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米格维元帅

希米格维元帅(苏联出兵波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8-16 14:11:45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苏联出兵波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 | 周明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这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德军装甲部队在空军配合下,形成快速突击力量,以全新的闪击战方式迅速突破波军防线,随后以每天50-60千米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

9月6日,波军总司令里兹-希米格维元帅下令所有部队撤至维斯杜拉河以东,在维斯杜拉河至桑河一线组成防线。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在西线,德军为什么仅用33个师(其中12个师还是预备役部队)就敢对阵法军的83个师?因为,苏联是德国强大的后援。

9月5日,苏军基辅军区和白俄罗斯特别军区进入战备状态。这时的形势非常明朗,波兰在和德国作战,根本无力顾及苏联,英法虽已宣战,但根本威胁不到苏联。

9月7日法军发动了所谓的“萨尔攻势”,在25公里的战线上向前推进了约8公里,占领了大约20个空无一人的村庄。之后就停止前进,法军总司令甘末林指示部队,如果德军反攻,就立即退回马其诺防线。

9月9日,苏军西部军区部队也进入了战备状态,很显然,这是对法军“萨尔攻势”做出的反应。正是有了苏联的遥相声援,德国才敢在西线如此部署。

939 年,瓜分波兰的苏联红军和德军将领在布列斯特 -里托夫斯克相互友好致意。

苏军部队两次进入战备状态,真正目的就是帮助德国牵制、消灭波兰,并以此来威慑英法,为德国减轻在西线的压力。如果遭到英法大规模进攻,德国可以不必顾虑波兰而全力掉头回去对付英法。这样,苏联不仅能够得到秘密协定中划归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也能利用英法同德国大战之际坐收渔利。

但苏军一直都没有出兵波兰,因为苏联与波兰有互不侵犯条约,没有适当的由头实在不方便就这样 *** 裸出手。直到9月17日,苏联终于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波兰 *** 出逃了。苏联宣布:“由于波兰 *** 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驻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地区。”

9月17日凌晨,苏军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总共约46万人分别在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兵分六路,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进。第二天,德苏两国军队就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会师。

苏军出兵波兰,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很快就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俘虏波军21.7万人,缴获飞机300架、火炮900门,各种枪支30万支,而苏军的损失极为轻微,仅仅只伤亡了4500人。

苏军的进攻,不但占领了大片波兰领土,消灭了波军大量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对波军的心理打击极为沉重。原先对德军的进攻,波兰人还在顽强抵抗,好几处地方的战斗还很激烈。但苏军进入波兰,等于从背后捅了一刀,让波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局面,导致波军最后的希望也化为了绝望。首都华沙的守军于9月27日停止抵抗向德军投降。10月2日,波兰全境沦陷。

苏联出兵波兰,以极小的代价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轻轻松松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当然,德国也不是大方,平白无故让给苏联这么多利益,因为德国也确实需要苏联出兵,首先面对波军的顽强抵抗,战事一度陷入胶着,如果苏联不出兵,德军要迅速肃清波兰东部地区,肯定需要付出更多代价,也要花费更多时间。而时间一长,变数就增加了,西线的英法军虽然暂时按兵不动,但如果战事迁延,说不定也会 *** 英法出兵,那么后续发展就很难说了。所以,苏联出兵,迅速结束波兰战役,对德国来说也是大有裨益。

苏联(36)波兰(9)英法(3)

波兰人的殊死一搏——布楚拉反击战

布楚拉战役 (德方称 库特诺战役 )是发生于1939年9月9日至同月19日的波兰战役中的一场决定性会战,也是整场战役中规模最大的单一战斗,同时也是整场战役中波兰军队唯一一次主要攻势。虽然波军在战役初期取得了进展,但随后被反应过来的德军反击并包围消灭。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天,德军的进攻立刻揭示了波军边境布署上的愚蠢决定,波军原计划对应德军的入侵计划—《西方计划》是预定要将主力部队配至并守住边界,尽管保卫边境的战略十分危险,波军其部队如此布署是因为这项决定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同时波兰当局指望英法联军会在德军入侵的时候发动攻势来解救波兰。

1939年8月31日,波军(蓝色)的部署和德军(红色)的计划。

战争爆发后,处于但泽走廊的波莫查军团在 突丘拉森林战役 被德军击败后发现自己身陷被德军双钳包围的险境,被迫撤退至东南方,波兹南军团尽管没有受到德军的强烈攻击,仍然因为邻近的部队被德军击败而被迫撤退至东方,两者皆被德军从主要防御带击退,并还混杂了其他的波兰部队单位。到了9月6日,波莫查军团和波兹南军团联系了起来,并结合成了波兰战役中波军最强大的一支作战单位,而指挥上, 波莫查军团司令博特诺夫斯基 将听从 波兹南军团司令库特泽巴 的指挥。

9月7日,波军意识到德军正往 列契察 推进著,如果德军成功夺取这座城市将会切断撤退中的波军路线。同时,德军已失去和波兹南军团的接触,德军指挥层相信波兹南军团目前正以铁路输送至协防华沙的路上,他们并未察觉到波兹南军团事实上已和波莫查军团相结合,它们也认为在突丘拉森林战役后,该军团已失去了威胁力;德军确信它们已消灭了所有维斯瓦河以西的波兰部队,并准备要跨越该河去接战其他波军单位。

另一方面,库特雷兹巴和他的参谋们早在战前就已察觉到德军将可能攻击它们所处位置的邻近军团,因此制定了向南发动攻势以解救洛次军团的计划。在波兰战役的头一周,库特雷兹巴计划这么做,但遭波军总司令希米格维元帅否定。到了9月8日,库特雷兹巴失去了与希米格维间联系,而希米格维正将他的司令部由华沙迁至布里兹特-里托夫斯克。因为这些因素,库特雷兹巴决定遂行其计划。库特雷兹巴的状况十分险峻,德军已接近将其部队彻底包围的状态:德军第8军团已抵达了布楚拉河南侧沿岸,第4军团则于维斯瓦河以北、自 弗沃茨瓦韦克 延伸至 沃斯霍诺德 ,第4军团的一部分部队也正从 伊诺弗罗茨瓦夫 攻击波莫查军团和波兹南军团后方,同时于 普沃茨克 附近开始跨越维斯瓦河。

布楚拉战役中利用骑兵快速部署的波军

9月9日晚,波兹南军团自布楚拉河南部发动逆袭攻势,目标为德军第8军团正于列契察和沃维奇之间、朝斯特里科夫推进的部队。库特雷兹巴注意到,德军在第8军团北翼只有一个第30步兵师掩护它们进攻华沙长达30公里的侧翼防线,它的攻势由 “科诺罗-科纳基”作战军团 执行,这是一支由波军第14、17、25和第26步兵师所组成的部队;攻势右翼的 雷伊西斯 则交给“波多斯卡”骑兵旅;而在攻势左翼的沃维奇则由“ *** 兰“骑兵旅执行。

战斗中的“ *** 兰”骑兵旅

波兰第18步兵团在战斗中前进

这些单位的攻击令德军第24和30步兵师造成庞大的损失,包括在最初的推进过程里,有1,500名德军士兵阵亡与受伤和3,000人被俘。波兰骑兵旅部队也针对德军的侧翼进行打击和扰乱其后方,还成功运用了TKS与TK-3这类迷你战车。

TK-3超轻型坦克

TKS超轻型坦克,它与TK-3的区别在于换装了更好的发动机和更厚的装甲

这次反击迫使德军后撤了约20公里,而波兰军队进而收复了几个城镇;9月10日,波兰第17步兵师在马洛乔维采遭遇了德国第17步兵师。第二天,波兰军队继续进攻,向莫德纳,普卢德维尼,奥兹和格罗诺前进。

最初德军虽然犯了低估波军攻势威胁的错误,但很快地于11日将主攻的第10军团、第4军团和南方集团军的预备队以及第4航空舰队的飞机用来对付布楚拉一带的波军。先头兵力为德军第1、第4装甲师和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德军的空中优势也显而易见,波军在白天的运动明显受到了阻碍。隔日,波军抵达了史特力考-奥索考。同日,库特泽巴已获知洛次军团的部队已经撤回了莫德林要塞。因此,库特泽巴决定停止其攻势,并开始自索哈契夫与坎皮诺思森林往华沙方面突进,至此,布楚拉战役的第一阶段告终。

布楚拉战役第一阶段

9月14日上午,博特诺夫斯基将军的波兰第26和第16步兵师越过了布楚拉河,开始了布楚拉战役的第二阶段,第4步兵师抵达了连结沃维奇与格罗诺间的道路。同一时间,波特劳斯基获知德军第4装甲师正自华沙郊区的阵地中撤出,由于畏惧装甲师直接威胁到其部队,博特诺夫斯基下令第26步兵师撤退。

9月15日至16日,波莫查军团夺取了布楚拉河北岸的关键阵地。斯坦尼斯瓦夫·格茨莫特·什科塔尼基的部队驻于库特诺和席克林之间,米哈伊尔·塔德乌什-托卡泽夫斯基的单位则于加宾附近,而波兹南军团的一部则于布楚拉河索哈契夫附近,已准备开始撤至华沙。为包围和摧毁波军,德军集结了他们第10军团的大部分兵力,包括2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3个轻装师,和约800辆战车。在德国空军的支持下,各方于9月16日开始进攻波兰阵地。9月15日,波兰人被迫离开布楚拉河上的索哈契夫,被困在布楚拉河、维斯瓦河和德军组成的三角地带。德军第1装甲师跨越了索哈契夫和布罗洽夫之间的布楚拉河,与波军第25步兵师接战,并重夺了卢斯基,但其攻势遂而中止。波军被迫放弃它们的重型装备开始横越布楚拉河和维斯瓦河之间、索哈契夫以北的地区以撤至华沙,至此,布楚拉战役的第二阶段结束。

布楚拉战役第二阶段

9月17日,德军重炮兵轰击布罗洽夫北部路口,并发动了最大规模的空中行动,德国空军尝试轰炸和瘫痪地面的波军。当日晚间,波兹南军团主力开始攻击德军以突破其在维特考斯和索哈契夫间的包围;第15步兵师与波多斯卡骑兵旅于维特考斯再次渡过布楚拉河;在布罗洽夫,第25与第17步兵师跨越了布楚拉河;第14步兵师被集中于拉西斯卡。同时,波莫查军团前往欧斯莫林、基罗西亚和奥西艾克。

9月18日,德军在300多架飞机和重型火炮的支持下,德军开始了他们沿着布楚拉河两岸的推进。德军炮兵部队利用他们在维斯瓦河右岸高地上的位置,对波军的阵地进行了全天的炮击。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由于缺乏粮食与弹药,波军进一步的突围行动已经不可能达成。至此,布楚拉河战役结束。

布楚拉战役第三阶段(最终阶段)

整场战役只有少量波兰军队突围,成功撤退至华沙和 莫德林要塞 的波军部队大多于9月19日和20日借由坎皮诺思森林的屏障和与该区德军的激战所逃离的,包括库特泽巴将军、托卡泽夫斯基将军、亚伯拉罕将军的两个骑兵旅(“ *** 兰”骑兵旅和“波多斯卡“骑兵旅)、波兰第15和第25步兵师未能成功渡。其余部队(第4,14、17、26和27步兵师)未能成功渡河,包括博尔特诺夫斯基将军在内于9月18日至22日投降。

战后估计波军伤亡约20,000人阵亡,包括三位将军:弗朗西斯科·瓦拉德、格鲁兹莫特-什科塔尼基和米科拉杰·博图奇;而德军伤亡则估计为8,000人。

布楚拉战役结束后,德军迅速向华沙和莫德林推进,并包围了这两个地区。布楚拉战役虽然以波军的失败而告终,它对其仍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波军在行动初期的局部胜利迫使正华沙迫近的德军被迫调转其单位应付,这使得波军争取到时间能强固华沙,以进行未来的长久作战,尽管它最后仍落于德军手中。

这场战役也显露出作战中主动权与制空权的重要性以及证明了机动的骑兵部队仍是有用的。

撤退途中被空袭的波军部队

波兰(9)德军(11)华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