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美俄终于正面较量了,美核潜艇遭俄围堵
美俄终于正面较量了美核潜艇遭俄围堵
美国和俄罗斯向来不和,相互打击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了,在中东地区俄罗斯和美国利用中东局势进行博奔,说直白一点就是躲在背后“暗箭伤人”因此这两个国家也没有明目张胆发生过冲突。
不过美国和俄罗斯就差点发生了剧烈冲突,据美国“海军时报”网站3月15日报道,美国海军在北冰洋南部的阿拉斯加海域举行了名为“ICEX”的大规模潜艇作战演习。演习中美国两艘攻击核潜艇“康涅狄格”和洛杉矶级“托莱多”号,遭遇俄罗斯侦察机和反潜机的围堵。
美军出动了大批五代机F22赶来解围,在军事演习中难免会跑到其他国家领域去,俄罗斯也在搞军事演习,战机飞到了欧洲上空,遭遇了北约成员国内的拦截,这样的事非常多,最后都没有发生真正的冲突,可是美国和俄罗斯就另当别论了。
美国和俄罗斯的恩怨已经好久了,关系挑明了得不好,而在这个时候美国核潜艇又遭遇拦截。
美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达里尔-考德尔将军指出,北极是印太、欧美之间的战略走廊,美军在这个地方举行军事演习是正当的,而俄罗斯的突然拦截,在美国看来是一种挑衅,因此警告俄罗斯不要玩过火。
而在拦截中,美核潜艇还是无法甩掉追兵,美国空军出动了大批F-22隐形战斗机和其他战机赶来解围。五角大楼表示,这次美国和俄罗斯的冲突十分危险,不过美国是完全有能力对付俄罗斯的,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美国会采取必要手段来消除威胁。
美国说是这样说,可是真正去侵犯其他国家的却是美国,美国曾经就在俄罗斯边境安置了多个军事基地,俄罗斯警告美国,美国还是我行我素。
因此俄罗斯直接在美国军事演习时出动反潜机,杀个美国措手不及,让美国也感受下被威胁的感觉,在美俄中关系中,美国处处打压俄罗斯。
尤其是在军事装备上,只要美国的盟友中要是购买了俄罗斯武器,美国下一步动作就是制裁,让其放弃购买不得不说,美国真的很狡猾。
而俄罗斯也不畏惧美国,尽管美国多次威胁盟友,俄罗斯还是敞开了心只要是想要购买武器的国家,都来之不拒。
在美国这次军事演习中,与其说是美国警告了俄罗斯,不如说是俄罗斯警告了美国,让美国不要玩火,不要再那么嚣张。要是真的打起来,俄罗斯未必打不过美国,毕竟俄罗斯还是继承了前苏联强大的军事工业。
强大的军事装备对美国也形成了威胁,所以俄罗斯拦截美国已经不存在撕破脸这回事了,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已经差到不能再差了,双方也应该不介意在差点。
而且美国在搞军事演习时选择的地点就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美国却不以为然,直到被拦截,还被追着跑才甘心!
“华盛顿和基辅出现第一次重大意见分歧”
围绕波兰遭到导弹袭击的真相,美欧俄乌各方仍在明里暗里地较劲。尤其是美国和乌克兰,总给人一种一个想说,一个不让说的感觉。美国“政治新闻网”近日爆料,美国貌似确实在给各方压力,让他们发表相关言论时谨慎点。“政治新闻网”称,据两名西方官员和一名美国官员说,过去两天,美国高级官员与欧洲领导人和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官员进行了接触,敦促他们在谈论波兰导弹爆炸的原因时要谨慎。一名西方官员说,在一系列紧急电话中,美国官员要求北约盟国在波兰的调查完成之前,不要发表明确声明。在此之前,关于导弹是谁发射的、谁该对此次袭击负责,各方发表的信息相当胡乱。在本周二爆炸发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一次讲话中说,造成波兰境内两人死亡的导弹是俄罗斯发射的。但到了第二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却表示,导弹可能是乌克兰的。美国总统拜登也表示,“从轨迹来看,它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的。”泽连斯基和拜登“政治新闻网”表示,这些不同的声明表明华盛顿和基辅之间第一次重大意见分歧之一。尽管美国官员在淡化分歧,但俄乌冲突可能将持续整个冬天意味着更多这样的裂缝可能会出现,而这可能会被莫斯科所利用。前国务院官员希瑟·康利说,波兰遭导弹袭击造成的混乱对美国、其北约盟友和乌克兰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检验”。“我认为我们都学到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教训,那就是你不能在事件发生后马上就发表言论,除非你明了解内情因为现在的风险太大了。”本周二,正当俄罗斯加大对乌克兰的导弹袭击时,波兰东部卢布林省赫鲁别舒夫县普热沃多夫村被导弹击中。“政治新闻网”称,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警报,因为波兰是北约成员国,如果是俄罗斯发动的对波兰领土的袭击,这可能会引发北约的回应。结果,泽连斯基和他的一些助手迅速指责是克里姆林宫干的。但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美国、北约和波兰的领导人表示,有证据表明,波兰的袭击可能来自一枚试图阻止俄罗斯袭击的乌克兰防空导弹。本周三,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军事官员向他保证,导弹是俄罗斯发射的。“我毫不怀疑,这不是我们的导弹,也不是我们发动的导弹袭击。”但美国总统拜登周四早上G20峰会返回后,反驳了乌克兰总统的言论,称“那不是证据”。据两名熟悉内情的西方官员透露,泽连斯基的声明促使美国高级官员周三联系北约盟国,称美国认为导弹似乎来自乌克兰,是俄罗斯制造的。“政治新闻网”称,截至周三晚上,包括泽连斯基办公室官员在内的乌克兰官员对此并不相信,并向一些欧洲同行表示,他们希望看到导弹是乌克兰的具体证据。俄罗斯方面称,从残骸判断,爆炸可能是乌克兰S-300防空导弹造成的不过,泽连斯基周四还是稍微调整了自己的立场。他在新加坡的彭博新经济论坛上说:“我并不100%确认——我认为世界也不完全了解发生了什么。”他说,根据爆炸现场的图像,他的军事助手告诉他,爆炸不可能仅仅是由乌克兰的防空导弹引起的。与此同时,随着俄乌冲突继续僵持,美乌之间的分歧可能还会如“政治新闻网”所说,继续增多。该媒体称,这场冲突预计将进入一个残酷的冬天,鉴于天气条件,双方都不会取得重大进展。在重新进入赫尔松后,势头似乎站在乌克兰一边,但基辅需要继续得到武器和人道主义援助补给。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周三再次呼吁乌克兰利用战场局势,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米利警告称,乌克兰近期在军事上战胜俄罗斯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尽管基辅最近在战场上取得进展,并占领了赫尔松市,但莫斯科仍然在该国拥有重要的军事存在。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不过,“政治新闻网”称,泽连斯基面临本国国内“寸土不让”的巨大压力。今日俄罗斯也称,俄罗斯表示将继续其军事行动,直到所有目标都实现。看来和平短期内仍无法达成。相关报道:北约官员:泽连斯基"撒谎"破坏信任比导弹更有破坏性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道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17日援引目前在乌克兰的北约某国一名匿名外交人员的话报道称,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乌克兰未参与波兰导弹事件,破坏了北约对乌克兰的信任。报道称,在泽连斯基说乌克兰未参与波兰的事件后,这名外交官说:“这很荒谬可笑。乌克兰人破坏了我们对他们的信任。谁也不会指责乌克兰,而他们公开撒谎。这比导弹更有破坏性。”波兰媒体11月15日晚上报道称,两枚导弹落到波兰境内致两人死亡。最初猜测是俄罗斯发射的导弹。但是晚些时候波兰总统杜达称,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落下的导弹是俄罗斯军队发射的。他说,导弹“很有可能”属于乌克兰防空系统。北约也发出了类似消息。另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称,那天没有对乌克兰与波兰边境附近的目标进行任何打击。俄罗斯外交部在“导弹事件”的声明中表示,公正调查以及宣布调查结果将揭露这一“挑衅”。另据环球网早前报道,波兰境内15日遭导弹袭击事件持续引发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报道了更多细节: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布林肯被助手叫醒;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打电话给泽连斯基办公室敦促乌克兰“谨慎行事”“助手半夜把拜登叫醒,告诉他一个紧急消息:一枚导弹袭击了波兰,造成两人死亡。”CNN在文中如此报道称,与拜登共同出行的国务卿布林肯也在凌晨4点被敲门叫醒并得知消息。当地时间5点半,拜登与波兰总统通了电话。CNN称,消息人士表示,波兰官员首次听到可能发生爆炸的消息是在美国东部时间15日上午10点左右,也就是巴厘岛当地时间晚上23点左右。信息开始逐渐公开,并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点左右,也就是巴厘岛时间凌晨2点左右向盟友通报。报道称,这起事件的消息传出一小时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讲话表示,“俄罗斯的导弹击中了波兰”“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升级,我们必须采取行动”。CNN称,随后沙利文迅速给泽连斯基办公室打电话,敦促乌克兰官员们在谈论此事时要“谨慎行事”。报道还提到,当地时间15日夜里,尽管泽连斯基要求安排一次通话,但拜登并没有和他通话。CNN还提到,截至当地时间16日下午,拜登一直未与泽连斯基交谈。“这一事件也给西方与乌克兰的联盟造成了一些裂痕。”CNN称,拜登和波兰总统都公开表态称,导弹似乎来自乌克兰的防御系统,而泽连斯基对于“导弹可能来自乌克兰”的说法坚决否认。消息人士说,这让波兰官员感到失望。波兰境内15日遭导弹袭击事件持续引发关注,美国和北约称袭击波兰的导弹或许来自乌克兰,但仍把责任推给俄罗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7日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警告,乌克兰和波兰试图挑起俄罗斯与北约的冲突。美联社16日下午发表的一则更正中说,在2022年11月15日发表的早先版本报道中,“错误地报道了俄罗斯导弹进入波兰并导致两人丧生的消息。”该导弹很可能是乌克兰为防御俄罗斯的进攻而发射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于“导弹可能来自乌克兰”的说法表示反对。法新社17日称,泽连斯基说,已经从乌军方得到保证,“这不是我们的导弹”。拜登17日对泽连斯基的说法表示异议,他说“这不是证据”。
俄副外长称俄方不希望与美断绝外交关系,但它有可能发生
据俄新社17日最新报道,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称,俄方不希望与美方断绝外交关系,但如果美方决定不需要与莫斯科保持关系,“这就会发生”。里亚布科夫,资料图,图自塔斯社另据塔斯社17日报道,里亚布科夫未排除俄美完全断交的可能性。延伸阅读:媒体:G20宣言的发布标志着俄在外交领域作出重大妥协这几天俄乌冲突方面的重大新闻,看起来排第一位的是一枚导弹落在波兰境内,炸死两名波兰平民,但在笔者看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通过并发布的集体宣言,更加重要。因为这份宣言标志着,就俄乌冲突,俄罗斯在外交领域作出了一次重大妥协。此次峰会之前,就有观察者预测,鉴于目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巴厘岛峰会可能不会通过集体宣言。因为集体宣言需要20个与会方都同意才可以通过并发布,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是一定要将俄乌冲突写进去并对俄罗斯进行谴责的,俄罗斯一定不会同意的。这样的话,这个集体宣言就没法写了。有关信息显示,主办方印尼还因此做了预案。果然,峰会刚开了一天,还没开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连夜提前离开了巴厘岛,由俄罗斯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代表俄罗斯继续出席峰会。本来,普京没来,就让来自全球的媒体记者感觉缺少了一个高价值采访目标,现在,拉夫罗夫也走了,峰会还会通过集体宣言吗?让外界想不到的是,巴厘岛峰会的集体宣言竟然通过并发布了。更让外界想不到的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如愿以偿”,不但将俄乌冲突写进宣言,还在宣言中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谴责。这样的宣言,俄罗斯竟然认了,同意其发表了。当然,从集体宣言的表述以及措辞上可以看得出,俄罗斯一方是作出了努力,进行了高强度的“据理力争”的。比如,宣言在第一条重申:“我们申明,G20是首要讨论全球经济合作的论坛,今天我们再次重申我们的承诺,要尽力解决严重的全球经济挑战”。再比如,宣言第三条第一句话说:“今年,我们也见证了在乌克兰发生的战争对全球经济产生的更加不利的影响”。这句话的表述是中性的。后面就有了对俄罗斯的谴责:“大多数成员强烈谴责在乌克兰发生的战争并强调这场战争导致了巨大的人类灾难并使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更加恶化”。然后又有了俄罗斯的辩解:“对局势和相关制裁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估。认识到G20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论坛,我们认为安全问题对全球经济有重大影响”。上述表述,绕来绕去,但总而言之,俄罗斯承受了这一击。这绝对是俄罗斯在外交领域作出的一次重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妥协。无独有偶的是,美国和北约关于导弹落入波兰境内的说辞,也是绕来绕去。当地时间11月15日15时40分左右,一枚导弹落在了波兰东部卢布林省赫鲁别舒夫县普热沃多夫村,造成两人死亡,一台拖拉机被炸毁。事件发生后,乌克兰和波兰迅速将矛头对准了俄罗斯,指称这是俄罗斯的导弹袭击,要求俄罗斯作出解释。然后,美国和北约又迅速出面平息事态,暗指这枚导弹是乌克兰军队发射的,是用来拦截俄罗斯来袭导弹的,不幸落入了波兰境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11月16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说明此事。这位老兄的话,也是绕来绕去,既排除了俄罗斯的嫌疑,最终又把矛头指向了俄罗斯。他说,没有迹象表明俄罗斯蓄意袭击,或者俄罗斯正在准备对北约采取军事行动;然后他又说,爆炸很可能是乌克兰防空造成的,但调查仍在进行中;然后他再说,无论如何,北约并不认为这是乌克兰的错,因为它有权自卫;最后他说,俄罗斯对波兰的袭击负有“最终责任”,因为它入侵了乌克兰。虽然斯托尔滕贝格说话绕来绕去,但美国和北约对此次导弹事件这么快表态,几乎是第一时间排除俄罗斯的嫌疑。这与他们之前的表现大相径庭。为什么?因为,导弹事件发生之际,正是巴厘岛峰会集体宣言马上就要出笼之时。如果这个时候美国西方揪住俄罗斯不放,俄罗斯极有可能杯葛巴厘岛宣言。一旦巴厘岛峰会无果而终,美国的面子往哪儿搁呢?所以,拜登第一时间为俄罗斯发声,全然不顾泽连斯基的脸面。当然,最需要检讨的,是乌克兰的防空部队。防空导弹是在自己家的地面上对空发射,一般来说都有自毁装置,一旦打不中空中目标就会自己爆炸,以免落到地上伤及无辜。这枚导弹,怎么没有自毁,反而落到了地面,还落到别的国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