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夫的作品有哪些

洛夫的作品有哪些(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代表作是什么)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8-06 08:32:58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代表作是什么

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代表作如下:

1、《古斯泰·贝林的故事》——1891

2、《假基督的奇迹》——1899

3、《耶路撒冷》——1902

4、《尼尔斯骑鹅旅行记》——1907

5、《葡萄牙国王》——1914

6、《御者》——1921

7、《勒温斯瑟尔特三部曲》——1928

8、《圣诞节的故事》——1938

9、《无形的锁环》——1894

10、《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1899

洛夫的代表作都有哪些

第一:在台湾诗坛,洛夫和余光中这两个名字总被联系在一起,有人称其为“文坛双星”,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第二:洛夫是对当代汉语诗歌作出巨大贡献的作家,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荷兰、瑞典等文,并收入各大诗选。出版有诗集《石室之死亡》《无岸之河》《魔歌》《汽车后视镜所见》《时间之伤》《漂木》等37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7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5部,译著《雨果传》等8部,其中《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

洛夫的作品列表

1957年 《灵河》,台北:创世纪诗社。1965年 《石室之死亡》,台北:创世纪诗社。1967年 《外外集》,台北:创世纪诗社。1970年 《无岸之河》,台北:大林。1971年 《1970诗选》,台北:仙人掌。1974年 《魔歌》,台北:中外文学。1975年 《洛夫自选集》,台北:黎明。1976年 《众荷喧哗》,新竹:枫城。1981年 《时间之伤》,台北:时报出版社。1983年 《酿酒的石头》,台北:九歌。1985年7月获台湾“中国新诗联谊会”赠予最佳创作奖。1988年 《因为风的缘故--洛夫诗选(一九五五 ~ 一九八七)》,台北:九歌。1988年 《洛夫精品》,北京:人民文学。1988年 《石室之死亡——及相关重要评论》,台北:汉光文化公司出版。1988年 《爱的辩证--洛夫诗选》,香港:文艺风出版社。1990年 《天使的涅盘》,台北:尚书。1990年 《月光房子》,台北:九歌。1990年 《诗魔之歌--洛夫诗作分类选》,广州:花城。1992年 《葬我於雪》,北京:中国友谊出版。1993年 《我的兽》,北京:中国文联出版。1993年 《洛夫诗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 《雪崩--洛夫诗选》,台北:书林。1993年 《梦的解图》,台北:书林。1993年 《隐题诗》,台北:尔雅。1994年 《石室之死亡》(英译本),美国汉学家陶忘机(John Balcom)教授译,旧金山:道朗出版社出版(Taoran Press)。1998年 《洛夫小诗选》,台北:小报文化公司。1999年 《形而上的游戏》,台北:骆驼。1999年 《雪落无声》,台北:尔雅。1999年 《魔歌 (书法诗集典藏版) 》,台北:探索文化。2000年 《洛夫‧世纪诗选》,台北:尔雅。2001年 《洛夫短诗选--中英对照》,香港:银河。2001年 《漂木》,台北:联合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3年 《洛夫诗钞》,台北:未来书城。2003年 《洛夫禅诗》,台北:天使学圆文化公司出版。 1979年 《一朵午荷》,台北:九歌。1985年 《洛夫随笔》,台北:九歌。1985年 《一朵午荷--洛夫散文选》,台北:九歌。1990年 《一朵午荷--洛夫散文选》,上海:上海文艺。1998年 《洛夫小品选》,台北:小报文化。1998年 《落叶在火中沉思》,台北:尔雅。2000年 《雪楼随笔》,台北:探索文化。 1969年 《诗人之镜》,台北:大业。1978年 《洛夫诗论选集》,台北:开源。1979年 《诗的探险》,台北:黎明。1981年 《孤寂中的回响》,台北:东大。1986年 《诗的边缘》,台北:汉光。 1973年 《季辛吉评传》,台北:中华日报。1975年 《雨果传》,台北:志光。1975年 《第五号屠宰场》,台北:星光。1976年 《心灵隽语》,台北:星光。1977年 《约翰生传》,台北:志文。1979年 《亚历山大传》,台北:中华日报。1979年 《邱吉尔传》,台北:中华日报。 1970年 洛 夫等:〈以新批评观点看中国古诗(诗宗社第二次座谈会)〉,《花之声》,台北:仙人掌出版社,页172-205。1972年 洛 夫:〈与颜元叔谈诗的结构与批评并自释〈手术台上的男子〉〉,《中外文学》1卷4期页40—52。1974年 洛 夫:〈魔歌——我的诗观与诗法〉,《中华日报》12月6—8日9版。1977年 洛 夫:〈《洛夫诗论选集》自序〉,《中外文学》5卷10期,页34—45。1978年 洛 夫〈自序〉,《洛夫诗论选集》,台北:金川,1-15页。1979年 洛 夫〈我的诗观与诗法——「魔歌」诗集自序〉,《诗的探险》,台北。黎明出版社,页153—164。1979年 洛 夫:〈洛夫作品评论题目备考〉,《诗的探险》,台北:黎明,页1—3。1979年 洛 夫:〈关於「我的第一首诗」〉,《文艺月刊》122期,页57—65。1979年 洛 夫〈《众荷喧哗》诗集自序〉,《诗的探险》,台北:黎明,页165-168。1981年 洛 夫:〈自序〉,《时间之伤》,台北:时报,页1—4。1981年 洛 夫:〈咸咸的旅程——第二届览分地带文艺管谈诗记〉,《孤寂中的回响》,台北:东大,页105—114。1984年 洛 夫:〈一首辩证的诗—谈「爱的辩证」之创作过程〉,《诗人季刊》18期,页19—24。1988年 〈洛夫与谢冕的通信〉,《作家》8期,页28。1988年 〈关於「石室之死亡」—跋〉,《洛夫石室之死亡及相关重要评论》,台北:汉光页192—203。1988年 洛 夫:〈回归传统,拥抱现代——诗人对话〉,《文艺报》8月20日7版。1989年 洛 夫:〈廿八寒暑,鰜鲽情深〉,《文讯》42期,页80—81。1990年 洛 夫:〈自序〉,《天使的涅盘》,台北:尚书,页4—7。1991年 洛 夫:〈蚱蜢岁月〉,《中央日报》11月18日16版。1993年 洛 夫:〈超现实主义的诗与禅〉,《江西社会科学》10期,页70—72。1998年 洛 夫:〈《落叶在火中沉思》〉,《尔雅人》第107期,2、3版。1998年 洛 夫:〈卧雪图〉,《中华日报》10月1日16版。1998年 洛 夫:〈读闲书〉,《中华日报》9月1日16版。1999年 洛 夫:〈《魔歌》新版自序〉,《创世纪诗刊》121期,页118—120。1999年 洛 夫:〈如是晚景〉,《联合报》6月23日37版。2000年 洛 夫:〈我那颗千禧年的头颅〉,《联合报》1月10日37版。2002年 洛 夫:〈我的大陆出书经验〉,《文讯》197期,页37—38。

台湾当代诗人洛夫病逝享年91岁 洛夫有哪些作品

台湾当代诗人莫洛夫(笔名洛夫、野叟)2018年3月19日凌晨3点病逝,享寿91岁。洛夫拥有多部经典著作,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37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7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5部,译著《雨果传》等8部,其中《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2001年,洛夫推出3000行长诗《漂木》,同年被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一,名列首位。洛夫是台湾现代诗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他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同纪弦为代表的“现代派”和覃子豪、余光中等为代表的“蓝星诗社”成三足鼎立之势《创世纪》,成为岛内坚持最久的一个文学期刊。

床前明月光 洛夫赏析

《床前明月光》作者:洛夫不是霜啊而乡愁竟在我们的血肉之中旋成年轮在千百次的月落处只要一壶金门高粱一小碟豆子李白便把自己横在水上让心事从此渡去首先申明:本人水平有限,如对洛夫先生的作品解读不到位还望见谅!【床前明月光】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共性。洛夫先生的这首是借用月光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对洛夫诗歌的解读思路我们可以参考台湾新生代评论家简政珍的观点:一、意象跳接不受单一句法之限制,单句里原有多组意象,暗示意识在极短暂时间内跨越不同的时空。二、这些意象单独抽出,有如风景中的奇岩怪石,但他带给读者的不只是突发性的惊骇和惊喜,还有整体性的和谐。 ——《洛夫作品的意象世界》………………………………………………………………………………………………………………从首句”不是霜啊“的否定开始,从一连串的隐喻置换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在诗人的乡愁之中沉思冥想。床前的月光不是霜那么是什么?后句说的是乡愁。但这只是表面看起来的结果,乡愁之前加上了一个【而】字表面他们是并置关系。也就是说,后文全部都是对第一句否定的解释和补充。月光是血,月光是酒,是水,更是李白。承载着千百次的月升月落,汇成年轮的乡愁。是心事和乡愁的皈依之处。“而乡愁竟在我们的血肉之中旋成年轮/在千百次的/月落处”这里说明诗人的这种“乡愁”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千百次的”经历下,在体内已经深深累积“旋成年轮”——年复一年的,这种乡愁与自身融为一体了!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愁”?!这是酒!这是李白!这李白更是诗人自己!金门高粱作为台湾三大名酒之一,此时也道出诗人深处海峡,这种“乡愁”自然而然的是对祖国故乡的深厚复杂之情,此处的“乡愁”基本与台湾“乡愁”的涵义重合。诗人已经借了李白的诗句,更进一步借来李白,与诗人自己融合为一:“让心事/从此渡去”,借酒、借古人(迫于现实的无奈这)寄托“乡愁”。 ………………………………………………………………………………………………………………扩展阅读:其中有一句类似:李白便把自己横在水上,让心事,从此渡去。《有鸟飞过》 香烟摊老李的二胡 把我们家的巷子 拉成一绺长长的湿发 院子的门开着 香片随着心事向 杯底沉落 茶几上 烟灰无非是既白且冷 无非是春去秋来 你能不能为我 在藤椅中的千种盹姿 各起一个名字? 晚报扔在脸上 睡眼中 有 鸟 飞过洛夫(1928.5.11~ ),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PS:本人与笨蛋老吴对此提问有过沟通交流,所以在提交时候有部分相同。哎呀,你不是说你不提交的么。。。。。

怎么评价诗人洛夫

记得第一次读洛夫的诗是《漂木》,直把我震到沙发上,后来才知凭这首3000行的长诗,他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同时被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首。

洛夫的经典作品很多。出版的诗集有《时间之伤》等37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7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5部,译著《雨果传》等8部,其中《石室之死亡》也广受诗坛重视。

勃留洛夫的绘画风格与代表作品有哪些

勃留洛夫具有巨大的创作力,他回国以后从事过历史画的创作,留下了杰作《围攻普斯可夫》:他寻求过风俗画的创作,重要作品有《土耳其妇女》和《君士坦丁堡的甜水》等。不过,勃留洛夫的最卓越的成就还是表现在肖像画艺术上,代表作品有《考古学家兰奇像》、《克霄洛夫像》、《希施玛洛娃姐妹像》和《莎玛依洛娃像》等等。这些作品体现了勃留洛夫具有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深入的人物个性刻画的杰出才能。并在每一个人物形象上能多少使人体会到时代的精神。

台湾诗人洛夫的这首唇什么寓意

雪落无声就是雪花飘落没有声音。这句词出自台湾作者:洛夫《湖南 大雪 —赠长沙李元洛》中。洛夫本姓莫,名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7月去台湾。1996年移居加拿大。著作甚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因为风的缘故》、《月光房子》、《漂木》等31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6部,诗论集《诗人之镜》、《洛夫诗论选集》等5部,译著《雨果传》等8部。诗集《时间之伤》获中山文艺创作奖和台湾文艺奖,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长诗《漂木》出版,震惊华语诗坛,并于2004年获北京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研究洛夫作品之专著颇多,已出版有《诗魔的蜕变:洛夫诗作评论集》、《洛夫与中国现代诗》、《悲剧主义价值的体验――《漂木》诠释》等。

台湾诗人洛夫的代表作品有( )

代表作品有:《洛夫诗歌全集》《魔歌》《汽车后视镜所见》《时间之伤》等。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