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生活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柏拉图的哲学理念说白了就是意识先于物质,再说白一点,他老人家觉得知识、哲学才是实在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本质。而物质性的存在都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不可靠的。他崇尚意识而放低了物质。
所以柏拉图式的生活便是以满足一是需要为首要前提的,当然这里的意识不是欲望,而是对真理和知识的渴求。而把生活中物质的欲望房地甚至忽视。
扩展资料
学派影响
柏拉图曾旅行到意大利南部,在那儿遇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后来看来对他产生了影响。以下是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些主要的共同观点:
1、视数学为万物的本质。
2、宇宙二元论——真理(理念)世界和由影子组成的可见世界。
3、灵魂的轮回和不朽。
4、对理论科学感兴趣。
5、宗教神秘主义和道德禁欲主义。
黑天鹅书里说的柏拉图式或柏拉图化是什么意思
书中柏拉图化不是人们广泛所知的‘柏拉图’,而是作者将生活中人为标准化的事物的统称,如三角形等等给出清晰定义标准的事物。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学习精确的东西,将它们具体化,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柏拉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