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吴少清‖关于当代艺术的思考
- 战后德国博伊斯之后以什么为代表的德国当代艺术形成了
- 什么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pdf
- 杜尚和博伊斯艺术的共同特点
- 博伊斯的艺术是所为什么强调艺术活动的综合性视图打通视觉听觉嗅觉和意识
- 新表现主义绘画
- 法国艺术家杜桑主张“什么都是艺术”,德国行为艺术家博伊斯主张“人人都是艺术家”,对此观点的认识
吴少清‖关于当代艺术的思考
—————————吴少清‖关于当代艺术的思考 因脚骨折在家要躺半个多月,一直习惯于在画室里走走画画的我,突然闲下来感觉一下子无从事事,有位画友说你写点什么吧,因为我平时也不是很喜欢书写这个事情,我有一个偏见认为文字和音乐不一样,在画画时我喜欢放点音乐,听音乐时如果有一段音乐很好听,如用文字能表达出来吗?当然不能,所以我觉得文字是很没有意思的事情。没想到现在确实没事可作了,那就写点什么吧,聊什么呢?画友说聊聊当代艺术。这个话题有点大,不好聊,那先聊一下当下我们当代艺术的基本现况。如果说西方在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之间,基本上较少纠结(相对地说)的话,那么当下中国远远不是这种情况。首先在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之间,存在着一种传统形式与当代形式的纠缠,具体表现为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的纠缠,虽然这样说并不全面,但却是事实;无论是传统型艺术还是当代艺术,我觉得我们主要弊端是有太多的现实性或僵硬的真实性要素,有的是肤浅粗糙、生搬硬套、或胡编乱造,毫无内涵,一览无余。艺术确实是很难定义,当代艺术尤其如此。所以这里我不想聊当代艺术是什么,若只从艺术的“艺”方面分析,我要追问: 当代艺术到底该做什么?我觉得主要是四大方面,也就是四个关键词: “抵抗”、“情感”、“观念”、“信仰”。当代艺术首先是一种“抵抗”,是对定制化的抵抗,才有希望对现实的超越。 如果放弃抵抗就没有了当代艺术。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当代艺术的开创者提倡并发挥了这种抵抗精神,在他看来,艺术不只是抵抗,更是一种重塑社会的力量,这就是他所谓的“社会雕塑”。如果艺术无助于社会改造,则我们要它何用?我认为抵抗是一种基本的生存姿态,抵抗也是一般人文精神的使命所在,这种使命,我们平常也把它表达为“批判”。艺术人文精神若失去了自己的反思批判特性,就毫无存在的价值。艺术家的批判意识,最主要的还在于艺术家本身的自觉,也只有“批判”,才能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美学品格。一位成功的当代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一定会体现出他对人文社会的反思。其次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情感”,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审美情感是伴随着审美认识而产生的特殊的心理现象)。艺术创作反映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认识和独特的审美个性。现在大多数艺术家面临的问题是:情感无处安放,不会思考,也不知从何处思考。对于艺术家来说,情感、思考和创新成了难事,在情感面前,艺术除了隔靴搔痒的浪漫,其实质显得越来越无力、荒凉、冷漠。列夫·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曾说过 “真正的艺术家是具有纯真的思想感情的,并且他的思想感情不会轻易因外界的干扰而随波逐流,他的创作环境是独立自在的,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去搞艺术的人,往往不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因为他们的思想感情总是受社会风向和功利目的所左右,不可能真诚,而他的人格也就不是独立的。一位优秀的艺术家纯真的情感应该和他的作品是密不可分的。第三是“观念”,艺术观念就是指通过思维,形成对艺术的一种看法或观点,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艺术观念的大大拓展,世界上许多艺术家不再囿于技巧和模仿现实,而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创造。当代艺术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观念性,我认为如果不能表达观念的所谓艺术最多就是一个装腔作势的当下艺术形式…… 如果说第一次意大利文艺复兴解决了艺术的技术问题、第二次法国文艺复兴解决了艺术的形式问题、那么第三次文艺复兴(杜尚之后)的当代艺术就解决了艺术的观念性问题,故此当代艺术的本质就是观念。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近20年处于平庸化”,这应当是一个事实。艺术家海涛先生曾说:“当代艺术虽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段,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他是艺术发展史进步的必然。他的观念成果告诉人们艺术不仅仅只有形式,同时还要有思想的内涵、还要有启迪人性的内容!……”第四个关键词是“信仰”,有人说这个社会是多么的浮躁,浮躁的人、浮躁的环境、浮躁的心理取向,最终带来了浮躁而没有灵魂的艺术作品,这就是缺乏信仰的结果。艺术和宗教的本质都是为了自我超越,这个超越就是超越滚滚红尘的种种欲望和烦恼。弘一大师的学生丰子恺先生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信仰。”信仰是灵魂的最高层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艺术,艺术的最高境界则是信仰。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说过:“艺术家的本分是把光明灌注到人心深处。”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给人启示,就像信仰一样,使人在人生的迷雾中看见光明。信仰是灵性的最高层面,艺术创作需要领悟力,需要足够高的审美能力,更需要有信仰的加持。当代艺术在今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类型名词,而是集合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比如文学、音乐、电影、绘画等,是不再对各种艺术作区分的艺术。总之艺术的发展需要有对抗符号化价值趋势的反思和批判性思维,需要与社会人文相遇,需要全新观念的注入,需要灵魂的觉悟,通过艺术安放情感,交换能量……我们要以特有的艺术视角和艺术思想,认识艺术现象和把握艺术规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综上所聊,当代艺术是人类最具创造力的活动之一,它所关乎的不仅是人类自身认知能力或表现能力的问题,更关乎人类自身的价值、精神发展与未来等。 2021年11月23日—————————
战后德国博伊斯之后以什么为代表的德国当代艺术形成了
战后德国博伊斯之后以抽象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为代表的德国当代艺术形成了。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艺术形式,其特点是画面抽象、色彩浓烈、笔触激烈,注重表现艺术家个人情感和精神状态。在德国,艺术家ErnstWilhelmNay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新表现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是画面夸张、色彩鲜艳、形式简单、笔触明显,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在德国,艺术家GeorgBaselitz和AnselmKiefer是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战后德国博伊斯之后以抽象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为代表的德国当代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在德国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pdf
社会雕塑""扩展的艺术"和"总体艺术"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pdf。主要阐述了形成博伊斯关于"社会雕塑""扩展的艺术"和"总体艺术"思想的基础性内容.通过谈话揭示了博伊斯艺术观念的思想渊源和脉络,包括具有实践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
杜尚和博伊斯艺术的共同特点
都是集成艺术和装置艺术。杜尚作为20世纪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他的思想被集成艺术和装置艺术等所追随与模仿,博伊斯是德国著名艺术家,以装置和行为艺术为其主要创作形式所以共同点就是都时集成艺术和装置艺术。
博伊斯的艺术是所为什么强调艺术活动的综合性视图打通视觉听觉嗅觉和意识
海德格尔就得出结论说,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艺术本质上就是作诗(Dichtung),艺术创作就是“诗意创造”或者“作诗”(dichten)。艺术/诗的本质是真理的“创建”(Stiften)。所谓“创建”,海德格尔指出,它有“捐赠、建基、开端”三个意义:首先,艺术之为真理的“创建”是一种“充溢”,一种“捐赠”。其次,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和产出大地,建立一个世界为“捐赠”,而产出大地即“建基”。诗意创造是对历史性此在已被抛入其中的大地的开启。大地是历史性此在的基础。可见艺术的“创建”也是为人的历史性此在的“建基”。最后,“捐赠”和“建基”构成了一种“开端作用”,艺术是“开端”意义上的“创建”。通过艺术的“创建”,才有历史性的“开端”,那是人文化成的文化世界的“开端”。所以艺术本质上是历史性的。“真正说来,艺术为历史建基;艺术乃是根本意义上的历史”。在欧洲,这种历史的“开端”发生在早期希腊的艺术和思想中,那是存在历史的“第一开端”。
新表现主义绘画
问题一: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绘画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这是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流派,前者是法国十九世纪中期诞生的流派,代表人物是法国画家库尔贝。后者是欧美二十世纪的绘画流派,又分为抽象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等,抽表诞生于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波洛克,德表诞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是吕佩尔茨、巴塞利兹等。 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都是跨文学和绘画领域的艺术运动,他们的绘画从题材到表现手法,从技法到风格都毫无相似之处。 现实主义绘画属于传统绘画领域,造型写实,主要题材多为现实生活题材,主要是揭露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带有一定的政治斗争色彩。 表现主义绘画主要是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既不写实,也不关注现实社会题材,没有政治和社会批判的观念,他们是用色彩和笔触来强调艺术家个人的情绪,并以此去对抗失去了人性的现代城市,而不是用艺术家的思想去与之进行观念的对抗。 从绘画技法角度来说,现实主义绘画属于传统写实油画,沿用的是古典油画的多层多次间接画法;表现主义属于现代油画,多用一次性直接画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问题二: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新表现绘画?谢谢 2006年3月18日5月11日《沉寂的力量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展》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举行,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乔治?巴塞利兹、约尔格?伊门多夫、马库斯.吕佩尔茨、A.R.彭克的作品将首次在上海与观众见面。 一.观念风潮中凸现的异类 我们不得不承认,放在20世纪末后现代观念艺术涌动的背景之下,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出现,具有某些另类视觉力量。经过偶发艺术,事件艺术,观念艺术以及激浪派艺术所进行的努力,以观念,行为,表演,照片,文字以及实物作为艺术媒介的潮流在战后的艺术界得到确立。而抽象主义的绘画俨然已经成为架上绘画的主流风潮,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实数异类。为什么会存在这样游离于时代风潮的艺术可能性?艺术史叙事的沉积常常反射出一些意外的线索。 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伊门多夫的老师正是二战后艺术界的精神领袖波依斯,他所推崇的“扩展的艺术概念”和“社会雕塑”影响深远。1965年博伊斯表演名作了《如何向死兔子解释绘画》,这对伊门多夫有强烈的催化作用,这使他强烈感受到社会生活和艺术边缘的模糊和消解。面对美国抽象主义的疯狂侵袭,他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艺术方法,用以 *** 来自资本主义消费物质生活无限膨胀的社会形态。作为一个典型的日尔曼人,他表现得比观念先锋博伊斯还激进。“别再画画了”的话被涂抹在床板上,床腿上扣着博伊斯签过字的帽子,使用政治话题,利用偶发事件和 *** 活动来引人注意,还在绘画上标上口号来加强效果。在经历了这一些艺术形式的左右游移之后,1971年他开始坚定地从事架上绘画,直至今天。 在伊门多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前世,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模糊的艺术图志。大师们在受到“老”达达和“新”达达们的引诱之后,他们产生的诱果是却对绘画创作主题的质疑;具有冷漠质感的抽象绘画,带有某些精英思想的痕迹,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反诘却是始终保留形象的对抗气息。 在那个时代,德国新表现主义有着后现代主义的头脑,却长着现代主义的身躯,它或许是个美妙的怪胎。 二.对政治话语的敏锐感知 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吕佩尔茨常常将纳粹时期的各类符号引入绘画中,纳粹军帽,纳粹徽章,利用这些陈述他需要的画面语言。直视二战留下的伤痕,是他在后现代主义中过滤出的思考角度;并非直意的挪用,是在变化中调和出他需要的视觉力度,吕佩尔茨也说:“我的画里充塞了对于未来的秘密符号,我自己不懂,观众也不明白。”他的画面中没有历史的陈述,却有形式的的探索,利用纳粹图志探究的可能性,直击抽象艺术的形象滞空。 而伊门多夫不断思考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带来的艺术可能性。在七十年代,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怎样做一个政治风景中的画家似乎成了他在20世纪后期的一个问题。他一直关心着艺术家应该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的问题,是社会的边缘,还是文化的延续者?他的赫赫宣言是艺术家应该是文化的舌头。“视觉寓意”是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们对塑造可视化物资形态上的突围,伊门多夫常用的猴面人身的形式语言代表着他政治启发性的姿态,而他酷爱选择的题目《无题》之作透视着内心自身的政治思考。他的绘画融合了一种贯彻始终的自我怀疑精神,对自身身份的焦虑感,政治良知和享乐主义的态度。他试图在政治激进主义的态度和根植于心中的感性绘画世界之间找到一种协调方式。同时,他与未来主义及其他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美术成为政治及宣传的工具不同,他的绘画可以说是是现实的时间与空间混合的,东,西方的象征体系而传达的,并涵盖个人的愿望与哲学的符合性象征体系。 无论是中古以来的古典绘画中的宗教题材,还是印象派的关注真实......》》 问题三:什么是表现主义艺术?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有哪些? 的确,表现主义似乎就是艺术家~画家~~他们凭自己的创造天赋用自己的双手表达内心对客观世界的憨实而遮掩的看法~~~~ 问题四: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 表现主义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作为社团,他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 1,兴起: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起了推动作用。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蒙克代表作《呐喊》。 2,桥社时期:1905年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代表人物:基希纳,黑克尔,配希施泰因等。基希纳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 3,青骑士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马儿克、马可等。康定斯基代表论著:《论艺术的精神》等。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 4,新客观社: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社团,出现于1923年,代表人物:格罗斯、迪克斯、贝克曼,格罗斯代表作:《夜》,《壕沟战》,《启程》。 问题五: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区别有什么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年由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所提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问题六:后现代主义绘画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发展状况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主义”得名。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 *** 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蒙克:《圣母》上述思潮和运动,特别是未来主义,在雕塑领域内均有所反映。未来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U.博乔尼于1912年4月签署关于雕塑艺术的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为《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相应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20世纪初的俄国也相当活跃。除了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产生的一些社团外,俄国的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最早于1910年前后产生。首先从事抽象主义艺术创造的是参与德国青骑士社活动的俄国画家W.康定斯基。他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参照音乐的表现语言,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他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1912)、《点、线、面》(1923)等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作为实践家,他主要从事抒情抽象绘画的创造,但同时也在几何抽象方面有所探索。俄国的画家K.C.马列维奇于1913年左右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平面构成上的努力,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有意义的。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或称新造型主义)。在整个20世纪,抽象主义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康定斯基:《第一抽象水彩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美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 问题七:现代主义的美术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做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主义”得名。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 *** 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上述思潮和运动,特别是未来主义,在雕塑领域内均有所反映。未来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U・博乔尼于1912年4月签署关于雕塑艺术的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为《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相应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20世纪初的俄国也相当活跃。除了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产生的一些社团外,俄国的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 如果说现代主义是与传统(古典主义)艺术的决断,追求艺术的纯粹性,探究艺术之为艺术而不是非艺术,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是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决断”,后现代艺术消解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美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严格来说,达达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以取代达达主义的破坏和挑战。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 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写实与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兼而有之。从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活跃期。3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逐渐冷寂,但许多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仍然活跃于欧洲和美国画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
法国艺术家杜桑主张“什么都是艺术”,德国行为艺术家博伊斯主张“人人都是艺术家”,对此观点的认识
杜尚表面上主张“什么都是艺术”,事实上他对艺术恰恰是持以否定态度的。达达主义的宗旨便是否定一切,作品《泉》以商店购得的小便池签上名作为艺术品,正是对当时艺术界的巨大嘲讽。而其否定艺术的论点又恰恰反使它本身也成为一种艺术理论。杜尚开“理论与技巧分离”之先河,可以说是观念艺术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