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二战为了攻克柏林伟大的苏联红军的伤亡多少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攻克柏林的是
- 二战时的柏林会战究竟有多惨烈攻克柏林的前夜,35万苏军倒下
- 二战中,斯大林是怎样抢先攻下柏林的
- 斯大林下达攻占柏林的命令,伤亡到底有多惨重
- 苏联攻克柏林打了几天
- 二战最后关头,苏军以牺牲30万人为代价强攻柏林,到底为了什么
- 苏联攻克柏林阵亡了多少人啊,防守方德军阵
二战为了攻克柏林伟大的苏联红军的伤亡多少
攻克柏林的战役中,苏军共消灭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100余万人,其中俘虏德军48万人,几乎每两个德军中就有一个人被苏军俘虏。缴获15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500多架飞机和1万多门大炮。苏军在柏林战役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苏军阵亡8万受伤27万,损失坦克2156辆、火炮1220门、飞机527架。
柏林会战(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 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共80万人,700门火炮和迫击炮,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42架作战飞机。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1945年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1945年5月2日柏林会战结束。
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歼灭德军48万人,缴获火炮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00余辆、飞机500架。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攻克柏林的是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162个师共250万部队,另配属7500架飞机、4.2万门火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共100万人。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 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8 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93个师,歼灭德军近100万人,其中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苏军阵亡33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 1220门和飞机527架。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图为苏联旗手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将苏联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屋顶)
二战时的柏林会战究竟有多惨烈攻克柏林的前夜,35万苏军倒下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之后,德国人锐气尽失。在战斗中,德军腹背受敌。缺少粮食,没有被褥。长达数千公里的补给线严重拖累了德军。看准时机,斯大林将西伯利亚八十万军队调集过来。终于,苏联人展开了冬季反攻。德国资源匮乏,十几个奴仆国更是毫无战斗力。在前方战线扭转之后,德军望风逃跑。面对颓势,希特勒气急败坏。他紧急召见了德军将领,并继续维持着强硬政策。战场上,溃兵四处可见,德国人早就没有了昔日的威风。纳粹组建了督战团,可依旧无法阻止溃败。另一方面,在朱可夫等人的带领下,苏联军队乘势追击。他们越战越勇,势力不可阻挡。在国内,苏联人不断地制造飞机大炮。 为了打败敌人,每一个苏联公民都倾尽全力。稍加改装,拖拉机厂就能制造坦克。一声号令,百万青年踊跃参军。面对苏联集体化的巨大优势,希特勒毫无胜算。1944年9月,在柏林一线,纳粹开始了疯狂筑城。德军高层预感不妙,他们没有反攻的本钱了。只能选择坚守。一系列战斗的失败,希特勒也担忧极了。为了防御德军,柏林城内紧急征兵。经历了数年征战,德国国内本有就男人稀少。没有办法,女人也被召集了。搬运石头,制造钢铁,构筑工事。一点点的,他们为即将来临的战斗做了准备。此时,德国人草木皆兵。一点风吹草动,他们都惊慌不已。苏军已经打入国境,柏林周围尽数沦陷。如同一座孤岛,柏林还在苦苦坚持。为了鼓舞民众,希特勒日日发表演讲。纳粹试图隐瞒真相,可隆隆炮声中,德国民众猜到了一切。末日即将来临,一切都要结束了。1945年4月,80多万德军被召集起来。希特勒将指挥权交给了魏德林,并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这个久经沙场的名将,他却早就知道了结局。 可惜,为了军人的荣誉,他必须血战到底。4月16日,苏军兵临城下。站在城楼上看去,红色的旗帜迎风飘扬。如同红色海洋一样,这股波浪将席卷柏林。魏德林做好了应对。80万德军严阵以待。子弹已经上膛,炮弹准备发射。另一方面,苏军势在必得。在柏林周围,265万士兵布置了过来。在外围,还有大批的重火力武器等待上场。4月17日凌晨,在数百盏巨型探照灯的照射下,苏军发起了攻势。子弹如雨滴射击过来,满天都是炮火,隆隆火炮,震耳欲聋。德军负隅顽抗,他们固守城池。并按照布置进行阻挡。苏军遭遇了猛烈的抵抗。这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事情。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轻松拿下的城池。 希特勒孤注一掷,他赌上了一切。如果自己要灭亡,那么柏林就是坟墓。任何人胆敢踏入半步,他就要拉着陪葬了。德国人的工事极其牢固,在攻打的时候,苏军被动极了。可他们没有半点选择。挥舞着红旗,拿着步枪,他们前赴后继。带着必胜的信念,一个个苏联士兵冲了上去。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苏联军人倒在血泊之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苏军终于攻入了城门。依仗着人数优势,他们还是取得了胜利。可是,这只是迈向地狱的第一步。之后迎来的,才是无边岩浆。纳粹党卫军做好了应对。他们随之展开巷战。不知情的苏军贸然进入,在空旷的广场上,他们被尽数伏击。 德军巧妙地隐藏自己。并一步步向苏军发起偷袭。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踩着碎石瓦砾,他们艰难前行。躲在断壁残垣之后,德军一个个发起袭击。每一声枪响,大多都是苏军被击毙。接连受创,苏军开始有了阴影。士兵们放慢脚步,他们三五成群,成团行动。可是,这却被德国人抓住了空子。从大楼上,党卫军投掷下来手榴弹。一声声爆炸响起,一排苏军倒下了。在楼宇的遮蔽中,没有人能够发现德军的踪影。经过了数日的战斗,苏军伤亡惨重。气愤至极的苏联人调来重炮。他们将大楼挨个轰塌。随着坦克的进入,苏军这才扭转了颓势。一时之间,炮声隆隆。就这样,柏林城被夷为了平地。 柏林城被攻破了,自知大势已去,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杀了。5月8日,苏联红军对国会大厦展开攻击。数十名党卫军拼死抵挡,苏联士兵疯狂攻击。最终,他们拿了下来。当苏联红旗插上国会大厦之后,一切都结束了。5月9日,德军司令官魏德林宣布投降。苏联军队立即接管了城市。柏林战役结束了,苏军取得了大胜。一时之间,他们成为了国际 社会 的英雄。苏联一跃成为世界霸主。为了渲染功绩,斯大林绝口不提损失。实际上,在柏林战役中,苏联牺牲了35万名精锐士兵。这是残酷的阵地战。在世界军事史上,柏林战役是经典话题。在交战之中,双方将领都拼尽了全力。他们的战术打法,措施应对,都达到了军事巅峰。 在二战之中,许多战役都被列入了教材中。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还有柏林战役。在这些阵地战中,上百万人投入,他们大多都葬身战场。战争是残酷的,一旦上了战场,谁也无法保证活着回来。在国破家亡的时代,每一个英雄男儿都挺身而出。对于苏联人来说,他们豁出了全力。如果不是数千万军民的努力,苏联无法赢得战争。 胜利来之不易,二战是人类最大的洗礼。在那样的战斗中,我们的前辈浴血奋战,这才奠定了战后秩序。同为联合国五大国之一,我们也要顽强不屈。如今,时代已经来到了新纪元。在青年人手上,国家应该被建设的更富强。不忘先烈,立志前行,这才是最好的人生。
二战中,斯大林是怎样抢先攻下柏林的
1944年6月6日,英美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胜利登陆,自此开辟了斯大林等待已久的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纳粹法西斯灭亡的速度。
丘吉尔想赶在俄国前面抢先攻占柏林。斯大林也非常重视攻克柏林的政治意义,他把朱可夫召回莫斯科,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进攻,朱可夫回答说。他和科涅夫可以在两周的时间内向柏林发起进攻。但他没有把握罗科索夫斯基是否能够如此迅速的作好准备,斯大林说:“只好不等罗科索夫斯基就开始了,即使他迟几天也碍不了大事。”
1945年4月16日拂晓前,朱可夫和科涅夫的两个方面军开始进攻。4月23日攻入城内。4月30日,苏军直捣德国国会大楼,希特勒自杀。
5月1日凌晨,朱可夫往莫斯科打电话给斯大林,向他报告了关于希特勒自杀和收到戈培尔建议停战的信的情况。
斯大林回答说:“完蛋啦,这个混蛋!可惜没能活着把他抓到。希特勒的尸体呢?……告诉索科洛夫斯基,除无条件投降外。不要同克列勃斯或其他希特勒分子进行任何谈判。如果不发生特别情况,夜里别再打电话给我。我想休息一会。今天我们要举行五一节检阅。”
5月9日凌晨,德军元帅威廉·凯特尔代表德国统帅部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这一天被宣布为反法西斯胜利日。
斯大林下达攻占柏林的命令,伤亡到底有多惨重
百度首页
傻子欢儿
斯大林下达攻占柏林的命令,伤亡到底有多惨重?18天内30万人伤亡
读史闲谈
据资料揭露,1945年4月30日,苏军最终攻占了柏林,希特勒被迫自杀身亡,德国最终投降,大家都知道,二战中德军战败的时候,只愿意向西边的盟军投降,却不愿意向东边的苏军投降。苏联为了攫取在德国的巨大利益,提前发动了对柏林的战役,史称柏林战役。1945年4月15日凌晨5点,苏军开始猛攻柏林,当时苏军上万门的大炮和迫击炮对柏林发动了猛射。据统计,在一天之内,苏军一共发射了120万枚炮弹,德军的外围防线在强大苏军炮火的打击下,全部惨遭摧毁。一直到4月18日,苏军突破所谓的奥德河防线,并且出动大约250万人,6000辆坦克以及7000架战机,兵临柏林城下。希特勒的生日可是在4月20日,当天他亲自来到总理府的花园里,授予了少年冲锋队员荣誉勋章。他对这些少年兵说道,“你们一定要守住柏林。”
不久之后,希特勒回到暗堡中,此时的苏军三面包围了波兰,希特勒得知这个消息后,下令要将所有按兵不动的指挥官全部处决。然而已经无人再听从他的命令了,就连他最信任的空军司令戈林和希姆莱都远离了他,私下里在和盟军谈判投降。据史料记载,守卫柏林城的是德军党卫军部队,为了给苏军造成更大的伤亡,德军在每一条巷子里都设置了防御工事和防御堡垒,连每一扇窗户都是一个火力点。党卫军将士们躲在每一个堡垒和工事中,准备打击入城的苏军,当时的苏军真可谓是不怕死,进入城中后,一个接一个的往前冲,根本无惧死亡。在这场攻克柏林的战役中,苏军必须清除隐藏在每一个角落的德军士兵,一直到4月26日,苏军对柏林发动了猛攻。苏军的坦克车摧毁了所有的建筑,4月30日,苏军攻入波茨坦广场,距离希特勒的总理府不远了。此时的柏林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到处都在战斗着,而希特勒在暗堡中和爱娃·布劳恩准备着结婚仪式。
不久之后两人纷纷服药自杀,希特勒还用枪朝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10分钟后,侍卫们将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抬出暗堡里,并且倒上汽油烧毁了。一直到4月30日21时50分,苏军在柏林国会大厦上升起了苏联国旗,宣告完全占领柏林。在柏林被占领后不久,德国正式向苏联、美国、英法四个大国投降,苏军的朱可夫元帅主持了这次投降仪式。大家要知道的是,苏军将士从莫斯科一直打到德国柏林,无数的苏军士兵战死,而所有的苏军官兵全部都知道,柏林战役将会是最后一战。没有人愿意战死,然而在这次柏林战役中,250万苏军将士不畏死亡的攻打柏林,伤亡十分惨重。那么斯大林下达攻占柏林的命令,伤亡到底有多惨重?据统计,在柏林战役中,苏军18天内30万人伤亡,而艾森豪威尔将军曾这样说过,“柏林战役,将会使得盟军伤亡超过10万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将柏林让给苏军。”
笔者认为,柏林战役中无数的苏军将士前赴后继,最终攻占了柏林,逼迫德军投降,希特勒也被迫自杀。这也宣告二战欧洲战场的结束,这一切都是苏军将士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值得后世永远的尊敬。除此之外,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二战时期盟军和苏军的差别,盟军推崇的是以人为本的战术,不愿意牺牲太多去攻占柏林。但苏军使用的可是人海战术,虽然攻占了柏林,但伤亡实在是太惨重了,让人深思。
望采纳谢谢
苏联攻克柏林打了几天
苏联攻克柏林打了16天。 柏林会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是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 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共80万人,700门火炮和迫击炮,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42架作战飞机。 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1945年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1945年5月2日柏林会战结束。
二战最后关头,苏军以牺牲30万人为代价强攻柏林,到底为了什么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共3个方面军集中250万人的兵力,在42000多门火炮和火箭炮,6250辆坦克和7500架飞机的配合下,向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巢穴柏林发动进攻。经过苏军官兵的浴血奋战,苏军以伤亡30万人的巨大代价拿下了柏林,取得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的胜利。
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看,柏林战役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欧洲战场的结束,也标志着苏德战争以苏联红军的完胜而告终! 对于整个苏联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辉煌胜利!对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而言,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向最后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展开最后的进攻。
然而,随着战后各种档案和 历史 资料的解密,我们就会发现——苏军强攻柏林的背后动机或许另有深意。 一些 历史 学家认为,苏军强攻柏林可能和制止丘吉尔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有着直接的联系。
01
曾任苏联驻德国大使的苏联政界人物法林对外表示,苏联特工曾经获得了丘吉尔可能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情报!1945年3月,欧洲战场大局已定,盟军和苏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 而此时的“反苏政客”丘吉尔正在考虑对苏联发动新的战争。4月,丘吉尔命令英军参谋部制定了一个对苏联作战的计划,代号“难以想象”。 这一计划清楚地写着:苏联军队已经非常虚弱,参加欧洲战事的苏军装备已经消耗殆尽,因此,将苏军赶回战前的边界,迫使斯大林下台没有任何的困难。等待我们的将是 社会 制度的更迭和国家(苏联)的解体。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英国进攻苏联在军事上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当时,盟军总共有200万人的军队在西线对德军作战。随着盟军的战线逐步推进,盟军俘虏的德军战俘越来越多。令后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英军并没有遣散这些德军战俘,反而派出教官对有战斗力的德军战俘进行训练。 由于这些德军战俘中有相当多的人和苏军较量过,他们相比较盟军而言更熟悉苏军的情况。因此,丘吉尔默许英军训练德军战俘确实有重新武装德军进攻苏联的可能。 换句话说,一旦丘吉尔的“难以想象”计划正式实施,进攻苏联的部队除了英军,还有被英军武装起来的德军。
英军正在做好进攻苏联的准备,美国方面是什么反应呢?支持。美国二战名将巴顿就曾说过,他的部队不会根据雅尔塔协定的约束停止前进,美军会一直打到斯大林格勒,在希特勒没有停止战争的地方停止战争。在1945年五一劳动节这天,巴顿更是公开发表演说“(美国)与 社会 主义国家(苏联)的矛盾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尽管艾森豪威尔出于维护反法西斯同盟的目的对巴顿的演说表示特别反感,但巴顿的演说确实表现出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反苏政治思想。如果丘吉尔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即便不直接出兵,也会对英国提供情报和后勤上的支持。
事实上,英国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计划已经被苏联安排在伦敦境内的间谍“剑桥五杰”所得知。斯大林很快知晓了丘吉尔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情况。这位二战苏军最高统帅的心里很清楚: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只要二战结束,苏联和英国必然走向对抗。然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还没有结束,驻守柏林的德军仍然在负隅顽抗,远东的日本法西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斯大林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法西斯最后灭亡之前走向分裂! 因此,为了向丘吉尔展示苏联强大的军力,警告英国不要轻举妄动。也为了尽快结束苏德战争,彻底灭亡德国法西斯,斯大林命令朱可夫对柏林展开进攻。
换句话说,斯大林让朱可夫强攻柏林的背后有制止丘吉尔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深层政治原因。
02
为了攻克柏林,苏联红军集中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攻城兵团:其参战总兵力高达250万人,拥有各型火炮42000门,坦克6250辆,飞机7500架。在苏军参战的众多火炮中,有性能先进的喀秋莎火箭炮,ML20型152毫米加农榴弹炮。坦克和自行火炮则有性能先进的IS2重型坦克、T34-85型中型坦克,还有威力巨大的ISU122自行火炮,ISU152自行火炮。这些武器装备的战斗力不仅不亚于当时的德军,也超过了英军的很多装备。尤其是IS2重型坦克、ISU122自行火炮和ISU152自行火炮,对英军坦克构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手握重兵集团和大量的重武器的苏联决心让丘吉尔看看:我们能攻下中欧的最大城市柏林,消灭100万德军,也能粉碎英军对苏联的挑衅。
事实证明,斯大林的震慑还真的起到了效果。战斗打响之后,苏军炮兵对柏林外围阵地展开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炮击,苏联空军的战机向德军阵地投下了一枚枚炸弹。随后,苏军步兵在坦克的配合下向柏林外围阵地展开总攻。到了4月下旬,苏军各个进攻部队进入柏林市区打巷战,在残酷的柏林巷战中,苏军的战术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尽管德军依托城区拼死顽抗,但苏军以坦克、炮兵和步兵组成的“强击群战斗小组”很快将其粉碎。
如果柏林战役的对手由德军换成英军,其结果会如何呢?答案不言而喻。
从实际效果看,苏军强攻柏林确实达到了震慑英国的效果。尽管丘吉尔的心里仍然痛恨苏联,但他确实不敢再公开提出进攻苏联的想法了。
如果我们更加深入的解读柏林战役和丘吉尔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系列事情的背后实际反映出了英国和苏联的矛盾。说得准确点,这也是丘吉尔和苏联之间的矛盾。
丘吉尔是一个铁杆的反苏斗士。早在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之后,身为海军大臣的他就积极组织英军干涉苏维埃俄国。 到了后来,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作为著名政治家的丘吉尔反对绥靖政策,主张对德国强硬。虽然英国和苏联在对德问题上达成一致,但丘吉尔对苏联依然保持强硬的态度。这一点和英国本土反苏的意识形态是完全吻合的。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绥靖政策本身就有反对苏联的因素。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丘吉尔出于反法西斯大局的考虑改变了对苏联的态度,然而,此时的丘吉尔仍然对苏联采取了“两面外交”的政策。一方面,丘吉尔希望苏军能拖住德军进攻,减轻英国的压力,这使得丘吉尔对苏军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物质支持。斯大林和丘吉尔就对付德国法西斯还召开了两次重要的会议。但另一方面,丘吉尔希望借希特勒的手削弱苏联。等到德军败局已定,盟军和苏军攻入德国本土后,英国可以借此机会攻击苏联, 丘吉尔认为:德国灭亡仅仅是时间问题,随着德国的灭亡,英国乃至整个西方阵营和苏联的矛盾就成为了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主要矛盾。这就成为了丘吉尔发动对苏联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 而丘吉尔在1946年发表的铁幕演说更是将他的反苏政治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画说二战苏德战争》徐焰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军事帅哥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苏联攻克柏林阵亡了多少人啊,防守方德军阵
柏林战役苏军伤亡30万。其中阵亡9万。损伤坦克2156辆、火炮1220门、飞机527架。德军伤亡40万左右(不含国民自卫队),被俘48万,大量平民伤亡无法统计,估计德国死亡30~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