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枢密院十号:高超音速武器神话被打破
高超音速武器神话被打破
乌克兰空军6日高调确认,使用美制“爱国者”反导系统在基辅上空首次成功击落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个消息立即引起全球军事圈的关注,在过去多年的宣传里,高超音速导弹被描述为“无法拦截”、至少也是“非常难以拦截”的革命性武器,各个军事大国都在不惜重金地展开研究。
如今乌军却宣称它栽在并不算先进的“爱国者”系统手里,高超音速武器的神话真的被打破了?以往一向热衷于嘲讽俄罗斯武器的西方媒体,这次在报道此事时也相当谨慎,大都以转引乌克兰方面的说法为主,并强调“真实性没有得到证实”看来就连西方媒体对此事的态度也是“有点悬”。
口说无凭,乌克兰到底拿出了什么证据能证明“击落俄军高超音速导弹呢?这个消息最早是乌克兰“防务快报”网站5月5日披露的。报道称,5月4日凌晨2时40分左右,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基辅上空首次成功拦截俄罗斯Kh-47“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同时,该报道还发布了“从消息来源收到的导弹残骸照片”,这也是目前为止,外界获得的所有公开证据。
但此事有很多细节都值得深究,首先就是导弹头锥部分存在明显的破损,从中还可以看出该导弹弹头使用了非常厚的蒙皮材料。乌克兰的说法是,之所以要采用这么厚的材料,很可能是为了抵御“加速到高超音速过程中的高温”,破损处正是该导弹被“爱国者”反导系统的动能杀伤战斗部击穿的痕迹。
但让外界质疑的地方恰恰出在这里,目前美国和德国各自向乌克兰提供了一套“爱国者”反导系统,从新闻图片可以看出,它们属于“爱国者-2”,使用的是破片杀伤战斗部,而非专门强化反导能力、选择动能杀伤战斗部的“爱国者-3”。
而且“匕首导弹和“爱国者”导弹的飞行速度都比较快,如果真的是被“爱国者”导弹击落,“匕首”导弹的残骸很难如此完整。至于蒙皮材料和破洞,更引起不少争论,无论该导弹的蒙皮到底是何种隔热材料,但如此超厚材料显然会严重影响导弹头锥内部容纳的雷达或红外导引头的正常工作。
另外,受损部位靠近战斗部,在反导拦截时的剧烈撞击中,战斗部大概率会引发爆炸——这么说来,也不太可能让导弹残骸保持完整。
从更深一层的技术角度看,“爱国者”击落“匕首”的争议就更大了。单纯从性能指标上看,“匕首”导弹采用双锥体弹头,属于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武器,外界普遍认为它是“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的空射版本,性能并不算先进,甚至被嘲笑为“入门级高超音速导弹”。
而且它在发动机关机后,总体趋势是越飞越慢,落地速度可能要低于同射程的常规弹道导弹。“爱国者”反导系统在理论上的确具备拦截“匕首”导弹的可能。
但“爱国者”反导系统在执行反导拦截任务时,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它采用逆弹道拦截技术,拦截导弹要先飞到来袭导弹的逆向弹道上,然后进行迎头攻击,所以对发射阵地与被保卫目标之间的方位和距离有特殊要求。
再加上“爱国者"执行反导任务时的作战半径较小,因此要保卫基辅这样的大型城市时,通常需要多套“爱国者”系统联合作战。这就相当于“匕首”导弹碰巧正好撞到乌军在基辅部署的“唯二”甚至“唯一”的“爱国者”系统枪眼上,这个概率实在有些小。
反导作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乌军还要解决导弹预警、为“爱国者”制导雷达进行目标指示等一系列难题。在没有体系配合的情况下,“爱国者导弹拦截“匕首”的成功率很低,如果真的是“爱国者”成功拦截了“匕首”,那俄军只能自认倒霉.…
除了这些技术因素外,乌军的表态细节也很有意思,乌空军发言人伊格纳特5日接受乌克兰媒体采访时曾明确否认击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他说:我已经否认了一千次,俄军有可能使用了这导弹,但当晚在基辅上空没有发现这款导弹。
结果等到6日,乌克兰空军的表态却出现大转弯,乌克兰空军司令米科拉·奥列什丘克6日表示:“是的,我们拦截了无可匹敌的‘匕首’。”
他还透露,“匕首导弹是由一架米格-31K战斗机从俄罗斯领空发射的,“拦截发生在5月4日夜间基辅地区上空”,当时俄方导弹正进行夜间袭击但乌克兰空军表示,出于“非常明显”的原因,军方领导层决定不公布有关“爱国者”系统击落“匕首”导弹的更多信息。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7日报道,乌军当天又强调说,现在庆祝拦截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为时过早”,但没有透露具体原因。伊格纳特7日含糊地表示,在当今世界,很难向记者隐瞒任何事情,就像“匕首”被击落一样。
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对此做出表态,但乌军官方说法的改变,不免让人产生联想一“爱国者"4月底刚交付乌克兰,5月初就取得“击落俄高超音速导弹”的战果,很符合以往乌克兰宣传西方武器的套路“一旦进入乌克兰,立刻取得重大战果”。
没有任何武器是无敌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不管“匕首”这次是不是真的被击落了,“高超音速导弹不可拦截”的神话,迟早要被打破。
俄罗斯敢用导弹轰炸基辅,为什么乌克兰就不敢用导弹轰炸莫斯科
1、乌克兰自己没有中远程导弹
现在乌克兰已经没有设计和制造中远程导弹的能力了。这样来说,乌克兰就不能从乌克兰境内打到莫斯科,这就是乌克兰没法打击莫斯科的第一个原因了。
基辅距离莫斯科的直线距离大概为800公里,而乌克兰边境距离莫斯科的距离只有大概600公里左右,这么近的距离,如果乌克兰自己拥有设计和制造中远程导弹的实力,那么肯定是可以轻松的对莫斯科进行攻击的。
因此,现在乌克兰工业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了,根本就没有设计制造中远程导弹的能力,这个就是乌克兰无法打击莫斯科的第一个原因了。
2、西方国家也不会给乌克兰提供
西方国家拱火乌克兰跟俄罗斯对抗,但是并不想把俄乌冲突扩大化。西方国家给乌克兰提供的武器基本上都是近距离武器,比如防空导弹等等,无人机也飞不了太远,这样一来,乌克兰就没有中远程武器可以用于对莫斯科进行攻击了。
现在西方国家给乌克兰提供得比较好的火箭炮射程大概在80公里左右,而大炮射程就更短一些了,这样来看西方肯定是不会给乌克兰援助远程武器的。这样一来,乌克兰就只能是跟俄罗斯进行缠斗,但是并不能对俄罗斯远距离目标进行打击,这样有限的缠斗会消耗俄罗斯实力,但是整体上俄乌冲突还可控,这个就最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了。
因此,西方国家不会给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这样乌克兰就不能对莫斯科进行打击了。
3、乌克兰不敢
乌克兰是不敢打击莫斯科的。首先,俄罗斯防空力量是非常强的,而且莫斯科作为首都,防空力量更强。即使乌克兰向莫斯科发射一些导弹,估计大概率在边境地区就会被俄罗斯防空系统击落,这样乌克兰就不可能伤到乌克兰分毫。
而且,如果乌克兰打击莫斯科,那么乌克兰就可能遭遇俄军更多的报复,甚至俄乌冲突会扩大化,这样就会让乌克兰更加难受了。
因此,乌克兰轻易是不敢打击莫斯科的。
战斗民族的导弹一枚接一枚射向基辅
战斗民族终于发威,导弹一枚接一枚射向基辅,乌军3个旅失去战力
在俄罗斯拿下北顿涅茨克之后,不仅没有停止进攻,反而加大攻势。
对乌克兰展开一场大规模导弹袭击,这次导弹攻击不仅仅对乌克兰造成实质性打击。
同时震慑力十足,给乌军士气造成重大打击。
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支撑下,美国在战机研制领域内拥有很大话语权。
不得不说,俄罗斯这次大规模导弹袭击确实给乌克兰造成很大冲击。
导弹一枚接一枚射向基辅,对利沃夫等地的军事基地造成重创,很多人感慨,战斗民族终于发威了。
除了猛烈的导弹雨之外,俄罗斯还结合钢铁洪流的巨大火力,将T-80BV和T-62M送上了前线,填补俄罗斯部队在正面战场上的坦克损失。
依靠炮火的优势不断向前推进,俄式作战风格终于重现。
俄罗斯的导弹铺天盖地猛轰基辅,对乌军造成巨大打击,尤其是在人员方面损失惨重。
3个旅的损失让现在兵力短缺的乌克兰叫苦不迭。
俄罗斯的导弹攻击最直接的收获,直接进攻乌克兰后方的军事目标,让乌克兰无法向前线提供更多的支援,这样一来,俄罗斯军队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就会变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