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法国为什么关系好了 俄罗斯

德国法国为什么关系好了(英国脱欧之后,为何德国、法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反而变好了呢)

fwxlw fwxlw 发表于2025-09-22 21:12:10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英国脱欧之后,为何德国、法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反而变好了呢

在世界上,真正和俄罗斯的敌对的国家,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只不过,美国足够强大,逼着自己的小弟必须跟着自己敌视俄罗斯。美国的众多小弟之后,最紧跟美国屁股的是英国。因此,在欧洲众多国家之中,最为敌视俄罗斯的就是英国。尽管德国、法国对俄罗斯也怀有戒心,但法德两国和俄罗斯还是有很多共同利益的。英国脱欧之后,法德两国再也不用在乎英国的对俄罗斯的敌视态度,再加上共同的利益,法德两国和俄罗斯修好,就是一种必然。

英国没有脱欧之前,欧盟是英国、德国、法国的欧盟,法德两国必须在乎英国的态度。英国敌视俄罗斯,那么法德两国不得不照顾英国的情绪,避免和俄罗斯太过亲密。英国脱欧之后,欧盟德国、法国说了算,法德两国可以完全不用在乎英国的态度,法德两国和俄罗斯修好,障碍小了很多。

德国、法国和俄罗斯同属欧洲大陆的国家,它们其实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的。例如德国、法国对俄罗斯廉价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俄罗斯也需要巨量的欧元来稳定和发展自己的经济。这些利益,促使法德俄三国修好。在国家关系中,毕竟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利益会让敌人最终成为朋友。

英国的脱欧,对法德两国,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解脱。因为英国在也没有办法在欧盟事务中,对法德两国指手画脚。英国的脱欧,让法德两国更有空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欧盟的需要进行谋划。英国脱欧貌似保护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当从长远来讲,英国将慢慢的远离欧洲大陆,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孤立。

二战后的法德为什么可以和解

首先,从政治来讲,二战后德国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社会改革,根除法西斯主义,惩制战争罪犯,吸取战争留下的深刻教训,为法德关系的改善铺平道路。德国是一战和二战的发动者,法国和德国在一战是交战双方,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德国为核心的法西斯轴心集团发动了对世界的侵略扩张,而且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国打败,法国受到重创。二战后,法国参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德国战争失败,国家社会经济同样受到重创,战争冲突对抗导致两败俱伤,大大降低了两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正是由于法德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一个半世纪的冲突与对抗使法德双方认识到冲突对抗不利于欧洲的强大和各自经济的发展,还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使他们认识到加强合作才是必经之路。其次,从经济上讲,世界经济发展要求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经济的日益联系密切是推动法德关系改善的经济根源。经济发展是推动世界各地加强联系的根本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损害。战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它们纷纷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现繁荣景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推动各国经济加强联系,这从根本上推动法德关系改善。法德是欧洲大国,也是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也是战争主要受害国,经济受到严重挫伤,因而加强经济联系是历史必然,这是加强合作改善关系的根本动力。第三,法德关系的改善也与法德两国政治家的努力分不开。法国戴高乐上台时,他关于战后欧洲联合必须包括德国人的思想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戴高乐清楚地知道,法国要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政治地位也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法国的政治地位要高于战败国的德国,这样有利于法国在法德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1958年9月14日—15日,戴高乐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第一次会谈,双方表示,在有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情况下,不能永远指望美国,加强法德合作,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是绝对必要的,这次会谈给法德长期敌对的历史,开启了法德和解,相互信任的新篇章,此后法德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1963年1月22日,法德双方经过双方政治家的努力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标志着法德关系完全实现和解。正是在德法两国政治家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法德关系有所改善和发展,法德实现民族和解,对两国都有重大影响,对欧洲和世界格局的演变均产生深远影响。第四,法德两国历史人文相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都相似,都是以基督教为主体的文化传统,尤其均受到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都是具有理性的民族,两国都为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做出重要的历史贡献。相似的文化熏陶,相近的文明史观和对近现代史上的法德冲突和对抗导致两个民族衰落的反思以及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的影响都是推动法德关系的和解的主要因素。

法国和德国两个有世仇的国家,为什么后来会合作

到目前为止,尽管欧盟出现了英国脱欧这样的挫折,但是欧盟的整体发展趋势还是不错的,仍热是世界上联合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欧盟在法国和德国两架马车的带动下,整体发展形势还是比较好的,法德是欧盟的大脑和中坚。不看历史的人们绝不会想到历史上法德是世仇,战争恩怨持续了几百年。

 

德国和法国是位于欧洲大陆最中心的国家,二战之前两个国家一直是世仇国家,谁都不想看到对方的强大。法国从黎塞留时代就开始千方百计阻挠德国的统一,之后,拿破仑几乎统一了整个欧洲,将存在了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给推翻。直到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在俾斯麦率领之下,通过三次铁血战争,尤其是最后的普法战争,打败法国,才完成国家统一。威廉一世为了解气,专门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宣布德国统一,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率先进攻法国,都以德国的惨败而告终。法国自然想着最大限度的削弱自己的这个宿敌。

 

战后法德关系却迎来了迅速好转的新剧情。两国能化干戈为玉帛首先在于法战后德国的领导人以及德国这个民族认罪态度比较好,承认他们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积极向战争的受害国赔款和道歉,法国民众逐渐消除了德国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这一偏见。1951年当时的西德总理兼外交部长阿登纳访问法国的时候,就表达了自己希望化解百年恩怨的意图。他曾说,他将访问法国,作为他第一次正式出访的国家,改善法德关系是改善整个欧洲问题的关键所在。法国总统戴高乐上台之后,也积极改善与德国的关系,两国 1963年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德和解的最终胜利。

 

1944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大国,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利益考量将世界分为了两半,整个欧洲成为了一片废墟,如果德国和法国想要重振欧洲雄风,二者必须联合起来,否则就会成为被美国或者被苏联凌辱的对象。冷战的形势迫使他们必须走到一起。为了解决两国最为重要 的争端边境煤铁资源问题,他们建立了一个超越国家主权的经济结构煤钢共同体,运行很完美,为之后两国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合作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有名的舒曼计划。法国外长舒曼因很好地化解德法矛盾使欧洲联合起来而被称之为欧洲联盟之父。现在的欧盟就是在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联合壮大起来的。

二战后法国和德国合作的背景及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两国作为地区大国实现了从敌对到合作的转变。通过走欧洲联合道路,法德实现了和解,不仅成功地建立了德法亲密的伙伴关系,而且两国的深入合作,促使欧洲一体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建立在欧洲一体化基础上的法德合作已成为大国合作的典范。 实践证明,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国家和区域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区域一体化成为历史发展潮流的今天,地区大国的合作在区域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为地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这对于促进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战后法德合作的历史,分析德法合作成功的基础和两国推动欧洲一体化启动的过程,从而为中日合作与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以大国合作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来建构本文的理论框架,介绍了二战后初期法国、德国欧洲政策的形成以及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尝试,认为法德两个世仇冤家在特殊的国际背景下产生了共同的利益,走欧洲一体化道路成为两国实现各自国家利益的最佳方式。法德合作的思想基础是欧洲政治精英提出的法德和解思想与欧洲联合思想,现实基础是两国有合作的实力和意愿,同时战后初期美国的欧洲政策也是支持法德合作和欧洲一体化的。在内外部因素联合促成下,法德合作需要解决的最大政治障碍在于鲁尔问题,美国重新武装德国,使法国不得不主动提出方案来彻底解决鲁尔问题,舒曼计划便是为解决鲁尔问题而设计出来的绝佳方案。为了实施舒曼计划,以阿登纳、舒曼、莫内为代表的法德两国的领导人与政治精英进行了协调与谈判,在两国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这是第一个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机构,它既是法德和解的开端,同时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正式启动。法德合作确立了两国在欧洲一体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也为欧洲煤钢联营设计了可行的制度和目标,奠定了欧洲一体化的框架和大体方向,对以后的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后法德重归于好的原因

二战后的法德和解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二战后的各战胜国并没有如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充分吸取凡尔赛和约的教训。“集体安全”和“民族自决”原则依旧出现在战后秩序的框架中,联合国和不结盟运动就是典型的例子。与此同时,美英法苏四国不约而同的确立了占领德国的目标:解除德国的武装,压制德国的工业。这四个国家的表现也和一战后有许多相似之处。出于对德国复仇的恐惧和对本国实力衰弱的担忧,法国对占领德国最为坚决,并且极力要求把德国的主要产煤区和工业区从德国分离出来。美国还是打算撤走。英国一方面希望拉住美国,另一方面反对与欧陆国家牵扯过甚。苏联忙于巩固对新占领的东欧国家的控制。

但是,与一战不同的是,二战后的东西对抗气氛越来越浓。虽然对于“冷战”的开始时间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二者之间的较量很早就展开了。一方面,面对一片瓦砾的西欧,美英两国非常担心苏联的势力会趁虚而入,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值得一提的是,在1948年马歇尔计划开始前,美国已经对西欧提供了巨大的援助。但不同的是,这些援助大多是有很大附带条件的贷款,主要是用于救济而非建设;马歇尔计划则给予接受国很大的自主性,其主要成就是促进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对“欧洲一体化”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说欧洲一体化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说的,当时的人或许不这么认为)。

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德国!原本马歇尔计划是不打算接受德国的,因为战胜国害怕德国再次崛起。但是,如果想加强西方各国的联系,德国是怎么也绕不开的。比如,法国的钢铁工业的发展及其依赖德国供应煤炭。德国在二战前也是很多周边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没有德国的后果可想而知。另外,英美占领德国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想让德国人自己养活自己,也必须让德国适度发展。虽然法国不情愿,但迫于现实也只得接受。就这样,英美法的的占领区加入了马歇尔计划,成为西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政治方面,战后德国出现了两个派别:分成东西德或统一德国。联邦德国的首位总理阿登纳是支持分裂的,他知道这个十分虚弱的德国过快的统一,那么这样的德国就会落入苏联手中。但是当时支持统一的德国人却更多。幸好此时斯大林走了两步臭棋——封锁西柏林和支持捷克斯洛伐克政变。这坚定了英美法等国和德国许多民众对建立联邦德国的决心。使得这半个德国牢牢地站在西方的阵营里。

客观的讲,二战后的法德和解,并不如很多人所想的那样,是大家痛定思痛的结果。更多的是出于对外部压力的回应和对客观事实的尊重。当然,在此过程中,如马歇尔、艾奇逊、舒曼、阿登纳等伟大的政治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不能忽视的。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可以让我们对和平有更深刻的认识。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法国和德国为什么可以和解是如何和解的

两次大战打的是利益。具体争的是殖民地——因为欧洲是在殖民主义的基础上主导世界的,谁主导,时间是谁的。两次大战后,欧洲的团团罐罐打烂了,连殖民体系都没有了,世界落到了美苏的手里,欧洲列强变成了仰人鼻息的可怜虫,相互之间还有什么可争的!

二战后德国和法国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1.缺乏共同外敌(德国法国同处北约,俄国是共同的敌人;而中日的共同的敌人苏联挂了)2.对历史没有相同的认知(德法互为侵略者,而中国则未侵略日本,故日本不会同德国一样反思)3.第三方的影响(美国没有策动德法对立的需求;美国重返亚太,日本挟美制华)

少长咸集