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坦战争事件

乌坦战争事件(乌坦战争中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2-16 09:41:30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乌坦战争中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乌坦战争,在乌干达国内一般称为解放战争。这场战争起源于1978年乌干达侵略邻国坦桑尼亚;坦桑尼亚联合乌干达国内各反对势力进行反击,最终一举推翻了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的独裁政权。  乌坦战争也是近代以来,非洲大陆上第一次由一国武力推翻另一国政权。虽然对于坦桑尼亚来说是自卫还击,但是战争的继续和推翻阿明毕竟严重侵犯了乌干达的主权。这受到部分国家的猜疑和担忧。因此,在战后一段时间中,坦桑尼亚与其他邻国如扎伊尔、肯尼亚的关系一度有所恶化。——军事知识

乌坦战争中,坦桑尼亚军队当时是怎么教训卡扎菲的军队的

在乌干达搞政变的阿明被称为非洲的第一暴君,他是一个独裁者,心狠手辣。当时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干掉老对手奥博特,阿明在1978年对坦桑尼亚发动了突袭。这场战争出乎坦桑尼亚预料,所以坦桑尼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开始乌干达就占据了上风,节节胜利。但是坦桑尼亚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回过神了,当时坦桑尼亚的政局稳定,经济形势要比乌干达好,所以军队的战斗力也更强。

坦桑尼亚集结了10万大军开始反扑,乌干达军队就开始招架不住了。所以没过多久,坦桑尼亚就收复了失地,并且打败了乌干达的军队。因为这一次的事件,坦桑尼亚就支持乌干达前总统,希望能够把阿明赶下台。

而乌干达国内的老百姓本身对阿明的残酷统治就已经深恶痛绝,所以纷纷响应前总统。阿明看到坦桑尼亚军队和前总统的反对派势如破竹,就慌了神,赶紧向邻国求助。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阿明的同类就是利比亚领导者卡扎菲,他也是一个暴君,两人心心相惜。所以卡扎菲看到兄弟有难,马上就挑选的几千精英想要去支援。

虽然有卡扎菲军队的加入,但是还是被坦桑尼亚和前总统的支持军队给打败了。当时的卡扎菲军队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输掉,很多年之后他才知道,因为背后有个神秘大国插手了。这个大国向坦桑尼亚提供了诸多的帮助。

当时苏联的确是支持卡扎菲政权的,但是同时也是坦桑尼亚的老朋友。不仅给坦桑尼亚提供了经济和军事上的帮助,甚至还专门派人对坦桑尼亚的军队进行了全面的训练,所以卡菲扎自然不是对手了。

乌坦战争结果及影响如何

乌坦战争始于1978年10月30日,是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之间的战争,由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一手挑起。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坦桑尼亚反侵略成功,并推翻乌干达阿明政权,解救乌干达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场历时不足一年的战争,带来的影响同样深远。乌坦战争的影响有三方面,分别是针对战胜方坦桑尼亚及其盟友、针对战败方乌干达及其盟友、还有对国际上的影响。对战胜方坦桑尼亚来说,乌坦战争的影响是正面的,这场战争不仅有效维护了坦桑尼亚的利益,建立了国家的威严,对坦桑尼亚也是一个考验,增强了国家凝聚力,同时提高了坦桑尼亚国际地位,凭借此次战争得到了更多资源、劳动力、市场。对战败方乌干达来说,乌坦战争的影响是负面的,战后的乌干达想要重现辉煌需要时间,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想要恢复都很难,政权的倒台使乌干达面临混乱,作为战败方的乌干达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不如前,资源、劳动力、市场也会流出,乌干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下降。

乌坦战争的战争过程

1979年1月,10,000多名坦军在59式坦克和歼-6、歼-7B战斗机支援下,进入乌干达境内,正式展开反攻,他们利用苏制喀秋莎火箭炮攻击乌干达多处军事目标。乌军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一击即败,全面撤退。尼雷尔见时机成熟,就下令军队乘胜追击,务求推翻阿明。各乌干达的反阿明组织此时也正式响应表示支持,在稍候3月份举行的磨西会议(Moshi Conference)中,28个组织组成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Uganda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简称UNLA),其中包括由蒂托·奥凯洛和大卫·奥伊特-奥乔克领导的“特种部队”(Kikosi Maalum)、由约韦里·穆塞韦尼领导的“救国阵线”(FRONASA)和由阿肯纳·普奥约克领导的“拯救乌干达运动”(Save Uganda Movement)。联军势不可挡,1979年3月,坦桑尼亚军队已经开始逼近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阿明政权摇摇欲坠。而此时伊斯兰开发银行又恰好在坎帕拉召开年会。一向亲阿拉伯的阿明趁机在年会的开幕式上吹嘘自己的“战功”,又哀求伊斯兰各国给予他“紧急援助”,以对付“基督教徒”尼雷尔的军队,但是各国代表只是口头上敷衍一下,并没有国家真正理会他。 利比亚派遣军是由利比亚常规军事人员、“人民义勇军”以及利比亚资助的泛撒哈拉武装伊斯兰军团组成的。此时,坦桑尼亚联军向北推进,直逼坎帕拉,但是卢卡雅北部的沼泽令他们不得不却步。坦军决定派201旅直接越过沼泽地区,为了以防行动的失败,同时派遣装备较好的208旅移向西南,向沼泽的西边方向前进。而一支装备有15辆T-55坦克、几十部步兵战车和BM-21火箭炮的利比亚精锐部队在3月10日乘机在卢卡雅攻击坦军201旅,201旅溃败,被迫分散撤退。不过利比亚军暂时的胜利未能得到延续。3月11日—12日,重新汇集的坦军201旅和208旅兵分两路,从南面和西北面向利比亚军发动反击,大获全胜。此次战役利比亚军队损失惨重,分崩离析,落荒而逃。

乌坦战争历史背景和经过是怎样的

 乌坦战争被乌干达人称为解放战争,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战争起源于1978年乌干达侵略坦桑尼亚,这场战争最终以反抗方坦桑尼亚获胜并推翻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的独裁政权落下帷幕。据乌坦战争记载,这场战争的主要发起者是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在1971年之前,这两个打的不可开交的国家还是友好邻邦,两国总统也是相交甚密。1967年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还组建了东非共同市场。据乌坦战争简介记载,这两国的邦交自1971年发生了转变。1971年乌干达总统奥博特出访新加坡,身为总统助手的伊迪•阿明趁机篡位,成功让乌干达改朝换代。但他的统治却给乌干达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乌坦战争中国发挥了什么作用

乌坦战争前期坦桑尼亚处于优势。1978年10月30日,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由于没有做好防范准备,坦桑尼亚一时间招架不住进攻,卡盖拉区迅速沦陷。伊迪·阿明被胜利冲昏头脑,高调宣布胜利,还对坦桑尼亚总统出言挑衅,激怒了坦桑尼亚总统,双方战争进一步扩大。乌坦战争中期,乌干达在伊迪·阿明的领导下腐化严重,战斗力低下的乌干达军队仅象征性的获得一次胜利之后,就陷入困境中。关键时刻乌干达获得了盟友利比亚的帮助,战局进入了僵持阶段。乌坦战争后期,利比亚援军逐渐发现乌干达士兵躲在后面,甚至投降敌人,让利比亚士兵身先士卒充当炮灰,这引起利比亚人的不满。不愿冲锋陷阵的利比亚援军加上不得民心军纪散乱的乌干达军队不堪一击,而乌干达反对势力支持坦桑尼亚军队,双方深入合作。乌干达的战败已成定局,伊迪·阿明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1979年,乌干达伊迪·阿明政权倒台。以上便是乌坦战争的经过。

乌坦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

乌坦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

1978年11月,乌干达参谋长遭遇到阿明手下的暗杀,参谋长侥幸逃到坦桑尼亚。一个忠于他的装甲团也投奔了坦桑尼亚。来自中国的军事顾问将这支部队进行了重组,并且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并且还为其装备当时我国的新式59式坦克。这支部队后来被组织成为“乌干达民族解放联合阵线”,并参与到了解放乌干达的战争当中。

为此阿明及其恼火。为了报复坦桑尼亚接收叛变的乌干达装甲团,他下令入侵坦桑尼亚。由于一开始坦桑尼亚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战斗爆发出去吃了亏。坦桑尼亚边境地区将近8000名居民遭到了乌干达军队的大屠杀。

而且事后阿明还侮辱了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说:他是一个优秀的拳击手,所以请尼雷尔和他在拳击上一较高下。因为尼雷尔老了。他可以把一只手绑在背后,脚上绑铅块,只用一只手接应。并且由他崇拜的拳王阿里来担任裁判,这是绝对公平的。

为此坦桑尼亚的总统也是震怒,下令三大武装力量总动员迅速反击。

1978年12月,坦桑尼亚军队收复全部领土,入侵乌干达。次年1月,坦桑尼亚军队击败乌干达军队,向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进军。在战斗中,坦桑尼亚军队根据中国军事顾问的建议稳步开展工作。

在进攻中,他们都遭到了炮火的轰击,然后步兵跟随坦克和装甲车前进。为了防止装甲车被敌人摧毁,坦桑尼亚军队没有乘坐装甲车,而是躲在装甲车后面。尽管坦桑尼亚军队进展缓慢,但伤亡很少。

乌干达军队躲在汽车里或挤在汽车旁,这些汽车经常成为坦桑尼亚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炮的目标。阿明看到前线被打稀里哗啦。

他还造谣说中国士兵参与了坦桑尼亚军队的袭击。说一个中国军事顾问的尸体落入乌干达军队手中是非常严重的,很快就会在电视上播出。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驳斥了阿明的谣言。

阿明还向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寻求帮助,由于俩人臭味相投,卡扎菲二话不说立即派出了大约3000名士兵,装备了苏联BM-21喀秋莎火箭炮、T-55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支援乌干达。

在乌干达南部的沼泽地带,坦桑尼亚装甲部队装备中国62型轻型坦克和63型两栖坦克,与利比亚军队装备的苏制T-55坦克和BMP-1装甲车展开坦克会战。

坦桑尼亚军队装备的当时中国两栖坦克则更加适合在沼泽一集水网密集的地形作战。

然而,苏军的装甲车和利比亚的坦克在沼泽地里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

结果利比亚很快就战败了,放弃了所有重武器,逃往恩德培机场和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

坦桑尼亚军队利用这次胜利,乘胜追击,很快在4月份迅速占领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随着乌干达各地机场的沦陷。利比亚军队被切断了国内空中通道。最后,所有被困在乌干达的利比亚军队在恩德培机场和金贾向坦桑尼亚军队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