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里斯本(葡萄牙首都)详细资料大全
里斯本(葡萄牙语:Li *** oa 、 英语:Li *** on),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位于该国西部,城北为辛特拉山,城南临塔古斯河,距离大西洋不到12公里,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城市,南欧著名的都市之一。里斯本是工业城市、国际化都市,如今是葡萄牙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亦是欧洲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里斯本港是国际海港。里斯本西部大西洋沿岸有美丽的海滨浴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 :里斯本
- 外文名称 :葡萄牙语 Li *** oa;英语 Li *** on
- 行政区类别 :葡萄牙首都
- 所属地区 :葡萄牙
- 面积 :84.8平方公里
- 人口 :564477人
- 方言 :葡萄牙语
- 气候条件 :地中海气候
- 著名景点 :圣乔治城堡,航海纪念碑,贝伦塔,热罗尼姆斯修道院等
- 机场 :里斯本波尔泰拉国际机场
历史沿革
里斯本在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定居。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夺取了里斯本。124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公元前为腓尼基人始建。13世纪成为葡萄牙首都。 1755年全城三分之二毁于大地震,重建后的新城呈格子状布局。城市日益扩大,兴盛时为西欧大西洋沿岸各地与地中海区域间及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战略要地,为葡萄牙海空军事基地,并有国际军事设施。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里斯本的地区已经有伊比利亚人居住。公元前205年起为罗马人统治,当时的统治者凯撒把这个地区升格为市,并命名为“Felicitas Julia”(意为“祝贺凯撒”)。可是到公元5世纪起相继被蛮族占领,而在8世纪更被摩尔人所夺取,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除了在市内兴建了很多清真寺外,还建了很多房屋和新的城墙,在他们的统治下,城市发展迅速,而在当时,市内住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如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等。 摩尔人一直统治里斯本直至1147年,他们被阿方索一世率领的十字军击败,使得里斯本重回基督徒的手中。1256年,里斯本正式成为葡萄牙的首都,从此就发展成为欧洲和地中海一带重要的贸易城市。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很多航海家如瓦斯科·达·伽马都是由里斯本出发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险的,因此,到了16世纪可算是里斯本最辉煌的时期,大量黄金从当时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运到里斯本,使得里斯本成为欧洲富甲一方的商业中心。(详见:葡萄牙殖民帝国) 里斯本 1755年,里斯本发生了一场,造成城市及港口的严重衰落,从此葡萄牙的国力也开始走下坡。及后在19世纪,拿破仑入侵里斯本,当时的皇室集体逃亡至巴西,而城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斯本则是少数开放的大西洋港口城市。 1983年,贝伦塔及热诺尼莫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998年,里斯本主办世界博览会,主题为“海洋,未来的资产”,以配合里斯本海洋城市的特色。博览会举行共132天,总计一千万人次参观。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里斯本(葡萄牙语: Li *** oa )是南欧国家葡萄牙的首都,位于伊比利半岛的特茹河河口(北纬38°42’、西经9°5’),西濒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城市,同时也是欧洲大陆最西面首都。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里斯本是当时欧洲最兴盛的港口之一。里斯本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面积84.8平方公里,人口56.5万。与一般的主要大城市不同,真正的“里斯本市”只局限在其历史城区,而其周边的地方则发展成其他的城市。事实上,这些城市也属于大里斯本的一部分。城市的西边是欧洲其中一个最大的公园Monsanto森林公园,该公园占地10平方公里。气候
里斯本北面为辛特拉山。葡萄牙最大的河流特茹河流经城市南部注入大西洋。受大西洋暖流影响,里斯本气候良好,冬不结冰,夏不炎热。一二月份平均气温为8℃,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为26℃。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 里斯本是欧洲其中一个气候较温和的城市,整体来说,里斯本一年平均有3300个日照小时和100日下雨天。春季时阳光充沛,只有少量时间降雨,气温大约是10℃至27℃。夏季大部分时间为晴天,干燥且炎热,气温约是16℃至36℃。秋季气温温和,约是8℃至23℃。冬天多雨且稍冷,温度约为0℃至18℃,一般约为10℃。至于降雪也是甚为罕见,在2006年1月28日和1月29日,因为北极的冷锋影响欧洲而落了一场小雪,但在此以前整整四十年没有降雪的记录。此外,里斯本的气候也是强烈受到湾流的影响。人口
里斯本市的人口大约是564,477人,人口密度为6,658人/ k㎡,而大里斯本地区的人口就高达2,800,000人。大里斯本地区是欧洲其中一个人口增长得最快的地区,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到2050年该地区的人口会增至450万。此外,据葡萄牙报纸《快报》Expresso对生活水平的统计,里斯本是全葡萄牙最适合居住的城市。经济
里斯本区是葡萄牙最富庶的地区,这地区的人均GDP远高于欧盟平均人均GDP的水平,这地区的GDP占整个葡萄牙的45%。里斯本的经济主要是由服务业支持。此外,也有很多大公司的总部设于大里斯本地区,而特茹河的南岸也是相当工业化的。工业
里斯本是个工业发达的城市。特茹河南岸已成为葡萄牙的重要工业中心。主要工业有造船、水泥、钢铁、塑胶、软木、纺织、造纸和食品加工等。里斯本的造船业世界闻名,可制造30-70万吨级的各种油轮。它还有欧洲最大的干船坞,可以检修100万吨级的大型油轮。每年修船量占世界总修船量的1/9。股票交易
里斯本的股票交易所是泛欧股票交易所的成员之一,该组织由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和葡萄牙里斯本的各个交易合并而成立的,总部设于巴黎。城市建设
里斯本的园林美化工作十分出色,市内有公园、花园250个,草坪、绿地面积达1400公顷。道路两旁有松柏、棕榈、菩提、柠檬、橄榄和无花果等树木。城市终年草木长青,鲜花盛开,宛如一座妩媚芬芳的大花园。里斯本依山傍水,整个城市分布在7个小山丘上,远远望去,色调深浅不一的红瓦顶房屋和浓淡不同的绿色树丛交相辉映,景色十分优美。 里斯本交通
里斯本是全国的交通枢纽,是葡萄牙第一大港。港区延伸14公里,全国60%的进出口货物在这里装卸。里斯本市内交通以汽车和捷运为主。捷运于1959年投入使用,设20个站,年客运量达1.32亿人次。此外还有运行于城市山丘上的缆车和升降车。捷运
(Metropolitano de Li *** oa) 目前有4条路线。运行票价采取地带制,处于里斯本市区内的线路采取均一票价。2010年至今为单程0.85欧元市营电车・公共汽车等(carris)市营电车目前有5个系统。(12号,15号,18号,25号,28号)主要観光地点皆通市营电车。还有3条路线的缆车、以及各种路线的公共汽车。另外,庞巴尔下城地区至里斯本上城地区之间有著名的圣胡斯塔升降机运行。 可爱浪漫的黄色电车铁路
(葡萄牙铁路、Fertagus) 有往科英布拉・波尔多方向的圣塔・阿波罗尼亚车站、往卡斯凯什方向的凯什·德·索得累车站、往辛特拉方向的罗西欧车站。另有为迎接1998年里斯本世界博览会开幕而建的终端站欧连泰车站。航空
波尔泰拉机场:到达需搭乘穿梭巴士或计程车。机场接近市区,由市中心搭计程车前往约需10欧元。轮渡
有众多往来于特茹河两岸的轮渡线。文化
著名高等学府
著名的高等学府:ISCTE-IUL被译成:里斯本大学学院,(英文名): ISCTE – Li *** on University Institute ( ISCTE -IUL), (葡语名):Instituto Superior de Ciências do Trabalho e da Empresa-Instituto Universitário de Li *** oa;创建于1972年,葡萄牙唯一一所提供全方位学位教育的综合类大学,大学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大学城内的国立大学。ISCTE里斯本工商大学下设有:19所院系(学校),主要发展的学科有:建筑科学、套用技术科学、健康产业及医疗管理、套用商业、酒店及旅游业、等方向,其中在:健康产业及医疗管理 科学方面全球著名,ISCTE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与 美国、法国、德国、波兰、等全球众多高等学府建立了尖端科技合作项目,并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共建了全球创业领域研究中心,其全球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大。 ISCTE里斯本大学学院 ISCTE里斯本大学学院文化公共设施
里斯本国家图书馆建于1796年,是全国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里斯本有许多博物馆。马车博物馆内收藏有16-19世纪中期皇家的各种马车,如四轮马车、御辇、轿式大马车以及双轮轻便马车等。14世纪建立的卡尔马教堂,现已辟为考古博物馆。民俗和艺术博物馆,展出现代和古代的装饰和民间艺术等。里斯本的古本江基金会是葡萄牙最大的文化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它以促进教育、文化艺术、科学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有基金4亿多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基金会之一。该基金会坐落在古本江公园,基金会的本部与博物馆连线在一起,有一条长60米、宽17米的艺术品展览廊,还有一个设有1300个座位的大厅。大厅的音响效果很好,可以演出交响乐、芭蕾舞、戏剧、电影,还可以举行会议,每个座位上装有6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大厅旁有排练室和数个中小型会议室。博物里陈列著3000多种东、西方文物。博物馆旁为图书馆,藏书10万册。古本江基金会为促进葡萄牙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ISCTE里斯本大学学院-中国留学生城市节
里斯本每年举行一次的城市节,是葡萄牙人民传统的民族节日。城市节的晚上,全城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这一天各区还举行盛大的游行,在游行队伍中,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传统民族服装,手上举著纸糊的灯笼,灯笼上面画着着名的建筑物和市民们妙趣横生的生活情景。 体育相关 里斯本竞技足球俱乐部名胜古迹
里斯本有许多纪念塔和纪念碑。位于大西洋岸边的贝伦塔,建于16世纪初期,涨潮时,似浮在水面上,景色动人。塔前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是流行于16世纪初期的曼努埃尔式建筑的典型,气魄宏伟,雕刻华丽。院内有全国知名人士的墓地,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和著名诗人卡摩安兹就长眠于此。附近的航海纪念碑,造型优美,宏伟壮观,远看好像航行在碧波万顷中的巨型帆船。碑上的浮雕,再现了当年葡萄牙航海家周游世界、搏击风浪的英雄壮举。广场的水泥地上,能工巧匠们制作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清晰地标出了葡萄牙航海家远航世界各地的年代、地点和航线,使游人对葡萄牙航海史一目了然。亨利纪念碑是一艘石刻的大帆船(亨利在15世纪对葡萄牙航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亨利像屹立在船头,四周站立著协助亨利的船长、地理学家、数学家、木工等人物雕像。庞包尔广场是为纪念庞包尔侯爵重建里斯本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建立的,广场的中央竖立著庞包尔侯爵的雕像。 里斯本大教堂 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 河上架有萨拉扎尔大桥,长3018米,中心跨距1013米,为欧洲最长的吊桥。里斯本沿特茹河延伸,城区范围不大,十分适合步行,自由大道和罗西乌广场为市中心。主要古迹集中在阿尔法玛区。市郊贝连虽然距离里斯本有点远,但确聚集相当多的博物馆及纪念碑,是里斯本之旅必到的景点。这里还保存有葡萄牙帝国的光荣,从维护良好的博物馆及古迹上,可以怀想当年帝国的兴盛及奢华。 里斯本的旅游业对推动首都向现代化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里斯本西部大西洋沿岸的美丽的海滨浴场,是葡萄牙著名的旅游区,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100多万旅游者。里斯本已成为葡萄牙最大的旅游城市。 里斯本海滨浴场 葡萄牙人都说没有看过里斯本的人等于没有见过美景。这座美丽的城市里最好的大街位于太加斯河口(提荷河),太加斯河流向大西洋,并形成一个名为“槁之海”的内陆海,它是世界上最壮丽的自然港口之一,以大航海家在此启航著称。在太阳落到北岸小山上时,里斯本骄傲地展现她的宫殿、教堂以及跨越七座小山的老街。虽然老街慢慢地褪色,但是依旧让人记起当年的黄金时代。 最早在此水域泊船的是公元前1200年的腓尼基人,他们将这个后来叫做Li *** oa或Li *** on的泊船处称为“和平之港”。这座城市先是由罗马人和西哥特人开发的,后来便是占领了该市的摩尔人。先知的绿旗在里斯本圣乔治城堡的防御工事上飘扬了长达400年之久。1147年,里斯本被阿方索一世领导的基督教十字军占领。战争胜利来之不易,其决定性事件是马廷·莫涅兹的牺牲,为了让基督徒大军袭击敌方大本营,莫涅兹只身插入圣乔治城堡的大门中,活活被夹死,让基督徒大军得以破门而入。 城市的宝库从此开始满溢。有自里斯本出发的船只前往非洲进行贸易,也有经由陆路而进行的买卖。当十五世纪后期,瓦斯科·达·伽马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佩德罗·阿瓦雷斯·加布拉将巴西变为殖民地时,葡萄牙首都变成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葡萄牙成为了世界强国。这个黄金时代的象征性标志是在太加斯河上装修华丽的贝伦塔。经由航海所运回的黄金、白银、宝石、丝绸、香料、珍奇植物和诸如活犀牛等动物都在这座瞭望塔附近卸下船来。 当曼纽尔一世在特殊场合检阅队伍时,他的身边总有六头大象和一头驯养的豹陪伴着。感谢上帝所有的恩赐,让曼纽尔王拥有宏伟的杰朗尼摩斯修道院,这是曼纽尔式建筑的优秀典范——哥德式、摩尔式及印度式建筑的结合。共花了60年时间来建筑这座灰白砂岩、三层拱顶的教堂。 该寺院是里斯本重大灾难中幸存的少数重要建筑之一。一次地震、三次海啸以及1755年万圣节连续不断的大火毁坏了整个城市。三万人被倒塌的墙压死、被波浪淹没,或被熊熊烈火烧死。15000栋房屋、300座宫殿和110座教堂被毁坏。 里斯本完美的比例归功于负责城市重建的彭巴尔侯爵的现代观点。彭巴尔将35000㎡的商业广场设定在太加斯河畔的一座王宫旁,如今已成为里斯本最明亮的宝石之一。凯旋门在它的北侧,通向新建有对称型码头的拜萨区或下城区。1988年这里的一场火灾烧毁了18座建筑物。 里斯本 罗西欧区和拜萨区接壤的地方,今天已成为里斯本最活跃的广场,1820年,一名据称是异教徒的人在这里被活活烧死。离这儿不远便是瑰丽的自由大道,行人可以在橡树和紫葳下乘凉或是在路边遮阳咖啡座休息。当筋疲力尽的观光客翻阅旅游指南,计画他们今天剩余的旅程时,许多里斯本人不顾汽车刺耳的喇叭声,正享受午休时间的小憩。 在这个有85万居民的城市里,值得一看的东西不少。你可以通过陡峭的阶梯来到圣乔治城堡,看看42个博物馆的其中一个,或者尝试搭乘连线里斯本下城区到上城区的缆车。 或者你可以在古老的“诗人学会”咖啡屋喝上一杯浓缩咖啡,看看正从你身边经过的世界,或者在瑞巴多罗吃些刺手的龙虾,接下来或许可以到“吉祥瞭望台”,边喝葡萄酒,边听甜美而忧郁的“法多”悲歌,里斯本人称之为“思乡曲”。友好城市
* 中国 青岛(2010) * 中国 北京(2007) * 中国 澳门 * 希腊 雅典 * 几内亚比索 比绍 * 阿根廷共和国 布宜诺斯艾利斯 * 匈牙利布达佩斯 (1992) * 美国 新泽西州泽西市 * 安哥拉共和国 罗安达 * 西班牙 马德里 (1979) * 马来西亚 马六甲 (1984) * 莫三比克 马普托 * 加拿大 蒙特娄 * 赛普勒斯 尼科西亚 * 法国 巴黎 * 维德角共和国 培亚 * 摩洛哥 拉巴特 * 巴西 巴西利亚 * 巴西 里约热内卢 (1980) * 巴西 圣保罗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 * 克罗地亚 萨格勒布 (1977)城市荣誉
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发布,里斯本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1755年大地震
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发生于1755年11月1日早上9时40分。这是人类史上其中一次破坏性最大和死伤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死亡人数高达约六万至十万人(明嘉靖关中大地震83万死伤)。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火灾和海啸几乎将整个里斯本付之一炬,同时也令到葡萄牙的国力严重下降,殖民帝国从此衰落。 地质学家估计这次地震的规模达到芮氏规模9级,震中位于圣维森特角之西南偏西方约200千米的大西洋中。它造成的影响首次被大范围地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标志著现代地震学的诞生。这次事件也被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广泛讨论,启发了神义论和崇高哲学的发展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讲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讲述了一段关于希望与悲观、失去与救赎的故事。来自安哥拉罗安达的卡托拉和阿基里斯父子,为了治病来到前宗主国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他们需要一边忍受宿疾的折磨、一边面对债台高筑的生活。老卡托拉曾幻想过上千次的里斯本的样貌,最终却只能在城市边缘找到自己的栖身之所。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结识了朋友,收获了友谊,整个世界虽然没有因此而改变,但是生活的每一处微小方寸却已变得不同以往。
读完《罗安达,里斯本,天堂》,坐在回家的地铁上,我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情绪和氛围里,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在地铁上的那半个小时,大概是我第一次直面和承认自己的异乡感和漂泊感。我很早就发现自己是没有归属感的人,但一直忽视它的存在和影响。异乡感不意味着怀念故土和过去的生活,更多来源于在离开或逃离过去和故土后,无所依托。那些人回不到过去的生活和故土,也无法掌控当下的生活和居所,沦为时空中的异乡客。
我对从小长大的城市,对大学待了四年的城市,对研究生待了三年如今又工作的城市,一直都没有归属感,不知道归属到底是什么。一定要追究原因,也能列出一二三来,但我知道那些都不是根本原因。虽然对那些城市没有归属感,但当熟悉的画面和氛围突然袭来时,我会想起在那些城市的生活。有时晚上在户外走着路,脑海里会莫名浮现我在湘江边散步的画面;有时在租住的房子看书或看剧,窗外的声音让我觉得像是在家。
这些感觉有时转瞬即逝,来不及捕捉就消散了,有时却强烈到让我觉得过去触手可及。我怀念的不是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地方,不是曾经的生活状态,而是过去的生活留下的印迹,是我与那些时空切切实实的联系。那些印迹发生时的氛围会在我的生活中多次浮现,像迷雾一样包围着我,让我陷入对时空的恍惚中。我虽多次陷入恍惚,却也清醒地知道,我并不是真的想回到人生的某个阶段和生活过的某座城市。我更喜欢向前走的人生状态。
17.09.13 葡萄牙纪行—里斯本(下)
导语 看完了里斯本的海边风景后,接下来开始山城之旅,首先来到的则是里斯本大教堂。 百度百科 里斯本大教堂(Lisbon Cathedral /Sé de Lisboa)兴建于12世纪,坐落在一个清真寺的土地上 。大教堂的第一任大主教为英国籍的吉尔伯特,他对这里的贡献良多。 吃完葡萄牙餐的午饭后,接下来往山上走。里斯本是个依山而建的城市,条条道路都足够崎岖。 因此大多数人描述里斯本的时候都会说这里没有东南西北,前后左右,而只剩下上和下这两个方向。这里也很少能找到连续超过100米的平坦地方。走着走着就需要爬山了,而上下高度上的错落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沿路上可以看到城市建筑,纪念品。以及很多穿行的电车。 而里斯本大教堂就坐落在半山腰一块平坦的土地上。教堂的外观很像巴黎圣母院。从公元4世纪起,里斯本就已经建立了主教辖区,公元8至12世纪,阿拉伯的摩尔人统治着葡萄牙。1147年国王Afonso Henriques率领的葡萄牙军队和北欧的十字军进行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赶走了摩尔人,在原来里斯本主要的清真寺旧址上修建了大教堂。 里斯本大教堂的第一座建筑兴建于1147年,1210年期间完工。大教堂的第一任大主教是英国籍的吉尔伯特,他对这里的贡献很大。 日后大教堂又不断的扩建和增添新的建筑,13世纪末,葡萄牙国王Dinis修建了哥特式的回廊。他的继任者葡萄牙Afonso 四世将主教堂改为了皇家的万神庙。 大教堂在经历了葡萄牙历史上最大的1755年大地震后,却能饱经苦难和沧桑后得以保留了下来实属奇迹。据说大地震时葡萄牙国王全家都在教堂里做弥撒才幸免于难。这次8级大地震使葡萄牙失去了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当时葡萄牙全国的人口也只有27万。因此葡萄牙人每每看到矗立在大地上的里斯本大教堂时都会发出赞叹,里斯本这座城市就是诞生在里斯本大教堂上的。 而周一这天倒是能进教堂里面参观 今天人们看到的是自1930年修复之后的大教堂,它融合了多样式的建筑风格,像大教堂正面两侧宛如堡垒般的钟塔,以及拥有罗马式风骨的玫瑰花窗等。哥特式的回廊拥有美丽的双层拱形门,考古学家曾在这里挖掘出一段罗马之路、西哥德时期和清真寺的一些遗迹,另外教堂的宝物室里展览了银器、主教大袍、雕像、手抄本和与里斯本守护神圣文森相关的遗物等。 大教堂的圣迹围绕着圣徒圣安多尼展开,最著名的是1195年圣安多尼受洗礼时使用过的洗礼盆,它安放于教堂一隅,周围的墙壁都是葡萄牙的能工巧匠用巴洛克式瓷砖绘制成的耶稣的生活及宗教的寓言故事。教堂的彩绘玻璃也有圣安多尼题材的内容。 在大教堂对面那里是圣安多尼出生的地方。为他而建的圣安多尼教堂小巧优雅,内部的装饰远比大教堂精致,其附属的博物馆墙面贴满彩色精美的瓷版画,许多古家具和烛台陈列两厢,地下室则是圣安多尼降临尘世之地,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还曾亲自来此瞻仰。现在澳门存有的古三大教堂之一,有一座就是圣安多尼教堂。因为圣安多尼掌管人间婚姻,所以那座教堂又名“花王堂”。 在教堂内有座金碧辉煌的小厅,桌上放着七、八顶主教的帽子。 主教堂内还珍藏着国王阿方索四世及其王后比阿特丽斯墓棺雕像。还有14世纪传奇勇士帕席寇和他妻子的坟墓。 从教堂出来后继续往山上走,接下来要去的是圣乔治城堡,沿途上有一种山路十八弯的感觉了。 在上个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阵关闭有轨电车风潮,很多城市的有轨电车被停运甚至取消,里斯本也未能幸免。幸运的是成立于1872年的里斯本电车公司保留了5条线路和几十辆老电车,据说现在里斯本的电车是欧洲最古老的电车,并且成为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而里斯本最经典的电车——28路,这条线路沿东西方向穿过里斯本老城的阿尔法玛区,途经了很多有特色的区域,全程下来大概要走一个多小时,从东边山顶的乔治城堡,西边则几乎到4月25日大桥的引桥附近。不知何时开始,28路电车成为了旅游热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都喜欢找它拍照,许多游客们也是专程过来乘坐,28路电车也因此成为了里斯本的一张旅游名片。 接下来来到圣乔治亚堡。圣乔治城堡位于其中最高的一座山丘上,这里也是整个里斯本市中心的制高点。沿着高高的城墙、黑黑的花岗石路不一会就到了进堡的第一扇拱门,拱门离城堡还有几十米距离。在拱门的左侧则是几米高的峭壁。 很幸运的是,这天圣乔治城堡是开门的! 圣乔治城堡历史悠久,由凯尔特人建于5世纪,后来9世纪时摩尔人又加以扩建。1147年,葡萄牙第一位国王阿方索一世攻克了城堡并俘虏了城堡中的摩尔人。这里一度被改造为皇宫。占地6000平方米,曾经是重要的战略制高点,被各个时代统治者先后占领。 古堡旁的民居间隔很紧,路也很窄。在这里也发现了橘子树。 广场上高矗着圣乔治王子的塑像。不过这个雕像简朴多了。 城堡的一侧是一个花园,稀稀拉拉的树木,有两口古井和古墙边的一个饮水槽,显出了中世纪花园的一点韵味。 城堡中的平台和四面城墙,都是最佳的观光眺望点,这里,可俯瞰里斯本的全城景色,也可以远眺大西洋,欣赏日落等。 圣乔治城堡保存了古雅的城堡和城墙外,周围还有数10尊制造于1842年的铜炮朝向海面,颇具气势。 而须通过石桥才能进入圣乔治城堡。在城堡上大大小小共建有11座瞭望塔,而入口处的高塔叫财富塔。据说是因塔中臧有皇家财宝而得名。 走进古堡,可以看到很多经历了成百上千年历史洗礼的断恒残瓦,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然后走入一处,地面全部是由红色的砖块铺垫的区域,视觉上的感觉还比较有冲击力。 途径还可以看到一些有历史的雕塑等。 城堡高高耸立在转角处的有瞭望塔。瞭望塔在城堡里是所有塔中最高的。东面的城墙共建有三个塔,即在瞭望塔到水槽塔中间还有一个塔,它与瞭望塔之间的城墙通道是所有通道中最宽的。 从中间塔看到的瞭望塔,从瞭望塔俯瞰财富塔。财富塔是城堡最漂亮的部位,在内外城墙上各有一条通道,在内通道旁边又劈了一条通往隔墙的小通道。使所有的通道都连接贯通了,可以在这些通道上环墙一圈,看看四周的美景。 临近傍晚,城堡这里也开始点灯了。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除了可以一览城堡的风光外。沿着城堡走一圈,还可以看看远方的特茹河、4月25日大桥,耶稣像,以及里斯本全城风貌。 可以看到里斯本的街上也逐渐的亮起灯光了。 看完城堡后,下来坐了下电车,车身外五颜六色的很有趣,而电车的内部就很有历史感了,难得的体验去乘坐一下。 来到里斯本的大街上,这时候大概是圣诞节的期间,彩灯都非常的漂亮。 途径蛋挞店,发现橱窗里摆满盘子的蛋挞,到晚上这时都快卖完了。 在市区里接下来来到的是著名的圣胡斯塔升降机(Santa Justa)。升降机位于卡尔莫修道院东侧的商业步行街上,将地势较高的卡尔莫广场和庞巴尔下城较低的街道连接在一起。 圣胡斯塔升降机的设计者是工程师RaulMesnierdePonsard,他出生在波尔图父母是法国人,师傅是居斯塔夫·埃菲尔(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师)。升降机始建于1900年,完成于1902年,原本使用蒸汽动力,1907年改为使用电力。2002年被评为国家历史古迹。 这台钢铁升降机高45米,属于新哥特式装饰,每层不同的样式。通过螺旋楼梯可达顶层,有一个阳台,可供观赏圣若热城堡、罗西乌广场(Rossio)和庞巴尔下城的景色。它设有两个升降机笼,均为木质内饰,最多可乘载20名乘客。在里斯本的城市升降机中,圣胡斯塔是唯一垂直的一台。 也因此成为里斯本著名的城市标志之一了。 在电梯底下排队的人还不少。其实电梯乘起来跟普通的没太大差别,乘一次还挺贵,不过有公交日票就好了。这里有一些升降梯的历史介绍等。 乘到上面去的话可以看看里斯本的夜景。 坐完电梯下来后,继续在里斯本的街道上逛逛,看看各种美丽的彩灯。 逛完街时间也不早了,就坐地铁回旅馆去了。 在里斯本的最后一天是中午的飞机。因此早上出门后就在路上闲逛。可以看到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建筑等。 看到时间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赶到到里斯本波尔特拉机场。据说这里曾被评为全球20最佳机场之一。 在机场转了下,吃了顿有点类似中餐的套餐,味道还不错。 不久后,就登上了开往西班牙马德里的飞机。而葡萄牙里斯本的游记就到这里结束了。 预告 下一篇则是回到西班牙后,开始西班牙游记的最后一站——马德里游记。
葡萄牙里斯本房产网的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
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坐落在特茹河入海口北岸的7个山丘上,有“七丘城”之称。濒临大西洋,是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在葡萄牙有一种说法:没见过里斯本,就不会知道什么是美。俯瞰塔古斯河口的基督像让人联想起里约热内卢。为纪念葡萄牙实行民主制度20年而建的“四月二十五日桥”可能受到过美国金门大桥的一些启发。但是里斯本人知道怎样在自己的城市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里斯本建于7座小山上,700年来一直是葡萄牙的首都,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是国际贸易中心和一个帝国的心脏。但是里斯本并没有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现在的来访者会发现里斯本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不拘泥于形式。你可以在街上漫步,或乘由埃菲尔先生设计的这种城市升降机仔细观赏这座城市。阿尔法马是里斯本最老的地区。这里曾经有一个喷泉,阿拉伯人就是据此为这一地区命名的。在这里你分明可以感受到摩尔文化的影响。这里的居民世代定居于此。他们喜欢唱忧伤的民歌——“法多”,即“命运歌”。年代的久远赋予了这块地方以出人意料的美。土地开发者们至今对这块地方敬而远之。设在圣母院回廊里的瓷砖博物馆里收藏着蓝色与白色的瓷砖,砖面图案设计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带图案的瓷砖由摩尔人在中世纪首先使用,很快就被用于基督教的教堂中。圣乔治城堡是因葡萄牙的守护神而命名的。但是这位屠龙骑士也未能拯救里斯本。1755年11月1日万圣节,人们正在做弥撒,突然发生了大地震,撼动了整个城市,摧毁了宫殿、教堂和住房,连里斯本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卡尔穆修道院也未能幸免。现在这座建筑被用来做夏季音乐会的背景,以烘托气氛。拜克萨区有若干开阔的广场,让城里人有地方可以去透透气。在这里还有最好的“新艺术”咖啡馆。100年前,凡称得上“新艺术”派的知识分子都到这里来谈论政治和艺术,当然在这里也会滋生流言蜚语。如果不怕爬坡的话,里斯本最适合步行,或者乘坐价钱便宜的有轨电车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有轨电车看上去似乎该进博物馆了。不错,其中许多的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造的。它们的运营是赔钱的,不过里斯本没有了它们简直难以想象。电车的车厢是木制的,夏天很凉快,乘坐它旅行非常惬意的。而且有轨电车的最大优势是能到其它交通工具去不了的地方。它们能上山,拐急弯,而且总是刚好能够躲开迎面而来的车流。在里斯本,有轨电车被喻为是观赏街景的头等包厢。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里斯本(Lisbon)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和葡萄牙的海港城市,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60万。里斯本北面为辛特拉山。葡萄牙的河流特茹河流经城市南部注入大西洋。受大西洋暖流影响,里斯本气候良好,冬不结冰,夏不炎热。一二月份平均气温为8℃,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为26℃。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 里斯本在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定居。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夺取了里斯本。124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 里斯本的园林美化工作十分出色,市内有公园、花园250个,草坪、绿地面积达1400公顷。道路两旁有松柏、棕榈、菩提、柠檬、橄榄和无花果等树木。城市 终年草木长青,鲜花盛开,宛如一座妩媚芬芳的大花园。里斯本依山傍水,整个城市分布在6个小山丘上,远远望去,色调深浅不一的红瓦顶房屋和浓淡不同的绿色 树丛交相辉映,景色十分优美。 里斯本有许多纪念塔和纪念碑。位于大西洋岸边的贝伦塔(Torre Belem), 建于16世纪初期,涨潮时,似浮在水面上,景色动人。塔前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是流行于16世纪初 期的曼努埃尔式建筑的典型,气魄宏伟,雕刻华丽。院内有全国知名人士的墓地,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和诗人卡摩安兹就长眠于此。附近的航海纪念碑,造型优 美,宏伟壮观,远看好像航行在碧波万顷中的巨型帆船。碑上的浮雕,再现了当年葡萄牙航海家周游世界、搏击风浪的英雄壮举。广场的水泥地上,能工巧匠们制作 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清晰地标出了葡萄牙航海家远航世界各地的年代、地点和航线,使游人对葡萄牙航海史一目了然。亨利纪念碑是一艘石刻的大帆船(亨利在 15世纪对葡萄牙航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亨利像屹立在船头,四周站立着协助亨利的船长、地理学家、数学家、木工等人物雕像。庞包尔广场是为纪念庞包尔 侯爵重建里斯本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建立的,广场的中央竖立着庞包尔侯爵的雕像。 里斯本是全国的交通枢纽,是葡萄牙第一大港。港区延伸14公里,全国60%的进出口货物在这里装卸。里斯本市内交通以汽车和地铁为主。地铁于1959年投入使用,设20个站,年客运量达1.32亿人次。此外还有运行于城市山丘上的缆车和升降车。 里斯本是个工业发达的城市。特茹河南岸已成为葡萄牙的重要工业中心。主要工业有造船、水泥、钢铁、塑料、软木、纺织、造纸和食品加工等。里斯本的造船业世 界闻名,可制造30-70万吨级的各种油轮。它还有欧洲的干船坞,可以检修100万吨级的大型油轮。每年修船量占世界总修船量的1/9。 里斯本的旅游业对推动首都向现代化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里斯本西部大西洋沿岸的美丽的海滨浴场,是葡萄牙的旅游区,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100多万旅游者。里斯本已成为葡萄牙的旅游城市。 里 斯本是葡萄牙的文化中心。的高等学府--里斯本大学,建于1911年,设有科学、文学、法律、药学、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里斯本还有高等技术 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等。里斯本国家图书馆建于1796年,是全国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里斯本有许多博物馆。马车博物馆内收藏有16-19世纪中期 皇家的各种马车,如四轮马车、御辇、轿式大马车以及双轮轻便马车等。14世纪建立的卡尔马教堂,现已辟为考古博物馆。民俗和艺术博物馆,展出现代和古代的 装饰和民间艺术等。里斯本的古本江基金会(Fundacao Calouste Gulbenkien)是 葡萄牙的文化中心,也是欧洲的文化中心之一。它以促进教育、文化艺术、科学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有基金4亿多美元,是世界的基金会之一。 该基金会坐落在古本江公园,基金会的本部与博物馆连接在一起,有一条长60米、宽17米的艺术品展览廊,还有一 个设有1300个座位的大厅。大厅的音响效果很好,可以演出交响乐、芭蕾舞、戏剧、电影,还可以举行会议,每个座位上装有6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大厅旁 有排练室和数个中小型会议室。博物里陈列着3000多种东、西方文物。博物馆旁为图书馆,藏书10万册。古本江基金会为促进葡萄牙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加 强国际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里斯本每年举行一次的城市节(Santo Antonio)在6月份,是葡萄牙人民传统的民族节日。城市节的晚上,全城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这一天各区还举行盛大的*,在*队伍中,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传统民族服装,手上举着纸糊的灯笼,灯笼上面画着的建筑物和市民们妙趣横生的生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