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尔茨堡对布隆德比

萨尔茨堡对布隆德比(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简介)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7-08 10:42:07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简介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多瑙河穿过市区. 名胜:维也纳国家歌剧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17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年迁到市区的环行街旁。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称国家歌剧院。二战时被炸得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战后重建,整修10年,恢复旧观。外貌古色古香,整个舞台区完全现代化,配有最先进的音响设备。1955年11月以演出贝多芬的费德利奥庆祝再生。歌剧院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彻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6层,可容有座观众1600多人。 维也纳音乐厅(Music Hall Vienna):奥地利维也纳最古老也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室,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 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柜,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协会拥有会员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 萨尔茨堡(Salzburg)是奥地利西北部萨尔茨堡州首府,濒临多瑙河支流萨尔察赫河,是奥地利北部交通、工业及旅游中心。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乐艺术中心”之称。萨尔茨堡1077年设市,公元8世纪—18世纪为天主教大主教驻地和活动中心。1802年萨尔茨堡脱离宗教统治,1809年,根据《舍恩布龙条约》归巴伐利亚,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决定归还给奥地利。这里的建筑艺术堪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相媲美,有“北方罗马”之称。城市分布在萨尔察赫河两岸,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城市被苍郁的陡山围绕,充满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尔亨萨尔茨堡(11世纪),历经900年风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欧地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纪城堡。本尼狄克隐修道院建于7世纪末,长期以来是当地布道活动的中心。圣方济会教堂建于1223年。模仿罗马圣教堂的大教堂建于17世纪初,是奥地利第一座意大利式的建筑。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纪的一座文艺复兴式宫殿。米拉贝尔宫原是17世纪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宫,18世纪又经扩建,现在是包括宫殿、教堂、花园、博物馆等的游览中心。城市南部是17世纪建造的皇家花园,以“水的游戏”著称。花园内建筑物的门旁檐下,道路两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时喷射,水花飞溅,雨帘雾障。走进花园内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发出了26种鸟鸣的声音,组成一曲悦耳动听的空山鸟语。在一处由机械装置控制的舞台上,通过水流的作用,156个活动小人再现了这里300多年前小镇生活的情景。走进萨尔茨堡,无处不见莫扎特的踪迹。1756年1月27日,大作曲家莫扎特出生在城中粮食街9号。1917年莫扎特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

音乐之都维也纳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如今,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 维也纳-音乐之都:几世纪以来音乐一直都离不开维也纳,与它紧紧相连。它是孕育出音乐天才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和约翰史特劳斯的圣地。维也纳悠久的音乐遗产延续至今。闻名全世界的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中永远得到爆满观众的热烈掌声。而维也纳音乐学院不断的孕育出在国际音乐界中脱颖而出的乐者。除此之外,维也纳丰富活跃的现代热门音乐舞台及场所吸 引了不少的年轻人。如果您喜欢音乐,维也纳绝对让您无法忘怀。 18世纪,随着艺术的繁荣,维也纳作为“音乐城市”闻名遐迩。

奥地利:飘荡的童话音乐

奥地利,一个用音乐表达生活的国家,一个因多瑙河而充满无限诗意的国家,一个以优雅的建筑和美丽的森林而闻名的国家。音乐一年四季都弥漫在这里:全身都被艺术气息包裹着,一种美妙的旋律不禁在我心中涌动!新年的第一天以在宏伟的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开始;萨尔茨堡艺术节构成了夏季音乐节的高潮;秋冬季,格拉茨有因斯布鲁克古音乐节、林茨布鲁克纳音乐节、Stail Mark艺术节。音乐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因为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脍炙人口,所以每一个来奥地利的游客,总是带着音乐的美好记忆,向往着去看“多瑙河的波浪”。同样,当你身处维也纳郊区的森林深处,树影摇曳,但你的脑海里早已被《维也纳森林故事》的经典旋律占据,令人心旷神怡。首都:维也纳,音乐之城,留下无数音乐大师的足迹。目的地:维也纳爱乐音乐厅:这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通常被称为金色大厅。专门上演大型音乐会,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在这里的大厅里演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世界四大著名歌剧院之一。自建成以来,它已成为世界上每个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都向往的圣地。美泉宫:又称舍恩的布隆宫,奥地利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茜茜公主)曾长期居住于此,拿破仑曾两次下榻于此,1814年维也纳会议也在此召开。宫殿装饰豪华,包括一个中式风格的亭子。宫殿后面的巴洛克式花园很精致。斯蒂芬大教堂:哥特式教堂,塔高137米,俯瞰维也纳闹市区。教堂的马赛克镶嵌花屋顶非常独特。英雄广场:维也纳政治中心的广场,通常举行国宾接待仪式。普拉特游乐园:世界上最早的游乐园。维也纳电视塔:高252米,顶部设有旋转餐厅和咖啡厅,俯瞰维也纳全城和多瑙河。联合国:又称维也纳国际会议中心,是联合国的一个分支机构。博客特别推荐:萨尔茨堡音乐节:每年在奥地利西部著名的萨尔茨堡举行,这里是莫扎特的故乡。音乐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音乐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成为每年世界音乐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美国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大部分外景都是在萨尔茨堡及其周边拍摄的。最佳旅游季节:维也纳的最佳旅游季节是从4月到10月。签证:根据申根协议,如果没有其他签证限制,申根签证持有者有权在所有‘申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旅行。签证有效期最长90天,可申请两次或两次以上出入境。奥地利驻华大使馆:北京市朝阳区秀水南街5号电话010-65322061传真010-65321505奥地利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办公室:上海市淮海中路1375号3A启华大厦电话:021-64740268 传真:021-64711554货币:奥地利的货币为欧元。语言:奥地利讲德语。奥地利南部的少数民族说斯洛文尼亚语。大多数居民精通英语。市场价:一般是打包成各种欧洲游。在奥地利的时间大多是1到2天,一般在维也纳附近。有些路线选择小镇克拉根福作为中转站。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欧洲游线路市场价格大多在15000元人民币以上。交通:奥地利空运发达,现在有三家航空公司专营中国:国家航空公司、私人蒂罗尔航空公司和私人劳达航空公司。维也纳到北京上海每周都有直飞的往返航班。也可以经由维也纳转机到萨尔茨堡、林茨、因斯布鲁克或者欧洲其他主要城市。旅行社:奥地利旅游局驻华代表处: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37号傅生大厦2280电话010-65323298传真010-65321149电子邮件:office@aodili.cn中文网:www.aodili.cn上海市西峰514室电话:021-62797197传真: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