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圣罗马帝国起点

神圣罗马帝国起点(神圣同盟威尼斯同盟)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5-11 22:52:09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神圣同盟威尼斯同盟

1508年12月,由於威尼斯共和国借驱逐法国之机大肆扩张领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势力联合起来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员包括西班牙、法国、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共同对威尼斯作战。佛罗伦萨、费拉拉、曼图亚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先后加入该同盟。1509年4月,罗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同年春,法国出兵威尼斯,占领它在伦巴第的领地,在5月14日米兰附近的阿尼亚代洛一战,击败威尼斯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然而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壮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组成「神圣同盟」,共同对法作战。1512年,法军以2.5万人、火炮50门的兵力在拉文那战役击溃由1.6万人、24门火炮组成的西班牙军队。但是,由於政治形势的逆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召回德国雇佣兵、瑞士雇佣兵投向威尼斯,法军被迫退却,并於1512年底放弃伦巴第。

西方文明中的历史,到底指的是哪些地区的历史呢

在我国,历史教学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这里的“世界历史”显然不包括中国,其实就是外国史。

外国史就是西方史吗?肯定不全是,起码在任何单独讨论西方文明史的著作中都不会涉及印度。

那么何为西方文明?何为东方文明?

由于地球是圆的,东西必然是相对而言的。以中国为起点,印度都是西天。以希腊为起点,古埃及都是东方。

在世界文明史上,西方(the west)又是一个特指而又模糊不清的概念。

1、狭义上的西方文明特指西欧文明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后,整个欧洲的走向也分为两部分。

欧洲西部为西罗马帝国的遗产,大致以波兰为界,主要为拉丁人和日耳曼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狭义上的西方文明就是特指西欧的历史,也就是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一个个崛起的世界霸主的历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等,这个范围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概念。

而东罗马帝国的遗产——东正教文明则不包含在内。

2、广义上的西方文明则要追溯到古希腊

这个世界,不止中国人喜欢悠久的历史,欧洲人也不例外。

从人种来说,现在的欧洲人与当年的古希腊、古罗马人相距甚远,但这不妨碍欧洲人把古希腊、古罗马作为文明的源头

打一个比方,现在的欧洲人与古罗马的关系,就像匈奴与汉朝的关系。

只不过,中国还是中国,而欧洲已经被罗马时代的三大蛮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占领。

因此广义上的西方文明包括从古希腊文明开始,经罗马帝国、中世纪至大航海时代,再到今天整个欧洲的历史。

世界文明史自东向西大致分为中国、印度、中东、欧洲四大文明区域,广义上的西方文明史便是这第四部分亚欧大陆最西边的历史。

3、更广泛的西方文明则包括中东的历史

古希腊并非原生文明,而是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下产生的,如果想要讲清楚古希腊文明的由来,中东文明史便不可不讲。

假如现在中东的人种与欧洲相同,又或者都信仰伊斯兰教,大约欧洲人会很乐意将文明史的源头推至美索不达米亚(即今伊拉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今日的中东是伊斯兰的世界,是基督教世界的死敌,二者已相争千年。

更广泛的西方文明史,会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文明,但又不愿意将其称为“西方”,于是创造了一个名字——“古代的东方”或者“东方的遗产”。

至于公元7世纪崛起的伊斯兰文明,不好意思,即使其版图西达大西洋沿岸,包括西班牙,一样是东方。

4、对于中国人来说,过了葱岭都是西方文明史

许多史书中,会将中东和欧洲史称为“西方文明”,印度和中国称为“东方文明”。

可是,印度从人种(雅利安人)和历史参与度来看,与中东的关系更为密切,比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大英帝国都曾统治印度。

对于国人来说,葱岭以西是另一个世界,它沿着

埃及帝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美国

这个路线更迭,而葱岭以东是华夏文明的世界,这个世界很纯粹,从来都是以中国为中心,近代我们曾经打了一个盹,现在又将成为东亚的中心。

如此看来,我国的教科书也没有错,世界史便是外国史,外国史便是西方史,这大约是最广泛的西方历史概念了。

以上就是西方文明史这个概念混乱的范围,其实换做东方文明史,这个概念也一样混乱,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是东方还是西方?

关于神圣罗马帝国得问题

公元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公元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三十年战争为何成为欧洲近代史的开端呢

这是因为这场战争以后很多欧洲国家的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而且很多的人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变化,欧洲开始走向了近代文明。

法国和德国,为啥一个走向了统一,一个走向了分裂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在经历过内战之后分裂成了三个部分,是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

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过后,西法兰克王国逐渐转化为了法兰西王国,即如今法国的雏形;而东法兰克王国则转化为了神圣罗马帝国,即如今德国的前身。虽然二者皆为法兰克王国的直系分支,但在中世纪时期,两个国家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法兰克王国早期疆域图

二者的起点基本相同

在法兰克王国被切割为三大部分之后,国王的数量就从一人激增至三人。后世为了方便区分,故而将三者分别称之为西、中、东法兰克王国。但实际上在法兰克王国刚刚分裂之际,三个王国依旧沿用了"法兰克王国"为正式的官方名称。

三个法兰克王国不仅沿用了旧的国名,也沿用了法兰克王国旧的分封制度。这也就意味着,西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或者说法兰西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都处于同一起点,二者的发展轨迹也应当是极其相似的。

法兰克王国分裂后的局势图

在法兰克王国刚刚分裂之际,王权就受到了重大的削弱。当三名国王分别获得了治理王国一部分的权力之时,自查理·马特以来历代国王强化君权的努力几乎全部付之一炬。与之前相比,这一时期的三名国王更像是诸侯共主。毕竟国土面积的缩小和王国分裂前的内乱,直接导致了地方诸侯势力的膨胀。

诸侯势力的膨胀,也就意味着王权的地位和影响力会随之下降。再加上封建制度天生带来的弊端,即很容易出现分裂的局面,因此早期的西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基本无法控制地方诸侯。

法王权力不断加强,帝国皇帝的皇权逐渐旁落

时间来到一百年多年后,东法兰克王国于公元962年逐渐向神圣罗马帝国转化;而标志着这一转化进程的标志性事件是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得到了罗马教皇的认可,并且被加冕为罗马皇帝。实际上从这一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历史的序幕便被拉开了。对此,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李隆国教授在《查理曼称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形塑》一文中曾经提到:

···以奥托王朝的奥托一世于962年在罗马加冕称帝为(神圣罗马帝国形成)标志性事件的···是国内学术界广为接受的说法。

第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

十几年后,也就是公元987年,统治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因君主没有子嗣能够继承王位,因此王权便落到了雨果·卡佩的头上,卡佩王朝和法兰西王国的历史也由此开始。从公元10世纪末期开始,西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就正式宣布分道扬镳,二者开始寻求符合自己需求的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