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程序教学模式 名词解释
- 程序教学是由斯金纳提出来的有两种模式它们是
- 斯金纳程序教学五个步骤
-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
- 下面属于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原则的是( )
- 简述程序教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 斯金纳操作性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
- 程序教学法是谁提出的
- 程序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
程序教学模式 名词解释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价值的标准和尺度。任正是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程序教学是由斯金纳提出来的有两种模式它们是
程序教学是由斯金纳提出的,两种模式分别是直线式和分支式。
原题如下:
程序教学是由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两种模式分别是()和()。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支式
D.综合式
答案:A C
螺旋式
扩展: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心理学家斯金纳
1904年3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汉纳,1990年8月18日逝世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斯金纳引入了操作条件性刺激。著有《沃尔登第二》(Walden Two,意译为《桃源二村》)、《超越自由与尊严》(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言语行为》等。
斯金纳程序教学五个步骤
斯金纳程序教学五个步骤(原则):1、小步子原则;2、积极反应原则;3、即时反馈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
积极反应原则。就是要及时强化巩固学生的学习反应,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只有学生积极地接受教材,才能推动他参与进一步的学习活动,真正地掌握知识。
小步子原则。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片段知识,编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任何两个小步子之间的困难增加都是非常小的,无形中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感受到成功并自我强化,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即时反馈原则。让学生在学习行为之后立刻知道行为的结果评价,从而保持行为,保持信心。
自定步调原则。这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而言的,允许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速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给每个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学习容易成功。
按照这些原则,斯金纳设计了自己的程序教学模式,教材被分成许多小的学习单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一个小的学习单元都由“解释――问题(提问)――解答――确认”几个环节组成并循环往复。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斯金纳。斯金纳提出了一种名为教学机的设备,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向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材料和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斯金纳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实物强化” D.“奖励强化”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积极强化”。参见教材P135。 本题知识点: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下面属于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原则的是( )
下面属于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原则的是如下:
1、积极反应原则
一个程序教学过程,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一个反应,然后给予强化或奖励,以巩固这个反应,并促使学习者作进一步反应。
2、小步子原则
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
3、即时反馈原则
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学生对第一步能做出正确的反应,便可立即呈示第二步,这种呈示本身便是一种反馈:告诉学生,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
4、自定步调原则
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各人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与传统教学在课堂传授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为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传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又跟不上,致使班级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介绍: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主要由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首创,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当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F·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然而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
其程序教学原则可分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等,其程序教学模式可分经典型直线式程序、优越型衍枝式程序和莫菲尔德程序。但是教师要实施程序教学必须借助于程序式的教材或者进行机器教学。
简述程序教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简述程序教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的典范。
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的典范。程序教学是指将各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与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小步呈现;积极呈现;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该思想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为其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思路。
程序教学思想简介: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主要由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首创,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当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F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然而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
其程序教学原则可分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等,其程序教学模式可分经典型直线式程序、优越型衍枝式程序和莫菲尔德程序。但是教师要实施程序教学必须借助于程序式的教材或者进行机器教学。
斯金纳操作性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
斯金纳操作性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程序教学。
操作条件反射,亦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20世纪30年代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的实验方法。
他为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采用精确的测量习得反应技术,设计了一种由动物进行操作活动的实验箱(通常称斯金纳箱),用来测定动物完成压杆或按键活动的特定反应。除了可训练大鼠,还可训练猫、家兔和猕猴等实验动物进行该项操作。可分为食物性和防御性两种形式。
斯金纳从末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对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他的动物实验装置被称为“斯金纳箱”。早期的斯金纳箱结构简单,在一个木箱内装有一个操作用的按键或杠杆,还有一个提供食物强化的食盒。
动物一触按键或按压杠杆,食物盒就出现一粒食物,对动物的操作行为给予强化,从而使动物按压杠杆的动作反应概率增加。斯金纳认为,这种先由动物做出一种操作反应,然后再受到强化,从而使受强化的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的现象是一种操作性的条件反射。
程序教学法是谁提出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博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程序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行为可以运用逐步强化的方法,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他把这种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引入人的学习行为,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学习过程是作用于学习者的刺激,和学习者对它作出的反应之间的连接形成过程。
程序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理论,该理论的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和强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程序教学的基本理论,对美国和世界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誉为“程序教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