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贝尔——兰喀斯特制是什么
贝尔——兰喀斯特制是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喀斯特两人分别在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和英国本土上创办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又称“导生制”。老师先对年龄大、成绩好的“导生”施教,然后由他们再转教其他的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有了导生做助手后,一个教师在一个教室里往往能教几百名学生。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
【答案】:B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导生制”,其组织形式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答案】:贝尔一兰开斯特制又称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英国近代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师资匮乏的问题。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数额可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因此,它一度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英国风行三十余年,并流传到法、德、美、瑞士等国家。但采用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因此,它最终被人们抛弃。
导生制最早出现在哪里
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为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做出过重大贡献。 导生的选拔和分组: 导生制的成败的关键在于导生的选拔,应宁缺毋滥。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应对学生的电脑水平进行认真调查科学测评,从中选拔出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的、表达能力较强、为人热情愿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同学做为导生,并以导生为中心,采用自由组合或随机指定的方式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以后所有的教学或实践活动都将以导生为组长,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对每一个组的成员,教师要进行整体微调,注意各组男女同学的比例以及各组同学的特长,最好是各组水平层次差异不要太大。 导生的培训: 在导生制正式实施前,对导生的培训也是很重要的。要让每位导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同时也要让导生们明白,当导生对自己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对自己更深入的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要制定基本的规范的计算机操作方法、讲解操作步骤时的规范语言,让每位导生掌握。要让每位导生在上完课后对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留下资料,以便任课教师能把握全班同学的学习状况,跟踪学生学习效果。要制定严格的导生制度,导生需要遵守一定的纪律,比如对同学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导生组学生也要遵守一定的纪律,比如要尊重做导生的同学。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不会使导生制流于形式或无法实施。 导生制的课堂实施: 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容易为导生理解和掌握,这样导生在履行自己职责时才会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自己对哪些知识需要进行补充。这里因为我们选拔的都是有基础的同学,所以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对导生先培训,而是仍由教师对主要教学内容面向全班同学主讲或演示,然后由导生负责本组同学疑问的解答,而教师做为课堂整体调控,只回答有共性的问题或导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应精练,操作性强,要多留时间给导生和学生交流;要精选综合型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创作,在各小组间营造竞争的气氛,活跃课堂,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 导生制的意义: 借助导生的帮助,全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得到个别化的指导,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学习的帮助,实现学习目的,保持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导生由于划分了小组,小组教学的一些原则也可以应用,可以进行组间协作学习,组间对话,组间竞争,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导生都是学生的同龄人,同学之间隔阂较少,有利于交流学习。导生本身也可以在中学阶段就获得不可多得的锻炼经验,对他们身心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