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罗拉多河上游补给类型

科罗拉多河上游补给类型(谁知道科罗拉多河和密西西比河的情况!急!)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7-11 22:06:34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谁知道科罗拉多河和密西西比河的情况!急!

科罗拉多河----北美洲西部大河。干流源出美国西部南落基山脉弗兰特岭西坡,向西南流经犹他、亚利桑那、内华达、加利福尼亚等州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长2333千米,其中145千米在墨西哥境内。如从支流格林河算起 ,长3200千米。流域面积64.7万平方千米,有支流50多条。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部分冰雪融水。上游水量较丰,支流较多 ;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量渐少,支流不多,近河口处年平均流量311.5立方米/秒。水位季节变化大,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30倍。河流泥沙含量高 ,水呈暗褐色。“科罗拉多”即西班牙语“红色”之意。每年泥沙入海量1.63亿吨,有“美洲尼罗河”之称。干支流多峡谷,河床比降大,富水力资源,开发后主要用于灌溉和发电。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密西西比在印第安语中意为大河或河流之父。干流发源于苏必利尔湖以西,美国明尼苏达州西北部海拔501 米的艾塔斯卡湖,向南流经中部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全长3950千米,水量丰富,近河口处年平均流量达1.88万立方米/秒。流域广阔,各地气候条件不一,因而河流各段的水文特征具有一定差异。上游河段纬度稍高,以春季融雪和雨水补给为主,4月出现全年最高水位,6月因降水增多,出现次高水位,洪水期3~7月,12月为枯水期。年平均流量2900立方米/秒。冬季封冻,含沙量少。中游年平均流量5800 立方米/秒,3~8月为洪水期,6月出现最高水位,12月为枯水期。由于西岸流经半干旱地区支流的汇入,河流含沙量增大。下游自俄亥俄河汇入后,水量大增,年平均径流量达1.34万立方米/秒,1~6月为洪水期,4月出现最高水位,10月为枯水期,含沙量大.干流右岸以密苏里河为首,长度大、水量小、季节变化明显;左岸以俄亥俄河为首,长度小、水量大、季节变化缓和。流域内大部分为平原,为美国中南部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工业、生活用水。但中下游河段因比降小、河漫滩广阔,过去每当春夏,河水暴涨,中游以下沿河低地极易泛滥成灾,有美洲尼罗河之称。

科罗拉多河的上游气候有什么特点

科罗拉多河河流上游因受落基山区海拔和地形的影响,气候变化较大,最低气温-46.7℃,最高气温达42.8℃,年均降水量为200—500毫米。一年中有秋冬春三个季节降水量多为降雪,春末夏初当气温升高时,积雪迅速融化,河道流量大增,因此上游资源丰富。

科罗拉多河上游4-5月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降水较多。)科罗拉多河上游4-5月径流量较大的原因降水较多,这是因为上游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以降雪为主,积雪量大。冬季河流上游地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4~5月升温快,上游地区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西南方、墨西哥西北方的河流。长度大约有2333千米,有一部分在美国落基山脉区域西边消失。整个科罗拉多河河系大部份流入了加利福尼亚湾,是加州淡水的主要来源,另一部份则往南流向墨西哥,但没有出海。

为什么墨西哥反对美国用科罗拉多河补给索顿尔湖

因为科罗拉多河是最终在墨西哥境内流入大海的。上游在美国境内,下游在墨西哥境内,一旦美国大规模从科罗拉多河调水修复索尔顿河,就会造成下游流入墨西哥的河水大减,这样会严重影响墨西哥的用水和灌溉的,所以墨西哥坚决反对。

河流属于地表径流的范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河流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河流除了可以给人类提供水资源、开发航运、开发水能资源等基础功能外,还包括旅游、养殖、净化水质等功能,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逐水草而居”的习惯,所以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都是位于河流沿岸。

自然界中的河流通常发源于海拔较高的山地高原地区,然后顺地势往地处流动,最终入海形成外流河,或者注入湖泊(或消失)等成为内流河。每条河流都有一定的流域范围和流程,比如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位于非洲的尼罗河,干流流程达到了6670千米。由于很多河流的流程较长,因而多是国际性河流,那么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有的处于河流上游、有的处于河流中游,还有的国家处于河流下游,国际性河流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国际合作。

科罗拉多河位于美国西南部,发源于落基山脉,总体流向自东北流向西南,最终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全长约2330千米,流经美国和墨西哥两国,其中中上游段大部分位于美国,而下游入海口河段位于墨西哥。

由于科罗拉多河流域内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所以该河流是美国西南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来源,比如美国著名的“胡佛水坝”就修建在科罗拉多河上,给赌城拉斯维加斯提供了水源。而墨西哥位于河流下游,人家美国在自己国土内开发河流,也没有办法提要求和条件,所以位于河流上游的国家,具有开发利用的优势。

科罗拉多河为什么叫美洲的尼罗河

和尼罗河一样,科罗拉多河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 科罗拉多河是北美洲西部主要河流,干流源出美国科罗拉多州中北部南落基山脉,西南流经犹他、亚利桑那、内华达、加利福尼亚等州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全长2333千米,流域面积64.7万平方千米。落基山区降水较多,并有冰雪融水补给,故科罗拉多河上游水量较丰,支流较多,但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由于蒸发、渗漏、灌溉用水等,水量渐减。科罗拉多河含沙量很高,河水混浊,呈暗褐色,每年泥沙入海量达1.63亿吨。

科罗拉多河上游河谷剖面类型

V型谷。由河流流水切割形成的山谷叫“V型谷”,由冰川刨食形成的山谷叫“U型谷”。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因此河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也大,就能产生较强的下蚀能力,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形成在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如我国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河谷,谷坡陡,谷底窄,横断面为"V"字形,著名的金沙江虎跳峡的江面最窄处仅有30米。在河流的下游或平原区的河流,情况却相反,下蚀能力较弱。U型谷又称冰蚀谷,在山地区域,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拔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这样更有效地排泄冰体。这种形状的谷地称U形谷或槽谷。

科罗拉多河的水系组成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得克萨斯州西部拉米萨以西,源流称萨尔弗(Sulphur)河,干流向东南流,最后在贝城以南40千米处,注入墨西哥湾。河流全长1387千米,流域面积10.9万平方千米。霍顿(Wharton)站控制流域面积7.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比尔斯河、佩德纳莱斯河、巴永河、拉诺河、皮坎河、圣萨巴河、孔乔河等。 科罗拉多河流域边界三面环山,东、北为构成大陆分水岭的山脉,西为落基山脉,整个流域地势为北高南低。源流所在地两岸山地海拔均在4270米以上,从发源地到利斯费里(Lees Ferry,海拔高940米)为上游段,河道蜿蜒,长约1030千米。由于地势较高,终年积雪,水量较多,河水下切明显。中游从利斯费里至比尔威廉斯河河口(帕克坝哈瓦苏水库内),流经科罗拉多高原,由于该地区多为干旱地区,增加的径流不多,河谷不易展宽,形成许多峡谷地形,上中游合计长达1600千米,约占科罗拉多河总长2/3以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科罗拉多大峡谷,该峡谷东起小科罗拉多河入汇处,西至内华达州界附近的格兰德瓦什岸,全长350千米,最大深度1740米,河流曲折蜿蜒,河床坡降1.5米/千米,水流湍急,流速高达6.9米/秒,水深10-15米。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势低洼,有山脉、盆地、沙漠等。 科罗拉多河上游受海拔和地形的影响,气候变化较大,最低气温-46.7℃,最高气温达42.8℃,年均降水量为200-500毫米。秋冬春各季降水量多为降雪,春末夏初当气温升高时,积雪迅速融化,河道流量大增,年径流约70%集中在4-7月。由于落基山区降水较多,并有冰雪融水补给,因此科罗拉多河上游干、支流水资源极为丰富。据利斯费里站统计,该站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186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为296亿立方米(1917年),最小径流量也有69亿立方米(1934年)。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加上蒸发量大、渗漏、灌溉等耗水,水量逐渐减少。各年之间及各季之间丰枯相差很大,4-5月洪水期流量可达1982-3115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达8500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仅为85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仅20立方米/秒),相差23-26倍。春末夏初洪水泛滥,秋冬河水干涸。 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进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即每个工程具有发电、灌溉、旅游、防洪与航运等综合效益)的第一个流域,是美国水资源开发最充分的流域,也是争议最多的流域。该河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始于1928年,当时通过了兴建鲍尔德峡(即胡佛坝)工程的法令,该工程于1931年开工,1936年建成,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及城乡供水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此后,在科罗拉多河流域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干流上已兴建水库11座,支流上修建水库95座,干、支流水库总库容约为872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超过524万千瓦。另外,还规划在干、支流上分别兴建5座大水电站,其中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电站有2座。这些水电站建成后,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能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由于美国西半部干旱缺水,科罗拉多河流域的绝大部分水量用于农业灌溉(约95亿立方米),城市给水和工业用水约需28亿立方米,因此,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大型引水工程,上游有:弗赖因潘河-阿肯色河引水工程(Fryimg Pan-Arkansas Project)、圣胡安河-查马工程(San Juan-Chama Project,灌溉农田3.7万公顷)、纳瓦霍印第安人灌溉工程(Navajo India Irrigation Project,灌溉4.5万公顷)、科罗拉多河-大汤普森河工程(Clolrado-Big Thompson Project);下游有南达科他工程(South Dakota Project)、科罗拉多河引水工程(Colorado Aqueduct)、全美灌渠(All American Canal)、中央亚利桑那工程(Central Arizona Project,可灌溉农田14.9万公顷)、索尔特河工程(Salt River Project,灌溉10.7万公顷)和希拉河工程(Gila Project,可灌农田4.3万公顷)等。科罗拉多河-大汤普森河调水工程于1938年开工,1959年完工,将科罗拉多河上游格兰比水库、影山湖威洛河水库和格兰德湖的水量经21.1公里长的隧洞,穿过落基山脉调往东部,每年可调水3.8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用水80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8万公顷。该调水工程建有水库10座(总库容超过12.25亿立方米)、泵站4座(总扬程187.5米)、发电站7座(总装机18.4万千瓦,年发电量7.59亿千瓦·时)。经多年运行,该工程实际调水量为2.84亿立方米。

科罗拉多河上游水位季节变化的特征与原因

特征:上游水量较丰,支流较多;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量渐少,支流不多,近河口处年平均流量311.5立方米/秒。水位季节变化大,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30倍。

原因:

1、科罗拉多河上游受海拔和地形的影响,气候变化较大,最低气温-46.7℃,最高气温达42.8℃,年均降水量为200-500毫米。秋冬春各季降水量多为降雪,春末夏初当气温升高时,积雪迅速融化,河道流量大增,年径流约70%集中在4-7月。

由于落基山区降水较多,并有冰雪融水补给,因此科罗拉多河上游干、支流水资源极为丰富。据利斯费里站统计,该站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186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为296亿立方米(1917年),最小径流量也有69亿立方米(1934年)。

2、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加上蒸发量大、渗漏、灌溉等耗水,水量逐渐减少。各年之间及各季之间丰枯相差很大,4-5月洪水期流量可达1982-3115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达8500立方米/秒),

枯水期流量仅为85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仅20立方米/秒),相差23-26倍。春末夏初洪水泛滥,秋冬河水干涸。

扩展资料

整个科罗拉多河河系大部份位于美国境内,主要发源于美洲大陆的分水岭——洛矶山脉西部,干流源于科罗拉多州洛矶山国家公园,部份支流源于怀俄明州、内华达州及新墨西哥州,少部份源于墨西哥索诺拉州。

干流从科罗拉多州流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然后成为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及亚利桑那州—加州的界河。流到美、墨边境,成为亚利桑那州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界河,往南流向墨西哥境内后则成为下加利福尼亚州与索诺拉州的界河,最后汇入加利福尼亚湾。

科罗拉多河与黄河的异同

共同点:含沙量大,但因为修建水利工程而锐减;从高山发源注海,都很长,河水补给类型相似,沿岸都有著名风景区(其实但凡比较长的河应该都有);上游清澈,中下游开始浑浊;通航能力差;流经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流域内较缺水,是沿岸地区发展的重要水资源保障,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都因为沿岸的工业化而断流(或曾经断流),在这之前都会发洪水;都能被流经的国家称为母亲河。不同点:科罗拉多河入海口在墨西哥,黄河全程在我国境内;黄河断流得到了有效治理,科罗拉多河不清楚(地理题上只会说1998年后几乎没有流进海里);科罗拉多河似乎没有那么容易改道,下游冲积平原也没有黄河的广阔,也不是地上河;科罗拉多河没有凌汛,而且不会全线封冻,黄河有因为上游先解冻产生的凌汛;黄河经过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含沙量减少(虽然修建水库的因素也有),科罗拉多河是因为堤坝拦住了泥沙(还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小、径流量减少导致下游沙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