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美国的第一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于哪一年
美国的航天飞机制造历时10年,实际耗资100亿美元。1981年4月12日上午7时,美国的第一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发射成功。航天飞机上载有两名宇航员。
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资料 简介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 Columbia OV-102)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甘乃迪太空中心旗下拥有的太空梭之一。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的太空梭机队中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它在1981年4月12日首次执行代号STS-1的任务,正式开启了NASA的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gram,STS)之序章。然而很不幸的,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1日,在代号STS-107的第28次任务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德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太空人全数罹难。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也是哥伦比亚河命名由来的18世纪帆船哥伦比亚号。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是造成整起事故的祸首。“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去年公布的调查报告称,外部燃料箱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击中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名为“增强碳碳”(即增强碳-碳隔热板)的材料。当航天飞机返回时,经过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使温度高达摄氏1400度的空气在冲入左机翼后融化了内部结构,致使机翼和机体融化,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事故有哪些原因
宇航员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长达248页的最终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NASA(美国家航空航天局)文化”对航天飞机的失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家航空航天局管理层长期以来对安全问题的松懈是酿成此次悲剧的一个因素,美国航空航天局需要彻底的改革。在这份措辞尖锐的报告中,美航空航天局遭到了猛烈的抨击。
调查委员会指出:该机构缺乏“强效安全文化”和有效的制衡机制,没有独立的安全程序,不善于学习和总结,如果美航空航天局不进行彻底改革,可预见的事故将会再次发生。
调查委员会早先曾指出,“哥伦比亚”号在太空飞行期间,美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知道它的左翼在起飞过程中曾受到泡沫材料的撞击,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根据对失事飞机残骸的检查及模拟撞击试验发现,“哥伦比亚”号左翼前缘的确受损并出现裂孔,导致超高温气体进入。
在26日的报告中,外部燃料箱外表面脱落的泡沫材料撞击航天飞机左翼被认定是导致“哥伦比亚”号事故的技术原因,报告同时指出,美航空航天局的机构文化,对安全问题的长期漠视起到了与泡沫材料等同的作用。
报告还警告说:就航天飞机目前的设计而言,宇航员没有生还的可能,委员会确信,如果此类长期、反复出现的缺陷问题得不到解决,下一次事故将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