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区别
- 阿斯伯格综合征到底是什么
- 阿斯伯格综合征和自闭症是同.一个病吗
- 如何区分典型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轻度自闭症,阿斯伯格和边缘性自闭症呢
- 高功能自闭症与阿斯伯格症:相同点和区别
- 自闭症,阿斯伯格,nt是指什么
- 请问各位大神,你们认为是高功能自闭症的患者能力强,还是亚斯伯格症患者能力强
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区别
孤独症又名自闭症,这两个是同一种病症的不同命名而已。两者是没有本质上区别的,都是属于广泛发育性障碍,自闭症的孩子越早干预的预后相对会越好。一般孤独症分为高功能、轻中重度,还有一种就是阿斯伯格综合症,高功能孤独症的孩子一般学习能力相对较好,轻度孤独症的孩子经过康复训练以后,生活自理能力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中重度的孤独症大部分是需要终身康复,需要监护人陪伴才能完成日常的一些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
阿斯伯格综合征到底是什么
并不是说所有出格的就是“异常的”,就一定是低能的。——汉斯·阿斯伯格 阿斯伯格综合症属于孤独症谱系中智商正常或超常且典型症状较轻的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 社会 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对社交关系缺乏理解,缺乏交流沟通能力,对某个方面的事情有异乎寻常的兴趣,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想法和其他人不一样。阿斯伯格症候人群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和能力,汉斯·阿斯伯格医生给予“童年自闭性的精神异常”来命名。 主要特征如下: 1、 社会 推理能力发育迟缓,社交能力不够成熟。 2、同理心发展不成熟。 3、难以交到朋友,并常被其他孩子欺负。 4、交流沟通困难,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5、在语言的某些方面,如词汇和句型方面有突出的能力,但是缺乏会话技巧,语言的使用有点老学究气,语气、语调和节奏也生硬死板。 6、对某一题材的东西异乎寻常的强烈专注。 7、在课堂上难以保持注意力。 8、学习能力上与众不同。 9、在自我管理方面需要得到帮助。 10、在身体协调性方面常常显得笨拙。 11、对某些声音、气味、材料和触摸特别敏感。 得到诊断的途径: 1、在幼儿时期被诊断为孤独症,以后在中学期间进化为高功能高功能孤独症或阿斯伯格综合症。 2、小学老师发现孩子的阿斯伯格综合症症状。 3、先被诊断为其他障碍,如多动症、语言或运动发育迟缓、情绪障碍、饮食障碍,或者非语言学习障碍。 4、只有在青春期对 社会 性和学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时,孩子的阿斯伯格综合症才明显显现。 5、孩子的行为问题不断扩大,与家长、老师及学校冲突越演愈烈。 6、亲属中有人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 7、媒体或文学作品里关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描述,促使有人想到给自己或亲属朋友做个评估。 8、就业问题,尤其是如何找到并保持住一个适合自己资历和能力的工作。 当孩子自己知道和别的孩子不同时,会有四种自然的心理补偿或适应反应: 1、自我责备,陷入抑郁。 2、以幻想世界来逃避。 3、坚决否认,态度傲慢。 4、亦步亦趋地模仿其他孩子或是影视人物。 得到诊断的好处: 1、可以防止或减弱有些心理补偿或适应性的反应带来的不良效果。 2、可以让自己安心,不用担心自己是不是有精神病。 3、孩子能意识到他为什么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做那些轻松又好玩的事情,这是因为他天生的能力有局限。 4、对其他人的态度、期望和支持上产生正面的影响。 5、孩子会得到更多的鼓励而不是批评。 6、在社交场合,他能理解自己迷惑或是心力交瘁的状态。 7、学校可以给孩子和老师争取更多的资源。 8、成年人在就业和继续教育方面可以得到特殊支持和服务。 9、在职业上、友情上和婚姻伴侣关系上,能对自己有更多的理解,更好地争取权益,作出更明智的决定。 10、能够让自己归属到某种有意义的价值观上。 11、不会再觉得自己是愚蠢的,是天生的次品,是精神上的疯子。 诊断可能带来的弊端: 1、有些孩子或成人可能会捉弄或鄙视已经得到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诊断的人。 2、诊断也可能让别人误会他以后可能永远达不到同龄人的成就了。 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 1、心理治疗。包括 游戏 治疗、沙盘治疗,音乐治疗等方式。 2、行为干预:主要是用以改善儿童的 社会 行为。 3、其他辅助治疗。 阿斯伯格综合症属于病情轻微的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官能失调症状,是一种主要以 社会 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与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同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它会影响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病情严重的患者连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阿斯伯格综合征有个重要特征,就是通常会有冷门的兴趣癖好,并且偏执地沉迷其中。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儿童孤独症,对儿童精神 健康 危害甚大。阿斯伯格症类似自闭症,但智力正常,每100个人中大约有0.7名患者。科学家中有不少阿斯伯格症者,爱因斯坦就患有此症。#诊断标准#: ①人际交往中缺乏交往技巧,交 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缺乏发展友谊的能力。 ②局限于刻板、重复,或不同寻常的兴趣或活动,显得 比较怪癖。 ③ 无明显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认知发育基本正常。 ④ 运动技能较低,动作往往比较笨拙。 社会 交往功能明显受损;一般到学龄期症状才明显,症状常持续存在。绝大多数患者只是到了高学龄期和少年期才出现影响其 社会 适应和生存能力的问题。#干预措施#: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利培酮和奥氮平 可以 减少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 相关症状 , 主要依靠心理训练来干预,社交技能训练是增强人际交流最有效的方式。 认知行为训练可以增强对疾病相关的焦虑和爆发性情绪的压力管理,减少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 社交干预,着重语言治疗,促进患者进行正常的对话交流。 家长进行训练和支持,尤其是在家中经常使用的行为技巧。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如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随时私信我一起探讨! 阿斯伯格综合征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也就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多数在幼儿期(5岁)发病,情绪易波动,易激惹,有刻板行为,兴趣狭窄。主要的问题是 社会 性的融入和 情感 的恰当表达,有认知能力。智力水平正常,语言障碍不明显。
阿斯伯格综合征和自闭症是同.一个病吗
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区别于学者症候群,与阿斯伯格综合症相似。不过与阿斯伯格不属于同一疾病。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高功能人群,智商高于其他自闭症患者甚至远超正常人!高功能自闭症症状与阿斯伯格综合征极其相似但也有不同,例如:1.阿斯伯格综合征对交友持主动态度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我封闭。2.在语言上阿斯伯格综合症无明显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存在比较明显的语言障碍。3.运动方面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高功能自闭症有明显差别。
如何区分典型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轻度自闭症,阿斯伯格和边缘性自闭症呢
边缘性自闭症,只有语言障碍,和真正的自闭症区别在于是否与人进行眼神交流。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高功能人群,智商高于其他自闭症患者甚至远超正常人!轻度自闭症可出现:孤独离群,沉迷自我,交际困难,言语障碍突出,难以正常语言交流,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动作。阿斯伯格综合征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对交友持主动态度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我封闭。在语言上阿斯伯格综合症无明显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存在比较明显的语言障碍。运动方面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高功能自闭症有明显差别。
高功能自闭症与阿斯伯格症:相同点和区别
高功能自闭症与阿斯伯格症的区别是什么?
一、相同点
它们都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
很多家长都难以理解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其实阿斯伯格综合征与高功能自闭症都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
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手册第4版(DSM-IV)提出广泛性发育障碍概念,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雷特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待分类5种亚型。2013年DSM第5版面世,将此类孤独症一样症状的疾病合并命名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由此可见,它们都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分支。
二、不同点
1、智力方面
很多人往往以为高智商的儿童就是高功能自闭症,其实高功能自闭症的智力是指与低水平的自闭症儿童相比,程度较高。
与阿斯伯格相比,高功能自闭症的语言障碍明显,大多数高功能自闭症的自发性语言较少,表达能力差,与别人交流时少有主动性语言,但阿斯伯格症综合征的儿童往往语言能力正常,在与人交谈过程中常常“滔滔不绝”,以自我为中心,也不管对方对自己所谈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就喋喋不休的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很难与对方维持共同话题,
2、社交方面
在社交方面,阿斯伯格综合征往往比高功能自闭症更具主动性。
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对同伴玩耍不感兴趣,往往表现出退缩、回避他人,自我封闭,更喜欢一个人独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大多数跟普通儿童一样有互动的意愿,但缺乏社交技巧,往往表现出笨拙的社交方式(如过多的身体接触和肢体动作等),不懂得如何跟别人打交道,无法与同龄人实现话题的互动和分享,更缺乏进一步的情感交流。
3、运动方面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往往表现出运动发育延迟和运动笨拙。
如他们会比同龄人更晚学会骑自行车、接球、画画等。
通常他们是不灵活,步态僵化、姿势古怪、操作技能差,尤其在视觉-运动协调能力方面有显著缺陷,但大多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往往动作灵活。
4、兴趣爱好方面
其实两者都有异于常人的兴趣爱好,但往往类别不同。
自闭症儿童痴迷于一些特定物品或者物品的某个部位,比如车的轮胎、瓶盖、电风扇的旋转、车牌号等。
而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兴趣爱好则与多学科知识或者特殊才能有关,比如经常关注人文社科或自然科技等领域的信息,在日常生活中,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往往给人一种“博学”、“怪才”的形象。
自闭症,阿斯伯格,nt是指什么
阿斯伯格症的症状类似自闭症,但是症状比较轻微。事实上,阿斯伯格症和自闭症在诊断上同属于“泛自闭症障碍症候群”(AutisticSpectrumDisorders,简称ASD)。
自闭症(Autism)是指合并有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人际社会沟通等方面之特殊病理,以致罹患者之社会生活适应有显著困难之广泛性发展障碍。
NT,即Neurotypical,神经学典范,神经学典范最初是自闭症社群生造用于指明那些不在自闭症谱系上的人,其后发展为泛指无神经学特异表现的人。
百度百科-阿斯伯格
百度百科-自闭
百度百科-神经学典范
请问各位大神,你们认为是高功能自闭症的患者能力强,还是亚斯伯格症患者能力强
亚斯伯格综合征,又名亚斯伯格症候群或亚氏保加症,是一种泛自闭症障碍,其重要特征是社交困难,伴随着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行为,但相较于其他泛自闭症障碍,仍相对保有语言及认知发展。亚斯伯格症患者经常出现肢体互动障碍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但并不需要接受治疗。阿斯伯格综合征是根据奥地利儿科医师汉斯·亚斯伯格命名。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必须具有以下三种征状:社交困难、沟通困难、固执或狭窄兴趣 。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区别于学者症候群,与阿斯伯格综合症相似。不过与阿斯伯格不属于同一疾病。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高功能人群,智商高于其他自闭症患者甚至远超正常人!高功能自闭症占自闭症的百分之十。其症状与阿斯伯格综合征极其相似但也有不同,例如:阿斯伯格综合征对交友持主动态度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我封闭。在语言上阿斯伯格综合症无明显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存在比较明显的语言障碍。运动方面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高功能自闭症有明显差别。一般而言,亚斯伯格症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因此,有些亚斯伯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高功能自闭症,但其和高功能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以下是几点比较: 一、语言智商方面 一般在定义亚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通常以智商七十以上来作为范围。一九九八年,调查三百三十个个案研究中发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智商方面,普遍低于亚斯伯格症儿童。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语言智商平均为七十七,亚斯伯格症儿童则为九十八;在操作智商方面,亚斯伯格症儿童为九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为八十六。研究结论显示,语言智商是可以做为诊断亚斯伯格症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标准。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对于某些事情大多有特殊的兴趣或特殊的天赋,例如机械性计数的能力、机械性音乐的能力、机械性的判断能力,比较不属于思考性能力;而亚斯伯格症儿童则不同,亚斯伯格症儿童可能一直会思考很多思考性问题。相对于高功能自闭症所特有的机械性特殊能力,亚斯伯格症儿童在特殊能力方面则属思考性的。 二、语言流畅度方面 在语言流畅度方面,亚斯伯格症儿童没有困难,两岁前即会出现单字,三岁就会说整个句子,但在四岁前,“你”、“我”、“他”等称谓还是会混淆,而且容易会有反复和重复对方话语的情况。亚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最大的差异在于,高功能自闭症的自发性语言非常少,不会流畅的表达;亚斯伯格症儿童则在自发性语言和对谈上并没有问题。问题则在于对谈时,亚斯伯格症儿童会有“冗长的对谈”,不管对方有没有兴趣,会和对话者一直谈同一件事情(例如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进而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互动。 三、动作协调方面 在动作方面,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没有问题,亚斯伯格症儿童则动作显得比较笨拙,他们一般的动作协调困难有四项:1.模仿肢体动作有困难。2.无法顺利的接球。3.单脚站立有困难。4.两手无名指弯曲有困难。 四、社会互动方面 在社会互动能力方面,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不同的是,亚斯伯格症儿童是具有能力、有兴趣,且会去参与,但因为他的社会直觉和一般人有差异,所以无法了解人际互动的意义。例如请他举右手,他会举左手,原因是他面对着施令者,会以模仿的方式,跟着施令者举相同的手。所以在教导亚斯伯格症儿童时,应注意其“参考点”的问题,以教写字为例,不要面对着他写,而是到他身旁教导他,以免写出来的字左右上下相反。 五、攻击以及暴力行为方面 亚斯伯格症儿童因有满高的道德标准,因此也容易会引发互动上的冲突。例如过马路时,看到有人闯红灯,他们会马上义正词严的制止:“不行,叫警察来抓你喔!”。像是发生类似的情况,就很容易和其它人发生冲突,而被误解有攻击暴力行为。有时候,他们只是因为被“逼急”了,才会产生攻击或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