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东京奥运河南首金背后:满手水泡老茧 换来奥运金牌
“吕扬,你也许觉得,妈妈是个十分严肃的人。每一次通话的内容,总是说好好练,不要怕苦和累。到现在也没有夸奖过你一次。挑血泡的时候,看到你满手的茧子,谁家的孩子娘不亲。不容易啊,强忍泪水还要说些鼓励你的话。对你的爱,深深地埋在心中。” 7月28日,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后,张君凤与女儿吕扬连线时,她将这封准备了一周的家书,念给吕扬。 “吕扬,爸爸爱你。” “吕扬,妈妈爱你。” 连线时,吕大伟和张君凤既高兴又心疼。 7月28日,吕扬和队友为中国拿下东京奥运会第十金,这是河南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金牌,也打破了漯河市无奥运会冠军的纪录。 “第十金,我们赢了,中国赛艇队。”7月29日早上5点30分,吕扬将喜悦分享在微信朋友圈。 就在几小时前,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国赛艇队崔晓桐、吕扬、张灵和陈云霞四位姑娘以6分05秒13成功夺冠,帮助中国赛艇队首开纪录。 夺得此次奥运会赛艇冠军,于中国而言意义非凡,这是一枚等待了13年的金牌。 回顾中国赛艇队的 历史 ,13年之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赛艇队在女子四人双桨项目中,由张杨杨、奚爱华、金紫薇、唐宾夺得赛艇队史首枚奥运金牌,之后再难有建树。 那时,吕扬15岁,还在漯河市体校练习射箭。 2019年,崔晓桐、吕扬、张灵和陈云霞四位姑娘在女子四人双桨项目中开始组队,中国女子赛艇队由此又吹起冲金的号角。 当年5月,她们首次组队参加赛艇世界杯第一站比赛即夺得冠军,随即拉开了2019年赛季全胜的序幕,一举夺得亨利杯挑战赛、世界杯系列赛和世锦赛冠军。 梳理吕扬的比赛发现,今年5月,四人在瑞士卢塞恩举行的2021年赛艇世界杯第二站以6分25秒07再次夺冠。这一成绩比两年前世锦赛夺冠的成绩提高了近9秒。 终于,在延迟一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崔晓桐、吕扬、张灵和陈云霞登上了奥运最高领奖台,让五星红旗时隔13年再次在奥运赛场飘扬。 “世界大赛,一共拿了11块奖牌,加上奥运会,是12块奖牌。国内的奖牌是66块。”吕大伟说。 虽然有很大把握赢得冠军,但吕扬四人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比赛前一夜,吕大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整夜未合眼。 7月28日比赛当天,吕大伟和张君凤在电视机前观看吕扬比赛。 “比赛的时候,我盯着电视,手里拿着本。”吕大伟说,他有个习惯,吕杨每次比赛,他都将成绩记下来。 “500米时,她们和德国队咬得比较紧。分不清第一和第二,等冲到1500米之后,吕扬她们把其他赛艇甩到了后面。”看着电视,吕大伟激动得泪流满面。“到最后冲刺时,我们赛艇已经遥遥领先了,这时候我的心情才平复了一下。” “实际上,这次夺冠,她们四个小姑娘压力都很大。”吕大伟说, 在赛场上,分数才是话语权。 在吕扬家中,吕大伟为女儿保存奖牌的柜子由小变大,换了一个又一个。“下面两层是全国的比赛奖牌,上面一层是世界级的奖牌。亲戚朋友过来,都想摸一摸。”吕大伟说。 这次奥运会获得冠军后,吕扬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女子四人双桨项目的“大满贯”选手。 张君凤的手机上至今还保存着吕扬历次赛艇比赛的成绩。 早在2014年6月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赛艇邀请赛上,吕扬和队友取得女子四人双桨两个第一名。 2014年仁川亚运会,吕扬搭档队友段静莉,以领先第二名14秒的绝对优势夺得赛艇女子双人双桨冠军。 之后,夺取奥运会金牌成为吕扬的新目标。 2019年,崔晓桐、吕扬、张灵和陈云霞组成中国女子四人双桨队后,即取得了世界杯分站比赛冠军。 吕扬的职业赛艇之路,并不顺利。在此之前,两次偶然的比赛,对吕扬而言,是两次重要的转折,也是她的两次机遇。 1994年,吕大伟一家从老家漯河临颍县瓦店镇上坡高村,搬至漯河,租住在交通路南段的大荆庄。 “我抱着她,她还不会走。”张君凤说,那时候吕扬两岁左右,吕大伟上班,她在家带孩子, “那次吕杨比赛回来给我说有人问她身高和家庭情况,我也没在意。”张君凤说,接下来的两三年中,刘鹏经常到吕扬家中,动员她到市体校上初中。 2005年,小学毕业后吕扬到漯河市体校就读,从此踏上了竞技 体育 这条路。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赛艇队夺冠,这年年底,在漯河市体校训练射箭的15岁小姑娘吕扬,被前来选才的河南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教练看中。 当时吕扬刚刚获得河南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第三名,正梦想着成为一名射箭奥运冠军,突然转行,让她有点不知所措。 “她回来给俺说的,俺俩对赛艇都不懂,咱这又没有水。”张君凤说,当时脑子一片空白。 吕扬和父母商议后,决定抓住这次机会转行练赛艇。“一天夜里,她打电话哭起来了,说是浑身疼。”张君凤记得很清楚,她鼓励女儿咬牙坚持。 2009年,吕扬进河南省赛艇队一年多,她的赛艇天赋就逐渐显露。 “在体校时,吕扬练习拉弓,以上肢力量为主,这给赛艇训练打了很好的基础。”吕大伟分析说。 2010年9月,在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赛艇、皮划艇项目比赛中,吕扬轻松摘取了赛艇女子甲组12公里和个人赛艇2000米比赛两枚金牌。这是她首次夺金。 “吕扬性格沉稳,身体条件不错,并且有股韧劲儿,才练了一年多就已经达到省队一线运动员的水平。”时任河南省赛艇队教练的谷晓东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 2013年11月,吕扬入选国家队。 吕大伟夫妇从不敢在现场观看吕扬比赛。“现场看比赛,内心会很煎熬。”吕大伟说。 “只看到冠军太耀眼,不知道冠军背后的辛酸,这都是血汗换来的。”7月30日,漯河家中,张君凤指着一张吕扬和队友手捧奖牌的照片。照片中,6只布满老茧的手和金灿灿的奖牌形成鲜明对比。 “她的手长满坚硬的茧子,我看了很心疼,手上还有裂口,因为她想要拿奥运冠军,立志要当队里最强的选手。”张君凤说,吕扬回家时,从来不敢给他们看双手,总是故意蜷起来。 “茧子非常硬。”吕大伟说,他有时候会看到女儿用剪子直接挑开水泡,拿点药敷上,再继续训练。 此前,吕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练上十年赛艇,就会有这样的厚茧了。” “有的厚茧长在五指,有的长在掌心,有的是力量训练时与器械摩擦形成的,也有船上握桨形成的。”吕扬说,刚开始练习赛艇时,每天划几十公里,一节课过后手上全部是水泡、血泡。每晚都要挑开,保证第二天的训练不受影响。处理不好会裂口子,但是还要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而形成老茧。 张君凤说,进入河南省赛艇队后,吕扬更加吃苦了。 此前在训练中,吕扬曾经在十天完成了630公里的训练量。这是她在省队一个多月的训练量。 赛艇队淘汰也很严重,张君凤说,很多人因为吃不了苦,都选择了离开。一次次选拔,身旁的队友越来越少,吕扬最终留在了下来。 吕大伟曾经也是一名运动员,擅长中长跑,经常参加周边地市的一些小型马拉松比赛。早在1985年,他便在省市一些比赛中,获得不少奖项。 受父亲影响,吕扬从小就喜欢 体育 运动。 吕大伟说,他在吕扬很小时就领着她出去跑步。“她身体素质好,很能跑,比较开朗。” 跑步时,吕扬和弟弟不知道技巧,吕大伟就耐心教他们怎么跑步、如何抬腿、如何提高速度等。 如今,吕大伟说,他已经跑不过女儿了。 “这俩孩子,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张君凤说,吕扬和同为赛艇运动员的弟弟训练很踏实,不会偷懒。“比如早上起来,我说先吃点饭再训练,她说先出去跑步练习。” 自从吕扬进入河南省赛艇队后,一年只有七天时间回家。 “从进入省队,吕扬13年没有在家过过春节。”张君凤说,吕扬平时回家次数很少,但每三四天,都会给家中打一次电话。去年9月,是吕扬最近一次回家。 “在家待了一周,练游泳练了三天。”吕大伟说,有时,他会陪着女儿到游泳馆训练。 张君凤说,在家时,吕扬把运动器材放在客厅,就开始训练。“我一直陪着她训练,有时候不敢看她,怕影响她,就躲到卧室。” “我偷偷地伸出头看,她浑身湿完,地下都能流一大片汗。”张君凤说,有时吕扬为了能专心训练,会把器材抬到阳台上。 无形之中,吕扬也给她弟弟树立了很好的目标。目前,弟弟也在河南省水上运动中心练习赛艇,全力备战全运会。 “他们姐弟俩,都一年没见面了,在全运会上可以见个面。”吕大伟说。 吕大伟与吕扬约定好,等她回到家中,会给她准备一顿爱吃的饭菜。“让她妈给她做一顿家乡的饺子,烙油饼、摊菜馍。”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夏赛赛 校对 王冰 审核 田震
东京获奖金牌名单有哪些
东京奥运,充分展示了中国 体育 健儿为国争光不屈不挠的精神。此次中国代表团共777人这个用“偶然”解释不通说奥运史上中国派出人数最多的一次。为什么不是776而是777呢?各位我们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人名犯下了滔天大罪。777这个数字数字里面还暗含了另一个数字3是指3个7这不真是37年7月7日吗?卢沟桥上卢沟月,犹记当年火炮声啊!我们不是渲染仇恨,我们只是不忘 历史 我们参加和平奥运我中华 体育 健儿,必将不忘国耻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7月24,杨倩夺得东京奥运会首金 7月24日,侯志慧夺下奥运第二金 7月24日,孙一文夺得第三枚金牌 7月24日,施庭懋王涵夺得跳水队首金 7月25日,李发彬获男子举重61公斤级金牌 7月25日,谌利军逆转夺举重67公斤级金牌 7月27日,庞伟姜冉馨夺十米气枪混团金牌 7月27日,张佳琪,陈宇曦女子双人十米跳台摘金 7月27日,杨倩,杨皓然夺得十米气枪混团金牌 7月28日,中国赛艇队夺女子四人双桨金牌 7月28日,王宗源,谢思埸男子双人三米板摘金 7月28日,石智勇男子举重73公斤级夺金 7月29日,张宇飞夺女子200米蝶泳金牌 7月29日,陈梦夺乒乓球女单金牌 7月30日7月30日,汪顺男子200米混合泳夺金 7月30日,朱雪莹女子蹦床夺金
杨舒予是谁,为什么她能够入选东京奥运会
杨舒予和杨力维是一对年龄相差7岁的亲生姐妹。
姐姐杨力维出生于1995年,已经是国家队中经验丰富的“老将”,妹妹杨舒予出生于2002年。
姐姐杨力维是中国五人制篮球的主力后卫,妹妹杨舒予是三人制篮球的队员。这一对姐妹花同时入选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名单,虽然说不能是在同一个战场上为国效力,但是她们都代表了我们中国女篮的最高水平。
杨舒予经历
杨舒予,女,出生于2002年3月6日,云南昆明人,中国篮球运动员,司职前锋。
2021年7月14日,杨舒予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三人篮球项目运动员名单。7月28日,在2020东京奥运会三人篮球女子组项目比赛中,由张芷婷、万济圆、杨舒予、王丽丽组成的中国队获得铜牌。
2021年9月26日,在第十四届运动会三人制篮球-女子成年组比赛中,随奥运联合队获得金牌。同年,9月29日,在第32届奥运会上,荣获个人记大功奖励。
东京奥运会宁波人拿了几块金牌
7人参加奥运拿下5金。扩展资料:7月28日,中国选手石智勇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决赛中夺冠。7月30日,中国选手汪顺在东京奥运会游泳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夺冠。8月3日,中国选手管晨辰在东京奥运会体操项目女子平衡木决赛中夺冠。7月24日,中国选手杨倩在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夺冠。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但此前并不以体育出名。在人们印象中,宁波在科教和商业领域人才辈出:贝时璋、谈家桢、屠呦呦、邵逸夫、王宽诚、曹光彪……这里有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这里的城市口号是“书藏古今”。聪明好学、精明能干、锦绣文章,这是宁波的标签。而刻苦训练、挑战体能,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奇迹,似乎属于另外一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