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以下哪些建筑位于里斯本
以下哪些建筑位于里斯本:探索里斯本的建筑之美介绍里斯本是葡萄牙的首都,也是整个葡萄牙最大城市,位于大西洋的北岸。里斯本以其美丽的建筑、良好的气候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而闻名,是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里斯本的各种建筑。贝伦塔首先要介绍的是贝伦塔,这座历史悠久的塔楼是著名的里斯本地标。它建于公元1514年,原本是为防御城市而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了里斯本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登上贝伦塔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欣赏到城市的美丽风景。圣乔治城堡圣乔治城堡建于公元6世纪,它是里斯本城的另一座地标性建筑。这座城堡坐落在城市的最高点,远眺大海和整个城市的壮丽景色。它曾经是城市的防御工事,现在已经成为了里斯本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里斯本大教堂里斯本大教堂是一座壮丽的建筑,建于1147年,是里斯本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这座大教堂拥有华丽的内部装饰和壮丽的建筑设计,其中最著名的是教堂的哥特式拱门。如果你想探索里斯本的宗教文化,那么这座大教堂是一个很好的起点。里斯本的城市规划除了这些具体的建筑之外,里斯本的城市规划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里斯本建筑采用了欧洲传统的设计手法,通过创造宽阔的大道和城市广场来减少城市拥堵。同时,里斯本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文化氛围的城市,许多建筑和公共空间都反映了这一点。结论总之,里斯本是一个迷人的城市,拥有许多美丽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它不仅是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胜地,还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的城市。如果你想探索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那么里斯本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目的地。
介绍下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葡萄牙语:Lisboa 、 英语:Lisbon),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位于该国西部,城北为辛特拉山,城南临塔古斯河,距离大西洋不到12公里,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城市,南欧著名的都市之一。里斯本是工业城市、国际化都市,如今是葡萄牙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亦是欧洲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里斯本港是国际海港。里斯本西部大西洋沿岸有美丽的海滨浴场。中文名称里斯本外文名称葡萄牙语 Lisboa;英语 Lisbon行政区类别葡萄牙首都所属地区葡萄牙面积84.8平方公里人口564477人方言葡萄牙语气候条件地中海气候著名景点圣乔治城堡,航海纪念碑,贝伦塔,热罗尼姆斯修道院等机场里斯本波尔泰拉国际机场
里斯本圣乔治城堡是什么建筑风格
可分为“八”大风格: 1、“古典柱式”,也称“希腊式” 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风格,因其构图以柱子为基础,故名。柱式包括台基、柱子、檐部三部分,各部分之间以及柱子的间距均以柱身底部直径为基数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古希腊人推崇人体美、讲究度量及秩序和谐的美学思想。分为两种柱式、“多立克柱式”象征男性的雄壮、刚劲和魁梧,“爱奥尼柱式”象征女性的柔美、清秀与典雅。两种柱式都下粗上细,给人生机向上的感受。因人们常会对高柱产生中细易断的错觉,故建筑中的柱子一般都是中间略粗。 2、“拜占庭式” 4世纪至15世纪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兴起和流行。由古典时期重视外部形式的处理,转而重视内部空间组织与装饰。拜占庭艺术装饰性重于真实性,追求颜色调配中的乐趣。反映出王权与神权的超人力量,以及基督教的神秘主义美学思想。这种风格在雕塑中轻立体造型,偏好低浮雕。 3、“罗马式” 10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后流行于西欧各国。多见于教堂建筑,在建筑形态上强调石材的纯重感,采用圆拱门,有高高的穹顶,外观整体给人以沉稳乃至粗拙的形式感。技法一般缺乏写实,寓意宗教热情和兴奋于古拙的形体之中。常以丰富而具有空想意味的雕塑作为建筑物的装饰。罗马式不注重再现空间的、立体的形象,往往用直观的方法,强有力地表现某种基督教的观念内容和装饰意图。 4、“哥特式” 12世纪兴起于法国北部,17世纪流行于西欧各国。它崇尚中世纪的象征手法,具有寓意性和神秘性。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浮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哥特式雕像的特色是不合乎自然地延伸比例,着重刻画人物的表情,表现崇高精神境界的面容和动作。 5、“文艺复兴式” 15~17世纪在文艺复兴思潮影响下流行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视立体感,把色彩放在第二位;在外貌与姿势上选择感兴趣的人物进行雕刻,并竭力加以理想化,使之具有崇高品质,表现其细腻感情。 6、“巴洛克式” 17世纪意大利的艺术美学风格。其特点是一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倾向于豪华和浮夸,追求动势与起伏的效果,力图造成幻象。在建筑上运用矫揉的手法,以及透视和夸张的雕像等,使建筑在透视与光影之下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7、“法国古典式” 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于法国。推崇永恒的、规则的、合乎逻辑的法则,讲究严格的艺术规范。在建筑造型上,主要效法罗马建筑的三段法,将立面横向划分为基座、柱廊或门窗、檐部三段,在纵向又划分出中间突出、两侧对称三段。法国古典式建筑都较宏伟和富有节奏感,对以后的建筑潮流具有一定的影响。 8、“洛克克式”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崇尚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纤巧、浮华、烦琐,表现了贵族的审美趣味。在建筑上追求外形富丽堂皇,装饰精巧奇特,以不对称见长,以采用C形,S形和漩涡形等复杂曲线著称,色彩轻淡柔和。没有壮丽的感觉或诗的意境。
里斯本的旅游
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 河上架有萨拉扎尔大桥,长3018米,中心跨距1013米,为欧洲最长的吊桥。里斯本沿特茹河延伸,城区范围不大,十分适合步行,自由大道和罗西乌广场为市中心。主要古迹集中在阿尔法玛区。市郊贝连虽然距离里斯本有点远,但确聚集相当多的博物馆及纪念碑,是里斯本之旅必到的景点。这里还保存有葡萄牙帝国的光荣,从维护良好的博物馆及古迹上,可以怀想当年帝国的兴盛及奢华。里斯本的旅游业对推动首都向现代化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里斯本西部大西洋沿岸的美丽的海滨浴场,是葡萄牙著名的旅游区,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100多万旅游者。里斯本已成为葡萄牙最大的旅游城市。葡萄牙人都说没有看过里斯本的人等于没有见过美景。这座美丽的城市里最好的大街位于太加斯河口(提荷河),太加斯河流向大西洋,并形成一个名为“槁之海”的内陆海,它是世界上最壮丽的自然港口之一,以大航海家在此启航著称。在太阳落到北岸小山上时,里斯本骄傲地展现她的宫殿、教堂以及跨越七座小山的老街。虽然老街慢慢地褪色,但是依旧让人记起当年的黄金时代。最早在此水域泊船的是公元前1200年的腓尼基人,他们将这个后来叫做Lisboa或Lisbon的泊船处称为“和平之港”。这座城市先是由罗马人和西哥特人开发的,后来便是占领了该市的摩尔人。先知的绿旗在里斯本圣乔治城堡的防御工事上飘扬了长达400年之久。1147年,里斯本被阿方索一世领导的基督教十字军占领。战争胜利来之不易,其决定性事件是马廷·莫涅兹的牺牲,为了让基督徒大军袭击敌方大本营,莫涅兹只身插入圣乔治城堡的大门中,活活被夹死,让基督徒大军得以破门而入。城市的宝库从此开始满溢。有自里斯本出发的船只前往非洲进行贸易,也有经由陆路而进行的买卖。当十五世纪后期,瓦斯科·达·伽马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佩德罗·阿瓦雷斯·加布拉将巴西变为殖民地时,葡萄牙首都变成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葡萄牙成为了世界强国。这个黄金时代的象征性标志是在太加斯河上装修华丽的贝伦塔。经由航海所运回的黄金、白银、宝石、丝绸、香料、珍奇植物和诸如活犀牛等动物都在这座瞭望塔附近卸下船来。当曼纽尔一世在特殊场合检阅队伍时,他的身边总有六头大象和一头驯养的豹陪伴着。感谢上帝所有的恩赐,让曼纽尔王拥有宏伟的杰朗尼摩斯修道院,这是曼纽尔式建筑的优秀典范——哥特式、摩尔式及印度式建筑的结合。共花了60年时间来建筑这座灰白砂岩、三层拱顶的教堂。该寺院是里斯本重大灾难中幸存的少数重要建筑之一。一次地震、三次海啸以及1755年万圣节连续不断的大火毁坏了整个城市。三万人被倒塌的墙压死、被波浪淹没,或被熊熊烈火烧死。15000栋房屋、300座宫殿和110座教堂被毁坏。里斯本完美的比例归功于负责城市重建的彭巴尔侯爵的现代观点。彭巴尔将35000㎡的商业广场设置在太加斯河畔的一座王宫旁,如今已成为里斯本最明亮的宝石之一。凯旋门在它的北侧,通向新建有对称型码头的拜萨区或下城区。1988年这里的一场火灾烧毁了18座建筑物。罗西欧区和拜萨区接壤的地方,今天已成为里斯本最活跃的广场,1820年,一名据称是异教徒的人在这里被活活烧死。离这儿不远便是瑰丽的自由大道,行人可以在橡树和紫葳下乘凉或是在路边遮阳咖啡座休息。当筋疲力尽的观光客翻阅旅游指南,计划他们今天剩余的旅程时,许多里斯本人不顾汽车刺耳的喇叭声,正享受午休时间的小憩。在这个有85万居民的城市里,值得一看的东西不少。你可以通过陡峭的阶梯来到圣乔治城堡,看看42个博物馆的其中一个,或者尝试搭乘连接里斯本下城区到上城区的缆车。或者你可以在古老的“诗人学会”咖啡屋喝上一杯浓缩咖啡,看看正从你身边经过的世界,或者在瑞巴多罗吃些刺手的龙虾,接下来或许可以到“吉祥瞭望台”,边喝葡萄酒,边听甜美而忧郁的“法多”悲歌,里斯本人称之为“思乡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