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王丽萍为什么夺冠后无人庆祝
王丽萍夺冠后无人庆祝是有原因的。
王丽萍1976年7月8日出生于辽宁丹东市凤城市,中国田径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1997年,入选国家田径竞走队参加世界杯竞走赛。2000年,获得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赛金牌。2005年,获得东亚运动会竞走赛金牌并于同年退役。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国选手刘宏宇、王丽萍双双跻身决赛。比赛开始前,刘宏宇作为世锦赛、世界杯的双料冠军,甚至被视为中国队夺冠的希望,基本没有人注意到王丽萍的存在。
但却恰恰因为王丽萍这个不起眼的存在,帮助中国队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唯一一枚田径项目的金牌。王丽萍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但过程曲折的程度远超旁人想象。
比赛开始后,各国参赛选手走得十分小心,生怕因为犯规被裁判罚下场。一段时间后,各国参赛选手间的差距开始拉开,中国选手刘宏宇始终处于第一集团,而王丽萍则暂时处于第二集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选手因为犯规被罚下场,中国选手刘宏宇、王丽萍也吃了两张黄牌。或许对奥运金牌过于渴望,或许想要为队友创造机会,刘宏宇开始默默加快步伐,暂时占据竞走第一的位置。
处于第一集团的别国选手,看到刘宏宇加速后加快速度,但因为动作变形被裁判罚下场,刘宏宇也因为动作变形罚下场。第一集团的选手相继被罚下,王丽萍成功进入第一集团。最后,澳大利亚选手被罚下场后,王丽萍成功夺得本场比赛的冠军。
因为事先没有人想到王丽萍会夺冠,教练组又在场外等候,压根没有人准备国旗。然后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王丽萍夺得冠军却无人庆祝,只能徒手绕场一周后离开。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竞走怎么找不到了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她获得了奥运田径竞走项目冠军后,不仅没有人为她鼓掌喝彩,没有人为她送上鲜花,当她环顾一下四周,竟然没看到自己的教练和工作人员。更令她伤心的是,在现场她都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庆祝。她叫王丽萍,2000年悉尼奥运会竞走冠军获得者。1976年,王丽萍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农村一户贫穷人家。她的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在收购站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脊梁。在上学期间,由于王丽萍能跑会跳,活泼可爱,被体育老师发现,推荐给田径教练赵世梁,被选进市体校,在市体校,由于王丽萍在训练中有毅力,能吃苦,成绩进步很快。随后她推荐到省队。1997年,她又顺利通过选拔进入了国家田径竞走队,同年,她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竞走赛。这也为她以后参加奥运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每一个运动员而言,他们的毕生目标就是能够参加奥运会并夺冠,为国争光,以实现自己的冠军梦想。机会终于来了,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选拔赛中,王丽萍发挥得非常不错,三场选拔赛她接连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地获得了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20公里竞走比赛中,经过层层选拔,赛场比拼,残酷淘汰后的王丽萍,最终冲进了终极决赛。当时,参加悉尼奥运会时,竞走队的队长刘宏宇夺冠的呼声最大,教练也把全部希望都压在了刘宏宇的身上。王丽萍参加本届奥运会的目的,就是陪刘宏宇夺冠,意思就是说,牺牲王丽萍,成就刘宏宇。比赛开始后,刘宏宇一心盼望能再夺奥运金牌,不断加快速度,甩掉了不少选手。由于刘宏宇在比赛中,一直冲在最前面,所以紧盯着她的每一个动作,令人遗憾的是,结果她很快就吃到了三张红牌被罚下场。此时,赛场上,中国选手仅剩下了王丽萍。因为她作为“陪跑”,在教练等人看来,她可能还在大后面,也不可能有夺冠的希望。加之王丽萍此时保持在第二集团的方阵中,也没人注意到她。所以,包括教练在内所有工作人员,大家纷纷退场,过去安慰被罚下场的刘宏宇,包括媒体记者在内纷纷围着刘宏宇,挖掘她身上的闪光点,并询问她失误的原因。把王丽萍一个人孤零零的晾在了跑道上。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丽萍不断加速,慢慢赶超了不少外国选手,也给自己创造了夺冠的机会。在赶超别的选手过程中,王丽萍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她先后两次被罚红牌。但,一心想着为国家夺金的王丽萍,一再调整正确姿势,保持冷静心态,克服已经达到极限的体力,不断向前迈步,最终她以1小时29分05秒的成绩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最终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竞走冠军。当王丽萍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她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她多么希望自己的教练或者战友冲过来,搀扶她一把,给她个拥抱。但,这些期望她没有等到。她颤颤巍巍的环顾四周,竟然没有看到中国队的队员和教练,观众席上,她看到的清一色外国面孔,她想找一面国旗披在身上,但哪些个外国面孔的手里拿着的都是自家国旗。她好像忽然明白,大家并不看好她能夺冠,她的教练这时候也许正围着她的学姐刘宏宇耐心安慰呢。她不由得落下了尴尬和委屈的泪水,她的心颤抖了。最后,她只好空着两手绕场半周,尴尬落寞地结束了她本届奥运会的高光时刻。
最孤独的奥运冠军是怎么回事
在21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却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位中国运动员获得了奥运金牌,现场却无人为她庆祝,更令人无语的是,教练组都已经离开,现场连一面国旗都没有,她只能眼含泪水,孤独地站在领奖台上。
这位女运动员,名字叫做王丽萍。
20多年前,奥运会的田径项目,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优势领域,甚至可以说,它当时是一块短板,由于不同人种之间的体格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白种人在田径项目上更加得心应手。
再加上很多亚洲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总体不太富裕,国民在饮食结构上也没法和欧美人比拼,所以,当时有不少人都认为,在田径上最优秀的是黑人,其次是白种人,黄种人表现是最差的。
在悉尼奥运会上,这种偏见依然根深蒂固,谁都没想到,一位看上去并不是十分“壮实”的中国女性,竟然会为自己的祖国夺得唯一一枚田径金牌。
王丽萍参加的是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中国对这枚金牌并没有太浓厚的志在必得的情绪。因为在此之前,赢得冠军的大多数都是白种人,而就算拿金牌,王丽萍也并不是被看好的人选。
教练们心目中的“种子选手”是刘宏宇。
刘宏宇是女子竞走的顶尖运动员,这位出身农家的女孩非常优秀,曾经在1999年的世界杯竞走比赛和世界锦标赛中都赢得冠军。
这样一位中国田径领域的“super star”,被教练们寄予厚望。如果中国能在悉尼奥运会竞走项目夺金,那么最可能的选手就是刘宏宇,可她却偏偏“马失前蹄”。
这场比赛,给予了王丽萍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却是刘宏宇最不愿提起的回忆。
在比赛的前一天,刘宏宇几乎是没怎么睡着觉。
她太渴望这枚金牌了。除了想要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之外,一直以来外界赋予她的“偶像包袱”也过于沉重,可是,赛场是残酷的,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女子竞走项目的比赛规定非常严格,考验的不仅是选手的体力和耐力,还考验技巧,因为大家都太想获胜了,所以在竞走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拼命加快速度,这就会导致动作扭曲变形。
一旦动作变形,就会收到裁判的警告,直到被罚下场,刘宏宇和王丽萍在赛场上原本都格外注意这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的步态,生怕被裁判处罚。
而且,为了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她们一直有技巧地保持着自己的体力,在刚上场的时候,她们并没有发出全力,而是跟随着向前走,如果能够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坚持到最后再全力爆发,摘得冠军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刘宏宇终究还是没有克制住,她太想赢了,她的速度越来越快,步态多次扭曲变形,在最后4公里的时候,被裁判判罚下场。
刘宏宇下场之后,王丽萍依然坚持原来的技巧,在场上继续走着。尽管她也被罚了两张红牌(三张就要被罚下场),但是她没有放弃,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当刘宏宇下场之后,教练组就认为“大势已去”,离开了现场。
王丽萍的体力渐渐有些不支,但她还是凭借着一口气,稳扎稳打硬撑着向前走,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在最后的决战时刻,所有的参赛选手中,王丽萍原本排在第二位,她平复心情,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战术:保持现状,紧紧跟随,耐心等待对手犯错,王丽萍步步紧逼,却并不超过对手,给前面的“东道主”澳大利亚选手沙维利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开始慌了,急于快步甩掉这个身后的“尾巴”,越是慌张,就越容易犯错。王丽萍的战术终究还是赢了:沙维利再次犯规,被判出局。
所有人都以为冠军非沙维利莫属时,王丽萍却“爆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运动生涯
1996年,王丽萍在训练中膝伤复发,愈来愈重,开始还能勉强训练,到后来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医生告诉王丽萍,必须立即放弃竞走,王丽萍只得回到了家乡进行休养。
两个月后,王丽萍带着稍稍缓解的伤痛,又重新站到了训练场上,咬着牙重新开始训练。凭着顽强的毅力,王丽萍终于战胜了伤病,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1997年4月,入选国家田径竞走队参加世界杯竞走赛。同年12月,再次入选国家田径竞走集训队,备战亚运会。
1998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竞走锦标赛暨第13届亚运会选拔赛上,以45分12秒的成绩获女子10公里比赛第三名。
1999年,世界杯前国内进行了一次预选赛,在包括刘宏宇、王妍等众多好手的“夹击”中,王丽萍走出了第2名的成绩。
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王丽萍并不在正选名单中,她要通过选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第一站、第二站选拔赛,王丽萍连续两个第一。最后一站在大连旅顺,比赛前4天,王丽萍膝伤复发,她的教练急忙从哈尔滨请来专家,为她进行理疗。
两天后,比赛开始前,王丽萍惊喜地发现膝盖不痛了。20公里下来,王丽萍又是冠军。凭着三次选拔赛冠军头衔,王丽萍获得了悉尼奥运会参赛资格。
2000年,在悉尼举行的第27届奥运会上以1:29:05的成绩获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的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第8名。
2005年东亚运动会上,王丽萍拿到了金牌,竞技状态又一次达到巅峰,但这时,满身伤病的王丽萍宣布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