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2020-04-26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 关于康乃馨的插画-国内目前最知名的插画师都有哪些擅长哪些风格或题材
- 浅谈萨金特的艺术风格
- 奥基夫的人物生平
- 英国色彩清新插画师-目前最具代表性,风格独特的插画师都有谁
- 水彩大师作品
- 水彩插画儿童-儿童沙画怎么玩
- 目前最具代表性,风格独特的插画师都有谁
- 萨金特的介绍
2020-04-26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出生地:意大利佛罗伦萨(Florence, Italy) - 约翰·辛格·萨金特 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美国著名画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在欧美的世界最优秀的肖像画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画大师。 萨金特是个动作勤快、即刻实践、勤於研究、能随时随地学习的画家。更値得注意的问题仍是:这位全世界最杰出的肖像画和绘画大师却没有任何一张学校的正式文凭,但他却拥有全世界各类高级学术机构赠预的最高荣誉,美国的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都授预他愽士学位。 早在 35 歳时,他已経被英国绘画界誉为世界上最卓越的肖像画家。 1874年在巴黎学画,受印象派影响。 1879年去西班牙研究委拉斯开兹的作品。1876年到美国并加入美国籍。长期逗留英、法、德、意等国,从事创作。多为上层人士作肖像画,其作品声誉渐高,有《石竹、百合、蔷薇》等。1910年后热衷于水彩风景。 萨金特生平及作品欣赏 他没有任何文凭,却被绘画界誉为世界上最卓越的肖像画 萨金特作品曾一度被一些人批评为有鲜明的肤浅倾向, 然而他自然、庄重华丽的技法得到公认。 他富有魅力的肖像画为他奠定了19世纪艺术殿堂的崇高地位。 萨金特从小便学会了意大利语、英语和法语,在美术和音乐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累质和才能。 得益于母亲的熏陶,萨金特自幼喜爱绘画,他14岁时进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 4年后(1874年),父母为了鼓励他从事绘画,举家迁往巴黎。萨金特跟随巴黎美术学院著名人像画家卡罗勒斯·杜兰学画。这位教师崇尚写实,素以冷峻的素描手法教育他的入室弟子。他让他们去卢浮宫临摹。萨金特进步很快,深受教师的赞许。1876年4月,萨金特自从在印象派画展上第一次看到马奈与莫奈的光色表现时,顿有所悟。他决意吸收这些外光派绘画大师的表现方法,尽管这时他的肖像画名声已经建立。 20岁那年他第一次回到美国,并申请入美国籍。此番入籍,决定了萨金特的美国画家的身份,然而事实上他的大半生涯都在欧洲度过。 萨金特一生热衷于绘画艺术事业,终身未娶 ,无视世俗的浮荣,一心一意沿着自己的艺术道路前进。他一生的绘画作品大约有 2500 件 到 3000 件,其中400多幅肖像画(另说600百到700百件),几乎无一雷同。著名的有《波依特的四个女儿》、《卡罗勒斯·杜兰肖像》、《少女与玫瑰》、《亨利·怀特夫人》和《维克三姐妹》等。因为他是美国人的后裔,所以他的名字被写入美国绘画史上,但他又是常居伦敦,是英国皇家水彩画家协会的会员、皇家苏格兰美术院院士,因而在英国水彩画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约翰·辛格·萨金特(1856-1925)是很走运的,美国人说他是美国画家,英国人说他是英国的,名气够大的。有一种说法,说他画得太“讨喜”、讨喜有暗含浅薄的意思。“浅薄”,其实是美国那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萨金特抓住了它。萨金特的画,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据说,中国成功的旅美画家陈逸飞就受到萨金特作品很大的启发。 萨金特肖像画的笔触光润细腻,线条流畅,描绘的人物各具其个性。很多画家由于肖像画的多产而导致描绘的雷同,但是萨金特特别注重人物个性、神态、表征的展现。例如他画菲利普斯夫人手臂的柔软,画约瑟夫目光的坚定,画安格纽夫人容貌的美丽,画女演员特丽优雅的舞姿,他一生画了400多幅肖像画,几乎无雷同。萨金特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从他的肖像画中能充分体现出来。他没有任何文凭,却被绘画界誉为世界上最卓越的肖像画家 萨金特的肖像画,都抓住了画中人含蓄而又灵动的一面。那些眼神,好像直接跳脱于画布之外,与流连于画前的人进行灵魂的交流。他没有任何文凭,却被绘画界誉为世界上最卓越的肖像画家 萨金特的画色调明亮,用笔高度洗练,技巧吸收了当时印象派的“印象化”,但他的笔触“放松”多了,这种放松的笔触给人非常活泼灵动的感觉。但他和印象派有区别。作为肖像画家,他对“形”比较在意,对外光色彩的解析没有到慢待“形”的地步。这是他有别于印象派的地方。那个时期,和他类同的画家还有西班牙的索罗亚和瑞典的佐恩。比起来,萨金特好像更精到一些,商业化更强一些。
关于康乃馨的插画-国内目前最知名的插画师都有哪些擅长哪些风格或题材
7朵康乃馨加勿忘我和一支玫瑰组合起来的插花作品取个什么名字好听?
勿忘我花语:永恒的爱,浓情厚谊,永不变的心
7朵康乃馨:喜相逢,我偷偷的爱着你
1玫瑰:唯一
取个‘永恒的爱’‘不变的唯一’‘海枯石烂的爱’
国内目前最知名的插画师都有哪些?擅长哪些风格或题材?马上能想到的是:
1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SingerSargent,1856~192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在欧美两地的优秀人像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画大师。他所画人像生动逼真,为大家所赞赏;在水彩画方面,对于光与形的处理,也非一般画家所能及,他遵从美的需求,永远保持着技法的新鲜,引人入胜。萨金特是美国籍画家,但却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的母亲玛丽是费城皮货商的女儿,年轻时到欧洲游历,非常喜爱意大利,与费城名医费威廉·萨金特结婚后,即迁居各国艺术家与作家荟萃之地佛罗伦萨,两年后生下他。约翰从小受母亲影响爱好音乐和水彩画,喜爱观察大自然作速写。美国著名画家惠斯勒看过他的水彩与素描,赞赏有加。1874年,父母为了鼓励他从事绘画,举家迁往巴黎。萨金特跟随巴黎美术学院著名人像画家卡罗勒斯·杜兰学画。1877年,他参加巴黎沙龙展受到赞赏,杜兰破例答应萨金特为他画一幅像。参加沙龙展使他受到普遍注目,一举成名。后来他到过西班牙、荷兰,专心研究委拉斯开兹和哈尔斯名画,企图寻找名家绘画技巧的秘密。1883年是萨金特生涯中的转折点,换了一间更大更合适的画室,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住进新居。这时他已是沙龙中定期的展出者,成功地树立起一代艺术家的形象。1885年夏天,萨金特离开巴黎到英国。他研究莫奈一系列干草堆绘画。受到莫奈启发,他实验一种新的着色与描绘光的技法,于1887年画了一幅题为《康乃馨、百合,百合与蔷薇》(当时流行歌曲名)的画,参加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览,被该院高价购藏。三十五岁时,萨金特已被英国画坛称为活在世上最卓越的肖像画家。1887年,萨金特在英国乡村的繁茂绿意中专注表达光线与色彩,重新唤起对水彩画的兴趣。后来他曾为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作壁画。1925年4月15日,在最后一幅壁画即将完成之际,一代大师在睡眠中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2美国著名画家——费舍尔(视觉天才)是美国新表现主义画家
3诺曼·罗克威尔(NormanRockwell)1894年出生在纽约,美国现实主义画家,世界著名的插画家,以画生动风趣的美国风情画而闻名。其独特的风格影响了插画界整整一个世纪,生平作品无数,一直到晚年仍然坚持创作,1978年逝世,终年84岁。
关于女神节的手工女神节是在每年的3月7日,这个节日主要是在年轻人里面比较火的节日,每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很多女性都不太想承认自己是妇女,但是同时又不想放弃女性的节日特权,从此以后就有了女神节。大家都把3月7日,也就是3月8日的前一天称为"女神节"。并且,女神也是现在对女孩子的一种爱称,形容女孩子长得漂亮,一般女孩子都会比较喜欢过女神节。
女神节贺卡制作过程:
1、准备所需材料。
2、取出一张纸,对折成小方形。
3、小方纸上画出心形的一半。
4、心形剪下来。
5、在剪出大中小三个圆形。
6、从中间开始往两边反正的顺序折。
7、然后,中间折一下粘在一起。
8、沿贺卡中间线,把折好的心形两边粘在贺卡上。
9、在粘好剪好的心形。
10、上色,写祝福语。
浅谈萨金特的艺术风格
以肖像画著称于世的写实主义画家一萨金特,生于1856年,1925年逝世,享年69岁。萨金特一生热表于绘画事业,终身未娶。他的画风既有意大利式古典明暗和法国式的浪漫,也有英国式的绅士风度和美国式的豪放,一应俱全。他的画风既有印象主义的明亮与鲜艳,也有着现实主义柔和的色彩,二者融合的味道很浓。他在广泛吸收印象色彩的基础上,还不时保留着传统与写实造型的功力,总之,他的画是以直接画法为主,趁湿刻画,不合适就刮掉重画,反复修改,无形中形成了含蓄和丰富的风格,尤其是肖像画,其边缘处理更是不露痕迹,无人能及。萨金特后期的水彩风景画,也是令人赞不绝口,其用色大胆明亮,高度洗练,尤其是对光的把握更是令人叫绝。
奥基夫的人物生平
12岁时,奥基夫被送入一所多米尼加的圣心学校,这里的画室和附近树林和湖泊是她常去的地方,教绘画课的女教师让她观察印度天星兰的细部,这启发了她对花卉细节的持久兴趣。十年后,奥基夫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花卉局部的油画,超越了表面的真实而深入到花卉的本质。这种对人们熟视无睹的自然细节的观察与欣赏在她最初成为艺术家时便开始了。1905年,奥基夫来到芝加哥艺术学院深造,但学院教学的刻板和沉闷使她精神沮丧,不久她便离开了。1907年,她初次来到纽约,加入了纽约艺术学生联盟。世纪之交的纽约是一个繁华而喧嚣的大都市,这里的课程、城市生活和学生旅行个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气息。她在艺术联盟学的课程比她以往所接受的东西要激进得多,美国印象派画家蔡斯在这里教学,这使得奥基夫接受了萨金特式的技法训练。当时,在纽约有一家著名的291画廊,这里经常举行欧洲现代画家作品展,把毕加索等前卫派画家介绍给美国观众。它的主人是脱离派摄影家斯蒂格利茨,在他的周围聚集了马林、杜威、哈维兰等一大批美国现代画家。1908年,罗丹的素描展在291画廊举行时,奥基夫被他那抽象而简约的手法深深打动。1908年秋天,奥基夫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转而到芝加哥从事了两年商业绘画。之后,她参加了阿伦.贝门特教授的暑期美术班。在贝门特的影响下,奥基夫接受了埃舍尔.多夫的艺术思想。多夫的著作《构成》总结了后印象主义和东方艺术的装饰因素,强调了设计与人的本能的结合,揭示了一种美国化的色彩与画面构成方式。这本书激发了奥基夫对东方艺术的兴趣,尤其是其中关于平面构成的方法、形式的简化、色彩和造型象征性和宗教式的运用对奥基夫一生的一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个对奥基夫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康定斯基。在他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提出情感是艺术家精神和灵魂的延伸,而色彩则是情感的隐喻。奥基夫在1913-18年间直接实践着多夫与康定斯基的理论,她作于1913年的水彩画《夜晚的帐篷门》以几个分裂的三角形构成画面,以简略、浓重的色彩强调了自然几何形在绘画中的运用。1912年,奥基夫来到德克萨斯阿马里罗牧场中心学校担任美术课教学。在这里大平原和峡谷的恢宏和神秘使她的艺术与自然靠得更近了。以后,她又得到南科内里达荒原小镇学校的职位,她奔走于德克萨斯和南科内里达教书与作画。她每日沿着荒原作长长的步行,采集着野外的鲜花。她用简洁率真的线和韵律表达着来自平原、星空的自然形式和内向感受,她把作品寄给远在纽约的朋友。这些作品被送到斯蒂格里茨的画廊,斯蒂格里茨为奥基夫的艺术天赋所动,于1917年春在291画廊为她办了一个画展,从此奥基夫开始为公众所知。这一时期奥基夫的艺术灵感主要得之于西德克萨斯大峡谷的自然风景。大峡谷的一切,尤其是夜空和平原令人身心陶醉。她常常沿着山崖长时间地漫步,看土地发出幽光映出如海洋般宽阔的大漠与苍穹。她捕捉天空变幻的色彩,她用红、橙和蓝的色带表现宇宙间的光波,这些来自平原和天宇的光线成为她今后从不厌倦的主题。奥基夫此后的艺术与生活也与斯蒂格里茨联系密切:自从她的首次个展在291举行之后,他们建立了书信来往。1918年夏天,斯蒂格里茨邀请奥基夫来到纽约,并且为她提供了一间工作室。奥基夫作画,而斯蒂格里茨为她拍照。他们的关系逐渐密切,终于,他的妻子把丈夫赶出了家门。这一变故反使他们由朋友成为情人。1924年,斯蒂格里茨正式离婚,并与奥基夫结婚。斯蒂格里茨的爱使奥基夫的生活迅速地变化,他唤起了奥基夫的爱与精神的觉醒,使她更加自信和优雅。同时斯蒂格里茨还将她介绍给他周围的现代派画家和其它文学、艺术界的先锋派人物。1919-1929年的十年间是奥基夫一生中最多产、最丰富的一个时期。 从20年代起,她不断地举行个展,斯蒂格里茨也不断地为她拍摄肖像。在他的镜头下,奥基夫那单纯、叛逆的相貌和以古怪闻名的性格使她成为第一个以其相貌、人生、艺术同时受到公众注意的女画家。她曾两度成为《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引起无数评论家撰文评论她。这十年也是奥基夫艺术的转折时期。她在以往的素描和水彩的抽象探索之上结合了具象的感受,画面变得缓和而有节制。她保持了从大自然获取母题与灵感的方法。她的一个主要对象就是乔治湖。斯蒂格里茨家族在乔治湖边有度假公寓,在斯蒂格里茨离家出走之后,奥基夫和他曾在湖边度过许多快乐的时光。她一生以乔治湖为主题画过许多作品,1923年的《乔治湖》是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画面中水、地面和天空都被简洁地表现出来,色彩被减少到蓝和棕色,地面的形状具有抽象的三角形的尖锐和凝重,只有天空变幻无常且生机勃勃。花卉主题在这一时期也成为奥基夫艺术成长的一个缩影。她最喜爱的主题是美人蕉。她的花卉作品丝毫没有按照现实主义的静物传统那样表现细节,也没有正常的阴影,而是给予画属于它自己的生命。这种生命表现从1918年到1938年间不断变化:美人蕉系列逐渐扩大到中央的美人蕉图像,并让它占据画面边缘。1923年的《红色美人蕉》是一个极致:如诗的、舞蹈的花瓣的抽象,紫红的花瓣位于画面中央亮光的中心,更显示出了花的孤独与神秘。奥基夫的花卉往往强调某种形式和色调。在1927年的《红罂粟》中,那强烈的中国红的花瓣飞伸出画面扑向观众,在极小的画面中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而为她带来巨大声誉的《黑鸢尾》中,最诱人之处是向上弯曲的花的庄严:观众跟随着画家的眼睛进入花的中心,一个紧紧卷曲着的内层花瓣,流动的斜线结构仿佛从钻石的中心发出,与明亮强烈的美人蕉相比显示出一种脆弱之美。对奥基夫的作品评价一直是一常无休止的争论,这首先是因为奥基夫是一个女性画家,其次,更重要的是因为她那闪亮、专注而美妙、脆弱的花卉细部诱发了许多观众对性的幻想,有的人认为她的花卉暗示着人体的生殖器,有一个评论家甚至认为:花中伸出的雌蕊就是阴蒂的描写。而奥基夫本人绝口否认这种比喻,当然,在20年代的美国性仍然是隐秘的,而非公开的。无论如何,奥基夫的花卉在视觉效果上不可避免地给人以性的联想,许多后辈画家都宣称自己作品中对性、生殖器和性感受的描绘都是从奥基夫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奥基夫的声誉在20年代扶摇直上,这当然与斯蒂格里茨的策划安排有关,从1923年开始,《纽约时报》和《纽约人》等重要杂志上频频出现对她的评论文章,她的作品价格在1918-1937年间抬高无数倍:1918年她的素描售出不到100美元,1927年达到3,500美元,1937年她的大幅花卉据说最高以10,000美元成交。奥基夫的艺术生涯也达到了巅峰。1929年夏天是奥基夫艺术生涯的另一个转折点,她离开了纽约来到了新墨西哥州的陶斯。奥基夫的离去是因为她与斯蒂格里茨的感情危机:由于她孤僻的性格和对公众的逃避使她与生活于公众中心的斯蒂格里茨产生矛盾。而正是在这时,另一个女人进入了斯蒂格里茨生活。奥基夫带着一颗破碎的心来到了陶斯。陶斯曾经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这里的辽阔而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绚烂的色彩令奥基夫暂时忘却了感情的伤痛。在这里,她驾车驰骋于一望无际的大漠,沐浴落日余辉。这里海拔8,000英尺的高原,干燥、清洁的空气和强烈的色彩把奥基夫从乔治湖畔灰绿色的阴郁和纽约的嘈杂中解脱出来,大地与夜空唤起她在德克萨斯大峡谷时内心的野性和不驯。在这片神奇的领地,奥基夫建立了自己的画室。它位于一个叫幽灵牧场的地方,这里比任何地方更像她的家,与世隔绝,四周散落着仙人掌、刺梨和山艾树。宽敞的画室,它的巨大窗户向着沙漠和陡峭、赤红的崖壁。30年代后的奥基夫更多的时间是呆在沙漠,她孤独但却心情平静而愉快,她放松地工作,自作主张,率性而行。在沙漠里,她选择贝壳、骨头、山丘、十字架和古老的砖石教堂来表现她所思索的死亡,寻找着新的图像来表现她逐渐从斯蒂格里茨的影响下独立出来的愿望。这种色彩绚烂的荒原环境正适合她的心情和艺术需要。在这里,奥基夫几乎画遍她所能看到的每一个角落,在孤独的时光中编写着她的人生。这以后的十年中,她的绘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色彩变得强烈、夸张。她对色彩的想象力与自然结合在一起。她完成了《陶斯教堂》《沙漠山丘和花》等组画。到1931年,她则以画牛头骨为主。头骨系列中那种对比的效果表达了一种游离于生与死、现实与虚幻、男性与女性这些对立概念间的冥想。这些如梦如幻的拆开的头骨也是画家精神与肉体上忍受痛苦的象征。奥基夫以花为中心的绘画从30到40年代开始转换,显示出更多的心情与态度:或大而丰满,或小而精致。1936年的向日葵系列有着凡高般的明晰有力,比以前的花卉更具有生命力。两幅夜晚开放的有毒的沙漠植物曼陀罗都是放大了的真实事物,它们显得大胆而充满幻想:花瓣如白云般膨大,黑绿的中心和种子既有异国情调而又充满死亡气息的美丽,与早期的花卉比较,这些巨大的花卉中有着更多的能量,但更少微妙与确切的细节。1936年奥基夫的作品在纽约展出又一次造成轰动,批评家芒福德评论说:“每一件作品都是她自传中的一章,但这种对应关系隐藏得非常巧妙……这个展出为奥基夫的景慕者带来了生命的苏醒和春天的回声,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完美,也拥有神秘的力量和隐藏着的灵魂──这不是凡夫之眼所能看到的。”新墨西哥的自然环境对奥基夫的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批评家把她这一阶段的绘画概括为“光、广阔的土地及色彩”。这些作品以其全景式的构图、纪念碑式的庄严、静态的带状构成、强烈的色彩、平面的刻划、紧密而不坚硬的边缘、自然形式与人体形式的沟通为特点,形成了她的现实主义与抽象结合的、宁静的、没有激情的、永恒的品质。1945年,奥基夫买下了新墨西哥阿比克荒凉村落的一所废弃的教会建筑,将之改建成她长期的隐居所。当地居住着操西班牙语的居民,奥基夫在这里完全离群索居。她建造了围墙保护她的居所和她封闭的波斯花园,在其中她独自作画与生活。正如她的作品一样,她后半生的生活也是简单、宁静而诗意的。完成于60年代的《云上的天空》以其巨大而高深莫测的风格成为她后期艺术地位的象征。
英国色彩清新插画师-目前最具代表性,风格独特的插画师都有谁
Wild_ife|英国儿童插画家插画师_mily_ughes作品欣赏
英国儿童插画家EmilyHughes擅用铅笔和淡彩的绘制,营造出一种自然蓬勃、风趣迷人的画风,传达出和读者之间的共鸣。
埃米莉·休斯是一位英国儿童插画家,但在夏威夷的成长经历给了她许多灵感,她的绘画强烈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情和向往。2012年,她凭借《娜娜的形状像香蕉》获得了麦克米伦图画书奖。2014年,她创作的《野孩子》广受赞誉。2015年出版的新作《小园丁》一出版就受到《柯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赫芬顿邮报》、美国国家公电台等媒体的一致推荐。
Emily的画风也像是这本书的标题一般充满了野性,在四处纷飞的线条里,神奇地以极细腻的方式表现出每一处场景,若是读者能够仔细观察,在众多景色里都可以有意外的新发现,而这又是看绘本的另一个乐趣所在,不经意的小惊喜总叫人为作者的巧思而赞叹。
在世俗的眼光里,这是对、那是错,但也因此而抹杀了许多的创意、限制了想象的突破,当我们都被局限在小小的框框里时,单纯的绘本总能提醒我们人生的美好,并且鼓舞人们勇往直前、奋力追求,这应该算是读绘本的第三个乐趣吧!
在这本由夏威夷艺术家埃米莉·休斯创作的这本美丽的绘本中,我们遇见了一个属于大自然的小女孩。小鸟教她如何说话,小熊教她如何吃东西,小狐狸教她如何玩耍。她不懂得何为害羞,浑身洋溢着遮掩不住的野性。这个野孩子就这样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某一天,她被一些和她长得很相似的奇怪动物设下的陷阱捉住。在野孩子眼里,这些动物讲话的方式、吃东西的方式、玩耍的方式都不正确。她弄不懂他们的行为,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住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里:这里没有绿色,没有树木,没有动物,没有河流。现在她生活在城市文明带来的舒适生活中,但是她适应这种舒服的文明生活吗?在这本作品中,她将无与伦比的幽默感融入图画。她的作品充斥着绚烂的色彩、神秘的氛围、震撼的视觉效果,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沉迷在这种野性之美中。
《野孩子》这本书是向大师莫里斯·桑达克致敬的经典之作——它们具有相同的创造性、突破性的艺术和出人意料的精彩。
目前最具代表性,风格独特的插画师都有谁?马上能想到的是:1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SingerSargent,1856~192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在欧美两地的优秀人像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画大师。他所画人像生动逼真,为大家所赞赏;在水彩画方面,对于光与形的处理,也非一般画家所能及,他遵从美的需求,永远保持着技法的新鲜,引人入胜。萨金特是美国籍画家,但却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的母亲玛丽是费城皮货商的女儿,年轻时到欧洲游历,非常喜爱意大利,与费城名医费威廉·萨金特结婚后,即迁居各国艺术家与作家荟萃之地佛罗伦萨,两年后生下他。约翰从小受母亲影响爱好音乐和水彩画,喜爱观察大自然作速写。美国著名画家惠斯勒看过他的水彩与素描,赞赏有加。1874年,父母为了鼓励他从事绘画,举家迁往巴黎。萨金特跟随巴黎美术学院著名人像画家卡罗勒斯·杜兰学画。1877年,他参加巴黎沙龙展受到赞赏,杜兰破例答应萨金特为他画一幅像。参加沙龙展使他受到普遍注目,一举成名。后来他到过西班牙、荷兰,专心研究委拉斯开兹和哈尔斯名画,企图寻找名家绘画技巧的秘密。1883年是萨金特生涯中的转折点,换了一间更大更合适的画室,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住进新居。这时他已是沙龙中定期的展出者,成功地树立起一代艺术家的形象。1885年夏天,萨金特离开巴黎到英国。他研究莫奈一系列干草堆绘画。受到莫奈启发,他实验一种新的着色与描绘光的技法,于1887年画了一幅题为《康乃馨、百合,百合与蔷薇》(当时流行歌曲名)的画,参加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览,被该院高价购藏。三十五岁时,萨金特已被英国画坛称为活在世上最卓越的肖像画家。1887年,萨金特在英国乡村的繁茂绿意中专注表达光线与色彩,重新唤起对水彩画的兴趣。后来他曾为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作壁画。1925年4月15日,在最后一幅壁画即将完成之际,一代大师在睡眠中去世,享年六十九岁。2美国著名画家——费舍尔(视觉天才)是美国新表现主义画家3诺曼·罗克威尔(NormanRockwell)1894年出生在纽约,美国现实主义画家,世界著名的插画家,以画生动风趣的美国风情画而闻名。其独特的风格影响了插画界整整一个世纪,生平作品无数,一直到晚年仍然坚持创作,1978年逝世,终年84岁。参考资料:
伦敦插画师_harlotte_ger_淖髌沸郎分享一组来自伦敦插画师CharlotteAger的作品~
Charlotte是位高产的插画师,之前也介绍过不少她的作品。第一眼就被这组图清新的配色吸引,给这个炎热的夏天注入一抹清凉。风景经过她的“加工”,让人感觉到身边到处是值得描绘的风景~
通过这组图可以看出作者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双眼,然后再用画笔记录下来,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水彩大师作品
水彩大师的作品有:安德鲁·怀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温斯洛·霍默的《夏夜》,安德斯·左恩的《在莫尔烤面包》,萨金特的《Madam X》,卡尔·拉森的《银桦树下的早餐》,卡罗尔·埃文斯的《西海岸:国土迷雾》。
一、安德鲁·怀斯:一代人的诗意与乡愁
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被评论为“引起怀乡之情的写实主义”,继承了写实的传统又能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安德鲁·怀斯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艺术界被推广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同于当时影响了不少年轻的中国画家。
二、安德斯·佐恩
瑞典画家、蚀刻师和雕塑家。1875年入斯德哥尔摩皇家美术学院,1881年毕业后到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及巴尔干半岛等地旅行作画,在巴黎和伦敦逗留期间,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启发,开始研究光与色的关系。自此以后,他的画面清新明朗,笔法畅快。
三、温斯洛·霍默
温斯洛·霍默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画风具典型的美国特色,既现代又古朴、与梭罗、麦尔维尔、惠特曼等文学大师并列,在美国艺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油画和水彩画。
水彩插画儿童-儿童沙画怎么玩
胸有成竹——韩国插画漫画家金政基(KimJung-Gi):下篇(接上篇)(本文刊载于《cgworld时代漫游》2011年10月刊,文中所有图片归金政基先生版权所有)金政基先生为《YoungJump》杂志《FunnyFunny》专栏绘制的作品而《YoungJump》杂志的《FunnyFunny》专栏,更是金政基探索漫画表现方式可能性的试验田。有一幅单页彩稿,描绘了这么一幅场景:一位满身是血的青年男子走上电车,跌跌撞撞地走向车尾,将自己的一颗心献给一位女士。那位戴着眼镜、冷若冰霜的女士看着捧在眼前的一颗真心,泪水从腮旁滑落。只见她慢慢拉开衣服,露出胸前的一抹刀痕,密密麻麻的线脚里不知是少了一颗心,还是已经将别的男人的心缝了进去虽然不着一字,但却将“恨不相逢未嫁时”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金政基最新的创作计划,是将贝纳尔.韦尔贝2006年出版的小说《LePapillonDesEtoiles》(《ButterflyoftheStars》,译为《群星之蝶》)改编成漫画。这部小说描写了一群地球人乘坐大型宇宙飞船逃离地球、在浩瀚宇宙中展开千年之旅的经历。韦尔贝的小说一向以想象力丰富著称,虽然以科幻为主题,其中却包罗万象,涉及历史、宗教、哲学和生物科学等多个领域。在这一点上,倒是与金政基创作时选取素材的多样性相得益彰。不过,要还原韦尔贝笔下的大千世界,璀璨银河,对于金政基来说亦非易事。谈及未来事业的目标和方向,金政基说:“一直希望画出能够挑战外国漫画名家的作品。也想创作那种描绘带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剧。比如,在一个描述摩托车竞赛(Motorbikeracing)的故事里,将故事的重心放在修理工(Mechanic),而非竞赛者(Racer)身上。又或者以军事题材为主题,创作以特种部队为主角的故事。”在数码绘画大行其道的今天,金政基依然坚持着传统的手绘方式。“电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如果能够灵活运用的话,能画出非常好的作品。不过因为我一直坚持手绘,对徒手创作更为熟练,相信用自己的手和笔能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味道。但是有时间的话,也想学习电脑作画,尝试更多的作画方法。不过如果太依靠电脑的话,作品会有一种标准化的感觉,所以自己对数码绘画多少有些回避心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政基平时的创作自然离不开称手的工具。日本原装的针管笔(COPICMultiliner0.2,0.25)、德国进口的施德楼针管笔(STAEDTLERpigmentliner0.05,0.2,0.3)、日本百乐超细钢珠笔(PILOTHI-TEC-C0.03),以及德国原装红环美术钢笔(RotringArtPen)都是他最爱的手绘兵器。在给画稿上色时,则多用油性有色铅笔和水彩。至于纸张,金政基倒是不挑剔,除了最常用的200g图画纸和A4纸之外,凡是视野所及的纸张都能拿来作画,这也解释了他的草图集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速写随随便便的涂抹在报纸和便签上。看金政基作画,最叫人惊叹的是他落笔之前从不打草稿,经营位置、构图布局、章法考虑全在心中。这种绘画方式,倒与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所倡导的“重大体,近精微。落一笔而定全局,继之以全其神采”的画法非常相似。在刚刚结束的韩国富川国际动漫展上,金政基花了三天时间,在长9米的巨幅白布上画下了一个具有鱼眼变形效果的游行场面,人物、车马齐备,姿态各异,令人叫绝。“一旦决定画什么之后,先在脑海中勾勒出大致的场景,立马下笔。落笔勾勒时不是仔细的画,而是点到为止,然后在上面用油性有色铅笔或是用水彩上色”。金政基坦承自己与其他画家相比,在画稿上画出Sketch花费的时间很短,“主要是因为构想出场景后,几乎不需花费时间去找资料,大部分图像都好像储存在脑海里,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照着描下来就可以。虽然少量复杂的图像还是需要参考相关的资料,但是大部分只见过一次的画面和场景,在下笔时都可以构现出60%——70%(这家伙果然有一双写轮眼!)。”除了创作前的成竹在胸和创作时的下笔如神,金政基对自己作品最满意的地方,还在于作画素材的多样性和题材的广泛性。“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活的生物,还是人工制品,凡是眼睛能看到的都是我的素材,皆可入画。”在金政基创作的插画中,以“人鱼刺身”(以美人鱼作为刺身的食材)、“牙医”、“纹身男女”和“捕鱼”为题材的作品出现频率最高。其中,以“人鱼”为主题的作品表现力最为惊人:挤迫狭窄的寿司店中,老师傅手持利刃,在一条人鱼的鱼身上切片取材。老师傅的坦然,伙计的木然,以及一旁大快朵颐的食客的漠然,与任人摆布的人鱼构成了强烈反差,效果极为惊悚。谈到创作以上作品的灵感来源,金政基说:“平时主要从众多的影像和书本中,还有经历的事情中努力寻找灵感,比较喜欢军旅生活,表现丰富的,机械类,以及动物类的题材。之所以多次以人鱼为主题,主要是因为人鱼会使女人的体态呈现更为多元化的元素。仔细描绘牙医和纹身的场景,是因为对精细的器械和手术场面比较感兴趣。至于作品中多次出现渔民出海或捕鱼归来的画面,则是因为我在高中之前一直在海岸城市生活,对渔民的生活场景比较熟悉”。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和漫画家,金政基更是滔滔不绝,“初高中时代,深受日本漫画家的影响。特别喜欢鸟山明、大友克洋和士郎正宗。到了大学时代,则更欣赏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IlyaYafimovichRepin,1844—1930),以肖像画著称于世的美国写实主义画家萨金特(JohnSingerSagent,1856—1925),以及被《纽约时报》誉为“本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的插画家诺曼·洛克威尔(NormanRockwell,1894——1942)。”“大学时代对写实性的画比较感兴趣,自然而然的对中国画家有所接触。非常喜欢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1904—1986)_摹读髅裢肌罚乖阉谇缴瞎勰ΑW罱构郝蛄怂蚀笫_匚讼壬1940——)的水彩画画集。”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关维兴先生为林海音女士的《城南旧事》绘制的水彩插图,以及老爷子画的儿童头像说到业余爱好,金政基终于展现了自己的宅男本色,“烟酒不沾,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爱好的话,那就是喜欢收集漫画书,安达充的《接触》,大友克洋的《阿基拉》,鸟山明的《阿拉蕾》,池上辽一的《哭泣杀神》,江川达也的《东京大学物语》,还有莫比乌斯的漫画,都很喜欢。”对于中国的漫画家和作品,金政基也并不陌生,说自己比较欣赏香港漫画家马荣成的《风云》,以及大陆漫画家黄嘉伟的《伢三》。中国大陆对于金政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他坦言自己对中国文化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不过小时候看过《三国志》、《西游记》、《少林寺》,功夫片也看了不少,而四大名著和孔子的儒学在韩国也是很流行的书籍和文化,所以多多少少有所了解。在请金政基为中国读者说些什么时,他写下了下面这段话:“漫画就是画家把自己理解和知道的东西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所以必须不断学习,不停的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要多听,多看,多体验,多收集,然后去活用在作品里。就我自身而言,在画画方面倾注了太多心思,如果能在故事方面多加学习,有可能会成为更优秀的漫画家。最后,健康为王。”我想退出潭州课堂插画学习怎么办?只要符合公司相关规定和合同的约定,是可以申请退费服务的。第一步是联系您的售后服务老师潭州教育从开始报名到售后服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有相关部门来帮助您解决问题,其中关于退费、投诉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拨打潭州售后服务电话找到售后服务的老师。第二步是将您的相关报名信息反馈给售后的老师找到售后的老师后可以将您报名的相关情况(姓名、联系电话、报名分公司、报名科目等)以及具体诉求(比如退费、开课等)反馈给售后的老师。第三步是和售后老师或者售后老师安排的其他负责人协商退费的相关问题。协商一致后就可以等待退款的到账啦,其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售后老师咨询进度。儿童沙画怎么玩
首先,准备好傻瓜图样,和成品图样,然后要求小孩子按照图样来进行涂抹相应颜色的沙子,这样沙画就完成了。沙画是不需要用水的。
沙画,顾名思义就是用沙子做画。先有一个画好图案的不干胶模版上面的每一部分均说明小刀提前刻出轮廓,做画者只需在做画的时候用一根牙签轻轻将每一部分揭起,然后将喜欢的颜色的沙子倒在上面。作品以鲜明线条和柔和的色彩将艺术化所蕴涵的深切思想表现为大众化的美感,极具视觉冲击效果,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概念与观赏效果的完美结合。
沙画,即用沙子做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采用产自神奇大自然的天然彩沙,经手工精致而成。一般来讲,先有一个画好图案的不干胶摸版,上面的每一部分均用小刀提前刻出轮廓,做画者只需在做画的时候用一根牙签轻轻将每一部分揭起,然后将喜欢的颜色的沙子倒在上面(不干胶自然会粘住沙子),即可。沙画具有独特的表演魅力,能使现场观众进入梦幻般的感觉和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沙画是写意的,永远让人期待下一幅的精彩。一撒、一摔、一抹、一勾、一挑、一拍,手法都很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目前最具代表性,风格独特的插画师都有谁
马上能想到的是: 1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在欧美两地的优秀人像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画大师。他所画人像生动逼真,为大家所赞赏;在水彩画方面,对于光与形的处理,也非一般画家所能及,他遵从美的需求,永远保持着技法的新鲜,引人入胜。 萨金特是美国籍画家,但却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的母亲玛丽是费城皮货商的女儿,年轻时到欧洲游历,非常喜爱意大利,与费城名医费威廉·萨金特结婚后,即迁居各国艺术家与作家荟萃之地佛罗伦萨,两年后生下他。约翰从小受母亲影响爱好音乐和水彩画,喜爱观察大自然作速写。美国著名画家惠斯勒看过他的水彩与素描,赞赏有加。 1874年,父母为了鼓励他从事绘画,举家迁往巴黎。萨金特跟随巴黎美术学院著名人像画家卡罗勒斯·杜兰学画。1877年,他参加巴黎沙龙展受到赞赏,杜兰破例答应萨金特为他画一幅像。参加沙龙展使他受到普遍注目,一举成名。后来他到过西班牙、荷兰,专心研究委拉斯开兹和哈尔斯名画,企图寻找名家绘画技巧的秘密。 1883年是萨金特生涯中的转折点,换了一间更大更合适的画室,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住进新居。这时他已是沙龙中定期的展出者,成功地树立起一代艺术家的形象。 1885年夏天,萨金特离开巴黎到英国。他研究莫奈一系列干草堆绘画。受到莫奈启发,他实验一种新的着色与描绘光的技法,于1887年画了一幅题为《康乃馨、百合,百合与蔷薇》(当时流行歌曲名)的画,参加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览,被该院高价购藏。三十五岁时,萨金特已被英国画坛称为活在世上最卓越的肖像画家。 1887年,萨金特在英国乡村的繁茂绿意中专注表达光线与色彩,重新唤起对水彩画的兴趣。后来他曾为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作壁画。1925年4月15日,在最后一幅壁画即将完成之际,一代大师在睡眠中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2 美国著名画家——费舍尔(视觉天才)是美国新表现主义画家 3 诺曼·罗克威尔(Norman Rockwell)1894年出生在纽约,美国现实主义画家,世界著名的插画家,以画生动风趣的美国风情画而闻名。其独特的风格影响了插画界整整一个世纪,生平作品无数,一直到晚年仍然坚持创作,1978年逝世,终年84岁。参考资料: http://www.hbep.com/applications/sysapp9/AppView9.php?id=1109732020
萨金特的介绍
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美国肖像画家。生于佛罗伦萨,生平多在意、德、英、法等国度过。曾钻研委拉斯开兹等人的技法。作品多为国际大资产阶级及其家属画的肖像画,技法纯熟;除油画肖像及水彩画外,也为美国波士顿图书馆做装饰画。作品有《列布尔斯台尔爵士像》、《温汉姐妹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