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乒乓球朴英顺

朝鲜乒乓球朴英顺(第1—49界世锦赛乒乓球冠军)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9-21 06:48:15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第1—49界世锦赛乒乓球冠军

【第1届】 地点:英国伦敦(1926.12.6-12.12)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R.雅可比(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R.雅可比/D.佩西(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混合双打冠军:Z.梅什洛维茨/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2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28.1.25-1.29)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M.梅什洛维茨(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A.李布斯特/R.图姆(奥地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F.弗拉姆(奥地利) 混合双打冠军:Z.梅什洛维茨/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3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29.1.14-1.21)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F.J.佩里(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E.梅茨格/E.鲁斯托(德国) 混合双打冠军:I.克伦/A.西普斯(匈牙利) 【第4届】 地点:德国柏林(1930.1.21-1.26)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5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31.2.10-2.15)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6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26.1.25-1.30)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西普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G.V.巴纳/A.西普斯(匈牙利) 【第7届】 地点:奥地利巴登(1933.1.31-2.5)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西普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S.格兰兹(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I.克伦/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8届】 地点:法国巴黎(1934.12.2-1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德国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9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35.2.8-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G.V.巴纳/A.西普斯(匈牙利) 【第10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36.3.12-3.18) 男子团体冠军:奥地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S.科拉尔(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R.H.阿隆斯(美国) 男子双打冠军:R.G.布拉特纳/J.H.麦克卢尔(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A.斯米多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M.哈姆尔/C.克列纳娃(捷克) 【第11届】 地点:奥地利巴登(1937.2.1-2.7) 男子团体冠军:美国 女子团体冠军:美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未宣布 男子双打冠军:R.G.布拉特纳/J.H.麦克卢尔(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第12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38.1.24-1.29)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B.瓦纳(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G.普里希(奥地利) 男子双打冠军:J.H.麦克卢尔/S.希夫(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L.贝拉克(匈牙利)/W.伍德海德(英国) 【第13届】 地点:埃及开罗(1939.3.6-3.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德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R.伯格曼(英国) 女子双打冠军:G.布斯曼/G.普里希(德国)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第14届】 地点:法国巴黎(1947.2.28-3.7)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英国 男子单打冠军:B.瓦纳(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A.斯拉尔/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G.普里希(奥地利) 混合双打冠军:F.苏斯/G.法卡斯(匈牙利) 【第15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48.2.4-2.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英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L.斯蒂佩克/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M.弗兰克斯/V.S.托马斯(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R.迈尔斯/T.索耳(美国) 【第16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49.2.4-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美国 男子单打冠军:J.李奇(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F.托卡尔(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H.埃利奥特(苏格兰)/G.法卡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G.法卡斯(匈牙利) 【第17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50.1.29-2.5)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F.西多/F.苏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D.博勒奇(英国)/H.埃利奥特(苏格兰)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G.法卡斯(匈牙利) 【第18届】 地点:奥地利维也纳(1951.3.2-3.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J.李奇(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R.戴安尼/R.罗萨林(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捷克)/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19届】 地点:印度孟买(1952.2.1-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佐藤博治(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藤井则和/林忠明(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西村登美江/博原静司(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0届】 地点:克罗地亚布加勒斯特(1953.3.20-3.29) 男子团体冠军:英国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F.西多/J.高基安(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1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54.4.5-4.14)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Z.杜利纳/V.哈兰戈佐(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R.戴安尼/R.罗萨林(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捷克)/G.法卡斯(匈牙利) 【第22届】 地点:荷兰乌得勒支(1955.4.16-4.24)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田中利明(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斯蒂佩克(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A.罗齐亚努/E.泽勒尔(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K.塞佩希/E.高基安(匈牙利) 【第23届】 地点:日本东京(1956.4.2-4.11)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大川富(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富田芳雄(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A.罗齐亚努/E.泽勒尔(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E.克莱因/L.纽伯格(美国) 【第24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57.3.7-3.15)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田中利明(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江口富士枝(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斯蒂佩克(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L.莫沙奇(匈牙利)/A.西蒙(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江口富士枝(日本) 【第25届】 地点:德国多特蒙德(1959.3.20-3.29)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松崎君代(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村上辉夫(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难波多惠子/山泉和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江口富士枝(日本) 【第26届】 地点:中国北京(1961.4.5-4.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邱钟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星野展弥/木村兴治(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德鲁/皮蒂卡(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松崎君代(日本) 【第27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63.4.5-4.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松崎君代(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张燮林/王志良(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松崎君代/关正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木村兴治/伊藤和子(日本) 【第28届】 地点: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1965.4.15-4.2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深津尚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庄则栋/徐寅生(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林惠卿/郑敏之(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木村兴治/关正子(日本) 【第29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67.4.11-4.21)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长谷川信彦(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森泽幸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H.阿尔塞/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广田佐枝子/森泽幸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长谷川信彦/山中教子(日本) 【第30届】 地点:德国慕尼黑(1969.4.17-4.27)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苏联 男子单打冠军:伊藤繁雄(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小和田敏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H.阿尔塞/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S.格林伯格/Z.鲁德诺娃(苏联) 混合双打冠军:长谷川信彦/今野安子(日本) 【第31届】 地点:日本名古屋(1971.3.28-4.7)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S.本格森(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林惠卿(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T.克兰帕尔/J.约尼尔(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林惠卿/郑敏之(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张燮林/林惠卿(中国) 【第32届】 地点:南斯拉夫萨拉热窝(1973.4.5-4.15)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韩国 男子单打冠军:郗恩庭(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胡玉兰(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S.本格森/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鲁德(罗马尼亚)/滨田美德(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梁戈亮/李莉(中国) 【第33届】 地点:印度加尔各达(1976.2.6-2.1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J.约尼尔(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朴英顺(朝鲜) 男子双打冠军:J.约尼尔/G.盖尔盖伊(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鲁德(罗马尼亚)/高桥省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戈莫兹科夫/费尔德曼(苏联) 【第34届】 地点:英国伯明翰(1977.3.26-4.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河野满(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朴英顺(朝鲜) 男子双打冠军:梁戈亮/李振恃(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朴英玉(朝鲜)/杨莹(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塞克雷坦/贝尔热雷(法国) 【第35届】 地点:朝鲜平壤(1979.4.25-5.6)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小野诚治(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葛新爱(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D.舒尔贝克/A.斯蒂潘契奇(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张立/张德英(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梁戈亮/葛新爱(中国) 【第36届】 地点:南斯拉夫诺维萨德(1981.4.14-4.2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童玲(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李振恃/蔡振华(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张德英/曹燕华(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谢赛克/黄俊群(中国) 【第37届】 地点:日本东京(1983.4.28-5.9)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D.舒尔贝克/卡列尼茨(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戴丽丽/沈剑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郭跃华/倪夏莲(中国) 【第38届】 地点:瑞典哥德堡(1985.3.28-4.7)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阿佩依伦/U.卡尔松(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戴丽丽/耿丽娟(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蔡振华/曹燕华(中国) 【第39届】 地点:印度新德里(1987.2.6-2.1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何智丽(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陈龙灿/韦晴光(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梁英子/玄静和(韩国) 混合双打冠军:惠钧/耿丽娟(中国) 【第40届】 地点:德国多特蒙德(1989.3.29-4.9)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乔红(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罗斯科普夫/费兹纳尔(德国) 女子双打冠军:乔红/邓亚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刘南奎/玄静和(韩国) 【第41届】 地点:日本千叶(1991.4.24-5.6)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朝鲜联队 男子单打冠军:佩尔森(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P.卡尔松/冯舍(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陈子荷/高军(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中国) 【第42届】 地点:瑞典哥德堡(1993.5.11-5.23)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盖亭(法国) 女子单打冠军:玄静和(韩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涛/吕林(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刘伟/乔云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滔/刘伟(中国) 【第43届】 地点:中国天津(1995.5.1-5.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孔令辉(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涛/吕林(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邓亚萍/乔红(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中国) 【第44届】 地点:英国曼彻斯特(1997.4.24-5.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邓亚萍/杨影(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刘国梁/邬娜(中国) 【第45届】 地点:荷兰埃因霍温(单项1999.8.2-8.8)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刘国梁(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李菊(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马琳/张莹莹(中国) 【第46届】 地点:日本大阪(2001.4.23-5.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阎森(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李菊(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秦志戬/杨影(中国) 【第47届】 地点:法国巴黎(单项2003.5.20-5.2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施拉格(奥地利)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阎森(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张怡宁(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楠/马琳(中国) 【第48届】 地点:中国上海(单项2005.4.30-5.6) 地点:德国不来梅(团体2006.4.24-5.1)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张怡宁(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晖/王皓(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张怡宁(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励勤/郭跃(中国)

有一个替日本打乒乓球的“中国人”是谁

小山智丽曾用名:何智丽运动项目:乒乓球国籍:日本出生地:中国内蒙古赤峰市出生日期:1964年9月30日技术特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主要成绩:1982年 获中国全国调赛女子单打冠军1984年 亚洲冠军1985年 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成员1987年 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1989年 退出乒坛,迁居日本,加入日本籍,改名为小山智丽1992年 复出1994年10月 日本广岛第12届亚运会上,接连击败前奥运会冠军台湾的陈静、中国的乔红和世界冠军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1994年12月 全日本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1995年 瑞典公开赛女子单打亚军 1996年12月9日 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战胜中国的王晨,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原为中国上海运动员,国家队队员,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打法,1987年曾是世界排名第一。在中国的多年训练,为她打下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她的两面拉弧圈能有效地控制住对手的进攻,一旦对手露出破绽,她亦能后发制人,致对方于死地。1993年第42届世乒赛代表日本队复出,被中国队陈子荷阻止在前8名之外。1994年第12届亚运会上,她连胜世界1、2、7号选手,获女单金牌,引起轰动。日本天皇认为,小山智丽是中国为日本培养的亚运会冠军。她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被中国选手乔红3:0淘汰。“小山智丽”风波1994年10月13日晚,广岛郊区的亚运会乒乓球馆。当小山智丽以3∶1将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乒坛“大姐大”邓亚萍斩于拍下,夺得亚运乒乓球女单金牌时,这位中国“海外兵团”的重要一员,忍不住痛哭失声。无数中国人坐在电视机前目睹了这一时刻,目睹了曾是炎黄子孙的小山智丽,站在领奖台上,面对着太阳旗在日本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而百感交集。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也是一个令众多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时刻。人们无法容忍一个喝黄浦江水长大,为中国教练精心培养的运动员却在亚运会这样重大的国际比赛上为别国夺得金牌。“汉奸”、“叛徒”、“卖国贼”......一时间,中国人久已不用的骂词扑向了千夫所指的小山智丽。对于她在场上大叫“吆西”,听起来确实极为刺耳,尽管圈内人透露,这是她在国内打球时就养成的习惯,但人们宁愿听她喊“好球”,或其他什么口头语。比赛间隙,当中国记者想采访时,她不是盛气凌人,就是嘣出几句日语搪塞。以至有中国记者损她:“何智丽,你难道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吗?”有关小山智丽夺冠在中、日两国所引起的不同反响是令人深思的。小山夺冠的第二天,翻开日本各大报纸,反应都相当冷静,大都引述她自己夺冠后的表露,没有任何民族情绪的渲染;但国内各传媒的反应却相当强烈,许多报纸为此发表述评,内容以责骂小山智丽为主,一家京报甚至发起一次题为“小山智丽的挑战”大讨论。那么,小山智丽到底在向谁挑战?小山智丽的挑战,不仅是在挑战中国乒乓球界和中国旧的体育体制,亦是在挑战我们在诸多领域内的不合理的人才制度。如果我们不对不合理的旧体制进行大胆改革,那我们将来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枚乒乓球金牌。“让球事件” 人们常说的“让球事件”发生在1987年印度新德里举办的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 在女子单打项目进入半决赛时,出现了三英战吕布的局面。即中国三名选手何智丽、管建华和戴丽丽面临韩国选手梁英子一人的挑战。半决赛对阵形势为何智丽对管建华,戴丽丽对梁英子。梁英子是韩国的一名实力超群的老将,在以前的比赛中屡挫中国选手,是中国队夺冠的心腹大患,但年龄不饶人,体力成了她问鼎的最大障碍。基于此,中国代表团教练组决定,由打法稳健的削球手管建华在决赛中把关,一旦梁英子进入决赛,依靠管建华的削球,用持久战消耗梁英子的体力,并战而胜之。当时,何智丽未表示任何异议。 当天下午,戴丽丽对梁英子的比赛早一小时进行,比赛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一直打到决胜局。而晚一小时的第二场半决赛却进展神速,“轻装上阵”的管建华显然提不起比赛兴趣,一上场就连失两局,但因为她“胸有成竹”,仍旧不以为然。相反,何智丽却杀红了眼,当第三局开始,局面没有任何改观,何智丽一路领先,打到18比10,教练们傻了眼,管建华慌了神,全部向何智丽使眼色。一刹那间,何智丽有所动摇,连输10分,18比20。教练们刚缓了口气,这时,何智丽咬了咬牙,一口气连得四分,把自己送入了决赛,也从此踏上了叛逆的不归之路。比赛一打完,管建华顿时泣不成声,“不是说好了吗,要改变决定也该告诉我一声啊”,为了不让这一幕太尴尬,一位女教练赶紧把管推进卫生间。其他教练被这一切惊呆了,醒悟之后,纷纷佛袖而去。 在何智丽与管建华的半决塞结束时,另一场半决赛打到第五局,梁英子体力渐显不支,戴丽丽占据了优势,打到了18比12,胜利在望。这时,戴丽丽忽然发现场内一片哗然,扭头一看,教练已经全不在场,再一看比分,戴丽丽成了丈二和尚(她当然事先也知道领导决定),“不是管建华赢吗,怎么会这样”。一时间,戴丽丽脑子一片空白,无心恋战,梁英子抓住战机,连得9分,死里逃生。中国代表团的形势顿时严峻起来,在那个下午,没有人去理睬何智丽,也没有人对她进行指点,在晚上的决赛中也是如此。在有着让球悠久历史的乒乓球队里,出现当仁不让的事,怎么看也是大逆不道。 晚上的决赛,由于下午戴丽丽的顽强阻击,也由于何智丽的殊死一博,梁英子没有续写奇迹,以三局较接近的比分败落,3:0,何智丽为中国队保住了金牌。而先前有一点可能很重要。在事前进行的8进4的比赛中,何智丽与队友陈静狭路相逢。陈静当年还是默默无闻的小辈,而何智丽已经展现了锋芒,在比赛中,陈静先胜一局,这时,教练根据形势作出陈静让球的决定,何智丽遂兵不血刃,连胜三局进入四强。而在半决赛前,何智丽始终没有向管建华或教练陈述自己不让球的决定,对管建华来了个突然袭击,我个人认为有胜之不武之嫌。在这里不必要评论何智丽和教练谁是谁非,只想告诉各位,乒乓球让球传统由来已久,包括60年代的庄则栋成就三连冠霸业,其中就包含李富荣(三连亚)和其他对友的无私让球。更有甚者,到了70年代,为了照顾中朝友谊,中国女单选手张力,连续两届决赛让给朝鲜选手朴英顺。乒乓让球观念,实在是根深蒂固。 在以后进行的1988年奥运会参赛资格选拔,中国队共有5名选手获得女子单打资格,她们是何智丽,戴丽丽,焦志敏,陈静和李惠芬,但只有3人可以入围。教练反复斟酌,定下了后三人参赛的决定,并将何智丽作为陈静,戴丽丽作为李惠芬的替补(不排除何智丽的落选有“让球事件”因素起作用)。戴丽丽显示了一名老队员的风范,认真陪练直到队伍出发的前一天,而何智丽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神龙见首不见尾了。更精彩的还在后面,某上海乒乓名宿,60年代乒乓女子世界冠军,何智丽的启蒙教练,在报纸上公开表示了对选拔制度的不满及对何智丽的声援,而“让球事件”也在此时被暴光,引来极大争议,也惊动了国家体委。一时间,乒乓女队鸡犬不宁,而女队主教练张燮林更是成了众矢之的,张顶住压力,坚持原方案不动摇,并以自己的教练席位做保。在奥运会上,陈静,这位顶替了世乒赛冠军何智丽参赛的,来自湖北的初出茅庐的新手,克服重压,勇夺女单冠军,为张燮林出了一口恶气,也最终平息了“让球事件”带来的惊涛骇浪。奥运会结束后,何智丽远赴东洋,嫁给日本人小山英之,改名小山智丽,一度销声匿迹。而两年后,奥运会冠军陈静,在落选亚运会参赛资格后,也去了台湾。 1988年奥运会6年后,也就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前夕,小山智丽重出江湖,代表日本参加乒乓球女单比赛。在赛前,她向日本各大媒体“揭露”了她在中国时受到教练“残酷迫害”的内幕,并表示了报仇的决心。以后留给中国人的记忆就是小山智丽在场上一口一个“呦西”,以及战胜了邓亚萍夺冠后欣喜若狂的丑态。更恶劣的是,小山智丽赛后表示,为日本拿到亚运会冠军比为中国拿到世界冠军还要高兴,“我非常热爱自己现在的祖国(日本)”。而陈静,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与邓亚萍争冠,当看台上出现了一名台独分子,挥动青天白日旗招摇过市时,先前发挥出色的陈静在决胜局突然大失水准,以7:21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