基础,重心右移的同时把你的脸向右转(不是转脖子),小臂稍微打开(肘保持在腰侧别动但也别夹紧),这样就是标准的引拍动作了。只有用腰引拍,避免手肘后拉,才能做到所谓的身前击球,而不是身侧击球,击球点往前,才有足够的发力空间,这样球质才会高,也不会被球顶住发不了力。许多人只能打下降期半出台的短球老是拉不好,这跟”手后拉不会身前击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要注意,是转腰引拍,只是弯腰是不对的。只要做好用腰引拍,在蹬腿重心转移的过程做好腰臂同步,感觉就是用 丹田力量在控制手臂,这样就是所谓的”蹬转”了一右脚蹬上半身转的拧腰,这样一来”以腿带腰以腰带手”一点都不是问题。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3:动作完整流畅

  第一进球,最后才求质量。很多人一开始就想用力去拉,想拉的冲拉的爆拉的转,其实都是不正确的学球方法。刚开始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先把动作做完整要求流畅舒坦,不要听人家说拉上升期比较爆就赶鸭子上架,刚开始练就是拉慢一点,人退远一点,拉下降前期或者是下降期就可以了,这样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把动作做完整。然而业余朋友大都是单球训练,有进球的压力,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一次打一颗球次就停下来,不要管进球与否。也不要去想着要用力去磨,就算是只把球挂过去都可以。先要求步伐的到位身体重心的到位引拍的到位击球动作要流畅完整。打好基础再做连续动作,接着才是发力摩擦。

  一定要记住击球动作都是圆周运动。转腰带臂是圆周运动,收臂也是圆周运动。转腰(拧腰)是手臂以丹田(脊柱)当作是转轴,收臂则是小臂以肘为转轴。只要做好圆周运动,动作就一定会协调流畅。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4:发力方向与击球时机的掌握

  每次球拉的太软,老师们总是要我早点拉,往前多些,但还是摩擦。每次球拉下网或者不够转,老师们就叫我晚点拉,往上摩擦多些。加转跟前冲的主要差别,主要就是发力方向的改变,而不是动作上有多大的歧异,更不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发力机制,千万别从动作的外表去模仿学习拉冲跟拉转的的,也不要用撞跟磨的比例来区分,因为动作外表跟撞磨比例都是发力方向改变的结果,只有从因去学习探讨,才能掌握到真正的精髓。前冲弧圈球绝对不是增加撞击牺牲旋转,相反的,现今的职业高手其前冲弧圈的旋转强度可能都不亚于各位的加转弧圈呢。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5:上肢的放松

  每个老师都强调要放松,但如何做到放松,真的是不容易。我长期的练下来,我的心得就是,蹬腿用腰与否的问题对于上肢的放松影响很大。腿腰发力没用上,你想怎么放松上肢都是空想。真的想练好弧圈球的朋友们不要再怀疑了,也不要再去研究”手上功夫”因为那真的是缘木求鱼的作法。我的教练就告诉我:只要用腿腰,手都不动就要能打到到球,如果打不到,你的腿腰就是不及格也代表上肢还不够放松。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6:还原与引拍

  我看很多朋友总是认为自己的拉球不够爆,老是在触球那瞬间的细节来找问题,努力研究如何摩擦,却忽略了还原与引拍的重要性。没有还原,就不可能做到引拍到位这回事。引拍没到位,身体力量用不上,上肢非僵起来不可,这样怎么可能练好弧圈呢?所以挥拍击球结束,手不要停在空中做造型,重心也不要停在左脚不动,从挥拍击球,收拍还原要一气喝成,不只是手要还原,重心更要还原,把重心回到两腿(可以在还原过程加个垫步,两脚稍为腾空再一起落下)。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7:引拍高低

  再者,很多人引拍都过低了,重心也下座,怎么拉都爆不起来。要想想,引拍过低,怎么拉都是往上摩擦的多,往上发力多,怕拉飞只好磨的更薄,不敢主动去迎球。重心下座,重心动不了,如何迎前发力?反过来,很多人就是掌握不好起下旋,时常下网,越是用力下网的越厉害,自己都没发觉,引拍时拍子根本没有往下放,往前发力过多,越是用力越惨。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8:用右脚找球

  其实步伐的学问说来不大,主要还是个练字。但怎么练法?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不管是定点还是走动击球,都要习惯去用右脚去找球(也可以说是用身体找球)。有f1老师就这么教我:每打一颗球,第一个念头就是右脚去踩那么一下,时常提醒自己养成习惯。即使是定点,也要在原地踩那么一下,这样只要来球位置一偏,自然就会移动右脚去找球了。各位可以一试。另外强调一点,右脚踩下去的时候全身要皎松膝盖要弯要稍微沉那么一下,要有那种重量下沉到小腿与脚掌的感觉,脚掌要踩实,一位老师形容说就像是脚掌有爪一样扎实的抓住地面,不能踩的含糊。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9:快收前臂

  我在接受像这样正规的乒乓训练之前,曾经遇到一位非常资深的教练,他看了我的动作,第一句话就是提到了拉球必须收前臂的基本观念。在这之后,无论是业余的弧圈高手,或者是专业队的学生,都强调拉球要在触球时快收前臂,我想对于拉球瞬间要快收臂这回事还有疑虑的,我想可以提供给您一个参考。初练时,建议先把触球前的度放慢,先把球挂起来,感觉球停在球拍上久一点,拍子跟球一起走一段距离的感觉,然后再慢慢的加上快收前臂的动作。要注意,收前臂的时机越晚越好,力量越能集中。有位弧圈高手告诉我:球要转靠前臂,球要冲靠腰腿,如果小臂用的不好,怎么练拉球都不可能练的好的。小臂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

  乒乓球拉球的要领10:摩擦旋转的掌握

  无论你要拉的多冲多爆,一定要保有强烈的上旋。从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跟我说,只要往前撞击就可以拉的更爆而不必顾及旋转。相反的,每次我撞击多了,总是会被要求要多摩擦。我曾经质疑过那专业队的学生为何拉球爆冲的时候撞击声那么大,那学生的回答是:那是我发力摩擦的结果。是力量集中与发力方向问题,不是减少摩擦增加撞击这么简单。

  许多人拉球感觉软弱无力,通常是往上过多摩擦太薄所影响,或者是小臂加速过早所致。从攻到拉,并非只是单纯地把攻球动作改变撞磨角度加上摩擦那么简单,触球瞬间加速才是拉攻的一大分水岭,由攻到拉最难掌握的’也是这一点,很多人琢磨摩擦多年,还没办法突破困境,问题就出在练习的次序不对。在此介绍一个老师指导过的绝佳发法一从攻到挂,再从挂到磨一先挂后磨的练习次序。先退远,练习把球挂过去尽量挂高挂远,不考虑小臂加速问题。能够掌握的好,再渐渐地加上小臂加速的动作。从挂的练习就可以避免小臂过早用力,而挂球本身就是一种厚摩擦,是攻的一种演变,拉则是挂的基础再加上小臂加速的因素。大家可以参考这帖,有更详尽的说明跟视频解说。〔分享〕拉球吃球摩擦练习之先挂后磨。

  乒乓球拉球的基本技术:

  1、站位,其实很多人都会忽略站位问题,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站位,你就不能在最舒适最有把握的最好击球点出球,我们看有些人的动作很不协调,其中可能的原因就是出在站位的问题上。例如两个脚平行站立,做动作起来肯定没有重心,看起来就不协调。如果两个脚站立过宽膝关节过直,更显得僵硬,这样更不能利于自己的调整下一板,所以我们在学习或者改自己的动作首先去看你的站位是不是对的,协调的?我们比较理想的站位是:(都是右手握拍)两脚与肩同宽或者稍宽,左脚稍微前,膝关节稍曲,挺胸收腹。身体放松,像弹簧一样能随时启动!这个动作应该不是站死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来球都有一定的微调。最主要的是运用弹簧般的身体能够调整击打不同的来球,这个就是我们需要放松和像弹簧般身体的主要出发点。

  2、重心,我们的重心也是很主要的,我经常强调的是用身体去打球。在对待不同来球我们身体的重心都有一定的变化,如果身体的重心不稳,或者重心偏移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个人技术,或者说出去的球没有质量。业余的球迷尤其要注意重心的作用,为什么你出去的球没有速度,没有命中率?这个也是关系的,在不击球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重心应该在两脚中间。当步法调整好以后,我们找到最佳的击球点和击球位置,我们身体的中心应该向右脚偏移,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的重心在右脚上,当迎前的整个过程作用力到球的时候我们的中心应该是迅速偏移到左脚,而重心不是向左走的,而是向前走的。最理想的重心交换,应该是在转到左脚的时间的时候接触球,这个时候的力量和稳定性最好。

  3、腰部,腰部是贯穿下身和上身的桥梁,起到承下启上的作用,“力从脚根生”而这个力要作用到球上,都是通过腰部传输上来的。有些球迷的力量脱节很主要的一点就是在腰部上,集体表现为,腰部紧张、僵硬、灵活性不够等等,所以我们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身体重心带动的时候我们的腰部要适当的放松,在身体重心转移的时候我们的腰部也要有适当的转动来带动上身,在球出手以后我们腰部要“锁住”,不能让腰部随着身体重心的转移而放出去,要有个“锁住”的过程,这样我们更利于我们还原和下一板的再发力。

  4、大臂,大臂是前臂的哥哥,所以前臂“半圆”动作的好坏,跟大臂也有很大的关系,假如重心好了,腰部放松能带动了,我们的大臂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好,同样也会影响你整个动作的完成到最佳状态。所以密切的去注意我们的大臂是由必要的,特别是在对拉、远台处理球的时候如果没有大臂的动作你的球肯定是不过网点居多。腰部带动好以后,我们的大臂应该适当的放松往后拉,我强调的是大臂跟腰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腰部转动的时候大臂就应该一起放松拉开引拍了。在接触的球的时候有个往前送到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做的好,那么你出去的球就很“顶”如果送的动作做不出来,会一定程度的影响你出球的第二弧线。也就是说你的球不够“顶”。

  5、前臂,越来越接近球拍了,所以我们的整个动作就应该越来越放松了只在接触球的那一霎那才发力,乒乓球是属于半圆化的运动,在正手动作更是明显,而在看很多球迷或者小朋友打球的时候没有体现出“半圆化”前臂根本就没有收缩过,导致出去的球生硬。落点不受自己的控制等等。所以我们在以后应该注意我们的前臂动作,前臂收缩得越好,你出去的球越有数,力量速度也就更快。在重心到右脚准备迎前击球的时候我们的前臂是打开的。差不多跟大臂成直线,稍曲在重心和腰部转移带动迎前准备接触球的时候,我们前臂应该迅速往前“收”这样就比较利于整个力量的传导和协调性。

  6、手腕和手指,手腕和手指是我们接触球拍最近的地方,如果使用好手腕和手指说明你“会打球”了,特别是手指,也体许很多业余球迷打了一辈的球还没有体验过一次手指在打球中的作用。在很多方面我们的手指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在主动发力的时候我们的手腕应该有个接触到球带的动作,也就是在拉拍的时候我们的手腕放松稍微展开,在接触上球的时候我们的手腕发力往前收,配合前臂的“半圆”当你知道用手腕配合前臂的动作你会知道什么是“暴”会体验到从来没有过的“爆”直拍选手在使用在拉球中使用手指的时候,接触到球,拇指应该发力压球拍,后面的中指应该给球拍一个顶往前的力。横拍是用拇指跟后面的食指。球迷们慢慢用心去体会。

  注意事项

  从上面六个基本动作中我们可以这样来串连:利用步法找好来球落点,站位找到最佳的击球位置,重心向右脚转移迎前击球,在接触到球的时候重心转移到左脚,同时腰部也向前转,大臂带动小臂做个“半圆”的运动,当接触的球的时候前臂迅速收缩,手腕也往前收,发力连摩带打把球拉出去。

  乒乓球拉攻技巧

  1、正手攻拉球时

  为了早点回复基本姿势,后续动作要小。

  连续抽球攻击是很重要的,脚步要是够好,打球就会到位,反之,脚步都不动,击球位置就不会好,这样一来球就甭想抽好了。通常脚步移动的重心是由右脚往左脚移动,连带使用腰,带动前臂来击球。如果只靠挥动前臂就想打出具有威力的球,是相当难的。

  要打飞行中的球,保持最好的击球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呢,我们打球时要提早垫步微调击球位置,而且为了连续攻击,击球后也要尽速回复基本姿势。

  如果要击球后尽速回复基本姿势,那么挥拍后的后续动作就不能太大。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击球前的挥拍动作当然可以大,这样故有利于加速,但是击球后的后续动作就不应太大,这样才能早点回复基本姿势准备打下一球。此外,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之际,重心再回复平衡的时间要注意。

  要产生球的威力,不能只靠前臂摆动,要用身体重心来击球,而且摆速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抽球动作完成时身体,要平衡,所以能很快回复击球基本姿势。

  2、正手的侧旋弧圈及前冲弧圈球。

  打球前要让对手看不出抽球的手法要使出正手侧旋弧圈及滑板,而让对手事先看不出是哪一种抽球,抽球的手法要隐蔽才好。

  然而无论是上面的哪一种,只要击球时自己的位置不够好,就很容易造成失误,所以通常都是在机会球时比较常用这两种球路顶尖选手的抽球种类一定要有很多种才行。除了击球点很早的前冲弧圈之外,还要有快慢弧圈的搭配,以扰乱对手的击球节奏。如果能够加强抽球旋转的变化就更好了,这样会让对手挡球挡到发狂所以说,同样的抽球动作,必须要能抽出侧旋弧圈及滑板分攻对手的左右两大角。

  特别是在比赛的后阶段,对手因为慢慢熟悉我方的攻击型态,往往愈来愈不怕了,这时候多用滑板及侧旋弧圈增加抽球的变化性,是不可或缺的侧旋弧圈:要打出侧旋弧圈,握拍须稍微有点变化。击球时拍面偏向身体,摩擦来球的外侧,用姆指和食指的分力把球拍往身体内侧急拉,挥拍的方向也是很重要的,挥拍的后续动作像是把球由外向内包起来一样,这样的球会很弯曲滑板:滑板的旋转方向和侧旋弧圈相反,使用滑板技巧时,姆指和食指要放松,其余三指要稍加用点力,以免球拍握不稳。击球时拍面朝外撇,像是汽车雨刷抹玻璃那样的角度来「抹球」就对了。后续的动作让球拍在面前晃过,动作切忌过大,而击球的位置也极为重要,球须位于身体的斜前方,且要等球靠近身体时才击球。

  3、正手与反手的转换。

  要很经济而提早移动,以取得适合的击球位置。

  正手和反手切换的练习,首须注意的是重心的位置及前倾姿势的保持,移动时要保持身体放松,不是只有上半身动,而是由下半身带动上半身来移动,如此才能保持较好的击球位置。

  在做正反手的切换练习时,通常与实际比赛时还是有距离,正手的来球就抽回去,反手来球则在顶点或是上升期以小幅度的后摆动作抽回,击球之后很快就能回复基本姿势。不只限于练习,实战上也能应用出来正反手切换时的身体柔软性,对手忽然来个不旋球时,身体的柔软性要够才能瞬间改变球拍角度以资因应,在练球时,要注意球的旋转及路线变化,身体的移动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柔软性。

  4、反手发球后的反手抽球攻击。

  利用膝盖的屈伸,手腕及手肘的快速挥动击球反手抽球时,须注意身体重心,站位不要过于近台,球拍位置须高于台面。也要针对对手回球的球性,调整挥拍的方向角度。

  老普发球之后,对手切回来,他就用反手抽回去,如果是不很切的切球,就打球的上方,如果球切的很沈,就用膝盖的力量把球往上挥,也就是说,应视来球的不同而改变挥拍的角度擅长反手抽球选手的共同特长在于很会利用膝盖的屈伸力量。

  反手抽球和正手抽球比起来,挥拍动作较小,但是,如果能善加利用下半身的屈伸力量,反手抽球的球速也可以像正手一样快。对于飞过来的球,预先判断球的来路并调整球拍角度,然后要一气呵成地完成反手挥拍动作,以手肘为支点,加上手腕的力量,球势才会锐不可当。击球点并不是在很靠近身体之处,而是在身体前方,这个位置挥拍的速度才是最大的。

  5、以停球开始的正手抽球战术。

  处理台上球时,为了保持灵敏的手感,身体应该尽量近球拍对于短发球的处理,身体必须保持接近球的状态,所以打球时上半身应该要保持前倾的姿势,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短球时,如果手伸直直的且离身体很远,这样手感不会好的,所以说,接短球时不是只有手往前伸,脚步也要踏出去,上半身须进入桌内,这样处理球的球感才会好,这点很重要。

  用停球接完发球后,对于过来的长切球,脚步应不急不徐地移动,心里要想着尽快到位攻击。即使对手切回的球很长而有点来不及,也不要急燥,保持正确的击球位置是很重要的

  6、反手快拨后的反手弹击。

  手腕、手肘的运用,使击球时力量集中切记反手快拨后要尽快回复基本姿势及基本击球位置。所以要保持前倾姿势维持重心。反手弹击要记得挥拍要完全挥出去,手伸直好像要触到球网似的,这个动作要做到这么完整才会有威力在于反手的攻击力增强,尤其是凶狠的反手弹击,不光是能弹对手的推球,连对手的抽球都常被他无情地快弹得手。

  如果要躲他的反手攻击,想把球送到他的正手,对不起,他嗜血的正手也在等着宰割来球呢!他这么「两全其美」,让对手很难打下去有威力的反手弹击和其它反手攻击手法的挥拍动作一样,都是利用“先往内引拍,再往外挥击”的瞬间爆发力,击球前手腕先向内折曲,然后利用手腕的力量把球强烈撞击出去。

乒乓球正手拉球怎么让重心往前我全是往上

拉球时 如果是右手持拍 首先 重心应该落在左脚上 身体略向前弯曲 待球来时 由左脚首先发力蹬地 腰部由右侧向左侧扭动 此时中心在右脚 右小臂瞬间向斜上方发力 重心再回到左脚 (前斜上方) 你要注意重心的转换 切忌一味的使用臂力 否则手臂容易受伤!

乒乓球正手怎么拉球

  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而且拉好弧圈球的三个要素就是腿、腰、手;三者要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弧圈球的最大威力。  1、准备动作。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拉球。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  3、击球。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立刻放松还原。‍

乒乓球的正手拉球的规范动作

正手拉球有三大核心要点,掌握并练习好这三点,就能够掌握正手拉球动作要领,并能很客观的提升球技。第一:步伐的移动。步伐的意义在于重心的移动,在重心移动的同时能带动很大的力量,因为人的体重跟球比较是非常巨大的。 要点:击球前引拍时,将重心稍微下沉并放在右脚,右脚站位一般稍微比左脚后退半个脚长。可以在训练时一会一下将体重全部压到右脚上,即左脚几乎可以离地的感觉。 然后击球时,右脚首先蹬地,将重点转移到左脚,训练时也可以体会将体重全部压到左脚的感觉,这样能更快的掌握重心移动的要点。 第二:转腰。如果说蹬地是第一步发力,那么转腰的意义就在于将蹬地的重心转移的能量“转向”,变成从下至上,从右到左的挥拍的力量。 要点:转腰的要点不在乎腰部一定要有多么大的绝对力量,而是在乎转移力量的速度,越快越好,越轻巧越好。训练体会时可以双手向前伸出,指向自己的正前方,在引拍的动作时,双手应指向台面的右侧,然后转腰后双手应指向桌面的左前方,也可以体会时多转一些角度直接到台面左边。 刚开始训练时不要多于用力,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每天慢慢来,等2-4周之后腰部的肌肉力量和适应度更强之后,慢慢找到感觉,就可以加快速度,节奏要干脆,不要拖泥带水。有点类似于太极动作中的“抖” 第三:收小臂。这一点不需要多解释,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一样,也不需要刻意去强化训练,只要打过一段时间球的朋友这一点都是具备条件的。 解释完三个要点之后,最后一步就是将这三个动作合而为一。这里请一定注意一点,三个动作是不分先后的,很多球友认为先蹬地,再转腰,转腰带动肩膀和大臂,最后收小臂。这个动作从理论上讲是对的,但是问题是过程会相对很长,需要更早的引拍,更早的判断落点和提前做动作,这样才能保证击球时间不会太晚。所以这三个动作应该是“同一时刻”完成的,蹬地同时即转腰,同时收小臂,让拍子在击球的瞬间速度是最快的,然后由于惯性最后停止在左侧眉梢。 击球前手腕放松,在击球的一瞬间整个手臂和手腕绷紧,击球后马上再放松。整个动作是爆发式,而不是扔铁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