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卡迪亚会议

阿卡迪亚会议(1942年阿卡迪亚会议有何成果)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9-22 01:57:28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1942年阿卡迪亚会议有何成果

阿卡迪亚会议于1942年1月14日结束,这次会议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和美国正式参战的形势下召开的。在几个战场并存的情况下,会议统一了美英两国关于“欧洲第一”和“德国第一”的思想,坚持和完善了“先欧后亚”战略方针。两国首脑从反法西斯斗争的全局出发,求同存异,密切配合,进一步巩固了美英联盟。会议决定设置的军事机构和采取的其他措施,为盟军的密切协同和反法西斯战争中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保障。

“阿卡迪亚”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12月14日,丘吉尔冒着狂风巨浪和遭遇德国潜艇的危险,经过漫长的8天航程,于12月22日抵达华盛顿,受到罗斯福总统的热烈欢迎。英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不拘礼仪而亲切友好的会谈,双方人员共同举行了代号“阿卡迪亚”的全体会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会议决定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会议确认战争的主要敌人是希特勒德国,同时认为阻击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战争是这场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联合作战,统一指挥,会议决定在太平洋战区建立ABDA(即美国、英国、荷兰和澳大利亚)联军司令部,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意见,由英国的韦维尔将军出任联军总司令。

丘吉尔与罗斯福会谈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世界性的反法西斯大联盟。经过大量的电报往返,由26个国家参加发起的这个世界组织的成立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罗斯福总统提出以“联合国”替代原来拟议中的“协约国”作为这一世界组织的正式名称,丘吉尔对此表示赞同。

阿卡迪亚会议根据“先欧后亚”战略方针制定了怎样的战略计划

阿卡迪亚会议根据“先欧后亚”战略方针,制定并通过了盟军联合战略计划,其基本原则是形成和紧缩对德国统治下领土的包围圈。这个包围圈的范围大体上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黑海,经过安纳托尼亚,再同地中海北岸和欧洲大陆的西海岸连接起来。主要目标就是加强这个包围圈,把缺口堵起来,办法是支撑俄罗斯战场,武装和支援土耳其,增强它们在中东的力量,以及占领整个北非的海岸,以防德国突然进攻波斯湾和西非海岸或其他地区。阿卡迪亚会议通过的这个战略计划,是英国从前关于“在轴心国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防御圈比进攻行动更为重要”的战略思想的具体化,而这次会议又为美国所赞同。它表明美英两国在军事行动上开始协调起来。

丘吉尔与罗斯福进行的“阿卡迪亚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丘吉尔与罗斯福会谈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世界性的反法西斯大联盟。经过大量的电报往返,由26个国家参加发起的这个世界组织的成立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罗斯福总统提出以“联合国”替代原来拟议中的“协约国”作为这一世界组织的正式名称,丘吉尔对此表示赞同。

联合国家宣言时间是什么

1、“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即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阿卡迪亚会议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2、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3、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阿卡迪亚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阿卡迪亚会议决定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会议确认战争的主要敌人是希特勒德国,同时认为阻击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战争是这场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联合作战,统一指挥,会议决定在太平洋战区建立ABDA联军司令部,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意见,由英国的韦维尔将军出任联军总司令。

阿卡迪亚会议,美英是如何达成联动的

在1941年12月,美英举行的第一次华盛顿会议上(代号“阿卡迪亚”),丘吉尔以备忘录的形式表明了英国的这一战略企图。丘吉尔写道,他认识到俄国的战事发展十分重要,但目前除了向俄国人提供物资外,别无他法。丘吉尔相信,英美联合在西北非采取登陆作战行动,就能减轻苏联的压力。这一两栖进攻战在英国发动的利比亚攻势的配合下,将在1942年底肃清北非之敌,使盟国地中海海运畅通无阻,这比绕道好望角能节省大量的载重吨位。控制了这个关键的海上环节,美英两国就可以把全部注意力转向欧洲大陆,彻底击败希特勒德国。

丘吉尔的建议得到罗斯福总统的赞同。“阿卡迪亚”会议最后排除了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性,确认美英联军占领法属北非的战略重要性,并定于1942年5月实施。后来由于太平洋战区紧张,北非英军在昔兰尼加受挫,以及美国军方倾向于在欧洲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体育家”计划因此被搁置下来。

1941年的阿卡迪亚会议是如何解决指挥统一问题的

在联盟作战中,仅有统一的战略方针和战略计划是不够的,还不能保证作战行动的胜利。阿卡迪亚会议完成的另一重大事情就是,解决了联盟作战的统一指挥问题。1941年12月25日下午,马歇尔指出:“我深深感到最重要的事情是指挥统一问题。……我认为必须由一个人来统率整个战区——包括海、陆、空三方面。我们不能单靠合作来用兵。人的缺点就是这样严重。他往往特别不愿意把自己的军队划出一部分交给别人去指挥。如果我们现在制定一个统一指挥的计划。我们的麻烦十有八九就会解决了。”马歇尔建议,美、英、荷、澳四国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统一指挥机构,丘吉尔初时坚决反对,称太平洋地区的盟军过于分散,不可能由1个人进行有效的指挥。罗斯福首先赞同这一建议,为征得丘吉尔的同意和支持,他力荐英国上将阿奇博尔德·韦维尔担任从孟加拉湾到澳大利亚的ABCD战区最高司令官,统一指挥在这一战区作战的美、英、荷、澳四国军队。邱吉尔立即改变主意,欣然表示同意。

统一指挥原则的确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盟作战的重要措施。随着战争的发展,盟军在各战区都任命了最高指挥官,有力地协调了各盟国军队的作战行动,保证了联盟作战的胜利。

阿卡迪亚会议还决定设立一个盟军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指挥各战区的作战。12月29日,出席阿卡迪亚会议的美英三军参谋长向罗斯福提交了一份指挥系统大纲,建议现存的盟国各战区作战指挥机构:“A、不论最高指挥官作出何种建议,他都要电告伦敦和华盛顿两地的三军参谋长委员会。B、伦敦的三军参谋长委员会要马上发电给驻华盛顿的英国代表团,表明他们是否将用电报提出意见。”

美英三军参谋长的这份大纲,并未提出设立专设的联合统帅机构。罗斯福认为,联盟作战需要有一个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于是在这份大纲上批示:“建议为此目的在华盛顿成立一个专设机构。A、3位美国代表、3位英国代表;B、为磋商和咨询起见,增加1位澳大利亚代表、1位新西兰代表和1位荷兰代表;据此建议,上述机构应按下列方式行使职权:A、不论最高指挥官作出何种建议,他都要电告上述设在华盛顿的委员会;B、在华盛顿的委员会要马上电告伦敦,征求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个机构后来定名为联合参谋长会议,它在美英两国首脑监督下,指导盟军的作战,“以2个民族从未有过的谅解和效率发挥着作用”。

如果说,统一指挥原则保证了各战区的联盟作战顺利进行,那么这个机构的设立则保证了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战场的胜利作战。

“阿卡迪亚”会议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为了制定共同作战计划,丘吉尔和罗斯福于1941年12月22日至1942年1月14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议。会上确认了关于按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援助的决定。预定1942年美军和英军不在欧洲登陆,而准备攻入法属北非。这样,进行联盟战争的主要问题,即尽快开辟反法西斯德国的第二战场问题未曾解决。

美国的参战加强了反希特勒同盟。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了26国宣言。随后又有新的国家加入。1942年5月26日,苏、英签订了对德国及其同伙作战同盟条约;6月11日,苏、美缔结了关于作战互助原则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