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区别表格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区别表格(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快来看看你都了解多少)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9-26 21:28:06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快来看看你都了解多少

1、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 2、北京人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仍然比较粗糙,但已经掌握了磨制和 钻孔技术。 3、北京人生活在70万年-20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大约18000年前。 4、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5、山顶洞人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7、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能依靠闪电引起的火灾得到火。

历史,帮忙填一下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社会组织 急!O(∩_∩)O

1、元谋人:

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

体质特征:

元谋人门齿的特点有:齿冠基部肿厚,末端扩展,略呈三角形。舌面底结节凸起,有发达的铲形齿窝。齿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中央的指状突很长,指状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侧的半面。

生活:

元谋人的生活环境是通过共存的动植物化石来推测的。一般将元谋人地层第三、第四段的动物化石称之为元谋动物群,认为是与元谋人共生的动物。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桑氏缟鬣狗、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全部都为绝灭种,部分(38.8%)属于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残余物种,大多数为早更新世当地常见物种。如果然生活环境来考察,云南马等生活于草原,细麂、湖麂等生活于热带雨林,竹鼠、复齿鼠兔等动物生活于灌木丛之中,泥河湾剑齿虎等生活于森林之中。

根据植物孢子的分析,树木主要以松属植物为多,还有榆树等。草本植物则更多。

2、山顶洞人:

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 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

特征: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工具制造:

山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砾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脉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较精致。两极石片(或称两端刃器)多为脉石英﹐两端有石屑剥落的痕迹。这种石片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很多﹐山顶洞人沿用了同样的方法制作工具。

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还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头残缺。有人推测可能是做矛头使用的。

山顶洞人的石器虽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在鲩鱼的眼上骨和直径只有3.3毫米的骨针上钻出细孔﹐表明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

3、北京人:

特征: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社会组织: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工具制造: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特征:

北京人的颧骨高突。平均脑量均为1043毫升。身材粗短,男性平均身高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2厘米,其面部较现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额低平,鼻子宽扁,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嘴部前伸,牙齿粗大,上下颚骨向前突出,没有下颏。

扩展资料:

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

南方古猿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方古猿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开始双足行走,但是它们基本保持着树栖的习惯,南方古猿没有改变它们祖先的多数性状,比如个头较小,明显的性别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脑,长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动物,它的门牙比人类的门牙要大得多,而且臼齿也很大。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哪些区别

1、生存时期不同: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期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2.7万年左右至3.4万年左右之间。

2、技能不同: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和使用工具,会采摘果实,猎取野兽;而山顶洞人除了上述技能外,还会捕捞水生动物,人工取火,使用装饰品。

3、生活的组织不同:北京人是群居生活,属于原始社会,在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则是氏族生活,依据血缘关系而结合起来。

扩展资料:

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

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区别是什么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主要有身体特征、生活年代、发现时间的不同:

1、身体特征的不同:

①北京人的颧骨高突。平均脑量均为1043 毫升。北京人身材粗短,男性平均身高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2厘米。

②山顶洞人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2、生活年代的不同:

①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②山顶洞文化年代应介于距今2.7万年左右至3.4万年左右之间,中学历史教科书取了一个中间数。

3、发现时间的不同:

①北京人遗址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的,1927年起进行发掘。

②山顶洞人文化遗址是1930年发现的,1933年和1934年进行了发掘,已挖完。

列表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北京人 1. 生活地点:发现于周口店第一地点 2. 生活特性:所用石器原料有脉石英,绿砂岩、石英岩,水晶等,用锤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制造石器。石器个体较小,少数为大型器,大多数是石片石器,单面加工。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火。 3. 体貌特征:颅盖低平,前额后倾,头骨最宽处位置偏低,眶上圆枕于额鳞之间出现明显宽沟,头骨有矢状脊,鼻骨较宽,属阔鼻型并接近特阔鼻型,颧骨很高,颧面前突且教垂直,吻部略向前突出而没有下颌,下颌骨有下颌圆枕,牙齿粗壮,门齿铲形,平均脑容量约1075毫升,属直立人范畴。上肢骨短于下肢骨,与现代人相似。 山顶洞人 1. 生活地点: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 2. 生活特性: 其生活的洞穴由上下二洞组成,上洞接近洞口,较为宽敞,有烧火的灰烬等,当是住宿的地方。下洞摆放人骨,人骨旁有许多红色赤铁矿粉末,还有不少装饰品,看来是有意埋葬的,下洞当是当时的墓地。 3. 体貌特征:头骨较粗硕,头很长,额部倾斜,上面部低矮,眼眶较低,梨孔状宽阔。 北京猿人生产力低下,甚至发生同类相食的惨剧。山顶洞人就不会。北京猿人还没有发展出很好的审美观,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使用饰品。有了艺术的早期形态。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区别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区别如下:

1、发现时间不同:山顶洞人是在1930年发现的,而北京人是在1929年发现的。

2、生活年代不同:山顶洞人主要生活在距今3万前,而北京人主要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

3、种属不同:山顶洞人属于晚期的智人,而北京人属于直立人,还保留得有猿类的特征。

4、分布区域不同:山顶洞人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而北京人则分布于北京房山周口店。

5、身体特征不同: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已达1300~1500毫升,男性身高平均约为1.74米、女性平均身高约为1.59米,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而北京人平均脑容量均为1043毫升,男性身高平均约为162厘米,女性身高平均约为152厘米。

百度百科-北京人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有何区别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则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扩展资料: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形成的时代比山顶洞人要早得多。山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砾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脉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较精致。两极石片(或称两端刃器)多为脉石英﹐两端有石屑剥落的痕迹。这种石片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很多﹐山顶洞人沿用了同样的方法制作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还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头残缺。有人推测可能是做矛头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